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明者皇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五章 熱情的泰西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五章 熱情的泰西人

“西泰先生,沒想到你們泰西的風土人情,竟與大明有如此之大的不同。你們這裡的人都很虔誠,很信任你們的教廷。這裡到處都是你們泰西神的寺廟,百姓每天都會到廟裡拜拜。真是太虔誠了。”

陳振龍和利瑪竇說著閒話。

利瑪竇光榮的說道:“這是因為我們神為我們創造了世界,所以,我們對她無比的恭敬虔誠。並祈禱自己死後,也能被我們的神接引到她的神國,在她的神國中幸福永生。”

陳振龍嗯了一聲,“這一點很像我們大明的佛,我們大明的佛也有她的極樂世界,信佛的人也都渴望著自己死後可以去到佛祖的極樂世界,享受永生。”

利瑪竇說道:“大明的佛我瞭解過的,但是在我的內心中,只有我們的神才是真實且唯一的。”

陳振龍笑了笑並未反駁,因為,陳振龍明白這些人的心理,他也曾去過廟裡和和尚談過經,也曾去過觀裡和道士論過道。

這些信了神的人,都很固執的認為只有自己信的才是真的。

所以,作為一位養浩然正氣,拜孔聖人的讀書人,陳振龍還是敬鬼神而遠之的。

當然,媽祖除外!

因為,媽祖是可是真真的能保佑他在海上平安的神,所以,在陳振龍心中他真心信奉也只有媽祖一位神明。

畢竟,這多麼年的海上生涯,陳振龍拜的都是媽祖,而他也從未遇到什麼致命危險。

所以,在陳振龍心中,媽祖才是唯一靠譜的真神。

由此足見,中國人的信仰是很現實的信仰,他們只信自己能得到的保佑和庇護,至於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和神之天國。

這些,則是本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原則。

根本談不上信仰,頂多就是一個信任或者敬畏而已。

兩人走走停停,每到一處景觀前,利瑪竇就給陳振龍講述此處景觀的歷史和創作靈感。

但陳振龍停下來之後,發現利瑪竇將的幾乎都是泰西神和泰西神兒子故事,偶爾還串雜了聖母的故事。

當陳振龍聽到聖母以處子之身懷上泰西神兒子的故事後,陳振龍的精神明顯振奮了一下。

這個故事的套路,陳振龍熟悉。

在大明的史書中,凡是那些傳說中的聖人聖君和開國皇帝們,他們好像都是這麼出生了。

其中,傳播最廣的一個傳說就是漢高祖劉邦之母劉媼懷劉邦的故事。

雖然,劉媼並不是泰西聖母一樣是是以處子之身孕育的高帝。

但是,劉媼懷上漢高祖的傳說也和泰西聖母懷泰西神子差不多的。

傳說劉媼曾在大澤旁歇息,夢與神遇,其時雷電交加,天色晦暗。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前去尋找,見有蛟龍伏於劉媼身上,不久即有了身孕,生下漢高祖劉邦。

由此可見,按照傳說的套路,應該就是神仙給劉太公送了帽子,所以,才有了劉邦。

至於,泰西聖母到底是怎麼回事,陳振龍也沒有窮究的心思,畢竟,都是一千六百年前的事情了,說都說不清了,所以,也就沒必要去深究這個問題。

況且,深究完了之後,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問題。

所以,還是秉持著入鄉隨俗,相互尊重的原則比較務實。

如果真想抬這個槓了,那就等著某一天開來的船都是架著大炮時再去探究。

否者,還是文明一點比較好。

遊玩了一日後,陳振龍也玩累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陳振龍就沒在讓利瑪竇給他當導遊了。

剩下的時間來他要主持一次購書會。

泰西有名有姓的先賢書籍,已經收集的差不多了。

只有當代和近代的個人著作,陳振龍還沒收集多少。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陳振龍就讓人在羅馬街頭最顯眼的位置上打上收求購書籍的招牌。

這次陳振龍要收集的書籍就是自文藝復興之後各路名家的私人著作,這些著作現在可能還在蒙塵狀態或者被束之高閣僅有個別有志之士在研讀研究。

所以,在求購的難度上也比傳統的先哲名著有些難度。

但是,畢竟這是東方人擺的求購攤位,所以,在接來下的這段時間裡,就出現了很多很多來到這裡奉獻上自己的著作或者老師,祖先的著作。

陳振龍在收集這些私人著作時,為了表示天朝上國的氣派,於是,就規定了每一份著作都可以換取一件來自大明的陶瓷茶碗!

這一件陶瓷茶碗在泰西人看來簡直就是貴若黃金的存在,一時之間,羅馬城及羅馬城附近的人都激動瘋了。

但凡家族出過名人,有所收藏的,都開始翻箱倒櫃的去找,想要找到一些可以換取東方瓷器的家傳著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也正因此陳振龍的大方,這段時間羅馬的圖書館和貴族私人收藏的書籍草稿,丟失率紛紛上升。

由此推斷,這些被私人珍藏的書籍草稿肯定是被某些吃裡扒外的家賊給偷了。

但是,這些丟失書籍手稿的貴族們也只能一聲哀嘆,並且主動把自家藏書也搬運出來跟陳振龍換瓷器。

最後,陳振龍換到的書籍實在是太多了,帶來的瓷器都不夠用了。

於是,陳振龍也只能悲痛了做了一個決定,從今以後,十份著作可以換一件瓷器。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攔住泰西人的熱情,他們依然瘋狂收集各地的書籍來羅馬換瓷器。

陳振龍看著熱情的泰西人,他感嘆無比,這些人真是熱情無私。

這麼好的知識居然都願意拿出來換瓷器。

這在大明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很多大明工匠他們寧可把有些東西帶到棺材都不願意留下隻言片語,唯恐自己的絕門手藝被人學去了。

泰西人倒好,他們居然就這麼堂而皇之的把自己的著作寫了下來,並且還絞盡腦汁想要傳播出去。

這和大明工匠們的想法真是天差地別,一左一右。

可能,也就是因此,皇太子殿下才讓自己來收集泰西的書籍和工匠秘籍吧。

這實在是太容易了。

最後,陳振龍發現自己帶來的船隻也轉不下這些書籍了,於是,在教皇和熱情的泰西貴族幫助下,陳振龍又從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那裡買了十幾條大船!

順帶著也送了陳振龍數百位水手和船隻維修的工匠。

看到,這麼熱情的教皇和泰西貴族,陳振龍感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

泰西人實在是太熱情好客了。

對此,陳振龍也給教皇和泰西貴族們畫了一張大餅。

他把皇太子給他一份聖旨拿出來了。

這份聖旨是一份空白聖旨,是要陳振龍在泰西隨機應變自己決定是否使用的。

本來,陳振龍是打算收藏著這份空白聖旨,當做傳家寶的。

現在,看到這些熱情的泰西人,陳振龍決定他要用這份聖旨給泰西人畫個大餅了。

——————————————————

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