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明者皇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七章 新兵歸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七章 新兵歸屬

“薊縣不同於一般縣,薊縣的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京師而言,薊縣安則京師安。薊縣雖已改制,但是,薊縣的防務還是不能鬆懈的。這是張誠寫給孤的摺子,你們也看看吧。”

朱常洛把手上的一份奏摺遞了出去,魏忠賢小心接過,然後給了申時行,申時行微微欠身接到手中,看了一遍。

然後,這份奏摺才到李成梁手裡。

等到申時行和李成梁看完之後,朱常洛又問道:“兩卿對張誠的奏表有什麼看法?”

申時行和李成梁對視一眼,然後說道:“殿下聖裁。”

關於,張誠在奏摺裡提的建議,申時行和李成梁是不敢亂說話的。

畢竟,這裡面的事情牽扯的太大了,皇太子又一直重視著薊縣,他倆人老成精的,也自然看得出來,朱常洛對薊縣是有真想法的。

不然,皇太子怎麼可能啟動大順天府計劃,怎麼可能會以皇太子之尊兼直隸總督之職?然後,又在薊縣搞什麼契約募兵制呢?

只要動動腦子就能猜得出來皇太子對衛所制不滿意了,當然,也對募兵制不放心了。

不然,他怎麼會在薊縣另起爐灶呢?

難道吃飽撐著了?

顯然,是不能這麼解釋的。

朱常洛道:“張誠說的事情,確實是孤思慮不周。薊縣新兵的歸屬是孤沒有早先定論,才會讓張誠難做的。”

“現在乘著張誠的這份奏疏,孤也定下一個調子。薊縣新兵也是朝廷的新兵,自然也是歸兵部管理的,這一點孤很早之前就說過的,這是母庸置疑的。張誠作為地方官,他無權過問新兵事宜也是孤的意思。但是,薊縣依舊是重鎮,這一點也是母庸置疑的。所以,張誠建議孤儘快完善薊鎮新兵制度,出發點也是好的。”

“孤對此也是非常重視的。新兵新制,這是理所應當之事。但是,什麼樣的制度好用,什麼樣的方式合理,這些還有待時間去證明。孤決意先依張誠的意思,薊縣新兵暫由直隸總督衙門代管,等到朝廷設計出來合適的制度之後,薊縣新兵再重新劃歸,明確歸屬。”

申時行和李成梁聽完朱常洛的話後,兩人壓住了心底的震驚,然後其其下跪回道:“殿下聖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倆早就有預感,太子殿下會插手兵事,但是,他倆萬萬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

雖然,也說了薊縣新兵歸直隸總督衙門代管,但是,誰不知道直隸總督衙門就在慈慶宮中?

朱常洛看著申時行和李成梁的表現,朱常洛微笑道:“那就勞煩二卿將此事與直隸總督衙門做好對接。”

申時行和李成梁道:“臣遵旨。”

然後,兩人這才告退離開了慈慶宮。

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朱常洛會這樣毫不掩飾的插手兵事,就是因為自寧夏之亂後,西山皇莊已經間接或直接的承擔起了大明軍隊出征在外的糧草補給任務。

在這些糧草補給的過程之中,西山皇莊和皇太子的威信在底層的將士心中已經有了模湖的概念。再加上直隸水師的成軍,就已經標誌著萬曆皇帝對皇太子的信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時候,太子殿下手裡再多一支力量,在眾臣看來這就是萬曆皇帝的意思。

萬曆皇帝就是想透過權柄的加持,不斷地打造監國皇太子的權威。

所以,在慣性思維之下,只要內閣和兵部認可了這個建議,到了下面誰敢反對?

難道,是有人要離間天家嗎?

有了這些力量在自己手中的時候,朱常洛這才感受到了權力帶來的美妙體驗。

這種感覺真的是太舒服了,怪不得後世的鍵政家都一再的強調軍權如何如何重要,原來它真的無比重要啊。

有了這些權力加持之後,朱常洛剛剛明顯的感覺到申時行和李成梁對他的敬畏也更加了一步,不再像原來那種可能是刻意,可能是假意的感覺了。

說回朝鮮。

朝廷對朝鮮方面的反應,也很快的就傳送到了朝鮮。

朝鮮君臣們在接到大明給的回覆之後,他們激動地眼淚橫流,跪在地上朝著京師的方向叩謝大明皇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的大恩。

“諸卿,上國已經同意的我們的請求,給了我們指揮之權。朝鮮復國在望了!”

朝鮮國王激動的看著他的群臣,手裡拿著大明送來的聖旨,這一瞬間,他們真的感覺自己有希望,有力量了。

邢玠的戰略對他們而言,實在是太慢了。

他們就是想趁早的結束戰爭,把倭寇打走,光復朝鮮。

可是,一到關鍵時刻,邢玠總是停住了進攻優勢,要一探再探,才決定下一步的動作。

這在朝鮮君臣看來就是在貽誤軍機。

面對,朝鮮君臣們的洶洶之情,邢玠一直都是視若無睹。

畢竟,在朱常洛沒有給邢玠下達速勝的命令之前,邢玠也是很愛惜自己手上士卒的生命的。

朝鮮君臣叫的厲害,那是因為打仗的時候,他們不是主力,明軍才是主力。

作為主力,在戰鬥的時候,肯定也是消耗最大的,邢玠可不願意把自己手上的士兵就這樣無畏的送給朝鮮做炮灰。

首先,這一關他在朱常洛那裡都過不去的。

所以,邢玠才不理會朝鮮君臣的意見。

但是,現在不同了。

現在,朝廷給了朝鮮君臣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可以自由組織力量反攻倭寇。

這一點,邢玠也是喜聞樂見的。

因為,他也想看看倭寇這段時間的真實戰力到底如何。

“汝諧,既然是朝鮮王有命,本制就不留你了。希望你能保重自己,不要隻身試險。”

邢玠還是很看好李舜臣的,這段時間李舜臣的水戰打的是有聲有色,邢玠很是很欣賞這位朝鮮將軍的。

但是,畢竟,李舜臣是朝鮮之臣。邢玠雖為上國總督,但終究不好過問朝鮮內政。

現在,朝鮮國王要主動出擊了,作為朝鮮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將領,李舜臣自然也就在朝鮮國王的詔命之列。

“總制大恩,末將終身不忘,萬請總制保重身體。舜臣在總制帳下聽令數月,已是舜臣之福。今我王有命,舜臣不得不從,為朝鮮計,為我王忠,舜臣也自當義不容辭。舜臣多謝總製成全。”

李舜臣還是很有節操了,與邢玠認識其他朝鮮人都有所不同,這可能就是武人獨有的那種質樸純真吧。

不過,現在這些都不要重要了。

現在,李舜臣要回到朝鮮國王帳下,就算是邢玠再惜才,該放手時,還是要放手的。

畢竟,朝鮮才是李舜臣的母國,朝鮮國王才是李舜臣之主,而他只是過客罷了。

從邢玠這裡離開之後,李舜臣就到了朝鮮國王這邊。

朝鮮國王此刻也正和他的大臣們一起看著一副剛剛繪製完成的軍事地圖。

他們正在考慮著如何開啟反擊倭寇的第一戰。

等到李舜臣來的時候,朝鮮國王他們也剛剛商定完一個策略。

朝鮮國王看著他手下最能打的將軍,心裡也是喜歡極了。

“李卿來了,到寡人這邊坐。”

朝鮮國王現在對李舜臣真的是非常喜愛,完全忘了他當初聽信讒言將李舜臣下獄的事情。

但是,李舜臣依舊恪守為臣之道,他對著朝鮮國王再拜:“臣不敢。”

然後,他固執的站在距離朝鮮國王十步左右的距離外。

看著李舜臣如此,朝鮮國王也不好強求。

接著朝鮮國王說道:“李卿,寡人有意讓你帶領五千兵馬會戰倭寇,揚我朝鮮之威!”

李舜臣聽到朝鮮國王的話後,他愣住了。

這是什麼意思?

李舜臣立刻回道:“殿下,臣是水將。”

朝鮮國王笑道:“寡人知道,但是現在水師不是沒有幾條船了嗎?所以,寡人力排眾議,決定任命你為三道兵馬總使,帶領三道兵馬與倭賊對戰!”

朝鮮國王真是心大無比,認為李舜臣是一個能打的將領之後,都開始忽略基本事實了。

居然,想著讓一個水將帶陸軍。

這得是什麼樣的腦迴路才能想得出如此清新脫俗的方法啊。

別看這個操作是多麼的魔幻,但其實這件事情在歷史上還真的發生過的。

不過,在原本的歷史時空裡,最後李舜臣拒絕了。

而這次也不例外,李舜臣依舊拒絕了朝鮮國王的建議,他還是堅持水師作戰。

“殿下,臣是水師出身,對海戰更有把握,萬請殿下收回成命。臣一定不會辜負殿下所望,定然會把倭賊趕出我朝鮮水疆。”

看著李舜臣拒接了自己的任命,朝鮮國王的臉上就不好看了。

朝鮮國王說道:“寡人這是為你好。水師現在才幾條船?才多少人?指望水師,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光復朝鮮?”

李舜臣道:“殿下,有天朝天兵幫助,朝鮮遲早都會光復的。現在,我們只需靜靜等待即刻。”

朝鮮國王哼道:“靜靜等待?等到什麼時候是個頭?難道要等到寡人死在王城之外,才能復國嗎?”

面對朝鮮國王如此誅心之言,李舜臣惶恐不已。

“主辱臣死!臣一定會為殿下蕩平倭寇,死而後已。”

朝鮮國王氣道:“好。那你就給孤看看。你現在就帶著你的水師去打倭寇吧。孤也想看看你的水師到底有多厲害?”

朝鮮國王真的是生氣了,李舜臣真的是不知好歹。

水師才多少人,他給的陸軍有多少人?怎麼李舜臣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就是拎不清楚呢?

朝鮮水師現在就剩下十三條戰船和一百五十名水兵了。

指望這些人,怎麼可能打得敗倭寇?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聽著朝鮮國王的旨意,李舜臣默默退下了。

他心裡憋著一股氣,他就是想證明給所有人看看,他可以的!

------題外話------

第二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