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 67 章 銅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 67 章 銅礦

分田地。

萬陵縣本地人對此沒什麼感覺,分不分的都無所謂,反正收成就那麼樣,種地能種出什麼花來?

不過李昌憲不這麼想,大家一定要公平,如果不公平了,這個社會就會鬧事。

所以不管你要不要,我都必須分下去,我分了,你不種那是你的事。

但是有一點,你把地荒廢了,縣衙不會不管的。

稍後,李昌憲打算出臺一個土地管理法,土地給你了,你如果把土地荒了,縣衙也不直接收回,縣衙會懲罰你,按你田地的收成的30%;如果下一年再荒,懲罰金漲到田地收成的60%;第三年,如果你還是把土地荒了,那縣衙直接收回,取消你的縣城居民權。

土地法的制定使萬陵縣人個個膽戰心驚,李昌憲也沒有辦法,只有這樣才能鼓勵人去種地,不然哪來的糧食?如果碰到饑荒年,萬陵縣人怎麼生活?

這個時候不強制實行,等到時候了,那就晚了!

何嶽按照李昌憲的指示,在萬陵縣開展了轟轟烈的分田地活動,幾乎每一家人都被喊過去,親自掌量土地,簽下土地合同。

至於萬陵縣那些富商大戶,一個個都叫李昌憲整怕了,分就分吧,大不了我僱人種。

至於那些土地多的大戶,李昌憲要求統計出來土地面積,按人口數分給他們永久的土地使用權,多餘的土地按照租賃合同執行。

你願意租賃的話,那咱們簽訂租賃合同,否則,縣衙直接徵收,分給其他人。

萬陵縣富商大戶家的土地一般都是好的田地,都是好幾代僱人耕作施肥的良田。

他們當然不願意被縣衙收回,只好一個個和縣衙簽訂了租賃合同,畢竟萬陵縣的土地租賃費並不高,在萬陵縣大戶們看來,這點錢不值一提,算了,租下來吧,只要土地在自己手裡,萬一縣衙換人的話,他們再活動活動把土地拿過來即可。

李昌憲的縣衙,萬陵縣大戶惹不起,難道躲不起?

至於山上的土著人,還是很少下山的,山上的土地就是他們的,你縣衙敢過來丈量嗎?

李昌憲只能安排人千方百計地誘惑他們下山來種地,並答應給他們一定的補貼,只要把土地分了,把地種上糧食。

雖然收穫聊聊,但是也有不少有眼光的人,例如,楊漢,第一個就帶本部落的人下山來了,直接分到了土地,開始了耕種。

還有那個狡猾的方大勇,離萬陵縣那麼遠,也來到縣衙這裡湊熱鬧,直接要了兩千畝土地,平時忙的時候,部落的人過來耕種收割,其他時間還在鳳凰嶺幫李昌憲運海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到這幾個部落這樣的做法,有些近些的部落心動了,分田地吧,就像方大勇那樣,忙時下來,不忙時在山裡打獵。

至於那些災民,就不要說了,第一個舉手贊成要求分田地的就是他們,下手快的也是他們,其他人還沒有行動的時候,就已經在三天內完成了分田,一個個拿著簡陋的攻工具開始忙活了。

就連縣衙的人,李昌憲也都給分了土地,不要還不行,不得拒絕。

張克文和何嶽他們一個個笑哈哈地,有空閒的時候,在地裡用鋤頭鋤草。

李柱一臉懵逼,我不會種田呀,少爺給我土地幹什麼?難道把我驅離了李家?

李昌憲只能勸解他,我也不會種地呀,你看我也分到了一百畝,其中包含王婧美的五十畝。

你不會種田,不會僱人嗎?

等分完田地後,李昌憲拿著何嶽等人整理出來的花名冊。

好呀!現在萬陵縣分到土地的人口已經達到一萬兩千人。

李昌憲很高興,真的很高興!

這就是政績!我先擁有一個一萬多人的縣城啦。雖然很多人沒有在縣城居住,但是李昌憲都把他們列為縣城戶口啦。

這個縣城人口數字幾乎和大晉朝內地其他小縣城人口差不多了。

但是李昌憲還不滿足,他心中的縣城規模至少是十萬人以上,認為這個規模已經是萬陵縣所達到的最大限度了。

想一想,這十萬多人足以住滿縣衙到萬陵縣城這一條未來繁華的道路上。

田地分完了,接下來就是種田的事了。

李虎兒和曹雲等人已經陸續從嶺南府那裡源源不斷地送來了牛馬和其他農工工具。

萬陵縣的農戶們都還很窮,李昌憲打算把這些牛馬承包給農戶們,只需要繳納很少的定金,你就可以把牛馬拉回家,但是你要負責養護,只要不是惡意地使用牛馬,這個牛馬你可以長期使用,如果你不願意用了,可以來縣衙退回或者換新的牛馬。

至於新的農具也一樣,你也可以租賃。

和牛馬一起來了十多個鐵匠,大部分都是高薪聘請的,還有幾個是李虎兒兩人綁架來的,實在是這幾個鐵匠沒有給他們面子,以至於惱羞成怒,綁架了過來。

以至於李昌憲親自過來道歉,許諾等農耕這一段時間過去,大家可以選擇自行離去,縣衙不會強行扣留。

雖說這樣,但是李昌憲留著心眼,你時間長了,想走都不一定走的成。

還有幾十個曹雲在內地找回來的其他工種的技術人員,李昌憲當然欣然接受。

加上原先張克文統計出來的其他技術人員,李昌憲專門安排一些大的倉庫出來,分割成許多住宿的地方,技術人聚在一起,分工合作,製作相關的工具。

薪金上,高出普通的勞動人員幾倍,熟練的技工月薪在十兩左右,普通技工人員都在三兩到五兩左右。

“這是不是鐵?”

楊漢拿著一塊石頭到縣衙裡找到李昌憲,他也不確定這是不是含鐵的石頭,反正上次李昌憲拜託他去周圍山上找找含鐵的石頭。

現在他的部落靠給縣衙提供石灰石和石頭髮了,糧食是不缺,衣服都換成新的了。

這也是他有底氣來萬陵縣分土地的原因,緊跟著縣衙走,部落發展是不錯的。

如果這次再能給縣衙提供鐵礦石的話,那他的部落富有的就沒法想象了。

李昌憲對鐵礦石也不熟悉,只好帶著楊漢到軍營內的制鐵車間去看看。

制鐵的孟師傅拿著楊漢送來的石頭,看來看去,還用錘頭敲了敲。

最後告訴李昌憲,“這是一塊銅礦石。”

銅礦?萬陵縣這裡有銅礦?

李昌憲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