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8章 0293【會盟諸蠻】(為盟主古劍山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8章 0293【會盟諸蠻】(為盟主古劍山加

第298章 0293【會盟諸蠻】(為盟主古劍山加更)

普古籠。

由於苴勐抽調太多兵力北上,南邊河谷地帶的村寨,已經被兩林蠻、阿宗蠻和土著百蠻聯手殺穿。

還有各種小部落,也跑來趁火打劫,陸陸續續在此匯聚近兩萬人。

宇文常眺望城牆,感慨道:“晚唐衰微,也能在蠻地構築堅城,今日復見前人之功業也!”

朱銘笑道:“這座城可不甚光彩,都被南詔國打到成都了。”

“終究勝而反攻,拓土凱旋。”宇文常說道。

晚唐時候,南詔國一路打到成都。

就在成都即將破城之際,名將顏慶復率兵救援。南詔國大敗,顏慶復反攻數百裡,收復黎州、雅州,還殺入蠻地修築新安城。

此時此刻,新安城就在眼前。

城內的留守部隊,加上苴勐帶回的殘兵,以及南方敗逃過來的殘兵,總數已經超過4000人。老弱婦孺也被拉來守城,滿打滿算竟然過萬,一時之間還真不好直接攻城。

朱銘運來的,多為輕型平夷砲,如今正在加緊砍樹,讓木匠打造重型平夷砲。

普古籠(新安城)在越西縣城東北數里,即後世的天皇古寺附近,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城池太小,人多浪費。

因此在附近山上,苴勐也設有營寨,分兵堅守山寨,與城池形成掎角之勢。

“殺!”

諸蠻正在攻打山寨,每日車輪戰,已將寨內守軍磨得疲憊不堪。

漢兵並未去幫忙,而是盯住城內守軍,防止苴勐派人救援。

又過數日,河南蠻也來了。

譙歡還在繼續聯絡蠻夷,他的新任務,不是弄來多少兵,而是帶各路蠻夷前來會盟。

保寨蠻和風琶蠻陸續抵達,他們帶的兵不多,除了首領之外,也就百十來人。

特別是風琶蠻,緊挨著大理國實控區域,受大理高氏的影響很深,反而跟大宋這邊沒啥聯絡。

“阿爸,降了吧!”阿繁苦苦哀求。

苴勐搖頭:“漢兵都打到城外了,現在投降有什麼用?只能拼死一戰,靠著堅城守下來,再沒有別的選擇。”

就在父子倆說話之時,北邊忽然傳來歡呼聲。

苴勐走到北邊城頭,見諸蠻士兵從半山腰下來。雖然看不真切,卻明白那些人正在慶祝,山上的邛部川蠻營寨被攻破了。

苴勐也想過出兵救援,但每次都遭到漢人的阻擊。

如今,只能困守孤城。

城外的護城河已被諸蠻填平,邛部川的河面也搭好幾座浮橋,接下來便是血腥殘酷的攻城戰。

三日之後,在諸蠻鬼主的注視下,十架重型平夷砲,還有數十架輕型平夷砲,被緩緩抬到城外進行組裝。

輕型平夷砲率先投射,二三十斤的砲彈,已經足夠震懾諸蠻。

“那是……”風琶蠻大鬼主目瞪口呆。

一百多斤重的石頭,被安放進投彈囊中,諸蠻首領不敢相信那玩意兒真能投出。

保寨蠻大鬼主心驚膽戰,他們居住在山區,碉堡修得最是堅固。數百年來,憑藉石頭堡壘立於不敗之地,所以才被稱為“保寨蠻”。

如果漢兵能投射一百多斤的石彈,保寨蠻的碉堡還怎麼守?

“呼……”

一顆大石彈飛出,在空氣中帶起呼呼聲。

“轟!”

石彈落在城外,砸中地面發出巨響。

這次只是試射,發覺距離太遠打不著,於是十架重型平夷砲集體前移。

二十分鍾後,十塊巨石集體投射。

一些落在城內,一些落在城外,只有一顆石彈砸中城牆。

苴勐感覺城牆都在震動他帶著兒子連忙轉移。這面城牆上的守軍,也嚇得或是趴伏,或是轉身逃跑,還有人跪下祈求鬼神饒恕。

足足投射四十分鍾巨型石彈消耗一空,有兩架平夷砲的轉杆都開裂了。

當面那一段城牆,已經出現大腿粗的裂口。

苴勐叫來五子苴狡:“你率五百精兵,出城去搗毀那些漢人炮坐!”

苴狡驚駭道:“阿爸,那些炮坐有重兵守著,怎麼可能毀得了?”

兒子已經嚇壞了,明顯不願接這個任務。

四子阿繁說:“阿爸,投降吧!”

苴勐一言不發。

當天晚上,苴勐親率八百精兵,出城偷襲土著白蠻的營寨。

土著白蠻的兵力不多,而且營寨跟兩林蠻挨著。

這兩部蠻夷都沒啥防備,他們覺得此戰必勝,破城只是時間問題,沒想到苴勐居然敢殺出來。

苴勐那八百精兵,居然把土著白蠻營寨殺穿,接著又朝兩林蠻的營寨殺去。兩部營寨亂作一團,無數蠻兵爭相逃跑,居然就此被擊潰逃散好幾裡。

宇文常披甲而出,心有餘季道:“幸好沒挨著蠻夷紮營!”

朱銘正在騎馬安撫將士,勒令天亮之前謹守營寨。

漢兵和沿途招攬的蠻兵,在邛部川東岸紮營。河南蠻、阿宗蠻在北邊山寨屯駐。

夜裡被擊潰的兩林蠻和土著白蠻,則是在城南那片紮營。

朱銘坐視友軍崩潰,一兵也不去救援。

苴勐廝殺一陣,帶兵回到城中,他渾身是血,獰笑道:“總算出了口惡氣,這些天憋死我了!”

阿繁問道:“接下來怎辦?”

苴勐說道:“天亮了就投降,你們守在城裡,我獨自出去!”

阿繁欲言又止,終究沒有勸阻。

天亮之後,兩林蠻和土著白蠻的潰兵,陸陸續續回來一些。

朱銘下令全軍準備,等城牆砸塌了就三面進攻。

平夷砲剛剛運上去,還沒來得及組裝,百蠻都大鬼主苴勐竟然單騎出城。

士兵們沒有選擇攻擊,任由此人騎馬而來。

苴勐駐馬立在平夷砲前,打量好一陣,讚歎道:“漢人果然有巧匠。”又對炮兵指揮官說,“我來投降,帶我去見漢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眾人聽不懂蠻話,但猜到是什麼意思。

不多時,苴勐來到宇文常面前,下馬跪地說:“我認輸了。”

宇文常問道:“認輸為何還不開啟城門?”

苴勐說道:“我的人頭,太守可以割去。我還有許多部眾和族人,請太守饒恕他們性命。如果太守不答應,現在就殺死我,我的兒子會帶著部眾拼命。”

宇文常看向朱銘:“此人倒是敢作敢當。”

朱銘建議道:“將他全家押送去京城,交給官家處置即可。至於他的部眾,賞賜一些給驅芒,再賞賜一些給孫樹。”

宇文常覺得這主意不錯,就讓驅芒翻譯,又說:“皇帝仁慈,你們全家去了東京,肯定可以活命,說不定還會賜給宅第。”

苴勐雖然怨恨孫樹吃裡扒外,但聽說自己的部眾,不會交給世仇兩林蠻,立即磕頭道:“多謝太守做主,請放我回去,帶領部眾投降!”

宇文常笑道:“我相信你。”

苴勐就這樣單騎入營,又單騎離營,用了半天時間做準備,安排好後事之後率領全家出降。

這座唐末修築的新安城,時隔二百多年,再度回到漢人手中。

但很快就要再賞出去,這裡沒有漢民,就算守住城池也沒啥意思。

朱銘率部進城接收俘虜,下令把平夷砲全部搗毀,不能讓諸蠻學去技術。

就在他清點財貨的時候,鄧春騎馬來報:“縣尊,兩林蠻大鬼主李順恩,帶兵入城劫掠財貨,還在濫殺投降的邛部川蠻!還有一路追隨俺們的蠻騎,也在四處城中劫掠。”

“他媽的!”

朱銘沒有讓兩林部進城也下令蠻騎不準搶劫,現在居然誰都不聽話。

朱銘叫上身邊二十多個漢騎,在大街上疾馳而過,見到有蠻夷劫掠就砍。

接連砍殺十幾人,終於將劫掠者彈壓。

“李順恩,你好大的膽子!”朱銘大喝。

兩林蠻大鬼主連忙下馬,跪地說道:“這些邛部賊人,昨夜殺我好多部眾,不殺幾個回來我心裡不痛快!”

朱銘怒道:“你還好意思說這事?你帶三千多兵來,竟被幾百人劫營,自己不知逃了幾里地。打仗不見你出力,搶劫倒是比誰都更積極!說好了論功行賞,你違令入城劫掠,賞賜別想再拿那麼多!”

李順恩心中不快,卻又不敢頂嘴。

眼前這位知縣,可是帶兵擊敗苴勐的人。

李順恩已經打聽清楚了,漢人主帥表面上是宇文常,但真正帶兵的卻是朱銘。

李順恩連連磕頭,被朱銘訓斥一通,灰熘熘的帶兵離開。

又過一日,譙歡帶著青羌和彌羌首領前來。

除了五部落蠻之外,黎州諸蠻基本已經到齊,只剩一些刀耕火種的小部落窩在山中。

宇文常代表大宋朝廷,在新安城外殺牛宰羊會盟諸蠻,並重新劃定諸蠻勢力。

第一:普古籠恢復舊名,改為新安城。

邛部川蠻大鬼主驅芒,最先出兵幫助官府殺賊,在諸蠻之中功勞最大。

新安城及周邊四十個村寨,全部賞賜給驅芒。

第二,羅羅籠改名為平夷城。

孫樹及麾下漢人立下大功,平夷城及周邊三十個村寨,賞賜給孫樹和麾下漢人。

第三,河南蠻立下大功,大渡河南岸谷地,通通賞賜給河南蠻,恢復他們原有的地盤。(這些都是熟夷,漢化程度很高。)

第四,兩林蠻獲賞十個村寨,本來可以賞賜更多,但李順恩違令入城劫掠。(其實是故意打壓兩林蠻,害怕他們一家獨大。)

第五,土著白蠻獲賞十五個村寨。

第六,阿宗蠻獲賞十個村寨。

不管這些部落,之前搶佔了多少地盤,都得老實聽從分配,吃進去的也得吐出來。

風琶蠻、保寨蠻、青羌、彌羌,這些部落來得晚,出兵也可忽略不計,只隨便賞賜一些布匹。

諸部蠻夷,還有一直沒來的五部落蠻,全都得派代表前往東京面聖。

見李順恩有些不服氣,宇文常又說:“吾當請求陛下,冊封三位百蠻都大鬼主,一個是邛部川蠻的驅芒,一個是兩林蠻的李順恩,一個是土著白蠻的彌旺。”

三個百蠻都大鬼主?

諸蠻首領面面相覷,這個訊息,等於是讓他們同時擁有三個皇帝。

今後該聽誰的?

“多謝太守!”彌旺跳出來磕頭。

土著白蠻實力弱小,他麻著膽子趁火打劫,不但獲賞十五個村寨,居然還混到一個百蠻都大鬼主。

喜出望外,如同中了彩票大獎,彌旺將是三位百蠻都大鬼主當中最忠心的。

他必須忠心,否則難以保住地位!

這番安排,是宇文常和朱銘反覆商議的結果。

孫樹與河南蠻在北邊,作為黎州的屏障勢力。他們還負責加快漢化程序,獲得了許多生夷俘虜做賞賜。

三位百蠻都大鬼主,在南邊互相牽制。

其餘蠻部,實在太過偏遠,暫時不去考慮。

黎州。

坐鎮後方的林攄,十多天後得到訊息,立即向朝廷送去捷報請功。

在捷報當中,林攄乃是主帥,所有行動都是他策劃的。

當然,宇文常和朱銘是執行者,這個實在沒辦法繞過去。

但莫名其妙多出一些軍官,在征討蠻夷的時候立下大功。這些軍官的籍貫很古怪,他們明明在京畿地區,卻憑空在黎州有了戰功。

宇文常的報捷文書,也提到了許多立功將士,這些人的名字被林攄全部抹去。

包括鄧春、張鏜、李寶、關勝,也包括黎州廂軍指揮俞典,他們的功勞都被搶了,而且搶得一點也不剩。

奸黨,終歸是奸黨!

(上一章的氣候,老王查資料的時候,不但百科資料是那樣寫的,就連當地政府宣傳網站都是。沒有多想就照搬下來,看到你們的章節說,才發現沒有那種氣候型別。)

(另外,涼山州“南幹北溼、東潤西燥、低熱高涼”,氣候極為複雜。之前在北部谷地打仗所以又熱又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