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0章 縣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0章 縣試

萬陵縣縣衙裡,李昌憲和張克文端坐在大廳上,靜靜地聽學堂教渝徐樂的說話。

稀客,真是稀客呀,徐樂自從到學堂教學後,已經快三年沒有到縣衙這裡來了,平時他都在學堂裡忙活。

但是他今天是不得不來,因為府衙那裡來了政令,要求各縣衙進行縣試,選拔到府衙參加府試的考生。

前幾年萬陵縣也沒有進行縣試,不是說府衙不重視科舉考試了,而是萬陵縣文風不盛,以前沒有多少識字的人,即使有人到府衙去應試,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能考中秀才,純碎是濫竽充數,花費大量的錢財不說,還浪費了大家的時間。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萬陵縣的學堂已經建立四年了,好多學生已經識了不少的字,也讀了不少的聖人典籍。

雖然李昌憲和徐樂等人對科舉沒有什麼幻想,但是對於大晉朝的科舉盛會也不能棄之不理,該參加的一定要參加。

最起碼在縣衙這一關,給各位學生弄一個舉薦身份還是可以的,畢竟是縣衙這裡出題,如果學堂的學生還不能透過,那學堂的教學水平也太差了。

“縣衙這裡的出題一般都是縣令出題的,不知道大人如何安排?”

“是嗎?出題有何難?這個事情我接下了!”

聽到要縣令出題,李昌憲頓時兩眼放光,連忙一口應下,讓張克文和徐樂兩人有點目瞪口呆。

本來兩個人要謙虛地客氣一下,給李昌憲一個面子,但是李昌憲卻直接應下了。

別人不知道李昌憲的知識水平如何,難道張克文和徐樂兩人還不知道嗎?

但是李昌憲就這樣直接答應了,他們兩個又能怎麼辦?

張克文和徐樂兩個人只能任由李昌憲出題,先看看他出的題目怎麼樣?如果不合適的話,幾個人再斟酌一下。

李昌憲對這次縣試也是十分重視,算術、格物、化學、歷史、地理等題目,李昌憲考慮了幾日才定稿。

特別是數學和格物,更是讓李昌憲十分上心,他認為如果這兩門學科學不好的話,那就沒有必要參加府試了。

算術是基礎,格物是應用,現在就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時候了。

至於策問,李昌憲要求很簡單,就是一句話,如何讓萬陵縣的經濟如何發展。

至於各位考生如何發揮,李昌憲認為只要把句子寫通順了,表達清楚就足夠了。

等李昌憲把出好的題目交給張克文和徐樂後,兩人開始有點發愣,最後還是認可了,甚至張克文還在後面加了一個詩賦,就以秋色為題目,也是任由學生自由發揮了。

考試的題目有點多,估計一天也考不完,但是李昌憲堅持一天考不完,那就兩天三天。

當年他就是這麼考學的,初中考高中,甚至考大學那次不是考兩三天的。

甚至考試的那一天,李昌憲也是十分重視,親自來學堂來監考。

見到李昌憲如此做派,張克文和何嶽等人也不得不陪同。

為了防止有些學生作弊,李昌憲讓何嶽調來了很多的縣衙衙役,在學堂內外巡邏,直接讓學堂的學生感到壓力很大,幾乎沒有一點可以作弊的機會。

看到這麼多學生聚在一起考試,李昌憲好像回到了後世的考試現場,考試就該這個樣子,只是他沒有想到他也能有一天來監考。

“我們究竟要錄取多少人去參加府試?”

當李昌憲問起這個事情的時候,張克文和何嶽等人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萬陵縣學堂才教學沒幾年,如果去參加府試的少了,也不太好看。

如果太多了,估計是濫竽充數,而且考試太差了,徒增眾人的笑話。

“要不去選拔十人,參加府試?”

何嶽建議道。

“十人太少了,三十人吧!”

張克文也不滿意,十人也太小家子氣,萬陵縣現在在人數上也是一個大縣。

可是李昌憲還是認為不夠,人數太少了,有點打擊學堂學生的積極性,還是多選拔一點最好。

“還是選拔五十人吧!”

至於考試的前三名,李昌憲覺得有必要弄的隆重一點。

“考試前三名,給予獎勵,還要騎大馬,戴紅花,在縣衙遊街慶賀一下!”

張克文和何嶽兩人互相看了一眼,李昌憲這是要按照狀元的規格來慶祝,但是這個規格也太高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克文和何嶽兩人也沒有說什麼,李昌憲怎麼去做就讓他做就是了,反正也沒有律法不允許前三名的考生騎馬遊街。

而且眾人聽說了要給考試前三名的考生騎馬遊街,個個都表示歡迎,甚至有人都開始規劃遊街的路線和慶祝活動了。

李昌憲看到大家如此興奮,即使要辦,那就全縣所有的老百姓一同狂歡,縣衙拿出一部分錢來,在縣衙廣場哪裡美食活動,讓所有的萬陵縣人在熙來攘往的人流中歇歇腳,然後再飽嘗各種異域美味佳餚,豈不是快哉?

萬陵縣參加縣試的人並不多,總共才兩百多人,主要是因為李昌憲規定了年齡限制,不然還會有更多的學生來參加考試。

兩百人的考試卷子對張克文等人來說,批閱考卷也是很快,很快就確定了前五十名的考生,並且在幾個人的討論下也定下了前三名。

第一名是米老爺子的孫子米子凱,這是一個學痴,而且在這批考生中年齡最小,但是天分很高,十分愛好學習。

至於熱愛到什麼地步,就連李昌憲見了都有點害怕,當初他教米子凱數學,被他纏的要死要活的,最終還是李府從京城來了很多人,暫時讓李昌憲躲過了危機。

在學堂裡,米子凱更是一枝獨秀,兩年下來,許多的教學師傅都感覺自己真的教不了,數學、格物等學的好也就罷了,但是在經文詩詞方面,也是聰明過人,而且還是記憶力很好,幾乎是過目不忘。

如果不是一個學痴的話,說不定米子凱前途無量,但是就因為他學痴,註定一生只能是一個做學問和研究的人。

本來李昌憲是不贊成錄取米子凱為第一名的,但是他的答卷太漂亮了,讓李昌憲不得不同意了張克文等人的觀點。

“如果不是他年齡小的話,去京城考個進士也不在話下。”

在批閱完米子凱的考卷後,張克文也不由得讚歎起來。

其他學堂的教學師傅也都贊同把米子凱送出去,讓他到府城或者京城去騷擾其他的夫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