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瘋狂軍火王最新章節列表 > 426 海口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26 海口城

46 海口城

㊣(1)沿途看著風景,現在的海口顯得還有些亂,四處都在建設,居民小區,工廠等等,但是街道卻是最先完成的,海口的建設是吸取了浮雲城後來遷來搬去的經驗,在還沒有建設之前,就看好了地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建設部那些已經取得足夠經驗的技術人員先在一張兩米見方的大白紙上畫好圖紙,哪裡屬於哪個區,哪裡建什麼工廠,哪裡是居民小區,一個半徑十公里的大城停留在紙面上,甚至連地下管線的建設都是預設好的。

為了建設方便,海口是先在一片亂石灘上建起縱橫的上百條街道,若是從天上看的話,來去筆直,雖然建設當中顯得亂,但是佈局卻極其規整。

海口在定位的時候,就屬於一個工業城,工廠林立,蒸汽機廠甚至都已經遷了過來,鋼鐵廠在這裡也建起了分廠,一個工業大城初現規模。

海口的人員組成一部分是浮雲城的居民,多數是楚境跟來的建築工人,開始的時候,吳國來的人最多,海路很方便,楚國也有不少,但是現在,楚國人居多,都是那些建築工人,通路修到海口以後,索性直接就留在這裡,把家人都接了過來,就在海口生活了。

現在海口最大的壓力就是教育業,浮雲實行全民教育,教育考試不合格的話,是拿不到正式的居民身份證的。

浮雲一直都㊣()講究相容並緒,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尊嚴、自由與平等在浮雲立足的理念,可是不可能全部平等,比如在醫療上,正式居民可以享受全免費,全部由政務廳的各種商業稅收做補貼,如果是某個工廠的工人,甚至連營養費與誤工費都省了。

可是拿臨時身份證的居民就無法享受到這種優惠,多少也要掏上一點,如果什麼證件都沒有的,浮雲不會見死不救,但是自行負責八成,沒錢可以用工作來補償。

甚至在工資上都有區別,正式居民的工資是最高的,其它則稍減,而這種手段極大的增強了浮雲的凝聚力,能拿到正式的居民身份證,是一件很令人嚮往的事情。

浮雲城的正式身份證並不太好拿,一種是靠時間,浮雲法律規定,在浮雲城工作生活滿三年者,可以得到正式居民身份證。

一種是立功,立下對浮雲有益的功勞,比如指認間諜,比如救人,比如說其它有益的事情,可以在浮雲城生活滿半年的時候取得身份證。

第三種就是技術,如果你有技術,比如有某種製造技術或是它得到浮雲承認的技術,就可以在半年居住期滿之後成為正式居民。

而這三種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非議,因為它沒有體現出讀書人的高人一等的身份,可是丁君霍也很無奈啊,這個年月讀書人多㊣()是讀那麼幾本聖賢之書,吟詩做對是把好手,可是讓這些讀書人參與管理,能管出什麼來?還不如自己培養。

雖然丁君霍的這種想法有些偏激,讀書人當中也不全是書呆子,仍然有很多優秀的人材,可問題是,在這片大陸上,讀書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讀書人當工人?他們還掉不起那個身價。

哪怕是那些取得過成就,發明過一些東西的讀書人,也多是官身,算得上是好官,可是比例太小了,小得可以讓人忽略,丁君霍這種現代更貼近於公司的管理方式並不適合讀書人。

在丁君霍的眼中,那些讀書人專門在文學上做學問還是相當不錯的,而浮雲也有這個先例,讀書人進入圖書館,若是能夠整理書藉,食宿是免費的,而且還有薪水可拿,但是想參與到官方管理當中太難了。

如今浮雲城的管理層當中,也僅有公孫武、唐凌文這兩個傳統讀書人走入了高位,就連助理級別當中傳統讀書人都不適應。

不過丁君霍可不敢宣揚讀書無用論,只是給出了一份公告,公告的內容很簡單,浮雲想修建一條通向西域龜茲國的通道,公路與鐵路並行修建,需要透過大山,請問,所需錢糧幾何?茫茫荒山當中,工人食宿如何解決?

等等一大串的問題扔出去,那些讀書人一下子就傻了㊣(4),他們壓根就搞不懂這個,怎麼去計算?如果真的能計算出來的話,也需要在浮雲城的學校當中進行系統的學習才行。

丁君霍現在也沒功夫搭理那些讀書人的非議,只是專心的視察著海口的建設,海口現有人口十五萬,其中有十萬都是最新加入的居民,不過海口的情況還算穩定,各種供應也很充足,至少比他們原來的生活要好得多,但是仍然無法與精心建設了七年之久的浮雲城相比。

不過在浮雲城,基本上各項建設已經趨於飽合與正規,機會並不是太多,但是海口就不一樣了。

那些參與進來的人,想像著能把海口建得像浮雲城一樣的繁華,那種成就感就足以讓人驕傲,就算是垂年老朽的時候,也可以向身邊的兒女們吹噓,看,這諾大的海口,是老子一磚一瓦一鍬水泥建起來的。

而且在海口還有各種機會,大客棧的建立,周邊服務的提供,各大工廠的配套,小型作坊的建設,居民服務等等,個人創業成為可能,在浮雲,做商人做工人並不丟人,區別就是各種工廠已經開始收稅。

為了緩和貧富差距,浮雲開始實行個人所得稅的收取,二十銀幣以下的收入是不收任何稅費的,比如丁君霍就不用交稅,月薪二十銀幣,已經相當高了,只有資深工程師受到外聘才有可能達到這㊣(5)個規格。

所以說,個人所得稅,是專門給那些商人設立的,在這種稅收上,丁君霍參與了自己一知半解的美國佬的稅收方式。

收入越高,交稅的比例就越高,最高比例可以達到百分之七十,而且這稅還不是絕對的,若是你可以將收入的一部分捐給教育、捐給老年活動中心之類進行公益活動,會得到每半年一次的退稅服務,最後的算一算,交稅最高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而這種方式的實行,也極大的增加了浮雲各種公益事業的建設。

在這裡,你不用擔心你所捐的錢會被某個吞掉,這些捐來的錢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還有政務廳不定期,隨機抽取各部門的人員進行稽核,可以保證每一筆錢都能查到去處,完全公開與透明。

哪怕只捐一塊錢,也有權力要求得到詳細的使用途徑,你可以清楚的知道,你所捐的這一塊錢用到了哪裡,下一步的目標,就是能夠查明一塊錢用到了誰的身上,甚至是用到了哪幾塊磚頭的身上,絕不能讓腐敗冷了捐者之心。

㊣共5㊣(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