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明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九章 清道人機緣將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一九章 清道人機緣將至

崑崙山,有一座宏偉道宮,通體有若白玉,卻又顯得古樸滄桑,玄妙無倫。那宮闕上懸一匾額,上書曰:玉虛宮。玉虛宮內,有三位大神通者高坐雲床,腦後各有斗大一圈功德金輪,正是一起論道人三清三兄弟。

那白髮道者突然睜開雙眼,曰:“二位賢弟,明玉真人到是收了一位好徒子,實是好機緣,得了開天闢地來的最後一座神山!”他語氣絲毫不動,恬淡若水。

那長須道者亦睜開雙眼,曰:“大兄所言不差,當年盤古開天身化萬物,玉京山一直沒有出世,沒想到應在此子身上,天道玄妙,吾等所知不過十之一二。”他如此道來,聽起來沉穩平靜,頗為醇厚。

那白麵道者跟著也睜開雙眼,曰:“此子著實有大造化,身為玄門正宗,她之卻不在我等門人之下。”他如是說,聽上去卻頗有幾分英氣。

那白髮道者又道:“如今通天你之門下大都良莠不濟,誅仙四劍更非氣運之寶,當要警惕性,大劫將起,可不要為他人作嫁衣。”

通天道人聽後,點點頭。“我等為盤古三清,自當相扶相持。”

二人道:“善!”隨即各閉目潛修不提。

洪荒之西有一座大山,名曰八寶靈山,靈山之巔亦有一座宮闕,雖不及那玉虛宮大氣,卻也是多有玄奧。那宮內有兩位道者,一人身高丈六,面色疾苦,另一人面黃身瘦,髻上戴花。後者面色稍有沮喪,道:“東方高士如雲,竟然又出這等大機緣士,得了神山玉京,我西方何以……”

前者卻是平靜,勸道:“賢弟不必心憂,天道之下,一啄一引,皆有定數,吾西方也自有那大興之日。”

如此這般,清道人於玉京山巔開壇說法,教化眾生,震動洪荒,那些證了混元道果聖人盡有所聞,反映卻是各異。

天地間以九為極,清道人這一開講便是九百九十九年,她自未成仙道的術決講起,陸續講那超凡之道、造化之道,成仙之門、太乙道果,乃至如何求取大羅道果為止。在此期間,她自己也深深沉浸在了道法之中,將近一千年下來,即便是她大羅成道之境的道行也是稍有進境。把個境界真個穩固,卻是得了一場造化,省了她數萬年苦修。

而玉京山上眾生更是進步飛速,有無數飛禽走獸、草木精怪化形成功,各自有了天仙修為。而縱有天劫,有清道人這位大羅金仙的慶雲護持,卻又哪裡落得下來?而在他們之上,亦有一些天資卓越之輩,在近千年內平步青雲,入了仙道之門。甚至還有三人,天縱其才,竟然成了太乙天仙,證了太乙道果,大羅境也非夢想。

玉京山內,因為清道人講道而開啟靈智,化形成人,乃至成就天地道果天仙業位的也不在少數。

清道人九百九十九年後,突然停講,收回了頂上慶雲祥光,眾生這才從無涯道海中抽身出來,亦自流連忘返。那三個已證太乙天仙位的高手帶領眾人,懷著感激的心情跪伏在地,口稱:“仙子慈悲!”

此番講道後,虛空天闕之上雲霞湧動,天光大開,清道人微微一笑,知是天道有感她行教化之道,開道傳法,特降大功德於世。面對九天之上飛湧而下的功德金光,清道人心下計算定當,那白玉般的嘴角稍稍勾起,心神動處便祭起了七星寶劍。

功德金光揮灑而下,不住往七星寶劍湧去,那七口寶劍散發出強大而溫和的氣息,在金光中耀眼生輝。硬是把七口殺伐之寶化作功德之器。清道人再微微一引,七星寶劍旋之下分出了三道功德金光降在了三位太乙天仙頭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功德剛一入體,才突破到太乙道行的三人便穩固了根基,知道得了好處,忙磕頭謝道:“謝仙子恩典,仙子萬壽無疆!”

此時,虛空突的轟然一響,降完大功德,又有一道神光自玉京山衝出直入清道人元神之中。卻是開天闢地以來,清道人有大機緣,傳道於西牛賀洲,得玉京山之靈認其為主,此乃天數所定,也是清道人的無量造化。

清道人面帶微笑,看著這些跪拜自己的生靈,不由心中滿足。畢竟自己教出了這麼多天仙,其中更有不少好資質修士,乃至三位太乙天仙,心下要說沒有成就感那是假的。對比她當年未化形來說,天仙便已經是遙不可及,而太乙道,那是傳說中才有的存在。

她見那三位太乙天仙跟腳著實不錯,雖遠不及自己,但在靈物中已屬上流。清道人遂開口道:“吾此番講道,欲於汝等當中收記名弟子有三。”說著她纖手一指,那雲床前便浮現出了三個冰藍色玉蒲團。

聽道中人自然曉得那有緣被眼前這大神通者收為記名弟子的是何人,不由得滿臉豔羨,這洪荒生靈多淳樸,卻無妒意。

清道人伸手再指,一名長鬚三縷,身著月白道袍的道人便凌空飛起,盤膝坐在了左起第一個玉蒲團上。清道人對其說道:“你乃先天玉精得道,貧道賜你道號玉靈子,只因你跟腳深厚,心性沉穩,可為我座下記名大弟子。”

玉靈子聽聞後,清道人跪拜道:“謝老師!”

清道人再凌空兩點,便有一男一女兩位道人飛將起來,盤膝安坐在了左起第二,以及靠右的那兩個玉蒲團上。這二人男的白麵無須,神采飛揚,女的清秀鍾靈,美目流盼,俱不是尋常人物!皆為十五六歲的模樣,讓人一見就心生好感。

清道人看了他們一眼,才開口曰:“你等同為靈竹得道,又同根而生,乃中兄妹,賜你等道號竹賢、竹馨,爾等亦是跟腳也是深厚,可為貧道座下記名弟子。”

竹賢、竹馨兩兄妹也是在各自蒲團上跪拜謝恩,那竹馨子坐起身來,一臉俏皮的模樣,笑道:“老師你好漂亮哦!”清道人見這丫頭倒是可愛,心無沉府,不由觀喜,口中卻佯怒道:“你這鬼丫頭沒大沒小的!”

這三人,除了玉靈子到了太乙九品頂峰,隨時可能突破進入金仙之門外,其餘二人都是初證太乙天仙一品的道行。

“你等即為我之門下,卻不能不知為師來歷。”聽到清道人的話後,三位弟子皆豎起耳朵,心中暗想老師這般神通,來歷定然不凡。

“為師乃是海外瀛臺山明教明玉聖人座下四弟子,清仙,爾等日後若是好生修行,真正入我門下後,便帶你等回瀛臺山,認祖歸宗。”

“多謝老師,老師慈悲!”

這三人只不過是才化形而已,當然不知道何為聖人。只覺自家老師已經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神通者。對於什麼明教明玉聖人根本沒有一點概念。

清道人得了功德,又分出三分賜於三位記名弟子。這些功德金光乃是天道所賜,不僅能夠穩固境界道行,同時還能增長道行修為,若有無量功德,便能證道混元,成就混元大羅金仙。

此時這三位記名弟子身上金光閃爍,還未能把所有功德煉化,一時間全身光華閃爍,氣勢暴漲,雙目神光爍人。待得光芒散去,完全煉化了功德後,三人腦後皆浮現了一道淺淺的功德金輪,本身道基穩固之餘還各有精進。

竹賢與竹馨倒還罷了,盡皆到了太乙一品天仙頂峰的修為,而那玉靈本就是太乙九品天仙,如今卻是到了大滿,只待日後道法再有感悟,心性通透,便可衝關突破金仙之境。

而七星寶劍在吸收如此功德之後也是威能大增,雖還遠不如先天靈寶、功德至寶一類至寶,卻也是更進一步。七劍寶劍乃是殺伐之寶,七劍佈下七星劍陣,能溝通北斗七星,削人道行,減其福壽祿。

明玉把這件先天法寶剛於清道人後,便告其不可輕用。此寶用後,又大因果,削人千年道行,自己亦損百年道行,削人百年福祿壽,自身結大因果,若是因果積的多的,就得到六道輪迴走上一遭。

如今清道人以功德洗煉此寶,已經成為功德法寶,殺人不沾因果。再無從前缺陷,清道人心中不由大喜。如此一來,別人若與她鬥法,就不敢與她真人逼迫太甚,不然這七星寶劍可就要大發利市了。

好在,清道人得雲中子教導,又隨明玉修心養性。初化形的剛強倔強改變不少,各種是非心中自明,也不會因為七星寶劍因功德洗煉後,就亂用此寶。

她修道至今,其中無數艱難唯有自知,這還是她拜聖人為師,又有大師兄循循教導,其它人,沒有自己這般機緣,又該比她艱難多少倍。

能推己及人,說明玉清道人心性修為已經不弱。這要是被雲中子得知,怕是要高興大笑三天才止。他自從教導清道人後,便擔心這位師妹性子太強,日後惹出事非。

清道人得到的這些功德雖遠遠不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后土化輪迴一類無量功德,卻也不少,不稱無量,也能稱的上是小無量。若她以本體受之,以她大羅金仙道行,怕是吃不消,因此以七星寶劍代她受之,實乃明智之舉。七星寶劍是清道人本命法寶,亦是成道之器,與她自己得到沒有區別。

收了三位記名弟子後,清道人便開始入定,參悟道法,祭煉法寶。數月之後,清道人醒悟過來,暗歎自己當真好機緣,這一場教化功德,著實是非同小可。她本喜玉京山蒼翠靈秀,僅在不周、崑崙之下。如此這般,便有立府玉京之心,此刻再見自己不自禁在此講道,天降功德,玉京山之靈認她為言,此地當為她的道場。

甫一想到,清道人便素手平地一指,雲床之後,玉京山巔,平地便生出了一座道宮,結構輕靈,卻通體寒玉,看起來也是氣勢磅礴,玄妙無方。這宮闕上懸一匾額,龍飛鳳舞地寫著三個大字:清仙宮!

清道人再施法力,便有一道漢白玉階梯鋪向山腳,上至清仙宮,一眼望去,綿延數萬丈不息。清道人再看那無數聽道之人,開口道:“爾等與我雖無師徒之緣,但我日後講道之時卻也能上來聽講。爾等未成仙道時,不出玉京,不入因果,便是我玉京山一脈,吾自能護爾等周全。待到日後你等修成仙道,自然去留自決,貧道也不阻礙。此次講道完畢,你等各歸各處,好生感悟修行,都去吧!”

那數千或化形或成就仙道的生靈聽到清道人的話後,一齊跪拜道:“謝仙子慈悲!”遂退回山林當中,各建洞府去了。

清道人對著座下三位記名弟子,道:“昔年盤古大神開天身隕,元神化三清,又有四位大神通各有機緣。吾師自紫霄宮三聽大道,於海外瀛臺山立明教,成就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而不殞!”

說到此處,清道人頓了一頓,又道:“吾明教卻無太多規矩,但教爾尊師重道,不同門相殘便好。”

玉靈子、竹賢,以及竹馨三人忙叩謝稱是,卻掩不住他們臉上震驚。他們早便知道眼前老師乃是一位大神通者,以玉靈子太乙天仙九品道行之能也看不出她半分深淺,只覺清道人身上氣息隱晦,深不可測,如深淵大海,元神感應後,只覺心驚。由此可見這們老師的老師的端倪。

清道人與他們講道後,又說了一些洪荒常識,好叫他們有個大概瞭解。直到此時,他們三人才知修行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便是清道人在天底下也只是一流仙神。其上數位師兄弟,另有諸聖人門下比她強者還有許多。更不是提大羅之上的大神通者,與聖人了。

如此一算,玉靈子這些人,在三界之中都是不入流的修行者,這叫他們如何不震,如何不驚。這般一想,倒是激起三人的心氣,暗暗決心定要一心修持,不丟老師麵皮,早日爭取去掉頭上記名二字,真正入了明教。

清道人見三位弟子如此,心中暗自高興。修道者便要有一股勇猛精進之勁頭,又要有一種如履薄冰之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