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農業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騎牆的西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騎牆的西藏

十月,九世班禪回到了塔爾寺,很快青海藏區,四川甘孜阿壩,西藏的昌都活佛們都紛紛前往塔爾寺。因為他們都在人民革命軍的兵鋒之下,達賴和英國人也護不住他們。

隨後這些地區宣佈接受武漢政府的管理,允許漢人官員和漢人軍隊進駐。

九世班禪沒有提及宗教改革,但是帶著一些活佛到蘭州周邊的學校參觀,認為應該向這些地方學習,不然落後就永遠要受到英國人的欺壓。不融合,就會一直處於戰亂之中。

活佛們答應和漢人官員一起協商如何辦學,如何設定科目的事情。

敦煌大學、成都大學、西北大學的畢業生們開始趕赴這些地區,第十軍以連和團為單位陪同學生們一起開赴藏區。同時這些部隊也開始進行高原適應性訓練。張自忠從各省抽調了精幹的警察,在各縣市組成警察大隊以維護治安。

毛石山認為青海的政策還是要以教育為先,改革慢一點。漢人與回人、蒙人地區的土地改革先行,藏區後行,留給九世班禪時間,這樣有利於減少動盪以及將來接管西藏。

山東,程潛的第三十一獨立師正在擴建為第十一軍,擴編了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師。

青海準備成立高原獨立師。以作為第十二軍的種子。

十一月楚臣丹增帶著西藏駐南京辦事處的人員來到了塔爾寺,他是來傳達十三世達賴師徒和解之意。

十三世達賴其實並非就想獨立。而是鑑於中央政府已經不能給西藏幫助,藏兵與英軍作戰屢戰屢敗,不得已採取了騎牆主義。現在中央政府雖然闇弱。但是武漢政府已經被公認為為最強悍,對任何外國勢力都採取強硬手段的政府。現在四川和青海都落入了武漢政府的手中,十三世達賴自然又騎牆騎回來了。

而從1928年開始,達賴發現黃教各寺喇嘛在英國人的影響下,出現了不守清規,吃煙、喝酒、嫖妓、賭博或出外謀生等等現象,事態嚴重。每況愈下,所以開始了整頓。他又想起九世班禪這個徒弟來了。因為九世班禪雖然管轄的寺院少,隨從也少。但是卻是思想意志最堅定的一群人,班禪也因此成為很多藏人的精神領袖。

班禪帶著護衛和一個連的人民革命軍跟著楚臣丹增前往拉薩布達拉宮見了達賴。

這次班禪很明確地講了要想革除各寺廟喇嘛們的惡習,必須要迴歸到佛學捨身為大眾的真意上來,喇嘛外出謀生不行。但是需要在寺廟周邊從事生產以自足。現在的惡習都是在特權之下養出來,以前沒有英國人的誘導還好,但是現在就一發不可收拾。而教育中,除了顯宗、密宗、醫明,時輪,還應增加農藝,百生。一個是教藏民如何進行農業生產,一個是教藏民如何呵護森林草場。百萬生靈,度一切生靈於苦厄。

師徒倆還是談崩了。十三世達賴認為規矩由來已久,且農藝與百生並非所長,需引進漢學,恐動搖根本。

不過達賴不反對班禪回到後藏扎什倫布寺以推行改革。

班禪拒絕了,他認為如果達賴無心改革,也無力抵禦英國人的情況下,還不如回到塔爾寺,塔爾寺本身就是一座經學院,是宗喀巴誕生地,他在那裡進行改革也名正言順。

是夜,英國使節和親英活佛想劫持班禪,結果被護送班禪的人民革命軍幾乎橫掃了半個拉薩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連隊出發前原本就有用來立威的意圖,都是抽調的精兵,並不比當初突襲上海的部隊差。

達賴和班禪想阻止時,為時已晚。凡屬參加劫持的活佛一個沒逃脫,而拉薩的外國人遭到了池魚之殃。

達賴大吃一驚,為了防止大規模衝突,只好讓班禪返回塔爾寺。

不過當英國人來人找達賴時,達賴就變得非常強硬,說這是正常的平叛,正是這些人影響了喇嘛不守清規,吃煙、喝酒、嫖妓、賭博的惡習,還謀求劫持班禪。班禪有權平叛。

言下之意是可以讓人民革命軍入藏。

英國人只好返回印度,尋求解決辦法。而噶廈政府已經知道為什麼人民革命軍在國內有如此大的聲譽,就是因為他們有著強悍的戰鬥力,這不是自己能夠抵擋的。

當然最關鍵的是班禪所說的宗教改革只在青海和四川舉行,昌都噶廈被達賴默許進行嘗試進行教育改革。暫時還不涉及他們的利益。不過是多設了兩個學科而已,而且也不違反教義。

已經低調到了連雲市的張春聽到了毛石山的彙報,笑著說:“還是儘快把高原獨立師建起來吧。沒有軍事實力,那都是暫時的,說什麼也沒用。”

吳穎夫婦調回國內,楊啟雲擔任了連雲市市長,吳穎擔任商務局局長,專門分管外貿。張鳳蘭夫婦在德國沒有回來,吳昊在德國結婚了,娶的一個洋媳婦,在德國定居,同時開了一家華商貿易的公司。表面上看與薩斯貿易公司並沒有什麼聯絡。而是和香港的安利洋行關係密切,從事德國和英國之間貿易。

同來的還有林長民。

林長民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了,而梁思成夫婦就在連雲市進行市政規劃的工作。

連雲市是一個全新的城市,不存在古城保護的問題,而且這裡將是一個門戶,所以這裡開始設計高層價值。

梁思成的一些美國同學,還有一些法國,英國設計師也到了這裡。都是一些很年輕的小夥子。

建設局的學術廳裡,不管是楊啟雲這個市長,還是建設局下面的年輕工程師,都是一口流利的英國,甚至還有說法語的。這就形成了嚴重的不對等,因為這些洋人設計師說話,這邊的人都聽得懂。而這邊的人一到了關鍵的地方就會用中文,這些西方小夥子只能乾瞪眼。

爭論最大的地方,就是梁思成龐大的交通系統和綠地佔地面積。樓宇設計也顯得有些奢侈,陽臺和露臺面積很大,通常會與室內融為一體。漂亮雖然漂亮,但是這些設計師們認為是不經濟的。要知道在外國,城市土地是寸土寸金,怎麼可能如此浪費。

而且樓宇和樓宇之間的距離非常大,形不成街區。

雖然梁思成用樓下大型的超級市場解決了物資供應問題。設計師們認為這紛亂的超級市場會帶來髒亂差的問題。

當然有些事情中方不會對他們說的。就是在武漢,國營的超級市場不僅不亂,還因為各項標準定得非常嚴格而井然有序。反而是以前的一些小商小販們經營的零售商店是比較隨意的局面。

由於交通體系沒有給私人的運輸流出空間,絕大多數商品都是從軌道運輸系統進行運輸,大部分的廠商也都是國營的,執行了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包裝,標示。這些商品到了超級市場直接上架。期間成本極低。

而個體商戶們現在大多都是銷售自己家裡或者附近出產的特產。因為他們擁有土地,以及家庭中很多人都有正式工作,所以並不指望這些特產能夠賺多少錢了。在這些街區都顯得閒散,當然也多了各式各樣的文化氛圍。

連雲市可能就不行了,因為這裡港口,船廠、工廠的工人太集中,是職業的工人,讓他們像武漢市一樣擁有土地,實在有些困難。何況還有大量的漁民。連雲市的土地也沒有那麼多用來分配。所以這裡的格局與武漢有很大的不同。

武漢市的高層建築大多是沿著交通系統進行建設,是分散式的。

而連雲市,至少在港口一帶是需要靠著港口建設,非常集中。

而張春到這裡主要是看連雲市的建設怎樣與灘塗溼地保護問題相適應的問題。環境所認為港口與溼地保護不應該是矛盾的,而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連雲市要建設的是大型的深水碼頭。它的選址和建設應該以此為標準。哪怕投資大一點也是值得的。

連雲港深水碼頭的選址就選在水深,礁石林立的地區。這給碼頭修建帶來了巨大的難度,造船廠也是如此。好處就是,建築工人們開採山石修築碼頭和船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