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貞觀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6章 遣使警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46章 遣使警告

不多時,先是段瓚到了,看見夏鴻升在,愣了一愣,繼而過去拜見了皇帝。

“深夜召段卿前來,是有急事。”李世民對段瓚說道:“鬼千秋傳回信報,天竺戒日王號召天竺各邦聯合出兵,準備幫助泥婆羅抵抗程卿與牛卿的軍隊。此時,間諜可有奏報?”

段瓚一愣:“回陛下,並無間諜奏報此事。此報可信?若是可信,臣立刻將此訊飛鴿傳書給吐蕃駐兵,立刻傳達給程將軍他們!”

“間諜人手有限,因之前天竺同大唐本無瓜葛,故尚未在天竺建立據點。”夏鴻升開口說道:“程將軍和牛將軍的舉動本在計劃之外,故而也沒有信鴿,只能靠從吐蕃的駐兵傳訊。鬼千秋回傳的信報,也是一個多月前的了。以戒日王的微信,一個多月,說不定天竺聯軍已然快要完成集結,甚至已經集結完成了。”

“以程卿與牛卿的心思,既要對付泥婆羅,不會不考慮到天竺。”李世民肅聲說道:“如今只看支援程卿與牛卿的兵馬與後勤所需,能多久抵達泥婆羅?”

“泥婆羅與大唐之間隔著吐蕃,地勢奇高,大量物資恐難以短時間內運到。”段瓚說道:“最快的,還是直接調動吐蕃駐兵,並從吐蕃調配物資,以援兩位將軍。”

李世民皺眉道:“吐蕃新破,松贊干布雖被俘,然其親信扔在,四散於各地負隅頑抗,局勢未穩。吐蕃駐兵不能輕易調動,往吐蕃運送物資十分艱難,更是不可輕易動用。”

“岳父大人不妨圍魏救趙。”夏鴻升突然開口說道:“您不是已經召見了河間郡王麼?”

一邊說著,夏鴻升一邊走上前去,指著地圖上面,後世裡孟加拉灣的位置,講道:“岳父大人您看,天竺此地伸入海中,此處海灣可直抵達天竺腹地。只消令琉球水師入南海,經馬六甲,便可直入此灣。屆時令琉球水師攻其腹地。天竺並不一統,戒日王也只是勢力最大而已。倘若琉球水師攻其腹地,天竺聯軍或許回聯合抵抗,亦或許會令這些地方的城邦退出聯軍,轉而保護自己的地盤。前者,可減輕程將軍與牛將軍的壓力,使得天竺聯軍不得不分兵。後者,可使天竺聯軍自散。總歸都能分散天竺聯軍的力量。想來,那鬼千秋的主意就是如此。他從海上牽制天竺南方的軍隊,使其無法北上對付程將軍與牛將軍,再等陛下增兵支援,拿下天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此策與朕心中想法不謀而合。琉球水師過從南海過馬六甲,抵達天竺,須多少時間?”

“只怕時間也不短。”夏鴻升說道:“至少也須一個月。”

“大家,諸位大人到了。”外面忽而傳來王德的聲音。

“速速進來。”李世民回了一句。

門被推開,外面三省官員,還有李孝恭都一齊到了,進入了屋內。

“賢婿,你且將情況向諸位說明。”李世民說道。

“是。”夏鴻升行了一禮,然後將方才的那些話都又向眾人重複了一遍,然後又說到:“情況便是如此。雖說大唐眼下主要的精力在於穩定遼東和吐蕃,經略西域與波斯。但是小侄卻以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倘若把握住了,便可趁機一舉將天竺,包括天竺到林邑道之間的大片土地納入大唐國土。連由頭都是現成兒的,誰也無話可說。”

“陛下,臣覺得夏少師所言不差。”李孝恭率先說道:“天竺一年四季如夏,佔城稻在天竺最少也能一年三季,且夫但凡往來於波斯和大唐的海船,皆須當中停靠在天竺進行補給,這天竺早就從中佔了不知道大唐多少好處了!眼下又有了現成兒的由頭,臣以為可以伐之!”

“眼下程將軍與牛將軍只有千餘號人在泥婆羅,倘若是天竺聯軍而至,恐其獨木難支。”房玄齡說道:“泥婆羅的位置也是個問題,不拘是增兵還是後勤補給,皆須經過吐蕃,只能緩慢行進,是個大問題。眼下最關緊的,是將這個訊息傳給兩位將軍,並得知兩位將軍眼下的境況和打算。”

李世民點了點頭,轉頭看向了段瓚。

“微臣立刻去傳報給吐蕃的駐兵,令其火速將此訊傳於兩位大將軍,並將前線信報傳回!”段瓚當即行了一禮:“陛下,微臣告退!”

“好!”李世民點了點頭:“段卿且快去傳報!”

不等段瓚離開,李世民便又轉頭問向諸人:“諸位以為這次當不當攻伐天竺?”

卻見房玄齡突然笑道:“陛下,不拘打不打天竺,老臣以為都應當即刻昭告天下,言明吐蕃攻伐大唐在先,為大唐所懲。泥婆羅助紂為虐,亦當懲戒。大唐與天竺並無瓜葛,警告天竺莫要插手此事,解散聯軍,退出泥婆羅,大唐亦不會去招惹天竺。若不然,後果自擔!並派出使節前去警告天竺。”

“玄齡兄,這時候還派什麼使節?等使節到了,黃花菜都涼了!”李孝恭搖頭道:“依臣來看,當立刻出動水師,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天竺,同時調配一部分吐蕃駐兵馳援牛、程二位將軍。兩相夾擊,一舉蕩滅天竺!”

對於李孝恭的反駁,房玄齡卻只是笑,不做聲。

“陛下,臣附房公之議。”長孫無忌上前說道。

“這麼說來,諸位是都支援趁此機會攻伐天竺了?”李世民有些意外。

“大唐百姓安居樂業,人丁逐漸恢復增長,怎麼會嫌糧食多?一年四季耕種,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大唐糧倉啊!”長孫無忌嘆道:“自古以來,百姓皆苦於戰亂,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然而到了我朝,雖然屢興征伐,然隨著每次的征伐,百姓卻反而是從中獲利良多。眼下百姓不僅不苦於征伐,反而時不時還希望朝廷能夠多去滅幾個國家,多一些戰俘來替他們徭役,亦或是等著遷民來獲得數倍乃至於數十倍的田地。臣常觀史冊,似這般不苦於征伐,反而從中獲利良多,名利雙收的,我朝還真是獨此一家。說起來,還是多虧了靜石賢侄啊!若非是靜石賢侄,又如何能看到這戰爭之利?故而,臣覺得應當趁此時機,將天竺納入大唐國土。且,大唐也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