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明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O章 后羿轉世為吳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三O章 后羿轉世為吳剛

“此間事了,爾等可各歸洞府修行。”元始天尊看著太上老君離去,向眾弟子吩咐道。

聽到元始天尊的話後,眾弟子齊聲道“是!”後,一一離去。見眾弟子離去,元始天尊突然向明玉等說道:“蟠桃宴已畢,諸位道友不如與貧道一同去玉虛宮盤恆數日?”

見元始天尊如此邀請,明玉向他拱手說道:“貧道怕是去不成了,當年巫族后羿殞落,貧道見其有大造化,便於瀛臺山點化於他,送其入了輪迴。如今他已轉世為人,還需貧道前去引渡。”

聽到明玉的話後,諸聖人不由一驚,巫族竟然有人生出魂魄,隨即馬上推算一番,才明了其中緣由。不由向明玉看去,點點頭:“道友乃大德之士,那后羿既然有此造化,道友儘管前去,莫要誤他這一世機緣!”

明玉聽到太清道人的話後,向他再次作揖後,與門下弟子說道:“爾等也可隨意離去,為師要入人間走上一遭。”

“弟子告辭!”雲中子聽聞明玉如此說後,帶著眾師弟離開天界。

“我等便在此分別,日後有瑕,再行聚首!”明玉向諸聖人作揖後,說道。

目送明玉離去後,元始天尊看向諸道人,“人劫將至,貧道也要回去作一番安排,諸位道友告辭!”

“告辭!”

眾聖人自西昆侖分別後,便各歸洞府靈山。瑤池內無數仙神見諸聖依依離去,也都放開心手腳,個個大吃大喝,自在的很。

自瑤池蟠桃宴離開後,明玉就駕雲來到人間。此時的人間正處於夏王朝鼎盛時期,四海賓服,諸候朝拜,一副盛世大治之象。

明玉剛來時,並沒有直接去找吳剛,而是化作一個遊方道士,混跡於人間之中,四處遊歷。那后羿再世為人,當有一番機緣,此時他的機緣還沒有到來,明玉也不願打擾他的生活。

洪荒時期,明玉還未成道,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到處遊歷。可惜,那時候的洪荒遍地走獸,處處巫妖,對明玉的吸引力雖有,但卻不大。若不是因為那時候先天之氣流存天地之間,各種天材地寶地數,明玉也不可能常常往洪荒跑。

經過無數年經營,發掘各地的天材地寶,瀛臺山足夠富足,明玉這才棄了到處遊走的習性,開始在瀛臺山閉關修行。

若說此時人族大興,卻不盡然。很多地方都若不是有英明之主領導,能過個溫飽之日,大多數地方人族日子過的都算不得好。

這一時期的人族,很多地方都還在用石器,偶爾一二個地方,領主精心治理,開始出現青銅工具,使生產力大增,日子過的倒也不算太苦。

明玉就這麼在人間到處走動,對於人族如此低下的生活水準,雖然有心幫助一二,卻無名份。現在的人族由三清教化,太清道人更是人教教主,明玉不好插手人族之手。不過好在明玉知道人族發展歷程,見到一些大部落出現了青銅器,知道離人族大興已經不遠。

十數年後,明玉終於來到東海海濱。這裡被稱之為東夷,與人族中原之地相比,落後無數。東夷之地,靠海近者,便以捕魚為生,因生產落後,各落族性格堅韌,勇士無數。

東夷地界,有一名山曰嶗山。此山乃是天地七十二福地之一,臨東海,因東海東族之因,並無修士佔據。明玉到此後,便在嶗山立起一座道宮,每日裡深居淺出。日子久了,在嶗山一代,也有些名聲。常常有人前來拜祭,明玉便傳下一些岐黃之術。

要說這嶗山當年也曾有大神通修士佔據修行,名為嶗山七友。紫霄宮三次講道,道祖鴻鈞分賜先天靈寶,又於分寶崖置下無數法寶,接引與準提二位道人卻沒能得到一件。準提道人心生嗔念之後,前來嶗山邀請嶗山七友一同出山,與紅雲為難,沒想到自身劫數來臨,一出嶗山,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從此嶗山再無修士居住。

嶗山之下,百里之外有一山村,村中有一男子名叫吳剛。一出生便不凡,一歲可下地行走,三歲能挽弓射箭。這孩子命運多舛,八歲時父親出海打漁,海面突生風浪,最終喪身大海。其母一人擔起家中責任,終因操勞過度,在吳剛十三歲那年去世。吳剛便一個人過活,只因他天生力大,又習得一身好箭術,便成了百里有名的獵人。

說來也怪,這吳剛對箭術也痴迷的很,其年長時,有人上門與他說媒,卻被他所拒。常常一個進入大山之中,十天半個月都不見的出來。回到家中,也是一個人琢磨箭術,製作弓箭,時日久了,便有一個箭痴的名號。很多獵人都願找他製作弓箭,使得吳剛日子過的不算太清苦。

吳剛二十七歲那年曾在海邊見奇鳥,口中常叫“精衛,精衛!”他覺的好奇,張弓便射,誰知一箭把這鳥自天空射下,墜入海中淹死了。叫吳剛頗為懊惱,回到家中時時想直當初射那只怪鳥的樣子。

說來也奇怪,當天夜裡吳剛便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女孩子出現,這女孩子自家中出來,到大海邊玩耍,卻突然見一條神龍衝出海面,把這女孩子給淹死了。

如此怪夢,吳剛倒也不會理會。第二日再無做夢,可隔了數日後,又與夢中出現那個女孩子,吳剛還是不去理會。直到第三次夢中見到那位女孩子後,吳剛便知事有蹊蹺。

吳剛所在村落三十裡外有一宗祠,乃是方圓百里內唯一的祠堂,裡面住著一位祭祀,山民常以巫師稱之。吳剛只覺自己夢中怪事,定有所出,便去祠堂與巫師請教。

這位祠堂中的巫師了不知有多少歲,自吳剛出生時,這巫師便存在,到現現近三十年,也還極其健碩。

遠遠看到祠堂,裡面香火升起。此時正是日出三刻,巫師早就醒來,正坐於院中。看到吳剛行來,便迎出祠堂外,見得吳剛後,呵呵一笑,聲音沙啞,入耳只覺不舒服。若是夜裡聽到這位巫師的聲音,不明其因,還以為是鬼魃出現。

“遠遠的看到人來,沒想到卻是你來。你不在家中制弓,又不去山中打獵,來這裡卻是為何,可是有難解之事?”

聽到巫師取笑,吳剛也不惱,向巫師抱拳行禮後,把帶來的禮物交於巫師。巫師接過吳剛的禮物,是數只山雞與一些乾肉。不由向吳剛咧嘴一笑:“你這痴人也有這般心思,看來真的遇到難解之事了。”

聽到巫師的話後,吳剛吭吭哧哧沒有說出半句話,只是臉上微紅。他自父母亡故後,便自力更生,有些看不起巫師這般裝弄鬼的本事,時常出言諷嘲。如今真個遇上難解之事,不得不厚著臉皮前來求教,被巫師取笑後,只覺臉上發燙。

這巫師看出吳剛難為情,便不在取笑他,伸手邀請道:“看到大清早前來,想必未吃早食,且與我進來。今日你帶這些肉食,我便做一頓肉粥,等吃完早食後,再與我詳說你那難解之事!”

巫師說完後,便轉身進了院中。吳剛聽他如此說,也覺好受些,跟著巫師進入。說實話,吳剛長這麼大,除去小時來過這裡這裡玩耍,等到自己生活後,再沒有來過。平常外出打獵,路過這裡時,也只是看一眼就走。

這宗祠堂建起已經不知多少年了,當初以大青石所築,過得許多年後,青石上長滿青苔,遠遠看來,只覺青一片,綠一片,中間夾雜著黑斑,一副破舊的樣子。就連院中的屋子,都破舊的好似一陣風吹來就要塌陷一般,屋頂上長滿了雜草,有數窩鳥雀在上面築了巢穴。

跟著巫師走入院中時,聽到撲騰撲騰的鳥飛聲,吳剛不由向屋頂看去。見上面飛來飛去十數只鳥雀。巫師見吳剛打量著屋前的鳥雀,不由笑著對他說道:“這些鳥雀雖為畜牲,卻有靈性。這裡的祠堂建立有一千多年了,日日享受山民祭拜,早非凡俗之地。能在這裡築巢,實是天大的造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剛聽到巫師的話,卻不作聲,只是打量著飛到院中的鳥雀。這些鳥雀與他在山林中見到的有很大的區別,山林中的鳥雀濛濛憧憧,只知日出而食,日落而歸。如今在祠堂裡見到這些鳥雀卻帶有一股靈性,似乎染沾了人的靈秀,靈動的很。

看到院中的鳥雀,吳剛不由又想到當初在海邊見到的那只奇鳥。嘴裡含著草石,不住的叫著:“精衛,精衛……”叫聲中也有一股靈性,便是此院中的鳥雀都比之不上。如今見兩面三刀廂對比,吳剛分明能感覺到那只被自己射入海中的奇鳥叫聲中帶一絲怨氣,其行為透著怪異。

吳剛跟著巫師進入屋中,便自坐了下來。巫師一個人去做早食,也不理會吳剛。這間屋子呈設簡單,只一張木幾。正面掛著一幅以布幔製成的掛布,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山字。吳剛也識的幾個字,可這布幔上的字,他雖一眼認出來,但這個“山”字寫的極為怪異,與他識得的字筆畫不同,彎彎繞繞,字與其名一般,與山相仿。(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