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2章 議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2章 議和

為了慶祝李昌憲一家平安歸來,萬陵縣上下舉辦了隆重的酒宴。

這場酒宴一連舉行了三天,隨著各行各業的人奔赴各地,喧鬧才慢慢散去。

但是事情並沒有像萬陵縣居民想象的那樣,此時的李府卻如臨大敵,聚集了大批的萬陵縣官員和將領,還有一些從京城逃難而來的朝廷大員。

他們聚集在李府的唯一目的,就是在商量如何討伐三皇子的不法政權,迎接建興帝重登皇位。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建興帝不可能再榮登大寶,而且建興帝遠在新月城,不願意再趟這道渾水,但是絲毫不影響所有人的狂熱之心。

首先,由原戶部尚書茂正起草,以建興帝的名義,寫下了一道潸然淚下的討逆聖旨,號召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和各級官員都來討伐三皇子的叛逆行為。

同時,萬陵縣決定在三日後出兵北上,進攻三皇子佔領的廣大領地。

一時間,萬陵縣軍營內戰旗旌旌,戰馬嘶鳴,官兵的吶喊聲,從軍營北一直到軍營西,聲勢非常壯觀。

就在這緊張的局勢下,李昌憲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此人正是二皇子唐彥的使臣吳世慶,他原先是吳大麻子的屬下,自從吳大麻子病逝後,江浙一帶的海盜群分崩離析。

以黃霸天為首的義軍繼續跟著唐南雲,企圖東山再起,最終被李昌憲收服後,遠遁倭國,不再插手大晉朝的叛亂活動。

另一股以徐海為首的海盜群也被萬陵縣的官兵和黃霸天領導的義軍消滅掉。

還有一部分人不甘於失敗,更不想躲在島嶼苟延殘喘,在吳世慶的帶領下投靠了二皇子唐彥。

吳世慶這次來萬陵縣,一是打算和李昌憲議和,畢竟二皇子正帶兵猛攻京城,不願意後方失火,而白白便宜了三皇子。

另外,他還帶有一份重要的約定。

當然這個約定不是李昌憲和二皇子兩人立下的,而是吳大麻子和二皇子當年的宣誓約定。

如果二皇子帶兵進攻京城,吳大麻子的手下必須無條件地幫助二皇子成就大業。

雖然吳大麻子已經逝去多年,但是義軍的大部分將領都是守諾之人,他們絕對不會違背誓言,特別是吳老盟主的遺言。

哪怕大部分義軍已經遠遁海外,只要接到這個約定,所有人都必須返回,加入到二皇子的軍隊中去。

“草,人都死了,這個約定還有效嗎?”

李昌憲第一時間就想毀約,畢竟此時不是吳大麻子縱橫沿海的時代,而且那些義軍和海盜們都成了他的屬下。

“大人,在下認為這個約定必須遵守,而且我們還要大力的支援。”

茂正一行人聽到後,馬上想到了這一點,雖然萬陵縣已經發動討逆總動員,但是大晉朝的各級官兵卻不一定領情。

而且三皇子的實力還很強大,如果讓萬陵縣的官兵和雍州鐵騎早早地遇到的話,估計雙方一定會兩敗俱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那些海盜和所謂的義軍,他們都巴不得這些人在戰場上死掉,畢竟當年這些義軍和海盜們曾經禍害過大晉朝多年。

雖然這些義軍和海盜們已經遠遁海外,但是多年來積累下的仇怨怎能用一句話就化解的。

這讓李昌憲一時之間陷入到沉思之中。

最後,他決定私下裡再討論,先把議和的事情談完為止。

議和,李昌憲當然願意。

雖然在他眼裡,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不是好人,但是他更願意近交遠攻,鋤強扶弱。

如果哪一方弱小,他就要聯合哪一方,共同攻擊強大的哪一方。

所以,二皇子提出的議和很快得到李昌憲的贊同,他保證在動亂結束之前絕對不會攻擊二皇子管轄的大後方。

李昌憲還會對二皇子的軍隊提供有力的支援,刀槍盾牌,糧草輜重,只要萬陵縣有的,都可以無限量供應。

甚至,李昌憲還讓人專門送去三十六門神威大炮,幾乎把萬陵縣的舊式大炮都貢獻了出去。

在和談結束後,雙方還約定,一起進攻三皇子管轄的勢力範圍,陳州、襄州、萬州和霸州一帶由二皇子帶領的軍隊展開進攻,而劍南道和遂州一帶交付到萬陵縣官兵的手裡。

根據這份協議,二皇子可以承認劍南道歸屬於萬陵縣,但是遂州和沛州以北必須是二皇子的管轄範圍之內。

至於嶺南道和江南道一帶,還是遵守以前的勢力範圍,互不干涉,也不侵犯。

隨著這份協議的簽訂,嶺南府無形之中被劃為萬陵縣的勢力範圍,而且還向北方擴充套件到上千里之外,將鑫州、遂州和瀘州都籠罩在內。

晚上時分,李昌憲和唐南雲談起了吳盟主和二皇子當年簽下的約定。

“這就是命也,恐怕也是黃霸天他們最終的歸宿,他們不會怨恨你,而且還巴不得參與進來。”

雖然黃霸天等人遠遁海外,但是他們和朝廷的恩怨豈能都忘卻,只要他們這一代人不死,總會有一天會報復回來。

這批義軍和海盜已經在倭國休養生息多年,正值兵強馬壯之際。

如果面對這樣的機會,他們絕對不會放過。

只需要李昌憲一聲令下,他們隨時都可以回來。

“好吧,讓他們都回來吧!”

但是誰去倭國去鎮守?這又是一個大的難題,李昌憲想到了半天,都沒有想出一個好的結果。

“如果夫君不放心的話,臣妾願意去倭國。”

“你怎麼能去?咱們的孩子還這麼小,平時還需要你照顧。”

突然,李昌憲想到了高麗的一部分官兵,自從在高麗平叛以來,高麗境內一直是風平浪靜,兩年來從未發動大的動亂。

“李柱,你把阿七叫來,當年是他送曹珍去高麗的,我想詢問一下高麗的具體實情。”

不大一會,阿七跟在李柱的後面過來了。

“大人,你召見屬下有何事情?”

“阿七,你先坐下說話。”

阿七恭恭敬敬地坐了下來。

“阿七,你年前才從高麗歸來,那你給我講講高麗的事情吧。”

“原來大人想問高麗的事情,那屬下明白了。”

當年萬陵縣商會在阿七等人的援助下,一舉將高麗貴族鄭孫兩家連根拔起,讓老奸巨猾的高麗王和那些蠢蠢欲動的高麗貴族都震驚了,兩年內一直不敢對萬陵縣的商會有絲毫怠慢。

萬陵縣商會也在快速發展中,平時在高麗的常駐官兵有萬名之多。

同時,曹家正式接回來曹珍的大哥曹太奉,他在海盜群裡落難十餘年,雖然對高麗王懷有深仇大恨,但是這兩年來,他一直是深居淺出,默默地在發展曹家的軍事實力。

“按照你這麼說,曹家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是的,大人,這個事情我已經向張大人和何大人彙報過了,但是他們要我等靜觀其變,不干涉,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