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明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八二章 姜子牙棄官走西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八二章 姜子牙棄官走西岐

妲己看到好姐妹被姜尚燒死,當真是心如刀絞,意似油煎,暗暗叫苦:“你來看我回去便罷了,又算甚麼命?今遇惡人,將你原形燒出,使我肉身何安?我不殺姜尚,誓不與匹夫俱生!”

妲己只得勉作笑容啟奏曰:“陛下命左右將玉石琵琶取上樓來,待妾上了弦,早晚與陛下進御取樂。妾覺姜尚才術雙全,何不封彼在朝保駕?”

紂王覺的有理,出口說道:“御妻之言甚善。”遂後天子傳旨:“且將玉石琵琶取上樓來。姜尚聽朕封官,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監職,隨朝侍用。”

子牙謝恩之後,出午門外,把冠服帶回異人莊上。異人設席款待,親友俱來恭賀。飲酒數日,子牙復往都城隨朝不表。

且說妲己把玉石琵琶放於摘星樓上,採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已後五年,返本還元,斷送成湯天下。

一日紂王在摘星樓與妲己飲宴,酒至半酣,妲旦歌舞一回,與紂王作樂。三宮嬪妃,六院宮人,齊齊喝采;內有七十餘名宮人,俱不喝采,眼下且有淚痕。

妲己看了,停住拌舞,查問:“那七十餘名宮人,原是那一宮人?”內有奉御官查得:“原是中宮姜娘娘侍御宮人。”妲己聽到是姜皇后官人後,不由大怒曰:“你主母謀逆賜死,你們反懷忿怒,久後必成宮闈之患。”

如此便奏與紂王,紂王大怒,又傳旨:“拿下樓,俱用金瓜打死。”妲己心下還不解狠,便又與紂王奏曰:“陛下且不必將這起逆黨擊頂,暫且送下冷宮,妾有一計,可除宮中大弊。”奉御官將宮女送下冷宮。

且說妲己奏紂王曰:“將摘星樓下方圓開二十四丈,闊深五丈,陛下傳旨,命都城萬民,每一戶納蛇四條,都放此坑之內;將作弊宮人跣剝乾淨,送下坑中:此毒蛇,此刑名曰:‘蠆盆。’”

紂王曰:“御妻之奇法,真可剔除宮中大弊。”天子隨傳旨意,張掛各門。國法森嚴,萬民遭累,勒令限期,往龍德殿交蛇。眾民日日進於朝中,並無內外,法紀全消,朝廷失政,不止一日。

眾民納蛇,都城那裡有這些蛇,俱到那外縣買蛇交納。一日文書房膠鬲,官居上大夫,在文書房裡看天下本章,只見眾民或叄兩成行,四五一處,手提筐籃,進九間大殿。蛇既納完,命奉御官:“將不遊宮前日送下宮人綁出,推落蠆盆。”奉御官得旨,不一時將宮人綁至坑邊;那宮人一見蛇猙獰,揚頭吐舌。惡相難看,七十二名宮人一齊叫苦。

那日膠鬲在文書房,也為這件事逐日打聽;只聽得一片悲聲慘切,他出了文書房來,見執殿官忙忙來報:“啟老爺!前日天子取蛇放在坑中,今日將七十二名宮人,跣剝入坑,此蛇。卑職探得實情,前來報知。”

膠鬲聞言,心中甚是激烈,便上朝與紂王辨解,哪知紂王不的,反而因妲己之言下罪自己,不由急火攻心,血氣湧頭,指著紂王一通大罵。那紂王見重疊膠鬲對自己如此輕罵,便命左右把他投入蠆盆之中,膠鬲如何受得這等恥辱,再一通大罵之後,飛身撞向宮殿一大柱,轉眼間腦槳迸裂,一道魂魄投入幽冥界去了。

次日文武百官聽得膠鬲死因,不由悲泣,卻是不敢言語。

話說紂王將宮人入於坑內,以為美刑;妲己又奏曰:“陛下可再傳旨,將蠆盆左旁挖一沼,右邊挖一池,池中以糟邱為山,左邊以酒為池。糟邱山下用樹枝插滿,把肉披成薄片,掛在樹枝之上,名曰:‘肉林。’右邊將酒灌滿,名曰:‘酒池。’天子富有四海,原該享無窮富貴,此肉林、酒池,非天子之尊,不得妄自尊大也。”

這紂王聽信妲己之言後,果然造了酒池、肉林,一無忌憚,朝綱不振,任意荒淫。一日,妲己忽然想起玉石琵琶精之恥,欲設計害子牙。便作一圖畫,那日在摘星樓與紂王飲宴,酒至半酣,妲己曰:“妾有一圖畫,獻與陛下一觀。”

紂王曰:“取來朕看。”

妲己命官人將畫叉起,紂王看此畫,又非翎毛,又非走獸,又非山景,又非人物;上畫一臺高四丈九尺,殿閣巍峨,瓊樓玉宇,瑪瑙砌就欄杆,寶玉妝成棟樑。夜現光華,瑞彩照耀,名曰:“鹿臺。”

妲己奏紂王曰:“陛下萬乘至尊,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若不造此臺,不足以壯觀瞻。此臺真是瑤池玉闕,閬苑蓬萊,陛下早晚宴於臺上,自有仙女仙人下降。陛下得與真仙遨遊,延年益壽,祿算無窮;陛下與妾共叨福庇,求享人間富貴。”

紂王看到這鹿臺之後,便覺歡喜,只是這鹿臺一看便知浩大,非一般所能造成。便與妲己說道:“此臺工程浩大,當命何官督造?”

妲己見得紂王同意,不由上前奏曰:“此工須得一才藝精巧,深識陰陽,洞曉生克之人。以愚妾觀之,非下大夫姜尚不可。”

紂王也知姜尚有異術,確可造成此臺,即傳旨與侍官:“宣下大夫姜尚。”

此時,姜尚正在比幹府作客,使人尋姜尚不得,聽其妻馮氏說姜尚去了比幹府,便又往比幹府召姜尚,比干慌忙接旨。

使臣曰:“旨意乃宣下大夫姜尚。”子牙聽後,即忙接旨謝恩曰:“天使大人可先到午門,卑職就至。”

使臣去了,子牙只覺心神不寧,便與比幹要了幹錢,木盆暗起一課,卦象顯兇,知今日之厄。便對比幹謝曰:“姜尚荷蒙大德攜提,並早晚指教之恩。不期今日相別,此恩此德,不知何時可報。”

比幹見姜尚神神叨叨,才過的片刻之後,便說出這等話來,心有不解,出口問道:“先生何故出此言?”子牙與他解釋道:“尚佔運命,主今日不好,有害無利,有兇無吉。”

比干想了想後,安慰姜尚曰:“先生又非諫官,在位況且不久,面君以順為是,何害之有?”

子牙卻是不聽,他與玉虛宮學道四十年,雖無緣仙道,卻也有些道行,道門六藝甚是精通,當然不聽比干勸言,出口道:“尚有一柬帖,壓書房硯臺之下,但丞相有大難臨身,無處解釋,可觀此柬,庶幾可脫其危;乃卑職報丞相涓埃之萬一耳。從今一別,不知何日能再睹尊顏?”

子牙作辭,比干著實不忍:“先生果有災難,待吾進朝面君,可保先生無虞。”子牙曰:“數已如此,不必勞動,反累他人。”

見姜尚執意如此,比干只得相送子牙出相府,上馬來到午門,逕至摘星樓候旨。奉御官宣上摘星樓見駕畢,王曰:“卿與朕代勞,起造鹿臺,後成功之日,如祿封官,朕決不食言,圖樣在此。”

子牙觀看,高四丈九尺,上造瓊樓玉宇,閣殿重簷;瑪瑙砌就欄杆,寶玉妝成棟樑。子牙看罷暗想:“朝歌非吾久居之地,且將言語感悟這昏君。昏君必定不聽發怒,我就此脫身隱了,何為不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此一想,姜尚謝過紂王之後,回到家中,與宋異人馮相說今日之事,言及自己是禍非福,有離朝歌之意。這宋異人雖是商人,卻也明是非,知好歹。曉得姜尚如真造那鹿臺怕是名聲就壞了,日後不知要遭何等苦楚,與姜尚安排錢財衣物之後,便同意他悄悄離去。

只是那馮氏不允,她乃是貪享福貴之人,聽得姜尚要離去,不再作官,哪裡會同意,一晚上與姜尚吵吵鬧鬧。言及,姜尚若要離去,非與她一份休書不可,更是提了無數要求。

天明之後,姜尚無奈只得與那馮低寫了休書,把府中紂王賜於的一應錢物都允了馮氏,馮低這才無語。姜尚如此離了朝歌,與四處行走,以算命為生。他雖不成仙道,卻也算得一位修士,飲風餐露更是不在話下,只覺不與那紂王為臣,倒也快活,如此行走數年,眼界漸開。

一日,姜尚到了西岐,見此地民風純樸,君候賢能,突然想到離開玉虛宮時,老師曾與他言:“成湯氣數將盡,有鳳鳴西岐,周室當興!又逢大劫將起,神仙犯殺劫!”

想到這裡,姜尚便明白,那成湯怕是要被這西周取而代之。元始天尊曾與自己說過,自己命裡無有仙緣,合該享那將相之福,今日又有此等感悟,難不成自己與這姬周低有緣?

如此想到,便暗自起了一課,卦象言到西伯候有劫,此乃凶兆。可凶兆之中帶有一大吉之勢,此勢銳利,無可抗抵。得此卦後,姜尚苦想數月,這才明悟,那西伯候之劫乃是西岐興起之兆,便暗自居與西岐城外,每日裡與山石為伴。

再說妲己陷害姜尚不成,又聽得姜尚逃跡無蹤,再加之其友返本歸源,不日便可重得人身,與那琵琶精報仇之念漸消。

有日,妲己想到自己要壞這成湯社稷,如今雖然便得紂王盡失民心,要卻成果極小。不由又把主意打到朝中武將身上,想讓這些武官與紂王離心離德,如此一來,紂王武備漸消,定有心懷歹心者見勢起事。

妲己不想便罷,這一想法一起,果然把個殷商折騰的死去活來,使文武離心,卻讓諸候聲勢漸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