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完美神話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8章: 峨眉新掌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8章: 峨眉新掌教

凝碧崖。

巨木參天,流水潺潺,旁邊更有一石塔,石塔八角,高聳入雲。

塔前有匾,上書兩個漆黑墨字:鎮魔!

字跡鐵鉤銀劃,龍飛鳳舞,充滿了道韻,道韻中暗藏劍氣,宛如一路絕世劍法,凝神去望,便如一尊絕世劍客盤膝而坐,有劍橫放膝上,光環內斂,威壓諸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往常時候,這裡一片靜寂,各自修行,鮮有喧譁之聲。

可是今日。

卻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許多峨眉劍客,臉色不好,快步進入凝碧崖。

半年之前。

原本執掌峨眉劍派的靜虛道人,自感飛昇之期將至,飛昇之時,自有飛昇之劫,度的過去,飛昇仙宮,餐風飲露,遨遊滄海,遍觀紅塵,做逍遙之仙人。

度不過去,則是骨銷肉毀,身死道消,萬載之修為,盡屬畫餅。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飛昇之劫,靜虛老道需要多方謀劃,鞏固修為,夯實根基,因而卸下了掌教之職,退居幕後。

而新任掌教,卻是一位中年書生。

俗家姓齊,喚作齊漱溟。

齊家本是當地大家,文人武士輩出,為極盛時代。

漱溟在闔族中算是最小的一房,世代單傳。

他父母直到晚年才生漱溟,小時便有異稟,所以愈加得著雙親的鍾愛。

漱溟不但天性聰明,學富五車,而且臂力過人,有兼人之勇,從小就愛朱家、郭解之為人。每遇奇才異能之士,不惜傾心披膽,以相結納。

陳國錦川一帶,小孟嘗之名,幾乎婦孺皆知。他到十九歲上,雙親便相繼去世。

漱溟有一個表妹,名喚荀蘭因,長得十分美麗,賢淑過人。

因為兩家相隔甚近,青梅竹馬,耳鬢廝磨,漸漸種就了愛根。

女家當時也頗有相攸之意,經人一撮合,便訂了婚姻之約,只是尚未迎娶。

等到漱溟雙親去世,經不起他的任意揮霍,家道逐漸中落。

偏偏蘭因生母去世,她父親娶了一個繼母,因見婿家貧窮,便有悔婚之意。

不但漱溟不願意,蘭因也以死自誓,始終不渝。

雖然悔婚未成,可是漱溟伺蘭因都因此受了許多的磨難,直到漱溟三十二歲,功名成就,費了不少氣力,才能得踐白首之約。

彼時蘭因已二十六歲了。

兩人患難夫妻,感情之篤,自不必說什麼閨房之樂,甚於畫眉的俗套了。

他二人結婚兩三年,便生下了一男一女:男的取名叫作承基;女的生時,因為屋頂上有一朵彩雲籠罩,三日不散,便取名叫作靈雲。

這小兄妹二人,都生得相貌秀美,天資靈敏。

漱溟日伴愛妻,再有這一雙佳兒佳女,他的利祿之念很輕。

早先原為女家不肯華門貴族下嫁白丁,所以才去獵取功名。

如今既然樣樣稱心隨意,不肯把人家幸福,消磨在名利場中,樂得在家過那甜蜜的歲月。

他又性喜遊山玩水。

蘭因文才,本與漱溟在伯仲之間,嫁過門後,無事時又跟著漱溟學了些淺近武功。

所以他二人連出門遊玩,都不肯分離,俱是一同前去的。

有一天,夫妻二人吃了早飯,每人抱了一個小孩,逗弄說笑。

正在高興的當兒,蘭因忽然微微嘆了一口氣,帶著十分不快的樣子。

漱溟伉儷情深,閨房中常是充滿一團喜氣,他二人從未紅過一回臉。

今天忽然看見他夫人不高興,連忙問起究竟。蘭因道:“你看我二人,當初雖然飽受折磨,如今是何等美滿。可是花不常好,月不常圓;人生百年,光陰有限,轉眼老大死亡,還不是枯骨兩堆?雖說心堅金石,天上比翼,地下連枝,可以再訂來生之約,到底是事出渺茫,有何徵信?現在我二人雖然快活,這無情的韶光,轉眼就要消逝,叫人想起,心中多麼難受呢!“

漱溟聽了此言,觸動心思,當時雖然寬慰了他夫人幾句,打這天起便寢食難安,終日悶悶不樂。

他夫人盤問幾次,他也不肯說出原因,只是用言語支吾過去。

如是者又過了半年,轉瞬就是第二年的春天。

蘭因又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漱溟忽然向他夫人蘭因說:“我打算到峨眉山去,看一個隱居的老友簡冰如。你有孕在身,爬山恐怕動胎氣,讓我一人去吧。“

他二人自結婚以後,向來未曾分離,雖然有些依依不捨,一則蘭因身懷有孕,不能爬山,又恐漱溟在家悶出病來,便也由他一人前往。

臨別的時候,漱溟向著他夫人,欲言又止者好幾次。等到蘭因問他,又說並無別的,只因恐她一人在家寂寞等語。

好在蘭因為人爽直,又知她丈夫伉儷情深,頂多不過幾句惜別的話兒,也未放在心上。

誰想漱溟動身後,一晃便是半年多,直等蘭因足月,又生了一個女孩,還是不見回來。

越想越是驚疑,剛剛能夠起床,也等不及滿月,便僱了一個乳母,將家事同兒女託一個姓張的至親照應,便趕往峨眉探望。

那簡冰如是一個成了名的俠客,住在峨眉後山的一個石洞中,蘭因也聽見她丈夫說過。等到尋見冰如,問漱溟可曾來過?

冰如道:“漱溟在三四月間到此住了兩個多月,除了晚間回來住宿外,每日滿山地遊玩。後來常常十多天不回來,問他在哪裡過夜,他只是含糊答應。

同我臨分手的一天,他說在此山中遇見一個老前輩,要去盤桓幾天。

倘若大嫂尋來,就說請大嫂回去,好好教養侄男女,他有要事,耽擱在此,不久必定回家。還有書信一封,託我轉交,並請我護送大嫂回去。

因為他現在住的地方,是人跡不到的所在,徒找無益。

後來我送他出洞時,看見洞外有一個仙風道骨的道長,好似在那裡等他,見了漱溟出來,聽他說道:'師弟這般兒女情長,師父說你將來難免再墮魔劫呢。'

我還聽漱溟答道:'師兄不要見笑,我求師的動機,也起於兒女情長啊。'

我聽了非常詫異,暗暗在他們後面跟隨。

才轉了一個彎,那道長已經覺察,只見他將袍袖一拂,忽然斷崖中湧起一片煙雲。

等到雲散,已不見他們二人蹤影。

我在此山中訪尋異人多年,並無佳遇。

漱溟想必遇見仙緣,前往深山修煉,我非常羨慕。

峨眉乃是熟路,到處尋訪,也不見一絲蹤影。

“蘭因聽了冰如之言,又是傷心,又是氣苦。

她雖是女子,頗有丈夫氣,從不輕易對人揮淚,只得忍痛接過書信,開啟觀看。

只見上面寫道:“蘭妹愛妻妝次:琴瑟靜好,於今有年。客秋夜話,忽悟人生,百年易逝,遂有出塵之想。值君有妊在身,恐傷別離,未忍剖誠相告。峨眉訪道,偶遇仙師,謂有前因,肯加援拔,現已相隨入山,靜參玄秘。雖是下乘,幸脫鬼趣。重圓之期,大約三載。望君善撫兒女,順時自珍。異日白雲歸來,便當與君同道。從此劉桓注籍,葛鮑雙修,天長地老,駐景有方,不必羨他生之約矣。頑軀健適,無以為念。漱溟拜手。“

蘭因讀罷,才知漱溟因為去秋自己一句戲言,他覺得人生百年,光陰易過,才想尋師學道之後,來度自己。

好在三年之約,為期不遠,只得勉抑悲思,由冰如護送回家,安心在家中整理產業,教育兒女。

這峨眉新任掌教,便是拜師之後的齊漱溟。

如今他已經接了妻子、兒女上山,執掌了峨眉。

此時,峨眉弟子在五臺身死,此事傳入凝碧崖,齊漱溟便召集同門,商議此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