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明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三七章 八百諸候攻朝歌(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三七章 八百諸候攻朝歌(下)

眾位將領說:“元帥真是萬全之策。”於是子牙拿筆寫了告示。姜子牙寫好告示,命中軍官抄寫了幾十張,從四面射入城中,有的射到了城上,有的射在房屋上,有的射在道路上。城中軍民拾了告示,開啟一看,只見告示寫得十分清楚.

朝歌城中眾軍民百姓父老看到了這篇告示,商議說:“周國君主的大仁大德,聞名天下,姜元帥弔民伐罪,實在出於公心。我們身受昏君的欺付凌辱,已痛恨入骨,如果不乘此機會獻上城池,那就成了逆民了。”

於是滿城之中譁然起來。真是民心大變,無法可治。全城軍民都要獻城。直等到三更時分,只聽一聲喊叫,朝歌四座城門一同大開,父老軍民一齊衝出城來,高聲呼叫:“我們都是軍民百姓,願意獻出朝歌迎接真命天子!”

喊聲震天動地。這時姜子牙正在帳中靜坐養神,忽然聽到帳外雲板聲聲,於是急忙派人去打聽,左右侍衛回來報告說:“城中軍民百姓已經獻了朝歌,城門大開,請元帥決定如何處置。”

姜子牙聞說大喜,急忙傳下命令給各位將領,“各城門只允許進兵五萬人,其餘的兵馬都在城外駐紮,不可擅自進城擾亂百姓。如果進入城中的,不允許隨意殺人,隨便搶奪民間財物。違反命令的人按軍法殺頭!”

子牙命令兵馬連夜進城,人人都手執髻綴前進,各自按分位守衛,站在東、西、南、北四城,儘管城中喊殺聲震耳欲聾,但百姓們都與以前一樣,安然無恙。

子牙命兵馬駐紮在午門,其餘諸侯都按次序紮下營寨。這時,那紂王正在與妲己飲酒,忽然聽到城中一片喊殺之聲,紂王大驚失色,急忙間宮中官吏:“這是什麼地方的喊殺之聲?真使我膽戰心驚。”

一會兒,官宦進宮中啟奏:“啟奏陛下,朝歌軍民已經獻了城池,天下諸侯兵馬已經駐紮到午門之外了。”紂王急忙整理穿戴,到大殿上召集文武官員一同商議大事。

紂王說:“沒想到軍民百姓這樣悖道不忠,竟然將朝歌城獻給周軍。這如何是好?”魯仁傑等人一同奏道:“都城已被攻破,敵軍兵馬已到了禁城之外,其實是難以支撐了。但不如背靠禁城與敵兵決一死戰,勝負還不一定屬誰;要不然,只是白白等死,沒有任何益處。”

紂王說:“你們說的正合我的心意。”於是紂王吩咐點起御林軍人馬,準備最後一戰。

再說姜子牙在中軍大帳召集眾諸侯商議說:“現在大軍已經進城,應當與紂王兵馬決一死戰,早些將大事確定。列位諸侯與大小將領,都要盡心盡力。”

眾諸侯一同答道:“我們怎能不竭盡全力,來誅滅那無道昏君呢。但憑元帥吩咐委派,即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於是姜子牙於是傳下將令:“眾將按次序出戰,不要紊亂不堪,違令的人,按軍法處置。”只見周營炮聲響起,喊聲大振,金鼓齊鳴,真有天翻地覆的聲勢。

紂王在九間殿中聽見這聲音,急忙問侍衛之臣,只見午門官前來察奏:“天下諸侯請陛下出來答話。”

紂王聽完,急忙傳下旨意,自己披盔戴甲,命排好天子儀仗,親率御林兵馬,由魯仁傑保駕,雷鷗、雷鵬左右護衛。紂王騎上逍遙馬,手提金背大刀,展開日月龍鳳之旗,戈戟鏘然相碰,鑫駕整肅,出了午門。抬頭一看,只見周營中一聲炮響,兩杆大紅旗迎風招展,一隊隊強兵壯馬,依次而出,十分整齊威風。

紂王見姜子牙排成五個方隊,十分森嚴整肅,兵戈林立,寒光刺目,在兩邊排列了大小諸侯不下數千之眾;又看見子牙門人弟子,各級戰將,一對對侍衛在子牙兩旁,一個個威風凜凜,氣宇軒威左右又排列著二十四對身穿大紅衣衫的軍政官,如雁翅般排開,正中央一柄大紅傘下,才是姜子牙乘坐四不相出來。

這氣派,這陣勢,難於形容。有一首詩專寫姜元帥:

四八悟道,修身煉性。仙道難成,人間福慶。奉旨下山,輔相國政。窘迫八年,安於義命。摘怪有功,仕封為令。妲己獻讒,棄官習靜。渭水持竿,播溪隱性。八十時來,飛熊入夢。龍虎欣逢,西歧兆聖。先為相父,託孤事定。紂惡日盈,周德隆盛。三十六路,紛紛相競。九三拜將,金臺盟正。捧載推輪,古今難並。會合諸侯,天人相應。東進五關,吉凶互訂。三死七災,緣期果證。夜進朝歌,君臣賭勝。滅封成周,武功永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正是,六韜留下成王業,妙算玄機不可窮。出將入相千秋業,伐罪弔民萬古功。運籌帷幢欺風後,燮理陰陽壓老彭。亙古軍師為第一,聲名直並泰山隆。

那紂王見子牙白髮蒼顏,全身甲宵,十分威風,又見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應鶯,當中是周武王姬發,四位總督諸侯,都張開紅羅大傘,整整齊齊,威風凜凜,站立在子牙身後。

姜子牙抬頭一看,只見紂王頭戴沖天鳳翅盔,赫黃鎖子甲,甚為勇武兇猛。也有一篇讚詞專寫紂王:

沖天盔盤龍交結,獸吞頭鎖子連環。滾龍袍猩猩血染,藍鞋帶緊束腰間。打將鞭懸如鐵塔,斬將劍光吐霞斑。坐下馬如同懈穿,金背刀閃灼心寒。會諸侯旗開拱手,逢眾將力戰多般。論替力託梁換柱,講辯難舌戰群談。自古為君多孟浪,可憐總賴化兇頑。

姜子牙見了紂王,連忙欠身說:“陛下,老臣姜尚有甲青在身,不能施全禮。”紂王說:“你就是姜尚嗎?”

子牙回答說:“正是。”

紂王說:“你曾經是我的臣下,為什麼逃到西歧,呱使兇惡之徒行反叛之事,多次辱及王師。現今又會合天下諸侯,侵犯我的關隘,靠著兇狠施展強橫,不遵守國家法度,行大逆不道之事,有誰比你更嚴重呢?又擅自殺戮大臣,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現今我親自來到陣前,不趕快悔過投降,還抗拒王師,對我置之不理,這情節著實可恨可惱。今天我不殺了你這叛逆之人,誓不收兵。”

姜子牙說:“陛下身居天子的尊位,又有諸侯守衛在四方之地,天下萬民供你驅使,整日穿錦衣,食玉食,天下山川大海,何處不是陛下所有的呢?古人說:‘普天之人,莫非王臣。’誰敢與陛下分庭抗禮呢?現今陛下不敬上天,任意胡為,不仁不義,殘害百姓,殺戮大臣,只聽婦人的話,整日沉於酒色,臣子紛紛背離,親友亦變仇敵,陛下行無道之事已經很久了。那些諸侯、臣民,又怎能按照對待君主的禮節來對待陛下呢?陛下所行之罪惡,充滿天地之間,上天憂慮,萬民怨怒,天下一同叛離了陛下。我今天上奉天命,下承民情,替天行道,懲罰於你。陛下還是不要以為我是以臣叛君吧。”

紂王說:“我有什麼罪過?你竟說我有大惡之行?”

子牙說:“天下的諸侯,請安靜地聽我說一說紂王那些大惡行中為天下人早就知道的。”眾位諸侯聽了,都上前聽子牙講述紂王十大罪狀。

子牙於是厲數紂罪十大罪:“陛下身為天子,秉承上天意旨登九王之尊,本應明察秋毫,瞭解民情,體恤百姓,以為萬民父母。而陛下卻恰好相反,終日沉酒於酒色之中,不問民間之疾苦。不禮敬上天,也不祭祀祖宗,以為江山社極不值得用心持守,動不動就說.‘我有萬民為僕從,有上天之命為依靠。’平日疏遠正人君子,親近奸邪小人,敗壞倫常,喪失道德良心,將古往今來難見的惡行推到極點。這是第一條罪狀。

皇后身為萬國為人母者之儀表,又不曾聽說有任何失德失禮之處,陛下竟聽信姐己的陷害之辭,與之斷絕恩愛,拋棄情義,刻下其眼睛,炮烙其雙手,致使皇后無罪而死,廢棄元配賢德之後,妄自冊點妖邪之妃,放縱淫慾,敗壞法度,使人倫喪盡。這是第二條罪狀。

太子身為國家之儲君,負繼承天下社極之大命,是天下萬民共同欽仰的人;而陛下聽信讒言,命晃雷、晃田二人賜與太子上方寶劍,逼其自劃而死。如此輕率地拋棄國家根本所在,不顧後嗣無人,忘記祖宗斷絕香火,得罪於宗廟先靈。這是第三條罪狀。

先王依託的大臣,是國家的棟樑;陛下卻對他們或拋棄折磨,或炮烙殺害,或囚禁奴辱,如杜元銑、梅伯、商容、膠扁、微子、箕子、比干等大臣均是如此。以上諸位仁人君子只不過是想幫助國君改正過錯,引導國君走上正路,卻遭受這樣的慘毒迫害,廢棄國家棟樑之材,遠離真正親近之人,卻與那些用心險惡的罪人接近,致使君臣之間的道義喪失了。這是第四條罪狀。

信義,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天子用來號令夭下,總領四方的依託,不能有絲毫含糊。而陛下聽信姐己的陰謀,聽信小人們的奸計,騙詐諸侯入朝,將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不分青紅皂白,一個被剁為肉泥,一個被砍去頭顱,如此失信於天下諸侯,禮、義、廉、恥之四條立國之本俱被泯滅。這是第五條罪狀。

法律並不是一個人的私有之物,刑罰是用了維持公正的工具,沒有濫用法律刑罰的事。而陛下一切都聽從妲己陰毒惡狠之言,製造炮烙酷刑,用以阻止忠誠正直之人開口,設定蠶盆,吞食宮女的血肉,致使冤魂在大白天啼叫呼號,褥霧妖障遮蔽了青天,天地都傷心哀痛,人神都產生琪憤。這是第六條罪狀。

天地之間所產生的財富是有限度的,哪能任意揮霍,奢侈淫靡呢?哪能將天下財物都竊為己有,使萬民無生存之路呢?而陛下只想著那些亭臺樓閣,只願意享用酒池肉林,並摧殘宮人的生命,建造鹿臺,大興土木,將天下財物集於宮中,窮盡百姓人力物力,派崇侯虎盤剝窮人,有錢獻出的人,即使有三個男子也免於抓丁,無錢獻出的人,即使只有一個男子也要去赴勞役。人民生活日益窘迫,偷盜已成風氣,這都是陛下貪婪盤剝所造成的。這是第七條罪狀。

廉恥是勸戒頑冥不化之人,懲治愚魯無禮之人的東西,何況國君是萬民的主人呢?陛下聽信妲己妖邪之言,騙賈氏上了摘星樓,以國君身份,欺侮臣子之妻,致使貞烈婦人死去,西宮黃貴妃直言勸諫,反而被扔下摘星樓死於非命,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古訓完全泯滅,全然無廉恥羞惡之心。這是第八條罪狀。

舉止行事是國君的威儀所在,哪能任意胡為呢?陛下卻為了娛悅耳目,去殘害生命,斬斷早晨過河之人的小腿,檢驗他的年齡,剖出孕婦腹中胎兒,看其是反是正、是男是女,百姓有何罪?遭到這樣的殘害?這是第九條罪狀。

國君的宴飲娛樂都有常規,沒聽說可以流連忘返的。而陛下在深夜之中偷偷收納妖邪婦人喜妹,與妲己一起在鹿臺之上晝夜淫樂,飲酒無度,肆意享樂,聽信妲己妖言,將童男之腎割下,做羹湯來喝,斷絕上萬人的嗣脈,如此殘忍狠毒,成為古今冤案之最大者。這是第十條罪狀。

我雖然能指出陛下的種種罪行,但陛下決不會改過自新,只是任意屠殺百姓,使軍民死者成千上萬,荒野白骨累累無人掩埋,你難道不想一想,臣民們生於這個世界,竟如此慘遭陛下的殺害屠戮!現在姜尚明地上承天命,輔佐周王代天行罰,陛下不要說我們以臣反叛君來指責我們吧!”

紂王聽了姜子牙公佈他的十大罪狀,只氣得目瞪口呆,啞口無言。只見八百諸侯聽完子牙的話,一齊吶喊一聲:“請殺了這個無道的昏君!”

眾人正要衝上前去,只見東伯侯姜文煥大叫說:“殷壽不要逃跑,我來了!”紂王一看,見一員大將衝來,身披金甲紅袍,騎白馬,舞大刀,這威風,有贊為證:

頂上盔,朱纓燦;龜背甲,金光燦。大紅袍上繡團龍,護心寶鏡光華現。腰間寶帶扣絲蠻,鞍旁箭插如雲雁。打神鞭、吳鉤劍,殺人如草心無間。馬上橫擔斬將刀,坐下龍駒追紫電。銅心鐵膽東伯侯,保周滅封姜文煥。

東伯侯姜文煥拍馬來到軍前,大聲叫道:“我父王姜桓楚被你剁成肉泥,我姐姐姜皇后被你刻去眼睛,炮烙雙手,都死於非命,.今夭我要借重周武王仁義之軍,仰仗姜元帥謀略功力,誅殺你這無道昏君,來洩我無窮之恨忿。”

又見南伯侯的青駿馬衝出陣來,厲聲大叫道,“你這無道的昏君!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定要親手殺死你這萬惡之人。”

說完,拍馬跑到軍前,叱責紂王說:“你多行無道之事,我父王並未犯任何罪,你無緣無故殺死大臣,這情理不容!”說罷,將手中長槍晃了幾晃,朝紂王當胸刺了過來。

紂王舉起手中金背大刀相迎。這邊早惹惱了東伯侯姜文煥,舞開手中大刀,衝殺過來。兩位侯爺與紂王在午門之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這時,北伯侯崇應鶯見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雙戰紂王不下,也把坐下馬催開,來助這二位侯爺。紂王一見又來了一路諸侯,只得抖擻精神,盡力迎戰三位諸侯。緒王一口金背大刀抵敵住三位諸侯的三般兵器,只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飛砂走石,殺聲震天。

武王騎在逍遙馬上看見這景象,嘆口氣說:“只因天子多行不義之事,以至讓天下諸侯來這裡討伐他,但這樣君臣不分,上下征伐,頭足顛倒,又成什麼體統?這可真是天翻地覆的時候!”

說完,武王急忙拍一拍逍遙馬,跑到軍前,對姜子牙說:“三位諸侯還是應該善意勸解天子改惡從善,如何能與天子對戰?這也太沒有君臣間的體面了。”

姜子牙說:“剛才大王聽到老臣數說紂王的十大罪狀,他不僅獲罪於天下黎民百姓,而且還獲罪於上天,對這樣的人,普天之下,任何人都可討伐於他,這正是上奉天命而誅滅無道之人,老臣如何敢違抗上天之命呢?”

武王又說:“當今天子雖然失政,以至落得天下叛離,但我們畢竟都是他的臣子,哪裡有君臣直接對敵的呢?元帥可去解救天子之危難。”

姜子牙又說:“大王既然有這樣的意思,那麼可以傳令軍士擂響戰鼓。”於是子牙傳令擂鼓。天下諸侯聽到鼓聲,從左邊、右邊殺出三五十騎馬大將,把紂王圍在核心。

周武王是仁義德厚的君主,一時間想起了“擊鼓前進,鳴鑼後退”的意思。卻見眾位大將聽到鼓聲,個個爭先恐後,手持刀、槍、劍、戟、鞭、銅、抓甲攀、鉤、鐮、錐、斧、柺子、流星,一同衝上前去,將封主圍在核心。

魯仁傑對雷鷗、雷鵬說:‘‘君主有優愁,就是做臣子的恥辱。’我們正是要在這種關鍵時刻盡忠報國,拼得一死而一決勝負,哪能讓反叛之臣指高氣揚,耀武揚威呢?”

雷雞說:“兄長之話很對,我們應當以一死來報答先帝恩寵。”說完,這三員大將一同殺進重圍。

這一場紂王大戰天下諸侯,有贊寫道:殺氣迷空鎖地,煙塵障嶺迷山。排列諸侯八百,一時地覆天翻。花腔鼓擂如雷震,御林軍展動旗蟠。

眾門人猶如猛虎,殷紂王漸漸摧殘。這也是天下遭逢殺道,午門外撼動天關。眾諸侯各分方位,滿空中劍戟如攢。

東伯侯姜文煥施威仗勇,南伯侯鄂順抖擻如彪。北伯侯崇應鶯橫拖雪刃,武王下南宮適似猛虎爭餐。(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