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明者皇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六百五十二章 開遼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百五十二章 開遼令

時光荏冉。

流水般的時光終於在時間的長河中經過了萬曆二十七年,經過了萬曆二十八年,來到了萬曆二十九年。

這一年的夏天熱意盎然,天上的太陽好似突然變了一張臉,對侵蝕屬於自己季節已久的寒風發起進攻,肆意的發洩著自己怒火,炙烤著大地!

本在這一年的五月之前,由於經久不退的冬意,使得萬曆二十九年的整個春天都顯得格外冷徹,就連四五月時的初夏也受到了這些寒風餘味影響,變得有些讓人經不住在想這冬天是不是忘了走了?

也就在人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天上的太陽好像突然想起了自己職責,賣力的將自己的熱浪衝擊到久違的大地之上。

就在一瞬間,大明頓時從寒季進入到了炙熱的夏季!

朱常洛感受著這突然的天氣變化,他的臉色一沉,因為朱常洛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接下大明可能就會進入到冰火兩重天的極端氣候環境之中。

到時候不僅會有冬日的極寒,還會有夏日的長旱。

考驗大明命運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傳旨,宣申用懋覲見。”

朱常洛立刻宣召申用懋來見,現在的申用懋已經從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升任到了掛有工部尚書銜的河道總督位置上。

現在的他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大明水神了。

申用懋聽到朱常洛的宣召之後,立刻停住了手上的工作,馬不停蹄的隨著宮人到了慈慶宮來。

“臣,河道總督兼工部尚書申用懋參見聖太子。”

申用懋到了慈慶宮後,立刻叩拜行禮。

朱常洛道:“起吧。”

等到申用懋起身之後,朱常洛立刻問道:“黃河今年的水情如何?”

申用懋聽到皇太子問起黃河的事情,這可是申用懋洋洋自得的功績所在。

申用懋回道:“回稟殿下,黃河水情較比前些年溫順極多。自從有了工部水泥的用來修築黃河堤壩之後,黃河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出現大的決口事件。現在臣還在按照潘文襄公的束水衝沙之法,清淤河南開封段的地上懸河。”

歷史的潘季馴好像是沒有被朝廷賜諡的,這一世的潘季馴在西山療養院壽終正寢之後,朱常洛便讓內閣為其議定諡號,最後選定了文襄二字,以表彰潘季馴治河有功,利在千秋的功績。

朱常洛嗯了一聲,“這些事情你做的不錯。孤找你來,不光是為了黃河的事情。近年以來天象無常,四時有變,酷暑寒冬比以往更甚。孤擔心,接下來會有大澇大旱發生。”

“故而,孤想瞭解一下陝西,河南,山西,北直隸等地的水利工程進展的如何了?自古以來,隨著天地之大變,原來的關中沃野,也開始變得乾旱少雨,孤擔心,照此以往,關中之旱與河南之旱會變得更加極端頻繁。”

“所以,孤要未雨綢繆,為此兩地興修水利,減緩旱情,使得關中,河南百姓能夠安度災年。”

聽到朱常洛的話後,申用懋再拜道:“臣已經在安排人手測繪關中,河南水文情況,北直隸的水利堤壩已經開始施工建設,相信在十年左右,臣就可以完成關中,河南等地的基礎水利建設。”

朱常洛聽完申用懋的話,滿意的點點頭。

申用懋師出潘季馴,也算是一代水利大師,而且,父親也是前內閣首揆申時行,在原本的申時行的故舊門生之中也算小有影響力,由他主持大明的水利工作,也能減少很多地方官員的羈絆和不合作,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本來朱常洛也考慮過以河南,關中之民填充四川的方式來避開小冰河時代的殘酷危害。

但是,在瞭解過了四川的情況後,朱常洛覺得自己想多了。

滿清時期之所以會以中原之民填充四川,那是因為明末的戰亂導致了四川百姓傷亡過巨,而且,那時也處於小冰河時代的晚期,河南,關中等地的氣候極端,動輒就是長久的大旱,老百姓也沒活路,只能聽從官府的命令去了四川。

但是現在的四川,雖然也說不得是人滿為患,但,至少那裡是不缺人口的。

還有就是遷移政令執行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深受漢文化宗親影響的中原之民,想要他們背井離鄉,遠離故土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墾生活,這實在是太難了。

當然,也可以強令他們遷移。不過,這後果也很嚴重。

在古代的交通條件和暴力執法問題,一直都是老大難的問題,根本不是朱常洛一道命令就可以解決的。

若是,真的強令河南關中之民去了四川,這一路上不知道會死多少人。弄不好也會引起一場巨大的民潮起義,這完全就是得不償失一道拍腦袋政令,所以,最後,朱常洛只能否了。

現在,朱常洛能利用的就是用水利技術,儘量的減少小冰河時代引起的極端氣象問題。

當然,在執行興修這些基礎水利設施的時候,朱常洛也下了一道相對溫和的移民政令,這道政令就是被後世譽為“闖關東”大移民的開端——開遼令!

之所以會下開遼令,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四川是不缺人,但是,遼東缺啊!

遼東那麼大,漢民卻不多,始終遊離在女真和蒙古部族手中。

中原王朝強橫的時候,遼東自然大定。一旦,中原不穩,這裡始終就是心腹大患。

而唯一能解決這種大患的方式,就是充斥漢民,澹化當地的女真和蒙古部族,使得他們也漸漸的接受漢人的王化教育,時間久了,這裡自然而然也就會像是九州古地一樣,成為中原王朝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在原來的歷史時空中,由於,滿清入關,定鼎中原之後,那時的漢民來往遼東便利,漸漸的也就使得遼東大地充滿的來自關內的漢人在那裡開墾荒田,休養生息。

最後,在康熙末年的時候,康熙皇帝突然警醒,認為漢民入遼太多,會驚擾滿清龍脈,斷了滿清的後路。

於是,就下令禁止漢民入遼。

但是,已經為時已晚,漢民已經大量充斥到了遼東,改變了遼東的民族主體,再加上清末民初時的又一次大規模闖關東移民,這又使得遼東漢民更多,更加密不可分。

所以,不論後來的列強和倭寇在東北如何折騰,最終也只能失敗。

這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遼東的民族結構改變了,和關內的傳統漢地已無二致。

所以,最終,遼東變成了東北,變成了自古以來便密不可分的九州大地。

雖然,小冰河時代的到來也會使得遼東更冷,但是,遼東地廣人稀,還有肥沃的黑土地,以及蘊藏了無數奇珍異寶的原始森林。有了這兩點作為吸引之後,在配合上開遼令的重重福利,自然也就會有具有冒險精神的中原之民,不遠千里,跋涉千山去遼東的。

在朱常洛的開遼令中,只要願意去遼東生活的百姓,他們在遼東開墾出來的荒田,朝廷一律免賦十年。而且,西山皇莊的商號還會制定來遼東的糧食及山貨的最低保護價,用來收購遼東之民種出來的糧食和在山林中獲得山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道開遼令下去之後,最靠近遼東地區的山東之民,就蠢蠢欲動了。

在山東和北直隸等地,這些本就是為大戶人家種地的佃戶們在開遼令的誘惑下,開始漸漸的嘗試闖關東之行。

為了保證了這些百姓們闖關東的安全,朱常洛還下來沿途的州府給予這些帶著希望,背井離鄉闖關東的百姓們一些基礎的支援,比如可以熱風擋雨住處和一口暖和的口糧。

雖然,這些支援很有限,但至少這也是一種人性的溫暖,讓這些本來忐忑的移民們,心中可以更安定幾分。這也算是朱常洛的一個善意吧。

畢竟,大明這兩萬萬子民的前途命運都已經和他血脈相連了,他自然也要竭盡全力的為這些百姓們找到一條活路才對得起的他的身份,他的責任!

“十年,好孤給你十年。這十年你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孤都可以給你抽調。但是,你必須要向孤保證,十年之後,河南和關中必須從此無大患!”

朱常洛直接就給申用懋十年的期限,並且,也許諾了他全權之權。這份信任在整個朝堂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申用懋立刻拜道:“十年之內,臣若無法完成河南和關中等地的基礎水利建設,臣願意以項上人頭做賠。”

朱常洛看著申用懋這般堅定的眼神和回答,他也倍受觸動,若是大明之臣,都有了申用懋這般的覺悟,小冰河時代又有何懼?

朱常洛起身過來,扶起申用懋,“卿之心,孤瞭解。卿放心大膽去幹,孤一定會鼎力支持,保證卿的差事能夠順利完成。”

申用懋無比感動,他從沒想到皇太子居然會對水利這般的重視!

趁此機會,申用懋又說了一件重大的水利問題。

申用懋道:“殿下,臣還有一事要啟奏殿下。”

朱常洛道:“但說無妨。”

申用懋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摺,恭敬呈上,“臣請旨,殿下能夠恩准臣實施黃河迴歸故道的計劃。”

朱常洛接過申用懋的奏摺後,沉吟片刻後,說道:“仔細說說。”

申用懋當即大喜,又忍不住給朱常洛行一大禮。

改黃河回故道的夢想,不僅是申用懋的夢想,更是歷代治水大家們的夢想。

自從黃河在元末明初的那次決堤之後,就如脫韁的野馬,離開了他原來的河道,以浩瀚無比的姿態衝進了淮河的水道。

自此以後,便是進入了黃河史上著名的“黃河奪淮入海”時期。

黃河奪淮之後,給了淮河兩岸帶來了無窮災難。

淮河本就有自己的汛期,到了淮河汛期之後,淮河中下游的安徽,南直隸等地就會陷入一片澤國的慘烈之狀。

現在有了黃河的加入,使得本就慘烈的淮河中下游兩岸,變得更加悽慘。

每到汛期,洶湧的洪水就像是一頭擇人而噬的恐怖巨獸,所到之處,便是一片白地,寸草不留。

這二三百年來,朝廷治河的投入幾乎投到河南及安徽和南直隸等地。

但是,每年這裡還是會有決堤,不論花多少銀子進去都是在打水漂。

所以,有志之士就想著有朝一日可以重新馴服黃河,使黃河脫離淮河的河道,回到自己原來的河道,自河南向山東奔流入河。

可惜,這太難了。

河水無情,人力有限。

人力鬥不天地之力。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黃河日復一日的搶在淮河的河道中肆意妄為。

但是,現在這一切好像有了可能。

因為,水泥的出現給了申用懋希望。

只要把水泥運用的得當,定然就可以馴服黃河,使其乖乖的回到自己的河道中,繼續做一條恩澤萬世的母親河。

朱常洛自信的看著申用懋的奏摺,聽著申用懋在一旁的解說。

朱常洛對黃河和淮河之間的問題,也總算是有了一點深入的瞭解。

到了最後,朱常洛問道:“若使黃河迴歸故道,需要多少年之功,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這些問題朱常洛必須有考慮,因為,這個工程實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交給具有高度機械化的現代社會,這個工程也是需要長久論證才會有結果的國家級大型工程。

一旦施工,那就是數以千億級的投入和數以十年計的超級工程。

所以,朱常洛不得不慎重。

申用懋道:“大約需要三十年,需要五百萬人力的投入才能完成。”

聽到申用懋的話後,朱常洛都被震驚住了。

“三十年?五百萬人力?”

這可不是鬧著玩了,這比幾十場生死攸關的國戰都要恐怖的。

這樣的投入,別說是朱常洛,就算是朱元章在世,也會想都不想的拒絕的。

因為,這實在是超出時代能力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朝一代能夠完成的偉大工程。

在朱常洛的歷史記憶中,黃河能迴歸原來的故道,還是因為光頭校長要阻止倭寇入侵的步伐,下令炸了黃河堤壩才僥倖成功的。

根據從後世的資料,朱常洛知道那場浩劫,絕對稱得上是滅世之難。

奔湧黃河水,並沒有制止住倭寇繼續入侵的步伐,相反倒是世代生活在黃河下游的老百姓們受到了滅頂之災。

幾百萬生民,就因為這一炸,被黃河之水吞噬,原來賴以生存的土地也因此成為了種啥啥絕收的鹽鹼地。

可以說,這樣的工程真的不是現在的大明能夠主持完成的。

真想要完成這樣的超級工程,大明的工業化至少要再進步一百年到二百年,才可能有那麼一點希望完成。

現在是絕無可能的!

所以,就在申用懋說完的時候,朱常洛也合上了他的奏請。

朱常洛嘆息一聲道:“此事太多重大,不僅有傾覆社稷的危險,更有不可預測危害。稍有不慎,黃淮下游的數百萬生民都會因此喪命。所以,孤不能準!”

朱常洛拒絕了申用懋奏請,但同時朱常洛也沒有把奏摺還給申用懋,而是自己收了起來。

申用懋的眼中頓時充滿的遺憾,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計劃太瘋狂了。

可是作為了一水利人,作為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人,申用懋是真心希望黃河能夠迴歸故道,與淮河分開,給安徽南直隸的百姓帶去安康和幸福。

看著申用懋遺憾的眼神,朱常洛也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孤雖然不準,但不代表你的方案不行。你的方案,孤剛剛也仔細的看了。是有可取之處的。”

“只不過,現在的大明還沒有這樣的實力去完成這樣的曠世工程。孤也倍感遺憾,但是孤相信,總有一天大明會有實力完成這件曠世奇功。”

“這一天,可能是一百年後,也可能是二百年後,但是,只要大明還在,孤就可以向你保證,大明的後世子孫,會完成你今天之夙願。使黃河迴歸故道,成為一條造福萬代的良善之河。”

聽到朱常洛的保證之後,申用懋哭了。

申用懋熱眼含淚道:“臣為後世子孫謝殿下了。”

朱常洛道:“你不必替他們謝孤。他們要謝就謝他們自己吧。將來的事情,孤做不了,你也做了。只有他們自己能做,如果,到了那時他們自己有能力,他們自己便會做此事。”

“孤會把你的這份奏摺留檔宮中,昭示後繼之君,讓他們記住自己的使命。大明只要不斷的進步,不斷的發展,才有希望做到你的夢想。這也算是孤給他們的一個警示和鼓勵吧。”

朱常洛這一番話又讓申用懋動容不已。

他真沒想到皇太子殿下居然要把他的這份奏摺留檔宮中,作為警示後繼之君的一份旨意。

這份殊榮實在是太高了,完全超出了申用懋的想象。

申用懋立刻拜道:“殿下,使不得啊。臣此番奏議只是一家之言,豈能作為警示傳於後繼之君?請殿下收回成命。”

朱常洛笑道:“如何使不得?此奏議為國為民,又可為萬世子孫福利計。將它作為一份警示後繼之君的旨意,恰如其分。正好也可以激勵他們繼續前進,繼續施行以民為本的仁政,德政。”

朱常洛的一番話使得申用懋由心敬佩。

皇太子的胸懷高越古今,容納四海。不計較一人之得失,只看天下之得失。

有此仁君在朝,大明還愁不能中興,何愁不能盛千秋萬代?

申用懋感激不盡,再次叩首。

而朱常洛則是又一次的親自攙扶,兩人之間的君臣之誼,在此映輝之下,已經可以照耀古今,成為典範。

————————————————————

5000字到!

新卷首開,求月票,求打賞,更求全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