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 100 章 曾經的大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100 章 曾經的大戶

萬陵縣曾經的大戶們也是一個個焦急萬分,修建道路的事情都留在這些野蠻的土著人手裡,而他們卻沒有得到一點實惠。

現在他們都彙集在米家大院,都要求米老爺子重新出山,為他們討個公道。

這些土著人吃相太難看了,做生意好歹也要留一點後手,給人一點活路,但是這些土著人怎麼做的?

把通往南部的道路瓜分完畢,沒有要任何一個萬陵縣大戶們參與。

如果是一條普通的道路也就罷了,但是這條道路長達二三百多裡地遠,即使所有的土著人大幹特幹,也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

萬陵縣大戶們如何不生氣,但是萬陵縣不同以往,他們沒有了以往的傲氣,根本無法和縣衙對抗,只能聯合起來找米老爺子出來,尋求一個公正。

“諸位的心情我已經瞭解,但是通往南部的道路,如果沒有土著人的幫助,我們也無法修建好。

我已經和縣太爺聯絡過,他決定給我等另外一個工程,舊縣城改造。

如果各位感興趣的話,我們可以討論一下,看看如何改造舊縣城。”

米老爺子看著眾人,心中好笑,這一切都在縣衙的控制之下。

李昌憲曾說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修建道路,那是要出力的,跋山涉水,酷暑高溫,在場的那一個能承受得了。

這些大戶們來這裡尋求公平,無非想要多爭取一些利益而已。

現在縣衙又扔出了一個狗骨頭,就看大家如何下口了。

悲哀!曾經的大戶們怎麼淪落到這樣的境地,靠人家投狗骨頭餵食生活?

想想米家,何其不是另外一條狗,只不過是一個領頭狗而已。

米老爺子看到下面紛紛議論,看這樣子就是等到天黑,也商量不出一個結果來。

“大家靜一靜,老朽已經和李縣太爺達成共識,提供兩種方案供大家參考。”

米老爺子看了看下面,這是下面眾多大戶鴉雀無聲,都在等著米老爺子發話。

米老爺子看到這一切,相當滿意,好像又回到當年三大家族控制萬陵縣的場景。

可惜這個世界變化莫測,變化太快,萬陵縣三大家族,現在只剩下米家家族一家在苟延殘喘,曹家煙飛燈滅,趙家流離失所。

“第一個方案是,縣衙參與建設,到時建成後收益按二八分成,是縣衙佔八,我等佔二而已。”

米老爺子這話一說完,下里立刻轟動起來,一個個叫嚷李縣太爺太黑了,為什麼他要佔去八成的收益。

“縣衙佔去八成收益是應該的,大家都知道,縣城大多數的房屋都已被縣衙置換過去,也就是說這裡的所有的房產權都是縣衙的,這也是縣衙要八成的底氣所在。

否則怎能讓我們佔去二成,這是李縣太爺給我等的機會,大家想一想,如果縣太爺不給我們機會,把這個條件給外來的商人,大家看一看,他們會不會答應?”

米老爺子的話讓眾人啞口無聲。

當初他們以為佔了大便宜,把舊房子都置換成新建的房子,方全都不是自己的了,那他們哪有底氣和縣衙叫板?

米老爺子見大家停止了喧鬧,接著說出了第二條方案。

“第二條方案就是,縣衙不參與投資建設,所有建設的錢都由我等承擔,經老朽苦苦爭取,縣衙那裡同意四六分成,其中縣衙佔六,我等佔四!”

這下下面的眾多大戶都不那麼激動了,開始了小聲的嘀咕,商量著如何投資,投資多少,分成多少等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米老爺子看著下面的眾多大戶,有點好笑,也有點可悲。

這一切都在李昌憲和縣衙的掌控之下,縣衙早就料到這些萬陵縣大戶會選擇第二條方案。

這條方案之所以給各位大戶這麼多的利益,主要是縣衙這次投入太大,金錢上有點吃緊,不得不收緊投入,把有限的金錢放到主要的建設中去。

為了修建通往南部的道路,縣衙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對於這一點,李昌憲都摁不住大罵,這些土著人太鬼了,在合同簽訂的第二天,就把本部落的孩子們都送到學堂來了,一下子學堂人滿為患,教堂吃緊,學舍吃緊,食堂吃緊,教學人員當然吃緊。

李昌憲不得不騰出一些教學人員的住處,讓孩子們先用著。

再催著白老頭先把學堂建好,再說其他的吧。

孩子的教育為先,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李昌憲忍了!暗暗地罵著這些王八蛋。

不過李昌憲喜歡,快樂與痛苦並存。

這些孩子們用不了幾年,就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會把自己的理念傳遍整個萬陵縣,或者整個大晉朝,甚至走向海外。

這時的李昌憲一陣咬牙切齒,一會手舞足蹈,看得李柱目瞪口呆。

少爺又犯病了?

學堂試學一年了,大多數的孩子已經適應了學堂的生活,並且愛上了學堂。

當然除了那些呆板的教學先生除外,每一個孩子都這麼吐槽,這些新來的老師除了叫他們背誦就是背誦,背誦不好還要接受懲罰。

但是他們的父母告訴他們,如果自己學不好,以後就會和父母一樣,貧窮而愚蠢。

所以有的孩子忍著,不敢大聲哭泣。

李昌憲知道是時候要進行孩子教育的改革了。

教什麼那?

其實李昌憲心中已經有了打算,並且和張克文等人商談了很久。

不以科舉考試的知識為主,李昌憲私下裡謄寫了好多學科。

商科,要想富,先修路,但是教育上,李昌憲的打算是,萬陵縣要想富,必須以經商為主。

格物和化學,李昌憲記憶的不太多,只能籠統地寫了一些。

數學,這一科至關重要,李昌憲也感受最深,已經寫到了函式,但是之後的內容,李昌憲也只能說,李郎才盡了。

歷史,這個學科也要學習,沒有歷史的沉澱,哪有後人燦爛的人生。

地理,李昌憲知之甚深,不但標出了大晉朝的地理位置,還把其他大陸的地理情況描繪的清清楚楚。

為了這些孩子們,李昌憲打算親自操刀,拼命了!

孩子們,我都為你們付出這麼大了,以後千萬要好好幫我!

我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