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 113 章 再起波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113 章 再起波瀾

萬陵縣的瘟疫情況得到解決了,張源生等人也回來了。

江浙一帶的動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化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大,令李昌憲等人聽了都目瞪口呆。

大晉朝老皇帝終於出手了,朝裡朝外被砍頭的有十幾個,被貶官的足有上百個之多,這下讓所有人意識到這個大晉朝還在老皇帝控制之下,沒有人能跳起來和老皇帝對著幹。

其出手之狠辣,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人都偃旗息鼓了,就連二皇子和三皇子本人也不敢試試了,真是不甘心!

但是不甘心又有什麼辦法,以老皇帝這樣的兇殘法,真是把老皇帝逼急了,估計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敢殺。

老皇帝又不是沒殺過,當年爭奪皇位的時候,自己的親弟弟永王爺也是被他親自砍了頭,老皇帝其他的十幾個皇兄皇弟到現在又剩下來幾個,即使是有,要麼被攆到偏遠的地方,要麼就在地牢裡關著。

在老皇帝的暴怒下,朝廷方面再次出兵了,這次由在家已經是半退休狀態的古王爺帶兵到江浙一帶平反,這又讓朝廷眾多的官員疑惑了,難道是老皇帝為了補償三皇子在這次動亂中沒插手,而給了三皇子在江浙一帶爭地盤的機會。

古王爺也不負老皇帝的期望,在斬殺了幾個上次出兵不力的將領後,兩天內完成了對義軍的包圍。

結果如同李昌憲等人預想到的那樣,義軍首領任大春帶人投降了。

就這麼完了?李昌憲怎麼覺得沒怎麼聽夠呀,這些義軍也太不給力了吧,鬧騰了幾個月還是只在那一片地方沒有動,也沒有鬧出什麼花來。

被人包餃子,只能說是活該。

二皇子和三皇子也不怎麼爭氣呀,難道被老皇帝砍了幾個人就這麼害怕了!

你這麼害怕還爭什麼皇位?

李昌憲只能暗暗地對二皇子和三皇子伸出一個小指,我鄙視你們!

“事情還沒有結束吶,任大春被砍了頭後,叛亂的義軍跑了,再次叛亂!”

張源生在一邊又插上了話。

李昌憲剛才還在感嘆義軍怎麼這麼快失敗了,現在又聽到張源生說事情出現了變化。

“你他娘的,張源生你不能一下子說完嗎?還怎麼像老牛大喘氣似的,你這樣說話不膈應人嗎?”

李昌憲忍不住朝張源生大罵,你說事就說事吧,你還賣什麼關子?難不成還要給大家再來一句:欲聽後事,下回分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估計是老皇帝為了震懾二皇子和三皇子,對投降的任大春沒有絲毫招安的意思,在他投降的當晚,就被古王爺砍了頭。

這件事在軍營裡起了轟然大波,那些投降的義軍不幹了,原先答應好好的條件,竟然起了新的變化,誰能預料到他們這些降軍以後會不會像任大春這樣?

當晚,有人在降軍營內開始鼓動,準備開始逃跑了。

半夜時分,降軍軍營內出現了一個大的漏洞,投降的義軍竟然逃掉了,氣的古王爺在軍營連砍了幾個守衛不力的將領,繼續對逃跑的義軍再次圍堵。

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投降的義軍竟然分兵了,一支義軍由被砍頭的義軍首領任大春的副手徐海接管,帶領著向江浙西逃走了,下一步可能要逃到贛省去。

另一支義軍由一個不出名的義軍首領吳圖帶領向北進發,攻佔了揚州附近的一個小縣,休整完畢後,正打算攻擊大晉朝經濟重鎮揚州等城市。

古王爺也麻爪了,他也沒有想到斬了任大春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後悔也沒有用了,只好兵分兩路,分頭追擊叛亂而逃的義軍。

古王爺繼續舊計重演,四面結網,打算將在小縣城休整的的義軍堵住,但是誰能料到義軍首領吳圖虛晃一槍,沒有去攻打揚州城,反而直接向北進發,脫離了古王爺佈下的包圍圈。

接下來,這支義軍連續進行一系列騷操作,竟然打穿了皖省境地,進入人口更多的豫地,令古王爺更加暴怒不已,沒想到臨老了竟然栽了這麼一個大跟頭,失了他作為大晉朝“戰神”的名號。

和這一支義軍和古王爺直接激烈對抗相比較,另外一支由徐海帶領的義軍卻顯得默無聲息,一直就沒有聽到有官兵與之交戰的訊息。

這也太令人感到詭異了。

李昌憲聽了也感到很好奇,這次動亂表面上是摩尼教人不堪官府欺壓勒索而造反的,實際上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兩人聯合在江浙做的手腳。

現在義軍出現了分歧,難道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間鬧了矛盾。

既然鬧了矛盾,分兵突圍是應該的,明白人一看,往西逃走的一支義軍就是三皇子的人,後面的追兵礙於三皇子的面子也不敢在後面大肆殺戮也是對的。

關鍵是古王爺為什麼緊咬著那一支往北逃走的義軍幹什麼?這一支義軍難道不是二皇子的人嗎?難道古王爺對二皇子不客氣,一定要拿下二皇子的人讓二皇子難看。

難道二皇子和四皇子之間的矛盾也鬧的不可開交了?

李昌憲等人也不敢想了,再想就超出他們的想象範圍了,畢竟皇室秘聞不可為外人道也。

“皇恩浩蕩,不可以常理猜測之!”

皇室也太會玩了吧,竟然一個又一個曲折的故事在裡面。

不想了,管他外面洪水滔天,與他李昌憲何干!

李昌憲才不對皇位之爭的事感興趣,無論二皇子和三皇子,甚至四皇子,和太子爭奪這個皇位,誰上臺了,不都一樣嗎?

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吃的飯也少不了半點。

即使義軍打到了京城,也和他無關呀,至多李昌憲把自己的家人弄來萬陵縣不就行了嗎?

“張源生,你這次去江浙一帶招人招的怎麼樣?”

李昌憲開始發話了,剛才只顧談論大晉朝皇家密事了,忘記了張源生出行的目的了,不知道收穫如何?

張源生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著官兵和義軍之間發生的變化,當李昌憲開始問他這次的收穫時,整個人頓時不自在起來。

抬頭看了看李昌憲,又扭頭看向何嶽等人,苦著臉說:“招到了二千多人!”

“二千餘人,不錯!不過你這麼苦著臉幹嘛?”

李昌憲很是疑惑。

張源生為什麼這麼哭喪著臉,不是應該趾高氣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