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農業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南北和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南北和談

吳佩孚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主要的原因不是張春的強大,也不是孫傳芳的畏懼。而是蔣方震的一席話。

“張為民辦學,以蔡元培為主。治軍以顧明毛石山為主。黨務以李大釗陳慶同為主,行政以伍豪郭華為主。傳聞張為民慣與草民為樂,不過教書育人,恍若無事。然百里從信陽入境,所見人民安樂富裕,軍容整齊強悍,政府吏治清明。南北和談,何等大事,委與部屬,用人不疑。宋慶齡先生,孫先生之夫人也。國共紛爭未息,敢委以重任。所委之人,皆人傑也。而北方糜爛不堪,玉帥何苦。”

吳佩孚與馮玉祥握手言和。吳佩孚的心事也就了了。第二天就把和談事宜交給蔣方震,和馮玉祥一起稱列車北上。

武漢會談有了結果,歷史從這一刻有了一些變化。孫傳芳、吳佩孚倒向南方,奉系被拋在了一邊。

湖北代表團並沒有提出什麼主張,只有伍豪利用一些外交手段進行各方調和,求同存異而已。

其實三方中,地盤最大,軍隊最多的是孫傳芳。孫傳芳答應加入國民革命軍。條件是湖北也要加入國民革命軍,認為人民軍和國民軍其實差不過。宋慶齡見湖北方面沒有反對的意思,也就答應了。

但是孫傳芳反對以廣州政府為中央政府。認為應重新進行選舉,也反對定都廣州。由於南京在他的地盤,為了不招嫌疑。孫傳芳說不如在武漢組織新政府。蔣介石竭力反對,毛石山等人也拒絕了。最後宋慶齡確定南京作為臨時政府的首都,全國統一後再另行商定。反正南京也不是第一次作為民國的首都了。蔣介石提出軍隊國有化。組建統一的國民革命軍。孫傳芳採取了拖延戰術,說等到政府成立,內閣組建以後再說。湖北方面認為既然軍隊國有化,那麼所有政黨組織軍退出軍隊,蔣介石一口回絕了。因為爭議非常大,伍豪建議擱置,待到南京政府籌委會上面去解決。

由於孫傳芳同意將三民主義作為基本國策。並同意加入國民黨,在北方各省成立國民黨黨部,接受國民黨黨中央的監督管理。國民黨在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威望之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民國政府倒向了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而蘇聯認為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挫折,其責任在中共沒有採取積極的態度。在上海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上,鮑羅廷和張國燾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蘇共認為湖北黨部已屬於叛黨行為。應將湖北黨部全體開除出黨。

張國燾認為談判期間。湖北將每一個議程都用電報發給了中央執行委員會。談判底線是湖北黨部與中央執行委員會集體決策的結果。蘇共無權職責一個兄弟黨的決策行為為叛黨。

不過張國燾答應,要在全國進行以工人階級為主的武裝割據,不能讓湖北一家獨大。對於這一點,各省黨部都表示支援。

湖北,宋慶齡邀請中共與國民黨重開兩黨合作的談判。但是李大釗代表中共認為由於孫中山逝世、國民黨否認三大政策,黨務案已經摧毀了兩黨合作的基礎。兩黨的關係很難恢復到以前的狀態。所以拒絕了。

宋慶齡到了新民,找已經回去了的張春。

此時張春正和已經卸任的吳佩孚代表蔣方震在已經快成熟的水稻地裡散步。

因為談判時間漫長,時間已經接近九月。學生考試完畢。已經放假,準備參加農忙。很多學生騎著腳踏車到處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宋慶齡第一次看到小白和一幫孩子在路上奔跑。嚇得讓衛兵開啟列車窗戶開槍。被列車服務員制止了,說那是孩子們養的,孩子們除了養老虎,還有的養豹子和狼。

宋慶齡下車就找到張春,把張春說了一頓:“你不知道養虎為患嗎?”

張春和麗質笑眯眯地等宋慶齡平靜下來才說:“如果孩子們夠健壯,養虎就不算什麼大事。開始確實有一些孩子受傷,甚至去世。但是現在來看,這件事對於孩子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他們的身體前所未有的好。”

一幫學生騎著腳踏車飛速從路上跑過來。見到張春就剎車,向這邊招手:“張先生好。”

有的還笑著問:“會見客人呢。”

麗質笑罵道:“一放假都瘋了,快過來見宋先生。”

那幫學生才看清楚是宋慶齡,一窩蜂地跑過來,居然跟過來的還真有兩頭幼狼。其中一個學生揹著一臺很新式的照相機,似乎比記者們使用的更加小,更加先進。

一群人和兩頭在人們腿間穿來穿去的幼狼完成了合影。宋慶齡向學生們要過了相機看。

張春介紹道:“這是京山照相機廠生產的相機,這個可以調焦的鏡頭可以卸下來。放大倍數很高,能夠清晰地拍攝到瓢蟲和蚜蟲的生活。有自動連續拍照的功能。”

擁有相機的那個學生臉紅著說:“是的,我一激動都忘了。應該用廣角鏡頭。”他從揹包裡取出了另一個更加大的鏡頭。

麗質笑道:“好了,你們出去玩也要有個度,別大意忘了自身安全。宋先生剛才見你們養野獸,擔心得不得了。”

學生們笑嘻嘻地說:“沒事,放心好了,我們準備去拍蜂鳥,羅教授從美國帶回來的,很有意思。”

張春也笑:“去吧。”

學生們笑嘻嘻地跑了。

宋慶齡看著這幫熱情洋溢得有些肆無忌憚的學生笑道:“年輕真好。”

張春說:“年輕人的世界是我們無法估量的,所以我也不管他們,養什麼都好,只要他們降得住。”

蔣方震也笑著說:“孫夫人,這幫孩子不是無知,而是有壓服一切的傲氣。難道這不是國家的希望?”

宋慶齡想了想,覺得是這麼一個道理。不過還是搖頭道:“你們這些男人,沒有一個懂做母親的心。”

蔣方震笑道:“慈母多敗兒。”

宋慶齡嘆了一口氣,不說話了。

張春扯開了話題:“我知道宋先生前來是為了什麼,不過我想問宋先生,您覺得這次和談前景如何。”

宋慶齡說:“不好,所以我才說要兩黨合作穩住局面。”

張春說:“我們不妨聽聽百里先生的看法。”

蔣方震看著山谷裡已經呈現金黃色的稻田說:“如果中正將軍繼續維持三大政策,事情也許還有希望。治大國如烹小鮮,豈能朝令夕改?失信於各國,則各國無不把中國當成工具,而非朋友。外交之策,要麼如為民老弟,獨立自主。要麼如中山先生,暫依大國,假以時日,或可改變。中正將軍善遠惡近,非治國之道。”

“外交與內政有何關係?”宋慶齡奇怪了。

“原本是沒有關係,但是現今中國不同。我讀過為民老弟的文章,覺得將中國確定為半封建半殖民國家最為妥當。如果僅為國人,自然外交和內政沒有關係。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各系人馬背後均為洋人支援。英美與蘇俄之爭,必定會在國內有所反應。蒙、新疆、東北甚至華北華南必將動亂。中正將軍也不能真的做到中正,要麼偏右,要麼偏左。我看最後偏右的可能大一點。孫傳芳不說了,崩潰只在早晚之間。聯合政府不過是給了他喘息的機會,但是各勢力和各國不會給他足夠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南京政府實際上也只是名存實亡。一年兩年,還得北伐。”

宋慶齡驚訝地看著蔣方震和張春問:“那為民打算怎麼辦?這次和談有何意義?”

“時間,大家都需要時間。我也需要時間。”張春微微一笑。

廣州政府和湖北政府發出了兩道通電。內容大體相同但是實質卻決然不同。

廣州政府宣佈將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政府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但是歡迎與各國發展關係。原聯蘇聯共政策廢除,但承認各國在中國固有權益。

湖北政府宣佈支援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接受中央但高度自治。湖北人民軍更名為國民革命軍。所有的外國人在湖北享受與國民平等待遇,但任何對外不平等條約,湖北概不相認。同時拒絕了各國政府要求恢復武昌租界的要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