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貞觀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3章 書局的真正目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3章 書局的真正目的

“升哥兒,你說你要開個書肆?”李恪喝下一口葡萄釀,驚訝的問道:“那可是沒有多少賺頭的東西。且不說你待從何處找來如此多的書籍來,光是大肆賣書之舉,也一定會引來不少人的詬病。你如今的身份名望,同那些書肆的小販卻是大不相同的,賣書的事情他們做的,你卻做不得。”

眾人聽了李恪的話,也都點頭表示贊同,齊齊看向了夏鴻升來。

夏鴻升笑了笑,搖搖頭說道:“這些事情我當然知道,書肆剛開的時候,定然會惹來詬病,對此我也已經有所準備。不過,往長遠處看,此舉卻是一件好事。我並非是要只做一個賣書書肆那麼簡單,而是要做成一個書局,從收集書稿,到印刷刊發,再到上架發售,綜合全部環節,等到一定是時候,再行推出日報,月刊之類的文章平臺,讓天下只要是識字的人,都能夠透過這一平臺相互討論,相互爭辯,相互交流自己的所得,不拘是經史子集,還是山野閒話,不論是諸子百家,還是格物致知,全都能夠透過書局的平臺進行交流,讓世人知曉。如此一來,民智可開,到時,朝廷的政令會透過日報迅速的被百姓所知曉,百姓的反應也會透過日報迅速的上達天聽。如此以來,使書局這一平臺,令其聯絡朝廷與民間,互為耳目,朝廷政令不再幽隱晦澀,為百姓所不知,因而為貪官汙吏而矇蔽。也使君王不再深藏宮中,不知道民意若何。這,才是我辦這書局的目的。”

“哦?”眾人聽了夏鴻升的話,都是十分好奇:“那日報是何物?月刊又是何物?!”

“日報者,一日一報也。”夏鴻升笑著對眾人解釋道:“所載之事,多為前一日之要聞,又或者前幾日之內的其他事情,將這些要聞、事情加以編輯,客觀真實的記錄所發生之事,加以評論。又或者刊登其他人之來稿,集錄成版,連夜刊印,早晨即上市售賣,則為日報。人們透過閱讀日報,可以知曉國家近幾日來的情況,發生了何種大事,也可以知道近日裡的趣聞故事,又可從中獲取自己所需的一些資訊。而月刊,則是一月一刊,個中內容同日報有所不同,日報主即時,在於一個快字,而月刊則主精集,內容多為學術性或者專業性較強的文章,供給特定人群”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只聽長孫衝問道:“如此說來,若真是以後這兩樣東西問世,則若我欲知道朝中新進發生的何事,則可買來一份日報讀之便知。若是我想要看看諸子高論,則可買來一份月刊盡興一讀?”

“不錯,正是如此!”夏鴻升點了點頭,然後問道:“如何?諸位兄弟願意一同做否?此事也不強求,有想一起做的,那大家同來,若是大家不想,我可就要吃獨食了。再者,不論諸位做與不做,還請諸位兄弟幫襯著找一批好的寫家子來,最好是寒門,若是士族,怕他們會覺得這是對他們的折辱了。”

眾人都是若有所思,夏鴻升知道這事兒他們自己是拿不定主意的,還是得回去問家裡人。於是也不再往下多說,只是招呼了下人過來,擺宴宴請了一群友人。

宴請過後,眾人結伴告辭而去,說是回去與家人商議,然後再做定奪,至於夏鴻升要的寫家子,也會回去找的。

眾人各自離去,夏鴻升卻叫住了李家的三兄弟來,等送走了其他人,才問道:“承乾,上一回王掌櫃說的文武大會,你可曾說與陛下了?”

“還未曾找到機會像父皇分說。”李承乾搖了搖頭,說道:“前些時日父皇被天雷的事情弄的焦頭爛額,就也沒說。”

夏鴻升點了點頭:“也好,那不如今日你我同去面見陛下,一起將這文武大會和書局之事一併告知於陛下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承乾立刻露出喜色來,說道:“我正愁怕去跟父皇分說的時候被問的啞口無言,若是你能同去,那可就保險了!”

兩人一拍即合,當即便立刻一同去了皇宮,面見李世民去了。

李世民同往常一樣在批閱奏疏,夏鴻升不禁在心中同情了一下這個沒有自己的生活的一國之君,一邊見了禮。

“恩?今日怎的你二人結伴來此?”李世民見了夏鴻升很李承乾二人進來,於是問道。

夏鴻升同李承乾相視一眼,然後由李承乾上前躬身說道:“父親,前幾日酒坊的王掌櫃找孩兒商議了酒坊鋪開銷售的事宜,有個提議,孩兒覺得很是不錯,又加了些自己的想法,所以今日特來向父親說明。”

李世民聽李承乾這麼說,於是饒有趣味放下了手中的奏疏,笑問道:“哦?承乾有何想法,說來給朕聽聽。”

李承乾便將關於文武大會的想法給李世民一一詳細的道來,想要透過酒坊、玻璃坊、茗香居等聯合開辦的文武大會,將這些東西名聲傳出去,特別是夏日已至,正是長安城中胡商最為活躍的一段時間,也好趁此機會讓胡商看到這些東西,進而將這些東西大量外銷。

李世民聽了之後,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想法是很不錯,承乾若要去做,只管去做便是。一場文武大會,需要協調的地方很多,朕也想看看承乾能否操辦好了。對了,夏卿,怎麼不見你說話,你覺得承乾的這個主意如何?”

夏鴻升躬身一禮,說道:“太子殿下的主意自然十分好,微臣十分贊同。一場規模盛大的文武大會,不僅僅能夠讓白酒、玻璃、新茶的名號廣播天下,名傳域外,更加能夠吸引無數的文武人才齊聚長安城中。透過文武大會,陛下可以從中發掘出許多的可造之材,加以培養,讓其為朝廷效力,豈不美哉!”

李世民盯著夏鴻升看了一會兒,直看的夏鴻升心裡發慌,才忽而笑道:“也罷,既然有如此好處,那此事你們看著辦便是。”

兩人躬身領旨,卻聽夏鴻升又說道:“陛下,微臣還有一事,想請陛下決斷。”

李世民看了看夏鴻升,問道:“何事?”

“陛下,如今《三國演義》已經刊印出來了樣刊來,先前微臣曾與陛下說過,臣想要自己建一個印刷的作坊,以後專門刊印這些書籍。”夏鴻升躬身施了一禮,對李世民說道:“陛下,微臣的想法這樣的,由微臣自己招收匠人,自己刻下活字,辦一個專門用來印書的作坊,而後廣而告之,凡士子文書,借可向作坊投稿,若被選中,則作坊需要支付作者錢財,將作品買來刊印。印書之後,會將這些書販售,販售之所得紅利,由書局同作者照一定的比例分紅。朝廷的印書局,負責朝廷所有的刊印相關事宜,本身事物便已然十分繁忙了,微臣自己建立一個書局來,則可以專此一途。而當書局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微臣就可以發行日報了。”

“日報?何為日報?”李世民很是新奇的問道。

“回稟父親,所謂日報,乃是一日一報……”李承乾在旁邊將夏鴻升先前解釋的日報又給解釋了一遍。

李世民聽完之後,想了想,說道:“聽爾等之解釋,似是將朝廷之決議,抄作各地各人知曉。不過此物已然有了,難道爾等不知有宮門抄麼?”

“陛下,宮門抄是朝廷將政令和朝中事情下發到各地州縣府衙的,具有官方性質的抄送,它更加偏向於朝廷和各州縣衙門之間的政令傳達。”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而臣所言報紙,則是面對民眾與百姓,這些非官方的人士為主。其不僅僅有著類似於宮門抄的內容,且還有許多其他的事情,它的閱讀群體更加偏向於民間,是讓民間知道朝廷做了什麼事情,下發了什麼命令,又或是各地發生了何事的一個途徑。也是朝廷對百姓進行輿論引導的一個工具。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吧,若是有報紙,陛下就可以有意的安排一些關於突厥的內容見報,百姓讀了之後,情緒就會被引導,就會團結一致的對付突厥。朝廷的政令,透過日報可以被更多的百姓知道,百姓就可以監督各地官員有沒有好好的實施朝廷的命令。而百姓對某一件事情的評論、反應、見解,則也可以透過日報讓陛下看到,陛下就可以更好的瞭解民意,集思廣益,而不是受到朝臣的矇蔽了。報紙可以成為百姓的耳目,瞭解朝廷的政策,明白陛下的苦心和安排。報紙也可以成為陛下的耳目,收集來自民間的意見、建議、看法。報紙還可以成為陛下手中引導輿論的工具,對百姓的想法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

“輿論……”李世民低聲的唸叨著,輕輕的拿指節叩著桌子。一看到李世民的這幅樣子,夏鴻升就知道,李世民是已經上了心,正在仔細思考權衡著這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