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6章 臧朝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6章 臧朝元

臧朝元的到來,李昌憲是非常歡迎的。

當天李昌憲就帶領著臧朝元到了軍營,和萬陵縣的各位將領見了面,而且還一同觀看了萬陵縣官兵的訓練。

目前萬陵縣官兵的訓練還是步兵為主,而且阿布達是一個神箭手,所以自建軍開始就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弓箭和利弩上,使得萬陵縣在遠端攻擊方面,遠遠超出其他的地方官兵很多,這也是當初叛軍和萬陵縣官兵交戰時一時無法適應萬陵縣官兵的作戰方式。

當然這有優勢也有劣勢,讓萬陵縣眾多將領有點盲目自大,認為萬陵縣官兵可以和大晉朝的精銳可以相抗衡。

但是事實並不是那樣,臧朝元在看完萬陵縣官兵的訓練後,稍稍皺了一下眉頭,很快就被心思敏銳的阿布達看到了。

“臧將軍,這訓練有什麼不妥?”

阿布達等人不懂軍事,卻能把萬陵縣官兵訓練的這麼好,臧朝元是很認可阿布達的,而且萬陵縣在開始建軍時,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弓箭手方面是沒有錯,而且這也是萬陵縣軍隊發展的明智之舉。

但是要想成為強軍,和大晉朝其他地方的精銳想對抗的話,還遠遠不夠。

“阿統領,我老臧也是一個直性子,如果說錯了,請不要介意!”

阿布達笑了,說道:“臧將軍,我們既然邀請你加入到萬陵縣的軍隊,那就是希望你能暢所欲言,給我們指正的。

所以你有什麼話,請直接說,我等是不會介意的。”

“好,那我就開始說了,萬陵縣軍隊能有什麼多的弓箭手,這一點阿統領做的很不錯,但是在防禦上有所不足。

對敵作戰,不但要有弓箭手,而且還需要其他兵種配合。

長槍兵,盾牌手,刀斧手,騎兵等缺一不可。

沒有這些兵種為弓箭手四周防禦的話,萬一敵方突破了前方箭雨的話,將會對萬陵縣的軍隊衝擊很大。”

臧朝元的話讓阿布達一下子想起來和叛軍交戰的情形,當時萬陵縣佔據著有利地形,擁有著眾多的弓箭手和利弩手,但是最後還是被叛軍攻了上來。

如果不是李虎兒帶領新組建的陌刀手阻擋,說不定叛軍會直接攻到營地來了。

還有和石國人在蛤蟆嶺哪一戰,也是憑藉著蛤蟆嶺地形的限制,而沒有讓石國的騎兵衝起來,否則,萬陵縣的官兵將會遭受重大的傷亡。

如果以後萬陵縣要對外作戰,總不能一直依靠有利地形,而且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幸運在裡面。

阿布達深有感觸地說:“臧將軍所言極是,我等在此受教了。”

臧朝元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在短兵交戰的條件下,更加需要統一的指揮和協同作戰的能力。

這就需要講究陣法,戰陣是士兵士氣的源泉,尤其是單兵作戰能力稍弱的情況下,更要重視保持陣型。

只有保持陣型,才能發揮出集團作戰的能力。”

說起陣法,阿布達等人還真的不是很懂,以前作戰時都是混合作戰,弓箭手累了,就換利弩手,最後再上其他兵種,無所謂協同作戰。

但是這種作戰方式,打贏了還好,否則一旦戰敗,各個兵種只能各自抵抗,無法共同對敵。

“臧將軍,有關陣法的問題,我等真的不懂,以後還得多多依仗臧將軍了。”

阿布達等人對臧朝元抱拳說道。

“阿統領,你太客氣了。”

臧朝元抬頭,突然看到了軍營內的大旗,上面的圖案好像是一隻大鳥,難道這就是萬陵縣的軍旗?

見到臧朝元有點疑惑,阿布達給臧朝元解釋道:“這是萬陵縣的軍旗,上面是萬陵縣本地人圖騰朱雀的圖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哦,朱雀,那是四大神獸之一,而且這個旗幟還可以。

兩軍作戰,辨識軍旗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辨識敵我雙方的這種旗幟,而且還要以金鼓、號炮、號角等可以發出巨大聲響的器物指揮三軍。”

旗幟的事情,不但阿布達等人認為很有必要,就連李昌憲也認為非常重要,以前幾十人和幾千人作戰時,靠口哨和號角還能應付。

但是在大規模作戰時,戰旗的作用就很重要了,軍中揮動那支旗幟,出動哪一支兵力都是有秩序的,而不是亂糟糟地進攻。

臧朝元本人還是很有能力的,他能做到府指揮使也不是白混的,也絕不是阿布達這些半路出家的將領所能比擬的。

如果有了臧朝元的幫助,萬陵縣的官兵才能訓練成一支精銳,才能不弱於大晉朝其他地方的兵力。

李昌憲感到很滿意,縣衙這裡有何嶽等人,軍隊上有臧朝元幫助訓練,而他就可以徹底地放下心來。

時間過得很快,萬陵縣的海船再一次出發了,這一次不但攜帶了大量的貨物,而且還有兩三萬人也跟著到南洋去。

這是李昌憲為了支援那些在海外打下地盤的叛軍們,既然打下了地盤,自然不能讓得到的土地白白浪費,需要儘快利用起來,據說當地的土地也是一年三熟,特別適合到哪裡開荒種地。

在這些去南洋的人當中,讓李昌憲想不到的是,白老頭居然也要跟著海船到南洋去闖一闖。

白老頭前年已經把建築的事情交給了他的大兒子,現在又把田地的事交給了他其他的兒子們,然後什麼也不想管了,一心一意地要在南洋等地闖出一番新天地。

“白老爺子,你這麼大歲數了,還要到南洋去,就不怕海上浪大,身體能承受的了?”

“別人都可以去南洋,為什麼我不可以?而且我認為還年輕的很.......”

白老頭的一番話讓李昌憲肅然起敬,說起來白老頭才六十多歲,雖然很多人在這個歲數都是知天命了,但是白老頭卻越活越年輕。

白家能在萬陵縣有這麼大的家業,就是因為白老頭在萬陵縣開始發展時抓住了幾次機會,才慢慢讓白家成為萬陵縣的三大巨頭之一的。

後來,白老頭的幾個兒子見勸阻無效,只能任由他去了,同時白老頭的一個兒子也相伴同往,希望在海上能照顧一下白老頭。

這次隨行的幾萬名萬陵縣人不但帶走了萬陵縣所有人的希望,而且以後的移民的隊伍會越來越大,李昌憲相信終有一天這些人一定會在南洋站穩腳跟,並逐漸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