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3章 鐵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3章 鐵路

這股橫行大晉朝沿海十多年的海盜終於投降了,自此吳大麻子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進入到萬陵縣統治大晉朝海域的時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萬陵縣的海軍並沒有像吳大麻子對沿海的老百姓進行壓榨式的掠奪,而是推出了海上許可制模式。

只要懸掛萬陵縣縣衙授予的海上通行旗幟,就沒有任何人會任何組織對海上通航的處置進行掠奪。

萬一有船隻在海上被掠奪了,可以到萬陵縣進行申訴,萬陵縣親一定會派兵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

奪取海盜們的老巢後,李昌憲就帶著唐南雲離開了,數日之後就到了萬陵縣。

當李昌憲回到萬陵縣沒幾天時間,廣州城傳來了萬陵縣考生中舉的訊息,雖然只有七八個人中舉了,但是在萬陵縣,卻是舉縣同賀的事情。

當天下午,萬陵縣廣場內就排滿了長長的隊伍。

很多人在那裡載歌載舞,就連米家一家人也加入到歡樂的隊伍當中。

米老爺子在家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來到了廣場,他的大孫子中了鄉試第四名,雖然未能連中三元,但是在幾千名考生中已經是名列前茅了。

米老爺子看著載歌載舞的人群,高興的眼淚都流出來了,米家終於正式從商人納入鄉紳之家。

他很滿足了,在他有生之年看到米家這麼興盛,他這一輩子知足了。

看著看著,米老爺子的眼睛花了,漸漸地看不見什麼東西了,但是他依然在廣場上站著,笑著,但是人已經沒有了氣息。

當歡笑跳舞的人看到米老爺子的身體倒下時,每一個人都驚呆了。

“米老爺子去世了!”

這個令人震驚的訊息一下子傳遍了萬陵縣的大街小巷,雖然許多後來人不知道這個米老爺子當年的壯舉,但是本地人卻知道。

米老爺子幾十年如一日,把一個中等人家帶入到萬陵縣的大戶行咧。

在李縣令到來之後,又非常有眼光地投靠了李昌憲,將米家再一次帶入到輝煌中。

現在的米家,不但在萬陵縣是首屈一指的大戶,而且生意做到了南洋諸國,倭國,甚至於石國,薄國等地。

即使和那些大晉朝的大海商相比,還有一點差距,但是這種差距確實越來越小了。

隨著米老爺子的孫子踏入仕途,這種差距不出兩年將縮小到極點,甚至米家不會弱於大晉朝的任何一個商家。

李昌憲在聽到米老爺子去世的訊息,也是感嘆了很久。

人生之短暫,有悲有歡,但是人總脫離不了生老病死。

第二天,李昌憲和張克文一行到了米家,看望了痛苦中的米家一家人。

“何嶽,你讓廣州城的米子凱回來吧,讓他參加他祖父的喪禮。”

“大人,你放心吧,我昨天晚上就讓人出發了,但是這一來一去,都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等米子凱回來,不知道米老爺子的屍骨…….”

李昌憲很明白,在萬陵縣這個炎熱的夏天,米老爺子的是不能放置太久的,即使想放置,也需要大量的冰。

而萬陵縣常年溫度都在零度以上,哪裡來的冰?

即使米家這樣的大戶人家,都不一定會儲存。

最後還是李昌憲想吃了一個辦法,讓硝化成冰,給米家一家人帶來了驚喜。

李昌憲回去後,心中有點不悅,雖然萬陵縣的道路已經修好了,但是缺少行駛速度極快的運輸工具。

不知道石國的蒸汽機經濟中心把蒸汽機研究的怎麼樣了?能都可以製造出可以供運輸的車。

這件事李昌憲念念不忘,也讓人通知了劉人權等人,讓他們儘快來到萬陵縣,看看是否在萬陵縣能建造鐵路?

雖然萬陵縣已經向東南亞半島投放了近二十萬軍隊,但對於萬陵縣而言,並沒有絲毫感受到戰爭的存在。

整個萬陵縣愛你的百姓生活依舊如往常一般富足而又忙碌,甚至一些大戶人家或者一些熱鬧街市開始通宵達旦地唱戲、聽曲、舞獅子、玩雜耍。

百姓們的非工作時間延長,娛樂需求自然也就提高,消費需求也開始大幅度增長,也就進一步促進了萬陵縣商業繁榮。

但也因為娛樂需求的增加,也促使第三產業等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脫離直接勞動生產,很多人開始轉向文化生活,而在起初純粹靠發表學術文章和新聞為主要賣點的媒體報刊也開始出現一些專門連載各種傳奇故事的刊物。

報紙也開始提前出現在大晉朝,不過相比於以往年的傳統娛樂方式,廣大百姓還是對最近常常提到的蒸汽火車。

經過兩年多建設,萬陵縣也有了第一條由萬陵縣縣城至月牙灣的鐵路即將建成通車的訊息。

所以,在這一段時間裡,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百姓慕名擁擠到這條沿線,準備好好觀瞻一下萬陵縣日報上畫的蒸汽火車。

萬陵縣的很多百姓並不明白為何會在道路之間鋪設兩條鐵軌,而且鐵軌上還鋪滿石頭,鐵軌兩面還架起鋒利帶倒刺的鐵絲網。

但當恍如怪物的黑色機車頭吐著濃濃白煙哐當哐當地行進時,很多在沿途鐵絲網觀瞻的百姓們都不由得傻了眼。

誰也沒想到這種宛如玄色巨龍的鐵疙瘩居然能在這窄窄的鐵軌上行進,而且就靠著幾個圓圓的鐵盤盤,沒有馬拉,也沒有人去推。

有喜歡賣弄見識的人開始解釋著這都是靠燒煤來吐氣行走的車子,這種車子不需要馬拉,只需要用一種蒸汽機車裝上就行。

但更多的人則是對此感到嘖嘖稱奇,甚至很想進入車窗子裡面看一看。

不過,此時的火車是不允許任何平民百姓進入的,在這條鐵路建設完成後,李昌憲、張克文何嶽等人與鐵路建設參與者成為第一列正式通行的火車的乘客。

李昌憲也是第一次坐在這種後世只有旅遊區才能看見的小型蒸汽火車車廂裡,他所坐的座位是竹製雙人座,靠窗內側則是黃木板嵌和而成的牆壁,速度比起現在的火車而言自然很慢,但對於馬車而言卻是快如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