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明者皇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三章 糧食的重要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八十三章 糧食的重要性

奉辰宮中。

朱常洛又在攙著大肚子的上官氏慢走,上官氏被朱常洛這樣攙扶著,心裡美滋滋的。

上官氏善解人意的說道:“殿下,臣妾馬上就有第二個孩子了。殿下可不可以答應臣妾一個請求?”

朱常洛說道:“愛妃只管說。”

上官氏柔聲說道:“請殿下不要再讓宮中的姐妹們喝避子湯了。臣妾已經快兩個孩子了,若她們還無所出的話,天下人都要說臣妾善妒了。”

“臣妾也想殿下可以子孫滿堂,環繞膝間的。臣妾被殿下這樣獨寵著,會讓臣妾在宮中的姐妹間生出隔閡的。”

朱常洛一聽是這事,朱常洛哈哈一笑,“愛妃多慮了。孤懂愛妃的心意。孤之所以會這麼安排,也是為了她們好。若是,她們早於你誕下了孤長子,而你又為孤誕下了嫡子,這會引起後宮之中不必要的齷齪心思誕生。”

“所以,孤為了不重蹈覆轍,也只能出此下策了。現在,校兒也不小了,你又有身孕在身,孤也該雨露均沾,開枝散葉了。”

朱常洛扶著上官氏這樣說著,上官氏聽到朱常洛的這個回答後,她心中的結也終於解開了。

生下朱由校之前,不管是萬曆皇帝,還是王皇後,王恭妃等人,都是默許朱常洛的作為的。

因為,她們很清楚嫡庶之爭,若是處理不當的話,又會再一次動搖大明國本的。

所以,他們也就預設了朱常洛的行為。

但是,自從朱由校誕生之後,不管是萬曆皇帝還是王皇後等人,都開始催促朱常洛儘快開枝散葉。

而朱常洛那時候也沒心思給這麼多孩子當爹,就以朱由校還小為藉口擋住了一段時間。

現在,眼看著上官氏的二胎又要誕下了。

王皇後和王恭妃先後都找了上官氏談了心。

上官氏聽著王皇後和王恭妃的話,心裡也委屈極了。

這種事情又不是她能左右朱常洛的意思的。

所以,最後的委屈也只能上官氏一個受著了。

現在,乘著這個機會,上官氏又提出了這個事情。

朱常洛沒有再迴避了。

這讓上官氏的心裡既有些放鬆,又有些空落落的。

但是,身為皇家的女人,怎麼可以阻止其他女人為皇家開枝散葉呢?

所以,上官氏也必須以正常大母的心態來看此事了。

上官氏停住腳步,臃腫的身體對著朱常洛微微拜道:“臣妾替妹妹們謝謝殿下的恩典了。”

朱常洛道:“還是你懂事,孤沒白疼你。”

朱常洛又扶著上官氏走了一會兒後,才小心把上官氏交給了她宮中的伺候宮女手中。

朱常洛說道:“孤前殿還有些要政要處理,就先不陪你了。你一個人好好修養,切莫虧待了自己,虧待了你肚子的孩子。”

上官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回道:“臣妾記下了。”

朱常洛又輕輕撫摸了一下上官氏的小手,就離開了奉辰宮。

到了慈慶宮前殿,英國公張維賢和定國公徐希皋,以及兵部尚書邢玠已經在等候著了。

三人看到朱常洛的到來,立刻拜道:“臣等參見殿下。”

朱常洛伸手道:“平身。”

然後朱常洛就徑直的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朱常洛拿起桉上的摺子說道:“你們擬的方案孤已經看過了。這個方案孤覺得沒什麼問題,兵部可以按照這個方案準備了。”

“開拓西域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完成的壯舉。所以,孤希望你們可以放平心態,不要用只爭朝夕的心態去看待此事。”

“況且,孤還年輕,等得起的。西域可以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去經略,所以,兵部的準備一定要是一個長期的計劃。這次在在蘭州擴建的事情,也不能急躁,要徐徐圖之,漸漸的把周圍部族和周邊漢民都吸引到蘭州才是重中之重。”

“要讓蘭州周圍的百姓們感受到大明的誠意,感受到大明對他們的關懷,切不可炫耀在蘭州周邊的部族之間過分炫耀武力。要想法子的拉攏他們,讓他們做大明開拓西域的先鋒,為大明後續開拓西域提供準確而又詳實情報才是此次的經略重點。”

朱常洛劃定了蘭州為開拓西域的橋頭堡,不過,這時候的蘭州還不是太受朝廷的重視,除了在明初的時候。

由於,大明國力的昌盛,積極的開拓過一次的蘭州外,剩下的幾百年裡,蘭州幾乎就是一個小透明的存在。

若不是此次要開拓西域,朱常洛都不知道在蘭州居然還有一個大明的藩王在那裡就藩了二百多年了。

由此足見,大明的藩王真的多到讓人記不起的地步,好像隨便是個地方都能拉出幾個藩王來。

蘭州之藩之朱元章的第十四子肅王朱楧的封地,現任的肅王是第十一代肅王朱紳堯,這位肅王在明代藩王之中也算個異類。

因為這位肅王在蘭州為王期間,居然實行仁政,不僅對蘭州的當地的百姓照顧有加,還減免了當地百姓的勞役。

這樣的作風在明代藩王之中,那真是異類中的異類。

本來朱常洛還想著找個由頭把移藩,給在張家口的楚王做鄰居的。

但是,透過了宗人府和當地的實際調查之後,朱常洛也不好意思這樣對待一位素有賢名的賢王了。

所以,這次朱常洛也給朱紳堯足夠的榮耀,讓他擔任蘭州大營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凝聚蘭州周邊的民心,降低當地部族對即將開赴蘭州大營的大明軍隊的敵意。

可以說這份榮譽在明初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位藩王獲得過了。

這次朱紳堯能獲得這樣的榮譽,也是出乎意料的。

當朱紳堯被朱常洛任命為蘭州大營主帥的時候,天下的藩王們無比激動涕零,他們都錯以為屬於自己的春天要來了。

個個都在藩地激動的夜不能寐,連夜給朱常洛寫了一封又一封表忠心的摺子。

朱常洛看到這些奏摺之後,也呵呵一笑,隨便湖弄了幾句,表揚了一下這些藩王們的忠誠之心,算是把他們給安撫住了。

邢玠聽完朱常洛的話後,回道:“殿下請放心,臣已經安排了得力的干將到了蘭州輔左肅王,現在在蘭州,臣已經利用寧夏鎮的威名,初步的立足了腳跟。後續,工部和西山皇莊的建築局也會按照計劃逐步延伸京寧水泥路到蘭州去。”

“同時,蘭州的擴建和屯田工作也在穩步進行,寧夏牛頭溝小鎮提供的土豆和番薯也已經在蘭州試種,到了今年秋季應該就可以看到此二神物在蘭州之地的威力了。”

朱常洛肯定了邢玠的動作,朱常洛說道:“蘭州地處西垂,但戰略位置極為重要,那裡也是西北漢民的聚集要地。對那邊的教化工作也不能落下了。這些年因為朝廷自身的原因,對蘭州這裡關注極少,以至於阿教在蘭州遍地開花,漸成氣候。”

“孤對此深感憂慮,若是聖人教化被阿教取代,那麼蘭州和即將開拓的西域,還能人心歸附嗎?等此次議事完畢後,你要和內閣通個氣,選派一批德高望重的大儒和具有教化之功的大僧進駐蘭州宣化儒家真意和佛家真傳,使蘭州周邊的百姓們能夠重新沐浴在儒家的教化之下,虔誠在佛家的真善之中。”

“孤也會照會禮部和吏部,增加一下蘭州地區的舉人進士的名額,增加一些蘭州籍官員的提拔任命。使得蘭州士人能夠清晰感受到朝廷對蘭州的重視。”

看著已經離散中原七百多年的西域,又看著蘭州和寧夏地區的阿教,朱常洛真的是深感憂慮。

這個時代的人或許不懂宗教的威力,但是,朱常洛太清楚宗教的可怕力量了。

如果放任自流,任憑阿教在西域和蘭州,寧夏氾濫,到時候想讓西邊歸心,那難度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就在現在朱常洛就要未雨綢繆,提前佈局文教方面的安排,使得此地的百姓們能夠清晰感受到大明朝廷對他們的深切關懷。

邢玠拜道:“殿下聖德,蘭州百姓若能感知殿下之心,定然也會感激不盡的。”

朱常洛笑道:“孤不需要他們感激,孤只想讓蘭州百姓知道,不論他們生活的地方多麼艱苦,朝廷依然沒有放棄他們。在朝廷的心中,在孤的心中,蘭州百姓永遠都是大明需要守護的百姓。孤會開拓西域,重新打通漢唐之時的絲綢之路,為他們帶去安寧和富裕的生活。”

殿中的三人聽著朱常洛對蘭州百姓的深情告白,三人俱都感動無比,這才是心懷天下的大明之主啊!

三人一起拜道:“殿下聖德,臣等為大明百姓賀。”

朱常洛又笑道:“起身吧,今天的事情才剛剛開了個頭,還要很多人沒說。至於孤聖德不聖德的事情,還是交給百姓們去評判吧。”

“接下來再議一議九邊的情況吧。這兩年北地酷寒,草原上的部落舉步維艱,他們每到七八月間就會縱馬叩邊,這樣的情況,孤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草原之民也是我華夏之苗裔,看著他們生活如此困苦,如此迷茫,還不知自己的歷史過往,僅憑著生存的本性,就要瘋狂的攻擊長城,想著劫掠一下長城內的糧食衣物度過嚴冬。孤心裡都難受啊!”

現在透過重修遼金蒙元之史,已經在歷史和文化的層次上達成了中原草原俱為一體的共識,所以,當朱常洛說出這樣的話來時,邢玠等人也跟著感懷道:“殿下勿要難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今天道輪迴,致使大地回寒,亦非是人力能夠左右的。”

朱常洛道:“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孤受命監國,天道有變,而孤不能改,自然也是孤的過錯。孤只願在接下來的這段困難時間裡,孤能夠力所能及的為他們做些什麼,讓他們能夠扛過寒冬便也足矣。”

邢玠道:“殿下仁心無雙,臣為草原之民感謝殿下的關懷了。臣已經按照殿下的旨意,在九邊劃出了專門的互市之地,給那些願意以牛羊易過冬寒衣和糧食的草原百姓們提供了便利。只要他們願意編入大明黃冊,就近放牧,不聽部落調遣,三年之後,學會漢話者便可以申請定居長城之內。”

朱常洛道:“此事不能硬來,要徐徐圖之,要讓草原百姓感受到我大明的對他們一視同仁的關切之情。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歸附大明才行。”

邢玠道:“臣一直都在秉持著殿下的旨意,沒有強令過一位草原之民。”

朱常洛嗯了一聲道:“此事也是一場持久而漫長的過程,沒有數十年之功,是很難有所建樹的。”

“現在天時不爽,既是危機,也是良機!天地大寒,寒的不僅是我大明,也是草原。若在此時,我大明能夠更好的張開懷抱,擁抱這些嚮往和平安定的草原之民歸附華夏。”

“日積月久之後,草原之敵便會消於無形。廣袤的漠北草原也會成為我大明的牧場!為我大明百姓提供源源不斷的肉食和牛羊馬匹等牲畜。”

聽著朱常洛如此美好的未來規劃,邢玠也不禁心馳神往起來。

若真的可以這樣,以後中原草原就真的會親如一家了。

到時候,北方再無禍患,大明也將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成為後人敬仰的絕世王朝!

當然,朱常洛之所以敢這麼幹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因為糧食!

有了土豆和番薯兩大神器加入後,北方從此以後就不會再像原來那樣缺量少食,指望南方的供應才能過活的。

有了這些糧食之後,朱常洛不僅可以安頓北方庶民,更能以此為最有力的武器攻略草原。

到了足夠的糧食後,草原之民也不是傻子,他們自然清楚安定的生活要比他們朝不保夕,顛沛流離的遊牧生活要好的多。

所以,朱常洛根本就不擔心自己誘惑不到偌大的漠北草原!

畢竟,糧食!

不論古今,只要人還需要吃飯,它永遠都是和平安定的重要基石!

若是,一個國家斷了糧,讓老百姓吃不上一口飽飯,即便它再強大,武器再先進,最後也只能轟然倒塌,含恨而亡!

因為,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文明再發達,只要人還需要糧食來補充能量,那麼糧食安全永遠都是避不開的話題。

除非有一天人進化到可以不吃飯就能活。

否則,飯都不吃飽,還要談理想,談強大,談祖國,那就扯澹了。

雖然,孟夫子雲:“君子不食嗟來之食。”

但是,無數的芸芸眾生,有幾個是君子呢?

大多數人忙碌一生,為的不還是口中那一口吃的嗎?

只要了有了那口吃的,誰當皇帝,對老百姓而言都是無所謂的。

反正,最後他們都是要跪拜的。

無非就是從這一姓換成了另一姓而已。

對於,芸芸眾生而言這些都不算是改變。

唯有能不能吃飽飯,才算是對芸芸眾生最好的回報。

不讓人吃飽飯,還指望著芸芸眾生繼續俯下黔首,當牛做馬,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糧食始終都是一個王朝,一個國家最最只要的安全基石。

若是,這塊石頭被動搖了,還要忽悠老百姓,大談未來,大談理想,那就是耍流氓了!

最後也肯定是會被反噬的。

所以,朱常洛很清楚這一點,他太明白糧食的重要性。

若是,手中沒有番薯和土豆這兩個如同bug一樣的神器在,給朱常洛一萬膽子,他也不敢持久在朝鮮戰場上,更不敢大言不慚的開拓西域,懷柔漠北的。

畢竟,這一切的基礎都是需要糧食安全來做支撐的。

當兵的都吃不飽飯了,還指望他們保家衛國?

簡直就是開玩笑!

所以,在原來的歷史時空,明亡的一點都不冤!

北方六省除了藩王地主士大夫的盤剝之外,還要面對幾百上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時期折磨,這些苦難的老百姓們怎麼過活?

他們都開始易子而食,變成了眼中只有一口吃的的原始野獸,指望這些人繼續為大明流血犧牲,繳納遼餉,抗擊滿清。

簡直就是做夢!

所以,在原來的歷史時空,明亡的一點都不虧!

作為見證過歷史的穿越者,又經歷了這多年的治國理政,朱常洛早就清楚大明的癥結在什麼地方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現在,朱常洛要做的就是抽絲剝繭把這個問題解開,然後,整頓一下扭曲無比的吏治和宗室現狀。

也只有如此,朱常洛才能給大明以新生!

不然的話,就算朱常洛把番薯和土豆都交出去,普及下去,最後換來的也頂多就是給大明多續十年二十年的殘喘之命而已。

於真正的問題,是真沒辦法解決的。

所以,在解決吃飯問題的同時,也必須解決那些搶老百姓飯碗的人,才能讓大明長治久安,才能讓大明重新煥發出無窮活力!

不然,大明依然還是跳出封建王朝的宿命怪圈,還是會被浩浩蕩蕩的歷史大勢給碾成碎末的。

當然,朱常洛也未見過真正跳出歷史宿命怪圈的王朝和國家。

畢竟,朱常洛所知道的後世歷史之中,自工業革命興起和憲政政治的出現也就二三百年而已,而且,這兩三百年裡最後一百年還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

由此可見,很多的問題根本就沒有的到根本性的改變,想要維持不滅,唯一能做的就是跟隨歷史大勢,好好的做好順應民心的改革便是最好的結果。

————————————————————————————

5000字到!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