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 章 造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 章 造船

在回萬陵縣的小船上,多出了兩個年輕的小夥子,李昌憲很高興。

更令李昌憲高興的是這次出去,收穫滿滿,沒有想到這麼順利,找到了給自己曬鹽的人,還打通了這條商路,看來,以後不發財是不可能了。

想到這,李昌憲不由得哼起了小歌。

咱老百姓,今兒晚上真呀真高興。

咱老百姓,今兒晚上真呀真高興。

咱老百姓,今兒晚上真呀真高興。

咱老百姓

高興,高興!

今兒晚上真呀真高興。

喲麼喲麼喲呵喲嘿

喲麼喲麼喲呵喲嘿

高興,高興!

這首歌也感染了船上的眾人,大家也一起唱了起來。

時間過得真快,晚上時分,李昌憲等人就回到了縣衙。

沒再打攪何嶽等人,李昌憲安排眾人早早休息,明天見。

“大人,石灰石已經運過來一批,我已經叫人安排在西面的庫房裡,下一步怎麼製作水泥?”

第二天一早,何嶽等人就來到縣衙,向李昌憲彙報這幾天發生的事。

“石灰石要高溫煅燒,才能製作成生石灰。”

李昌憲想了想製作水泥的方法,複雜的水泥方法他不懂,只能製成簡單的水泥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昌憲又接著問:“那裡能搞到煤炭?”

煤炭?這下眾人懵了,不知道煤炭是什麼?

不知道?這個時代煤炭還有其他名字?

李昌憲特意向大家說了煤炭的物理特徵及使用範圍。

“大人,你說的是碳毒吧”

張克文想了想,猜出了李昌憲所說的煤炭是什麼東西。

碳毒,在長安,冬天寒冷用可以用它在炭盆燃燒取暖,但是每年都有許多人中毒死去,所以都叫它碳毒。

“長安等大都市有人用它鍊鐵,不知大人找它怎麼用?”張克文又接著說。

“煤炭,是叫碳毒,使用它燃燒可以鍛鍊石灰石。那個毒可以預防的,不用擔心!”

李昌憲知道煤炭燃燒不充分容易產生一氧化碳,人聞到了容易煤氣中毒,但是煤炭比起木炭,更能產生高溫。

“大人,離軍營十里地遠有碳毒礦。”

張克文見李昌憲說可以預防碳毒的毒氣,也就不再問了,直接向李昌憲告知萬陵縣其實也有碳毒礦,只不過當地人害怕中毒,都不敢在此山居住。

“這麼說,碳毒山沒人佔領了,何嶽你趕緊把它劃入到縣衙,不得讓他人佔了。”

李昌憲一聽碳毒山是無主之地,馬上就想到佔有了它,別人不知道,他是清楚的很,以後鍛鍊石灰,鍊鐵等等都離不開煤炭。

張克文真是一個寶!這樣的人才,自己一定要抓住。

“張大人,你以後不要去修路了,你和曹雲交接一下,他替你管理修路,回頭你在縣衙給我整理一下萬陵縣各處的礦產資源,我要好好看看。”

李昌憲一下子確定了張克文下一步的工作。

還是文化高了好!李昌憲深深地遺憾為什麼手下只有張克文一個人,如果來個七個八個,自己不就是天天躺著,不用操那麼多的心了嗎?

“李柱,你給白老頭說一下,安排一些人去碳毒山挖些碳毒回來。”

“石灰石燒製成生石灰了,才能製作水泥,這個交給劉二小,多試驗試驗,看哪種材料混合石灰石製成水泥好。”

劉二小也很高興,自從和李大少爺來到萬陵縣,他一直跟著曹雲鏟草,蓋房子。

現在李大少爺又安排他去做實驗了,他很高興!

“大人,我還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張克文見李昌憲給他安排新的的工作,自己不能去修路了,只好把修路遇到的問題說一下。

“什麼問題?難道有人搞破壞?”

李昌憲想不到給萬陵縣城修路,不用他們花錢,除非有人鬧事,不可能有人反對的。

“大人,不是鬧事的問題,而是修路過程中,許多當地人在城內亂搭亂蓋,擠佔了道路,道路很窄,我也勸說了城內的那些人,沒有人願意騰開所佔道路的地方。”

張克文向李昌憲解釋了在城內修路遇到的麻煩。

李昌憲聽了也是頭痛,不止是這個時代,就連後世,拆遷問題都是一個大問題!處理不好了,有人會作亂,不處理吧,道路修不成。

怎麼辦吶?

修路一定要修的,這個政令不能變,但是怎麼修才能讓各方面滿意那?

李昌憲想了好久,還是得修。

“曹雲,你去帶人修路的時候,不要拆遷他人的房屋,道路窄一點就窄一點吧。”

亂搭亂建的房子都是城內窮人的房子,如果拆了,一家人無法生活,這是一個大問題。

下一步修縣衙到萬陵縣城的道路時,可以在道路一邊預先蓋好房子,拿這些房子置換城內的違章建築,這樣既能補貼那些窮人,也能把路修好。

好,就這樣修!

這時,驛丞許樂站起來說:“大人,現在已經有二十家來自各部落的人申請了攤位,還有五家外來商人也在舊縣衙落戶做生意,但是攤位不夠,怎麼辦?”

“繼續建,你和曹雲商量一下,安排一些修路的人過去建攤位,地方不夠的話,你把後院的莊稼都清理了吧,不要再留了!”

李昌憲直接決定了舊縣衙後院莊稼的歸屬,現在李昌憲有了大量糧食,不再計較那些哪些糧食的損失了。還是招商引資好,這關係到他下一步的計劃,不能因小失大。

“大人,還招不招人?”一邊的阿布達站起來問。

“招呀,無論護衛還是修路蓋房的人都還要去招,這才多少人!”

李昌憲預想著修路隊伍還得擴大,隨著攤子的擴張,護衛也要多招,以後海鹽運輸,採煤碳,甚至舊軍營內蓋房子都需要很多人。

“你的朋友回來了?”李昌憲想到了這一點,接著又問阿布達。

“是的,昨天晚上他們就來找我了,問我以前的許諾還行嗎?”

阿布達很希望他的朋友能加入進來,也不願意失去諾言。

“當然行,這個事情你先安排,等有時間了我們見個面再談具體的事情。”

李昌憲打算讓阿布達的這些朋友先跟著阿布達,如果人品可以的話,可以安排他們去運輸海鹽。

接下來,李昌憲說了說他這次去萬陵縣南部海邊開闢海鹽生產的事情。海鹽沒有問題,只是萬陵縣這邊的問題,船和船塢。

船塢打算在舊軍營旁邊的河道裡建造,希望能從白老頭那裡抽出一部分人,或者再招募一些人去建造。

至於船的問題,怎麼建造哪?這不只是技術性的問題,還缺少會建造船的工人,如果去找萬陵縣三大家族合作,恐怕他們不會同意。

“大人,問什麼不去買船?大晉朝造船業發達,汴州和揚州都有大的造船廠,直接去買,造船速度也快,說不定還有現成的船。”

張克文再一次建議道。

是呀!我怎麼光想著去造船呀,買不就行了嗎?

揚州造船廠,給三叔寫封信,叫他給我訂兩艘船,不,要五艘船!

看來自己要繼續寫書啦,不然買船的錢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