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世七書之卻月最新章節列表 > 下卷四十七章 絕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下卷四十七章 絕地

ps: 老天怎會如此絕情?

下卷四十七章

夏軍發起第九次集團衝鋒時,晉軍後衛最後一個千人隊解體了。{{ 3

傅弘之、蒯恩都已經退到這個方陣裡來,此時和精疲力竭、飢腸轆轆的官兵一起,被死死地圍在一片喊殺聲中。假如有足夠的弓矢、食物和氣力,假如存在一支援兵,他們都會結成圓陣來固守,但此時,他們的箭箭袋早就射空了;乾糧還有,但匈奴人的車輪戰讓他們根本沒有一刻閒暇;至於援兵,假設劉義真不是逃走而是轉身來救,那他也只能隔著大沙漠一樣無邊的匈奴大軍望洋興嘆。更何況,誰都能想到這個毛孩子已經被嚇傻,能想起奪路狂奔就很不錯了。這支血戰殘存的孤軍只能朝著東方戮力拼殺,只求哪怕衝出去一個弟兄。

但是匈奴人顯然不計一切代價也要求得一個殲滅戰,無數刀槊箭簇從四面殺來,一片片地抹掉人命。徐之浩已經殺成一個血人,再看不遠處的傅弘之和蒯恩,已經看不出面容,只能憑身形來辨認。殺到只剩兩三百人時,圍攻他們的匈奴人突然向後撤了。

令人窒息的吶喊聲被令人窒息的死寂替代。

晉軍殘兵紛紛坐下或躺下,如同泥塑重回爛泥。

傅弘之接過徐之浩遞過來的水囊灌了幾口,又傳給蒯恩。看了一眼徐之浩的動作,疲憊地笑了笑:

“看樣子你小子有存貨,還能拼一陣。”

徐之浩晃了晃手裡的鐵槌。顯示自己還有氣力。傅弘之嘆了口氣:

“官是越當越大,氣力是越熬越小。想當初我在你這個階級時,比你還能打!”

一旁幾個老兵說將軍不要自謙。你現在也很能打。傅弘之小小得意之後,很快黯然:

“當大將的,輪到親自拼殺,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眾人看著眼前滿地敵我屍骸,想想早晨還是活人的數千同袍,現在絕大部分已經做鬼,而剩下的這些人怕也是跑不出去幾個,自然全都沉默。傅弘之低頭沉吟一陣,指著百十步外圍而不打的匈奴兵:

“我料定他們要來勸降了。徐之浩。你會不會唱歌?會的話,唱首來勁的,先給他們示示威!”

徐之浩說我這個人除了打鐵叮叮噹噹外,唱啥調都像野馬脫韁。

弟兄們低低地笑了。

傅弘之說不怕走調,只要意思好就行。

徐之浩低頭想了想,突然想起進軍關中路上和幾個弟兄們行的那個酒令,後來菜蟲臨死前用一個江南小調唱過。他在心裡撿了一陣,把歌詞撿全了,先在心裡默默唱了一遍。而後扯著嗓子吼起來,不過用的不是江南小調,而是從父親那裡學來的關中秦聲,而且將原詞中的“鮮卑”臨時改成“匈奴”:

“大軍去北伐。

將士要廝殺,

老婆留在家,

要看牢籬笆。

一人咋生娃??

操匈奴他媽!”

傅弘之先是一愣,沒想到生鐵一塊的徐之浩居然如此“有才”。繼而大笑起來,精神為之一振:

“好好好。好歌!好歌!你再來一遍。弟兄們,都跟著學,一起唱!”

徐之浩唱完第二遍,連同傅弘之、蒯恩在內,所有人都跟著唱起來,其實無所謂曲調,把那幾句話喊出來就很提氣。匈奴人中懂漢話的聽了,雖然被人家問候了母親,也由不得地跟著笑。有那麼一陣,人們產生了一個錯覺,好像這裡不是戰場,而是牧人和農人的一次歡聚。

短暫的歡快被匈奴使者打斷了。

來人官階很高,是王買德身邊一員副將:

“晉軍傅弘之將軍、蒯恩將軍,大夏王買德將軍向你們致意。王將軍久聞兩位將軍大名,長有當面求教之心,只可惜各為其主,難得謀面。此番交手,王將軍對兩位將軍更加敬重佩服。今奉我大夏皇帝陛下旨意:兩位將軍若是能識時務,歸順大夏,陛下必當委以重任,授以大爵,封以沃土,所部官兵各有封賞。王將軍勸兩位不要再做無謂抵抗,否則兵敗身死,徒留笑柄,不是大丈夫所為!”

傅弘之坐在地上聽完,拍了拍蒯恩的膝蓋:

“老蒯啊,聽見沒有,封官許願挺誘人,要不你去做做匈奴人的大官!”

蒯恩往地上吐了口痰:

“要去你去,老子不稀罕!我們蒯家人的老祖先連漢高祖的大鼎煮刑都不怕,還怕掉腦袋?”

傅弘之說你還當真了,扶我起來!

幾個人把他扶起來。他一直往前走到匈奴使者五六步遠的地方,抱住雙臂,抬頭看著那張倨傲的臉:

“你回去告訴王買德,他可以改名叫王賣德,就是賣了祖宗還有臉活著的臭德行!他身為羌人,當年投降匈奴,現在也拉我們下水,休想!北府兵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剩下一兵一卒也絕不繳械!好了,滾回去覆命吧!”

軍使臉色大變,哼了一聲,打馬轉身走開。傅弘之不解氣,又要保持大將風度,不能傷害使者,乃四處尋找,最後撿起一顆匈奴人頭,猛地朝軍使後背砸過去,正好擊中他的後背。這人嚇了一跳,回頭一看是人頭之擊,又氣又好笑,也怕對方再投來一支槊,趕緊抽了馬匹一鞭子,快速消失在人堆裡。

傅弘之走回來,衝大家一攤手:

“好啦,人被我罵走了,但誰要是真想投降,我不攔著。真的,絕不攔著!你們都是好樣的,已經盡了本分了。把你們拖到這個死地,我傅弘之有錯,義真刺史有錯。就是宋公,也是有錯的。想活命的都投過去吧。這樣我心安一點!”

說完一側身,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幾百號人鴉雀無聲。傅弘之帶兵。一向是平常嘻嘻哈哈大大咧咧,一上戰場執法如鐵,從來容不得逃兵,今天居然主動肯放手下人投降,實在是破天荒之舉。不過既然連劉裕都指斥了,可見是心裡話。

無一人邁出一步。

經過一天鏖戰還能活下來的,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油子。他們不是不能投降,但那樣就意味著前半輩子拎著腦袋攢下的榮譽勳勞,都瞬間打了水漂。這意味著孤獨一人生活在胡人堆裡。看胡人的臉色,受胡人的氣,替胡人殺漢人。他們就是因為父祖受了太多胡人的凌虐,才會加入北府兵,憤然打回去,倘若為虎作倀,到了地下,怎麼面對先祖?他們還可以在胡人手下恭順做事,混好了也能撈個小官做做。可江東的親人怎麼辦?他們不再是烈屬,孩子蒙羞,被小夥伴

恥笑;老人心碎,進不了忠烈營。不知道要過幾輩子。人們才會淡忘他們背叛的事情!

低沉的匈奴牛角號響起來,周圍的匈奴人在整隊。傅弘之叫過徐之浩:

“我身為大將,全軍覆沒。已經心死,就算活著回到江東。也沒臉見這些弟兄們的家人。你還小,儘量帶弟兄們突圍。不要跟我混了!”

說完看了蒯恩一眼:

“老弟,你說呢!”

蒯恩苦笑一聲:

“宋公給我的任務是把義真帶回去,如今義真不知存亡,眼看我也找不到他,就這樣回去,也沒臉見宋公,我跟老哥你共存亡!”

徐之浩明白兩位將領已經不存苟活之心,正要說我陪你們死,傅弘之伸出雙手按住他的肩膀:

“好兄弟,聽話,能帶回去一顆北府兵的種子,都算你功德無量,不要一心想死。你們所有人都要聽徐之浩指揮,併力向東突圍,不得隨我和蒯將軍陷陣,違令者,斬!”

說完向蒯恩一點頭,舉起長槊向空中一舉,衝著匈奴人大喊:

“我是大晉朝寧朔將軍傅弘之,我這腦袋值萬戶侯,有種的就來摘!”

叱吒一聲,仗槊直進。

蒯恩向著匈奴軍陣射出最後一支箭,扔掉弓,拔出長劍,緊隨傅弘之衝上去。

匈奴人立刻狂叫著向他們圍攏過去。

徐之浩熱淚奔湧,滿心都是一個聲音:跟上跟上跟上跟上跟上跟上啊!和他們一起殺敵殺敵殺敵殺敵殺敵殺敵啊!

天地之間凡有聲息者,誰敢說他徐之浩是貪生怕死拋棄長官之輩?但他此刻能做的,就是讓必死無疑的傅弘之死得安心。他看了一眼身邊人,弟兄們無不咬牙切齒、滿面淚水。他舉起鐵槌大喊一聲:

“全體都有,跟我突圍,殺!”

兩三百人有死無生,結成一個楔形小陣,跳躍著、奔騰著、狂叫著、劈砍著、衝撞著、翻滾著,在滾滾敵潮中奮力東進,像一艘拒絕沉沒的小舟在濁浪裡沉浮。

軍號北府,

赳赳武夫。

北伐長驅,

翦除強胡。

辭父別母,

來此遠土。

大業垂成,

中樞翻覆。

關中一去,

孤軍踟躕。

將軍斷劍,

壯士絕弧。

心念江東,

荊棘難阻。

碎首心甘,

誓不反顧。

寧為鬼雄,

不做生虜。

血飛如花,

開我生路!

匈奴人已經取得了圍殲晉軍的勝利,很多人包袱裡都是晉軍遺棄的財物,不願意在分享勝利成果之時死在一小隊亡命徒手下,能躲的都躲開了。徐之浩這兩三百人的小陣雖然不斷縮小,但敵人的阻力也是越來越稀薄,最終他還是帶著七八十號弟兄衝出了匈奴大隊。

向東走了三十裡左右,逐漸接近另一戰場的遺蹟。

路上路邊,到處都是死人。有晉軍也有夏軍。到處都是死馬。到處都是被掀翻的車子。,弟兄們又飢又渴,在死人身上找水壺乾糧,總算勉強填飽肚子。他們的兵器都鈍了、缺了,此刻正好可以換一換。徐之浩看了看前方。自籌可能還會遇上夏兵,吩咐弟兄們除了自己趁手的兵器。每人都找一根狼牙棒。

天色已經發黑,他們沿著鋪滿屍體的道路向前走了一陣。突然聽到前方有馬蹄聲。他們趕緊伏在路上。

來的匈奴人大約有三十幾號,後面跟著一長串馬車。藉著他們手中的火把,徐之浩逐漸看清楚這些人在幹什麼。

在晉軍屍體上收攏任何值點錢的東西,而後扒掉盔甲衣物,割掉腦袋。既要拿首級去報功,又要發一點浮財。

他們越來越近。

如果繼續裝死,就只能被人活活割腦袋。

身邊一個弟兄悄悄地問徐之浩,是跑還是打。徐之浩早已注意到匈奴人都揹著弓箭牽著馬,要跑的話。既跑不過箭也跑不過馬;要打的話,只能走近了打他個措手不及。雖然他的人比對方多,但也比對方疲憊,所以他必須出手又快又狠,用最省力的辦法吃掉這一小撮敵人。

悄悄傳話下去,叫力氣大的弟兄們都爬到他身邊來,其餘的人都把狼牙棒傳過來。須臾。他身邊集中了五個壯漢和四十來根棒子。它們沒有他的鐵槌重,拿著有點輕飄飄的,但此時這種感覺正好。他打著手勢。向身邊的弟兄交代了戰法,要其他弟兄們做好準備,等待他發出指令。

他伏在地上,手裡攥著一隻狼牙棒。眼睛緊緊地盯著那隊匈奴人。

五十步了。

他們割人腦袋的動作很嫻熟,好像割的是羊草。

四十步了。

他們一邊割一邊說笑,似乎從一個同類身上摘下腦袋不是一件血腥不吉的壞事。而是一種很愉悅的勞作。

三十步了。

他們把一顆顆腦袋扔進馬車,每一個墜落的聲音都宣告一個靈魂失去了完整的軀殼。

二十步了。

馬車輪子碾過一具具無頭屍。就像碾過枯木,渾然不惜這是曾經活蹦亂跳的生靈。

十步了!

徐之浩大喊一聲跳起來。把第一個狼牙棒擲過去,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身邊的弟兄如法炮製,瞬間把一股棒子的大風卷向匈奴人。

在這個距離上,飛舞的狼牙棒碰到人體,勢如以碫投卵,也像狂風摧花。等晉軍士兵仗劍持槊衝上去時,只有五六個人還能勉強抵抗,其餘的人只有呻吟的力量了。

這一小隊敵人解決了,但徐之浩預料前方一定有大隊匈奴人,他讓一部分弟兄換上匈奴人的衣服,騎上他們的馬,其餘無衣服可換的人,藏在馬車上的盔甲堆裡。

他們壓低匈奴皮帽,帶著一車車盔甲和人頭向前去,果然看到匈奴人正在打掃戰場。他們鎮住心跳,強作鎮定地穿過亂哄哄的人群。居然沒有人盤問他們,因為所有人都在為尋找值錢的東西而埋頭。他們一直走,漸漸走出了戰場,看不到任何人的屍體了。

徐之浩明白:後衛步兵全打光了,劉義真身邊的騎兵,也應該沒有跑掉多少。

劉義真本人呢?

這樣慘烈的戰況,那麼多能打的老兵都折掉了,更何況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毛孩子!

但也許宋公的孩子,老天爺會有所垂憐。

斷定此時喊話不會被匈奴人聽到了,乃命令會說京口話的士兵一路喊劉義真的名字。便喊邊走,到一片樹林邊時,劉義真從裡面鑽了出來。

徐之浩眼前不再是一天前還氣度華貴的宋公少子,而是一個乞丐小兒。他頭髮披散著,滿臉都是泥土,還有一排血口子,顯見是被草叢或者樹枝劃傷的。身上穿了一件尋常士兵的戰袍,不但寬大,而且已經絲絲縷縷,著不住剩下的罩袍。也許是餘悸未消,也許是飢寒交迫,他一直在抖。看清楚是徐之浩時,眼淚嘩嘩地流下來:

“謝天謝地,徐幢主,我以為我再也見不到一個漢人了!”

徐之浩趕緊下馬,脫下自己身上的披風裹在劉義真身上,而後半跪下來給他行禮:

“末將徐之浩拜見刺史大人!”

劉義真嘴一癟哭了起來:

“我不聽傅將軍他們的忠言,累死三軍,哪還有臉當這個刺史!傅將軍跟你一同來了嗎? ”

徐之浩低下頭:

“稟刺史。傅將軍、蒯將軍此時若不是戰死,就必然是被俘了。”

劉義真撲通一聲跪倒:

“那你見到毛將軍了嗎?”

徐之浩搖搖頭。

劉義真砸著自己的胸脯大哭起來:

“我該死啊。我該凌遲啊,我害死這麼多老將。害死上萬將士,我該死啊!”

徐之浩想去安慰一下劉義真,但內心強烈的厭憎感攔住了他。為了這個紈絝子弟的種種愚蠢而頑固的決定,北府兵損失這麼多精華,他恨不得用狼牙棒敲碎此人的腦袋。哭就哭去吧,反正也哭不死!

不料劉義真突然跳起來,伸手要從一名士兵腰下抽劍。那個士兵嚇了一跳,趕緊向後撤,同時有幾個人上去抱住了劉義真。後者強掙出來。衝著徐之浩一拱手:

“徐幢主,我沒臉回去見宋公,也沒臉見陣亡將士家人,你把我腦袋割了帶回去向他們謝罪!”

說完伸長脖子,閉上眼睛,眼淚汩汩地往外湧。

就這一下,徐之浩就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劉裕的影子。

他把劉義真抱上馬,用披風角擦掉他的眼淚:

“都過去了,我們回家去!”

正要招呼大家繼續往東走。卻被劉義真一把抓住了:

“徐幢主,不能往前走,要另找路,匈奴人已經在前面擺好口袋陣了。”

徐之浩大吃一驚。

劉義真說匈奴騎兵殺過來時。有驃騎隊拼死搏殺,要他趕緊跑。他騎著馬跑了一陣,被摔下馬來。掉在路邊的溝裡動彈不得。溝沿上長滿枯草,他躺了一陣。正要起來,晉夏兩軍已經打到這一帶。他躲在草叢中不敢動。直到廝殺聲停下來才敢往外看,他看到是屍山血河。好在這是今天最後的戰鬥了。過了一陣,有大隊的匈奴騎兵從這裡開過,他蜷縮在溝裡大氣都不敢出。有幾個匈奴人站在路邊撒尿,幾乎撒在他頭上,但他強忍住恐懼,一動不動。

他知道自己從長安帶出來的軍隊此時已經全完了,不明白匈奴人為什麼還要繼續往東走。夜色降臨,他鑽出草叢向東走,終於想明白:

匈奴人也許是料定朱齡石的長安守軍會從這裡撤走,所以去更前方埋伏了。

徐之浩長嘆一聲。他以為自己已經逃出虎口了,殊不知這只是匈奴人貓玩耗子的遊戲。而朱齡石那樣算無遺策,最終也無法擺脫被圍殲的命運。

但看著劉義真的臉蛋,看著周圍弟兄們傷痕累累的身體,一股倔勁升上來:

早死晚死而已,有什麼可怕的?大不了魚死網破!

既然已經不能往前走,便叫弟兄們都進入樹林休息,一隊在西,一隊在東,盯著有沒有匈奴人摸上來。他自己帶著劉義真和身邊一名校尉,在樹林裡的墳堆後歇息。那名校尉受了內傷,一睡過去,就再沒有醒來。徐之浩惡戰之後放鬆下來,頓時無比疲乏,竟然沉沉睡去,做了一個接一個惡夢,不曾夢到會和郭旭重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郭旭又喜又憂。喜的是徐之浩還在,劉義真沒死。憂的是前面竟然還有匈奴重兵。至此頓時明白為什麼他能夠順利地闖過匈奴人的大營,為什麼匈奴人到現在還不來追擊。因為大營裡的匈奴人明白,這支小部隊闖不過前面的封鎖線,而大營的任務,其實是等著阻擊下一步過來的晉軍步兵。這就是說,不但他被前後夾擊困住了,朱齡石和陳嵩那一路,也幾乎沒有脫身的希望。他們也許能夜行曉宿地走到青泥一帶來,但匈奴人那兩個大營,絕不是區區幾千步兵闖得過去的。

他不能讓手下看出他已經絕望。

聽徐之浩和劉義真說完敵情,把劉義真交給小俏去照看,指揮弟兄們全部撤進樹林休整,給馬匹包上嘴,滅掉所有燈火,而後抽出一百名精銳弓箭手,要他們盯緊大路,一旦有匈奴斥候和傳令兵透過,務必射殺,一個不留。

他要斷了匈奴大營和伏兵之間的聯絡。

他坐在一座馬鞍上,苦思對策。

當兵這麼久,第一次思謀怎樣擺脫絕境。以往他只是睡覺、吃飯、打仗,排兵佈陣、出謀劃策,那都是長官們的事情。

今天他就是最大的長官了。

他如果找不到一條生路,賠進這個戰場的不光是飛騎隊的弟兄,還有他和陳嵩的家人。

不!他不信老天爺會絕情到如此地步。

肚子咕咕叫,伸手去摸乾糧袋,空的。正想找弟兄們討一點,手碰到了懷裡的小布包。

不飢丸!

拿出一粒,按照陳嵩交代的,囫圇吞了下去,救了幾口水。

然後閉上眼睛等著飢餓感過去。

啞然失笑:

天下哪有這樣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藥!

一個念頭倐地劃過。

好像門道就在這個字裡。他站起來,圍著一棵老松樹轉了幾圈,突然理順了自己的心思,而後就是一陣狂喜:

我這顆一竅不通的鐵匠心,居然會有如此奇思妙想!(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