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明者皇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儒衫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主的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三章 儒衫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主的心

就在朱常洛惦記著利瑪竇的時候,利瑪竇現在已經開始慢悠悠的朝著大明的另一個首都南京進發了。

而利瑪竇之所以要來南京,並不是他在肇慶泉州等地呆膩了,而是因為他想在當時傳教建建教堂得不到本地人的認可,時常會受到當地士紳的反對,他在廣東的家,還多次被漢人破壞,甚至就他自己本人在家裡也會遭受攻擊。

這些不愉快的經歷,也導致了利瑪竇導致終生跛足。最後,迫不得已,利瑪竇只好不停搬家,藉以躲避當地人的襲擊。

現在他之所以要來南京,也是因為他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理由。

有一位南京的官員生病了,於是,利瑪竇就給當地的官員自薦,去南京幫生病的官員看病,由此,利瑪竇才踏上了去南京的道路。

到了南京以後,利瑪竇就在這裡結識到了他的人生知己徐光啟,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因為,剛剛到南京的利瑪竇也並沒有因為換了一個地方就換了一個人生。他到了南京之後,還是像在兩廣的時候那樣不受待見。

閉關鎖國了幾百年的大明人從未見過金髮碧眼的歐洲人,所以很多人對他就感到了一絲不安的害怕。

同時,這些老百姓們也覺得利瑪竇的信仰像在離經叛道,故弄玄虛,所以也不願意讓他留在南京。

無奈之下,利瑪竇只好退而求其次,先跑到江西的南昌落腳,最後在南昌取得了“大明綠卡”,也就是居住權。

在南京的失敗遭遇,讓利瑪竇痛定思痛,他也開始反思自己的傳教方式。

利瑪竇認為傳教必須選擇適應大明人的新的方式。

於是,利瑪竇決定“曲線救國”入鄉隨俗!

其一,利瑪竇脫掉了自己的神父長袍,換上了大明讀書人穿的儒服來吸引大眾融入群體,其二,利瑪竇開始利用自己不凡的記憶力結交達官貴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事實證明,利瑪竇這次的法子是用對了。穿著儒衫的他,說著之乎者也的詞,很快的就得到了士大夫階級的接納。

當然,這個過程也是漫長的,在南昌的期間,利瑪竇有感於自己的身份不易被大明人接受。所以他痛定思痛,堅持的穿上了儒衫。

而且他的穿的儒衫還是他此前在韶州居住時做的一身綢質儒服。

之所以穿這麼好的衣服,就是為了顯得自己像是一個達官貴族,優雅而不失親切。

並且利瑪竇還身體力行的告訴同行的夥伴,說:“從此,我們就成為了儒者,不再當僧人,畢竟僧人在中國的地位也不高,很難受到尊敬。成為儒者後,我們可以參與官僚之間的聚會,還可以收很多學生,對耶教信仰的傳播再好不過!所以,你們記得務必穿上儒服。”

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後,每次外出,利瑪竇一定會叫上幾個傭人,搭乘轎子,以此來吸引大明人的注意,人們看到他身穿高階的儒衫,自然的對他也產生好奇和好感。

就這樣,利瑪竇的計策在這樣的堅持下,果然奏效了。

南昌人就喜歡穿著儒衫的儀表,看到他這樣出現,就會過來和他認識並交談,並顯示出自己友好的修養。

而與利瑪竇交流過的人,也會驚歎於他優秀的漢語能力,以及利瑪竇對儒家文化的知識及涵養。

就這樣一個能說會道的洋儒士就在南昌出名了,出名後的利瑪竇還給自己起了一個文化人才有的“字”,叫做:西泰。

這下子,利瑪竇儒士的形象就更加的深入身心了,尤其是在文化包容性極強的儒家文化面前,利瑪竇的長相絕對是有優勢的,因為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就是文化認可,只要認可同一種文化,哪怕異族,儒家也都能給他同化成一族。反之,哪怕是外貌相同,血脈同源,只要不認可同一種文化,那就是數典忘祖的漢奸叛徒!

漸漸的利瑪竇的名聲也傳到了達官貴人的耳中,進而成為了南昌知府王佐和巡撫陸萬陔的坐上客。

兩人在瞭解了利瑪竇的學識和談吐以後,自然而然的就把利瑪竇當做了儒家信奉者,並允許利瑪竇居留在南昌,並派手下隨時保護他,利瑪竇也終於順利的拿到了“大明綠卡”!

但是,穿上了儒衫,說上了漢話的利瑪竇也從來未忘記過自己的初心,他就是為了傳播耶教的榮光才橫跨九萬裡來到了大明。

利瑪竇在得到了大明人的關注後,他為了向大明人傳教,又進一步想出一些吸引大明士大夫們的高招,那就是他“神奇的記憶術”!

當時,利瑪竇經常受邀參與官員的聚會。在宴會上,每當有官員看到這位侃侃而談的金毛捲髮的西洋人後,都會忍不住的想寫個漢字考考利瑪竇。

而利瑪竇每次都能迅速的記住這些獵奇官員們寫出的漢字,並且快速複寫下來。這讓在場所有人感到詫異,並稱之為“神奇的記憶術”。長此以往,這件事傳開後,就吸引了不少人帶著禮金到利瑪竇的住處,向他拜師學藝,想成為利瑪竇的門生。

就這樣,利瑪竇的傳教大業也終於開啟了一片曙光。

有了自己的門生以後,利瑪竇也自然而然的更加熟悉士大夫之間交際的技巧了。

在他門生的鼓動下,利瑪竇也把自己的技藝法寫成了一本書,命名為《西國記法》,並送給了江西巡撫陸萬陔,陸萬陔得到利瑪竇的贈書以後,本著光大文脈,傳承文化的理念,就命人把這本《西國記法》刻印出來,讓這本書在讀書人之間流通,讓有心學習記憶法的讀書人可以透過這邊《西國記法》學習和記憶更多的文章知識。

就這樣,在利瑪竇的長期努力下,幾乎所有在南昌與南京的讀書人,都變得喜歡與利瑪竇交往,甚至還歡迎利瑪竇前來傳教。

後來,在不斷的名氣積累中,利瑪竇終於受到一位文化界大佬的邀請!他終於風光無限的再次踏入到了南京地界。

這位文化界的大佬就是年老辭官在家的太史焦竑(hóng)!

焦竑之所以邀請利瑪竇,就是因為自己對學術知識有強烈的愛好,喜歡結交朋友,在聽說了利瑪竇的奇人異事,便想與他進行交流。於是,就把他邀請到家裡聊天了。

而也正是在焦竑家裡,利瑪竇終於見到了他命中註定的知音——徐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