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8章 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8章 發展

別看張克文的孫子年齡小,但是彬彬有禮,舉止文雅,一看就知道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張老,你後繼有人啦!”

雖然第一次見,李昌憲也知道張慶元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十三歲左右就已經取得秀才身份。

如果不是家境貧寒,這個時候早已下場參加鄉試了。

“你太客氣了!”

雖然這麼說,但是張克文對自己的孫子也是十分滿意,如果不是自己被貶官多年,要是自己親自教導的話,張廣元的學識還會更進一步的。

幸好張廣元年少,而且也來到了萬陵縣,以後沒有了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再加上自己的傾囊相授,鄉試不在話下,會試也是唾手可得。

但是事情真的如此嗎?如果被當初陷害自己的人知曉的話,一定會阻止自己的孫子更進一步的。

張克文不經意地皺了一下眉頭,但是又舒展開來。

可能是他想的太多,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真要到了那一天,或許他也沒有辦法,但是李昌憲可能幫他一下,到時還有轉折的餘地。

張克文其他的幾個孫女還小,有兩個還是他被貶官之後出生的,對他這個爺爺還充滿了陌生感。

至於張克文的兒媳,雖然實際年齡不到四十歲,但是多年操勞家務,再加上還要撫養幾個孩子,已經略顯老態,看起來足有五十歲的年齡。

“民婦拜見李縣令!”

張克文的兒媳帶著幾個年幼的孩子給李昌憲行禮,慌的李昌憲趕快勸阻了。

“嫂夫人不要客氣,喚我昌憲便是了。

說起來我也是張老的晚輩,你們一家人來萬陵縣,以後見面的機會多的是。

坐船這麼多天,一路勞苦了,不如先回府休息一下吧!”

看著張家一家人坐上了馬車,李昌憲才轉身離去。

繼而見到許胖子和李昌路領著一大群人走了過來,李昌憲看了都有點頭疼,趕快遠遠地避讓開來。

他是怕麻煩,但是李昌路還是看到了他,高興地跑了過來。

“大哥,你是來接我們的嗎?”

“不是,你想多了,我只是在這裡逛一逛,”

李昌憲笑著應了一聲,接著又問道:“你們這次出去,效果怎麼樣?”

“效果怎麼樣,要不我給你介紹一下遠道而來的客人?”

李昌路微笑著說道:“這些都是江南來的大商人,聽說我們這裡有出海口,所以就來看一看,說不定會在這裡投資建廠。”

李昌憲問道:“哪一方面的商人?”

“瓷器,絲綢,茶葉等等都有,其中一名絲綢商人還答應給萬陵縣捐贈三十條海船,就是奔我們的港口而來的。”

李昌路笑著回答道。

“人家都是為了利而來的,如果萬陵縣沒有這個出海口,你就是請人來,人家都不會來的。”

李昌憲道:“不管怎麼樣,既然都來了,一定要好好款待,絕對不能讓這些商人高興而來,敗興而歸。”

李昌路笑著說:“那是當然的,不然我們費這麼大的精力請這些商人來幹嘛?

不過大哥,你要是不露面的話,是不是不太好?”

“萬陵縣少我一個,多我一個都不影響大局,我就不出面了,讓何嶽和許胖子他們接待就是了。”

李昌憲斷然拒絕了李昌路的提議,重要的人物總是在後面出場,等這些商人和何嶽等人談好了,自己再露面也不遲。

縣衙裡的許多資產隨著研究中心的南遷,都被李昌憲拍賣了出去,煤山,鐵礦,銅礦,甚至於那些水泥廠,酒精廠,縣衙裡也沒有再保留。

相對於透過海貿而獲得的巨額利潤,李昌憲覺得有必要讓利於民,而且縣衙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管理生產。

這些來的江南大商人就看到了商機,雖然萬陵縣還是地處偏僻,但是萬陵縣的道路四通八達,從嶺南府一直貫穿到沿海一帶,路程大大地縮短了很多。

再加上萬陵縣一下子湧進來這麼多的勞動力,如果在這裡投資的話,生產部不少人手,而且還很容易就可以把貨物轉運出去,不用擔心貨物在當地大量地積壓。

還有萬陵縣縣衙的支援,這是大晉朝其他縣府所沒有的,讓這些外來的商人受到了尊重,他們可以不考慮商稅的高低,但是這種尊重是他們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

當時就有十幾個外地商人拍板定了下來,還有一些商人需要回去商議一下。

但是整個洽談過程,讓這些商人很滿意,就連李昌憲也在最後出面了,並提出凡是在萬陵縣投資的人,可以享受三年商稅減免的政策。

李昌憲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想儘快消化掉萬陵縣剩餘的勞動力。

俗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萬陵縣就要在保障農田耕種的前提下,大力地發展工業和商業。

雖然許胖子邀請來的外地大商人不是太多,但是畢竟開了一個頭,相信有些外地商人回去後一定會把萬陵縣的有利條件和招商政策傳播出去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同時還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萬陵縣定居。

江南一帶的叛軍在年後一戰失敗後,剩餘的叛軍就已經化整為零,分散到江南各個山區,城鎮,再也組織不起可以和大晉朝軍隊可以抗衡的力量。

李昌憲也是十分感慨,將近兩年多的義軍叛亂終於偃旗息鼓了,大晉朝再次得到了穩定。

首先是大晉朝皇帝的強勢出手,在朝廷內處理了一大批官員,而且還調兵遣將,讓守衛西域的安西軍南下,聯合江南一帶的官兵,一舉將叛軍在江南一帶擊敗。

吳大麻子恐怕也是無能為力,這次義軍的失敗,直接將他多年在江南的經營毀於一旦,讓他不得不另找出頭之路。

其次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在這叛亂中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相反讓很多人知道了他們的意圖。

即使他們想在這次皇位之爭中佔據優勢,但是老皇帝的強勢出手,直接讓他們的努力化為泡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當今聖上繼續把握朝政,而太子則按部就班地靜等著皇帝有一天駕崩,他可以光明正大地繼承皇位。

不管怎麼說,叛軍失敗了,江南一帶再次得到了穩定,這對大晉朝的經濟的恢復有利,也有利於萬陵縣得到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