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明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三六章 土行孫命喪澠池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三六章 土行孫命喪澠池縣

土行孫與姜子牙稟告完畢,直接向夾龍山行去。張奎被土行孫打敗之後,回來見了夫人高蘭英,兩道眉毛緊鎖,長嘆道:“周營裡面有那麼多怪人,怎麼辦好呢?”

夫人說:“誰是異人?”張奎說.“有個叫土行孫的,也有地行之術,你看怎麼辦?”高蘭英說:“今天再寫封告急的奏章,趕緊給朝歌送去,以求得救兵,我們夫妻倆人死死守住這座城,不要出城打仗,只是等救兵來了,再商議如何破敵。”

夫妻倆人正在商議,忽然飄來一陣怪風,很是奇怪。有詩寫到:走石飛砂勢更兇,推雲擁霧亂行蹤。暗藏妖孽來窺戶,又送孤帆過楚峰。

這一陣風吹過,把帥府前的寶我旗折成了兩斷。夫妻倆大吃一驚:“這是不祥之兆啊!”高蘭英隨即排出香案,取來金錢,算了一卦,知道了其中的意思。

高蘭英說:“將軍趕緊去做你的事,土行孫去夾龍山取指地成鋼術,要來破你,不要遲了!”張奎大為驚慌,急忙收拾停當,便往夾龍山方向趕路。

土行孫一息只能走千里地,而張奎一息能走一千五百裡地,因而還是張奎先到了夾龍山,藏在一個山崖旁邊,等著土行孫。

等了約一天,土行孫才到了猛獸崖,遠遠地看到飛龍洞,心裡充滿喜悅,心想:“今天又到了故地了。”

沒想到張奎早已經預先藏在懸崖旁邊,側著身體躲著,把刀舉起,只等著土行孫到來。土行孫根本就沒有想到,只管自己往前走。也真是命中註定了,看著已經走近了,張奎大喊一聲:“土行孫,不要走!”

沒等土行孫來得及抬頭,刀已經落了下去,可憐土行孫從肩到背被砍了個通。張奎割下首級,直接回到澠池城來,將土行孫的首級掛著示眾。後來有人寫詩

張奎趕了不止一天,才回到了澠池城,夫妻倆見了面,把土行孫的事說了一遍,倆人高興了一通,於是便把土行孫的首級掛在城上示眾。周營裡的探馬看到淹池城裡掛上了一個首級,走近去一看,知道是土行孫的,急忙將消息報到中央大營:“某告元帥,澠池縣城上掛著土行孫的首級,不知道什麼緣故,請下令定奪。”

子牙說:“他去夾龍山了,不在行營裡,又沒有出陣去交過戰,是怎麼被殺害的呢?”於是掐著指頭算了算,拍打著桌子便大叫起來:“土行孫無辜而死,是我的過錯啊!”子牙極其痛苦,不想被後面帳裡的鄧蟬玉聽到了,知道丈夫已經喪身,就哭著來到帥帳,說:“我要為丈夫去報仇!”

子牙說:“你還是好好考慮一下,不要隨意行事。”鄧蟬玉哪裡肯罷休,哭著騎上了馬,來到城下,只是叫到:“張奎出來見我!”哨馬將訊息轉告到城裡:“有位女將前來挑戰”。

高蘭英說:“這個下賤的東西,我正想報一石之恨,今天活該她死在我手上!”說完便上了馬,提著刀,事先將一個紅色葫蘆拿在手上,放好四十九根太陽神針,從城裡面提著出去。鄧蟬玉剛聽到馬蹄的聲響時,二只眼睛已經被神針射住,看不見什麼,被高蘭英舉手一刀,砍在馬下。

高蘭英用太陽神針射住鄧蟬玉雙眼,把她殺了後,回到城裡,把她的首級掛起示眾。哨馬報告到了中央營裡,詳細講了經過。子牙著實地傷心了一通,對手下的人說:“高蘭英有太陽神針,能射住人的雙眼,非同小可,各位將領都要防備她。”因而命令按兵不動,再想辦法攻打。

南宮適在一邊說:“這小小的一個縣城,今天損失了那麼多大將,希望元帥能準備人馬四面攻打,想也能將它踏為平地。”子牙傳出命令,命“三軍四面攻打!”於是便架起雲梯和火炮,三軍高聲吶喊,攻打很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奎夫婦則想盡了辦法來看守這座城。這樣一連攻打了兩天兩夜,還拿不下來。子牙心裡很是惱火,不得不命令:“暫時退下,再做圖謀,否則白白讓戰士們勞苦而沒收穫了。”眾將領鳴金收軍,回到了營內。

再說張奎又寫了奏章送往朝歌。信使官渡過黃河,前面就到了孟津,只見四百諸侯在那裡已駐紮了人馬。信使官潛蹤隱跡,一路上也沒出什麼事,到了朝歌後,在旅店裡住了一夜。

第二天,將奏章遞到文書房。那天看奏章的人是微子。微子接過奏章看了後,急忙跑進內庭,看到紂王正在鹿臺上設宴作樂。微子先到臺下等候旨令,紂王讓他上鹿臺來。

微子行完了禮後,紂王問他:“皇伯有什麼奏章?”微子說:“武王的兵馬已經破了五關,現在已經到了澠池縣,澠池城損兵折將,難以支撐下去,危在旦夕。要求陛下馬上發出援兵,早點去協同守關。不然的話,他就只能以一死來報得君恩了。何況澠池離都城不過四五百裡路遠,陛下還在臺上設宴作樂,全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孟津現在有南、北兩方的四百諸侯駐紮,只等西伯一起前來朝歌,事情已是燃眉之急。今天我看了這份報告,心急如焚,不知怎麼辦好。希望陛下早早尋求賢明之士,治理國家大事,委託大將,以消滅反叛的軍隊,改過罪惡以訓導軍隊百姓,修理仁政以挽回天地之變,還不會斷送我們商朝祖先奠定的基業。”

紂王聽完後,大為吃驚,說:“周武反叛國家,侵打關隘,顛覆軍隊,殺害兵將,兵馬已經到了澠池,實在太可恨了、我要親自出馬去征伐他們,除了這一大惡。”

中大夫飛廉在一旁插嘴道:“陛下不能這樣!目前孟津有四百諸侯駐紮在那裡,‘聽到陛下帶領軍隊,他們會讓過您去,然後堵住後路,您就會首尾受敵,因而這不是萬全之策。陛下可以貼出榜招收賢士,將賞格大大提高,自然就會有高明之士響應前來。古人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必勞您陛下,親自帶領軍隊,與叛逆之臣在陣地上計較勝敗呢?”

紂王聽後,覺得不失一個好辦法,便說:“就按你的話辦,趕緊傳下我的旨意,確定下獎賞的規格,張貼在朝歌城的四面門上,招選豪傑,才能高而能夠抵擋敵軍的人,不要按照品次把他漏選了。”

紂王的命令一下,使整個朝歌城四面都鬨動了起來,千百萬的人每天都受到幾次驚慌的攪擾。一天,來了三個豪傑,走上來取下了榜文。守在榜文旁的軍士便帶著三個人先到了飛廉府裡參拜。

門房官將消息報到中央堂屋,飛廉說:“讓他們進來。”三個人進到府裡,跟飛廉行了禮,便說:“聽說天子招募天下的賢士,我們三個人自知不是才人,但既然君父有事,願意獻上自己而效犬馬之勞。”

飛廉看到三個人都氣度清奇,便命令他們坐下。三個人說:“我們都是民間的小民,大夫在上,怎麼敢坐下呢。”

飛廉說:“尋求賢士來保護國家,招聘豪傑使邦族安定,既然對於高官厚祿,都應該接受而不推辭,又何妨一坐呢。”

三人謝了之後,才坐了下來。飛廉說:“三位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三個人便將一個手寫的文字遞上,飛廉一看,原來都是梅山人,一個叫袁洪,一個叫吳龍,另一個叫常昊,這便是所說的“梅山七聖”中的三位,先派三人來投見,其餘的也都後來陸續來了。袁洪,又稱白猿精多吳龍,又稱娛蛤精;常昊,又稱長蛇精,都借“袁”、“昊”、“常”三個字取了他們的姓。

當年孔宣離開瀛臺山,曾在梅山小住,結識了六位道人,最後隨孔宣一同出山。這六人向道之人心堅絕,苦求孔宣相助,幫他們脫出妖體,轉世輪迴,股胎成人,其一便是當初大殺四方的高繼能,沒想到這六人德行淺,最後身死上了封神榜。

這六人離開梅山後,後又有新主,其一就是這位袁洪,他根腳不凡,不入五類五行,在梅山廣結同道。此次下山行走,看到朝歌城的招賢榜,動了紅塵之念。

飛廉看了姓名後,就隨即帶他們到朝庭裡面去見封王。飛廉到內庭時,天子正在顯慶殿上和惡來下棋。當駕官來報告說:“中大夫飛廉正在等待見你。”

紂王說:“叫他進來。”飛廉見了皇上後說:“臣在此察告陛下,今天有梅山的三個豪傑,響應陛下的求賢詔令,正在宮門外等待發落。”

紂王很高興,說:“傳下旨令,讓他們進來。”一會兒,三人已經來到宮殿下面,三呼拜下。紂王讓他們三人起身。三人謝了恩後,便站在兩邊。紂王說:“你們這次前來,有什麼妙計能夠把姜尚捉來?”

袁洪說:“姜尚用虛言巧語,糾集天下諸候,鼓動迷惑百姓造反,據我看來,應當先破了西岐,拿下姜尚,那麼八百諸侯就只能希望陛下降詔招安了。這時再免了他們以前的罪行,天下便不戰而自然平定了。”

紂王聽了後,心裡很是高興,於是就封袁洪為大將,吳龍、常昊為先行,命令殷破敗為參軍,雷開為五軍都督,讓殷成秀、雷鴿、雷鵬、魯位傑等都一起隨大軍征伐。

紂王再傳下旨令,在嘉慶殿上設了宴席,慶賀獎賞各位臣子。當時裡面有一位叫魯仁傑的,自幼就足智多謀,廣結英雄豪傑,看到袁洪辦事不按正常的禮節,便心裡暗想:“看這個人辦事,不是大將的材料,再看他等會兒操練部隊,便知道他的底細了。”

當天宴會散去,第二天袁洪一撥上又來謝了皇恩。三天以後便到教練場上,操演三軍。獸仁傑在一旁看到袁洪的舉動措置,都不合於法道,便知道他不是姜子牙的對手。

但是這個時候正是用人之際,所以魯仁傑也只得順其自然,將就著算了。第二天,袁洪去朝廷見紂王。紂王說:“元帥可以先帶領一支人馬,去澠池縣幫助張奎堵住西周的軍隊,元帥覺得怎麼樣?”

袁洪說:“據我看來,京都的部隊不太適宜於走得太遠了。”紂王說:“為什麼不適宜走得太遠。”

袁洪解釋到:“目前孟津已經有南北兩路諸侯駐紮在那兒,正在觀望局勢的進一步變化,我如果去了澠池,這兩路諸侯橫腰守住孟津,阻斷我們糧食運輸,就會使我前後受敵,於是也就不戰自敗了。況且糧草是三軍的命根子,是軍隊沒有出動而必需先行的東西。據我看來,不如調動二十萬人馬,堵住孟津這條必由之路,使諸侯不能打到朝歌來。然後透過一場大戰取得勝利,那麼大局面就自然可以定奪了。”

紂王十分高興,說:“你說得很對,真可以說是國家的棟樑!就按照你所說的去辦吧。”袁洪馬上調了二十萬大軍,讓昊龍、常昊為先行,殷破敗為參贊,雷開為五軍都督,並調殷成秀、雷瞼、雷鵬、魯仁傑也隨軍征伐,浩浩蕩蕩往孟津開來。

當時,袁洪調了兵到孟津駐紮下來,阻斷了各路諸侯的道路。再說澠池縣的張奎日日夜夜地盼望著朝歌能來救兵,忽然有報馬來到,報告說:“天子又招了新元帥袁洪,已經調了二十萬的兵馬到孟津駐紮,阻斷諸侯之道,但是不曾看到有增兵來救繩池的。”

張奎聽了報告,大驚失色,說:“天子不往澠池發救兵,這城池怎麼能守住呢!況且澠池前面有周兵,後面有孟津,各路諸侯四面八方合力攻打,只有死路一條了,可是天子卻偏偏放棄不救,怎麼辦呢?”

說後急忙與夫人高蘭英商量對策。夫人說:“我自以為兩人就可以對付得了周兵。現在孟津又有了新元帥袁洪拒守,那麼南北兩方的諸侯也不可能從我們後面來包抄。我們只需靜待,一旦得知袁洪勝利,打敗了南北兩方的諸侯,你我再合力去攻打周武,一定能取勝。我們現在只要設法守住澠池,無須與周武對陣攻打。等到周兵糧草斷絕,兵卒疲竭,我們定能一戰即勝,攻破周兵,這可以說是萬全之策了吧?”

張奎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但心中仍有些惴惴不安。再說,子牙眼見一個小小的澠池都攻打不下來,反而有許多的將領在戰場陣亡了,獨自在軍營中嘆息,疑慮,點頭感嘆道:“看這些扶助國王、建立國家的英雄,瀝膽披肝,可惜最後卻只留下遺言在此,而他們的性命則都化為烏有了!”

子牙正在獨自傷心、哀悼之時,忽然守護軍營的門官來報告:“有一個道童前來求見。”子牙傳令讓道童進到營帳中來,不一會兒,就有一個道童來到營帳前,行禮後說:“弟子是夾龍山飛龍洞懼留孫的門人。我師兄土行孫在龍山猛獸崖被張奎所害,家師知道這是上天之意,不可違抗,所以也救不得了。可見想攻下澠池一城另外有道理在的。家師今天特地派遣弟子來送上這封書信,師叔讀了以後,就會知道該怎麼行動了。”

子牙接過信後,開啟來看,信上說.“道人懼留孫寫信致大元帥子牙公的營下:前些日子土行孫命中註定要在猛獸崖死於張奎的手裡,實在是運數難以逃脫,貧道也只能是空望著猛獸崖為他哀悼哭泣,說起來真讓人不勝傷心!現在張奎很善於守城池,我們不可能很快就攻打下澠池的,但是張奎的運數也應該快完了的。子牙公千萬不能錯過了好機會,可以命令楊戩拿著我的符印先到黃河岸邊等候,等到楊任、韋護追趕張奎到這兒,就可以用符印把他抓住。攻城的戰鬥只要派哪吒、雷震子就足夠了。子牙公千萬要親自用調虎離山計,這樣的話,肯定能夠一戰即勝。這樣看來,以後的行動就將是很順利的。只是等到大家封了神位之後,我們再找機會來會會面。今天就不多說了。”

子牙看信以後,便把童子打發回山去了。就在當天,子牙馬上發下命令:“哪吒領令箭,雷震子也來領令箭,馬上出發,楊戩、楊任領柬帖出發,韋護領柬帖出發,”一番囑咐後,子牙如此這般地佈置好了各路人馬。

到了晚上,周營中炮聲大作,三軍吶喊,很快地,周武的兵馬殺到了澠池城下。張奎急急忙忙地上了城頭,指揮作戰,希望能守住城池。

張奎千方百計來守城,使得周兵很難一下子把它攻克下來。子牙知道張奎很善於拒守城池,就臨時地發出命令去敲響鑼鼓,將兵馬收回。

第二天快到午後的時候,子牙請了武王到營帳中,見面後說:“今天,請大王和老臣我一起走出營帳去,觀察一下澠池城的情況,好調派兵將去攻佔。”

武王是忠厚老實的君子,隨即就答應說:“我願意前去看看。”當時就與子牙一起離開了營帳,來到澠池城下,在城池周圍觀看了一通。

子牙指著城說:“大王如果要攻破這個城,必須使用轟天大炮,才有可能打下來,這樣呢,這城也就一下子可以攻克下來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