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開局成為墨家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會盟大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三章:會盟大典

清晨,大梁城的南門隆隆洞開。

魏國公室的全副儀仗整肅擁出,引來早在城外等候的大梁民眾的四野歡呼。

當一輛光彩閃爍的青銅王車在三千鐵甲騎士之後轔轔駛出城門時,這種歡呼達到了山呼海嘯般的高潮。

“魏候萬歲!大魏國萬歲!”

呼聲漫山遍野,大梁城竟是萬人空巷傾城出動了。

魏武侯興奮極了,在高高的青銅車蓋下不斷向四野的民眾父老拱手行禮。

自即位以來,他從來沒有想到民眾會對他如此擁戴。

這種隆重盛大的夾道歡呼,數百年以來肯定沒有一個國君享受過,他的父親魏文侯更是想也不敢想。

究其根本,還是我魏擊的功業宏大,四處征討,讓天下諸侯威伏,使魏國在我手中鼎盛起來了。

國富民強疆土擴大自不必說,單是這齊候朝拜,尊魏稱王之事,百年以來誰能做到?

齊國是強盛的老牌諸侯國,也曾是天下的霸主,即或是春秋時的齊桓公的“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也要打出天子的旗號。

如今齊候先來朝拜自己,再去朝拜天子,視天子為糞土,魏國完全是依靠實力安定天下的,齊桓公能比麼?

再說,此次齊國服軟後,魏國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趙國這個頭生反骨的小弟,滅趙並韓,一統中原之地。

將六國逐一消滅,一統天下,那時,我魏擊將成為一統四海的天子,魏國的民眾又該如何對我景仰擁戴?

想到了魏國和自己的光明未來,魏武侯猛然覺得眼前的紅色人海變成了匍匐跪拜的各國諸侯。

六國宮殿在人海中漂浮移動,洛陽的周天子也在人海中向他戰慄跪拜;他的燦爛王車從他們身上碾過,駛向天底下那座最輝煌的宮殿。

“稟報君上,齊國君主已在行轅外迎候,臣公叔痤先行接駕。”

公叔痤?魏武侯揉揉眼睛。

他的王車已經停在蒼茫葦草掩蓋的逢澤大道中,王車前站著一個頂盔貫甲的中年男人,一件大紅披風分外鮮亮,正是魏國丞相公叔痤。

魏武侯從夢幻中猛然醒來,臉上卻還保留著醉心的笑意:“噢,公叔丞相啊,你說何事?田午在迎候本候?”

“啟稟君上,齊國君臣盡在行轅外大帳外迎候君上。”公叔痤重複了一遍。

“哈哈哈,好!公叔丞相請上王車,與本候同行,一同接受齊候的朝拜!”

魏武侯完全醒過神來,在高高王車上向他的丞相伸出了尊貴的手。

公叔痤在地上深深一躬:“啟稟君上,為臣當恪守禮制,伴駕而行。”

“也好。”魏武侯一揮手:“車駕起行,會見齊君。”

公叔痤跳上自己的軺車,緊隨魏武侯的青銅王車之後,向行轅區浩浩而來。

……

當魏武侯那一片紅雲般的車駕儀仗緩緩推進到一箭之地時,鼓號齊鳴樂聲大起,肅穆祥和,氣勢宏大極了。

“聽見了麼?奏的天子雅樂!”江寒高聲向田佈道。

田布淡漠一笑:“戰國了,《大雅》誰都能奏。”

江寒搖搖頭,並沒有多說什麼,魏候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大魏國魏候駕到,齊國君臣參拜!”司禮高亢地宣誦。

齊國君臣在高車上一齊拱手高誦:“參見魏候……”

魏武侯一陣衝動,坦然受了一禮,然後連忙咳嗽一聲,莊容拱手:“諸位,魏罃有禮了。”

紅衣司禮高聲誦道:“魏候攜兩國君臣,入行轅!”

“齊候請。”魏武侯拱手謙讓。

“魏候盟主請。”田午也同聲拱手謙讓。

宏大祥和的樂聲中,魏武侯的車駕徐徐進入行轅,田午緊隨其後,也徐徐進入了行轅。

這時,公叔痤的輕便軺車早已經離開行列,與司禮大臣來到逢澤岸邊的祭壇下等候。

這是一座三丈高的木架祭壇,依岸邊土丘搭建,雖然是臨時急趕,但在大梁城能工巧匠的手中卻也是非常的堅固雄偉。

祭壇下,魏國的兩千鐵甲騎士圍成了巨大的環形騎陣,將祭壇圍在中央。

按照春秋戰國的傳統,舉凡重大的諸侯會盟,一定要舉行祭天大禮,否則不能得到上天的庇護。

但逢澤是一片大水,實在難以覓到一方祭天的高地。

公叔痤反覆揣摩,獨出心裁,向魏武侯提出在逢澤岸邊水天共祭。

他認為,逢澤居天下四大名水之中央,聚河濟淮江之精華,實乃魏國之德水,自當與天相通。

魏齊會盟祭逢澤,將使魏國逢澤變成和魯國泰山一般的聖地,魏國威德也將大昭天下。

魏武侯極是受用,大為贊同。

兩國君主的車駕隆隆開到祭壇下時,朝陽下的逢澤水面已是金波粼粼,壯美異常。

三丈餘高的祭壇上五色旌旗獵獵招展,祭壇下煙波浩淼的逢澤一望無際地伸展開去,水天相連共一色,分外的壯闊。

黃鐘大呂奏起莊重肅穆的祭天雅樂,魏武侯踩著紅氈直上祭壇,彷彿回到了年輕的時候,三十六級臺階竟然一口氣登了上來,連自己都覺得驚訝。

他的神情肅穆,向正中央長案上的三牲祭品深深一躬,展開竹簡,高誦公叔痤為他寫下的那篇長長的祭文。

祭壇下的田午仰頭望著高高的祭壇,搖頭冷笑了一聲。

“祭祀大禮成!”司禮大臣亢聲高誦,祭壇下的兩國君臣們一齊回過神來。

公叔痤的軺車駛到,高聲拱手道:“敢請各位回行轅歇息,午時會盟大典。”

“有勞魏相了。”田午拱了拱手。

田午回到了行轅並沒有休憩,而是叫來了江寒與田布。

“江先生,上大夫,魏候似乎並無稱王之意。”田午坐在案後,無奈的揉著笑僵的臉。

他沒有想到,魏國君臣竟然把一次簡簡單單的朝拜搞得如此繁瑣。

江寒微微一笑:“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只要在魏候心中埋下這顆種子,早晚會生根發芽的。”

“魏擊性子狂傲,早年一直都在軍中,覆滅中山國後,又在中山國執政多年,成為魏候後,更加目中無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繼位多年,先與秦國發生了陰晉大戰,五萬魏武卒,大破五十萬秦軍,秦國自此一蹶不振,成了山東六國眼中的蠻夷。”

“但魏擊並未賞賜功臣,反而猜忌吳起功高蓋主,逼得吳起出走楚國,可見魏擊是一個心高氣傲,且氣量狹小的君主。”

“而魏國與趙國的恩怨,要從趙候趙章繼位開始說起,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魏擊趁著趙章剛剛繼位,趙國的朝政不穩,收留了謀反出逃的趙國公子趙朝。”

“並且出兵幫趙朝攻打趙國國都邯鄲,想要扶持一個聽他號令的傀儡君主,但吳起的離開,讓魏國的軍心不穩,加上圍攻邯鄲的並非魏國的主力部隊,魏軍竟然在邯鄲兵敗。”

“這件事我知道。”田午笑了笑:“此事我父親還曾經參與。”

因為當時田氏代齊還並未得到周天子的承認,所以當時的田氏家主屢屢向魏國示好,送去了無數珠寶。

加上趙國如果南下,對齊國也並沒有什麼好處,魏齊兩國便以武力威脅,脅迫周天子將田和真正的封為了齊候。

然後魏齊兩國便一同阻止了趙國南下,趙章自此也開始恨上了齊國。

魏擊見在趙國搞事不成,又把目光放到了秦國,送秦國留在魏國的老公子嬴師隰入秦,想把他扶持成一個傀儡君主,奈何嬴師隰是一個有雄心的人。

只留下了一句魏擊在位,秦國絕不主動攻魏的誓言。

江寒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自魏齊聯軍擊退了趙軍過後,趙國不斷的對齊國發起進攻,奪了齊國的稟丘。”

田午的眼神黯淡了下來,丟掉稟丘,是齊國人心中永遠的痛,他父親臨死前的遺願,就是能將稟丘收復。

“與齊國征戰佔到了便宜的趙章,自信心滿滿,開始不斷的挑戰魏國霸主的地位,把目光放到了衛國。”

“衛國是中原的核心區域,與各國都有交匯,從趙鞅時代開始,趙氏就一直想控制衛國,此時的衛國,已經成了魏國的從屬國。”

“前幾年與魏擊撕破臉的趙章自然不會與魏國客氣,傾舉國之力向衛國發兵。”

“趙國在衛國的國都濮陽北面,修築了剛平城,作為進攻衛國的基地,大舉入侵,佔領了東野地區的土地,並且包圍了衛國的國都濮陽。”

“很快趙國就攻破了衛國國都的兩座城門,衛國險些被滅國。”

“此事觸動了魏國的核心利益,魏擊親率魏武卒迅速前往濮陽支援,在兔臺大敗趙軍,解了濮陽之圍。”

田布接著說道:“這一年太公離世,先君繼位,在我等的建議下,齊國與魏國一同出兵幫助衛國。”

“衛國在魏齊兩國的幫助下,很快發動了反擊,攻破了剛平堡壘,攻入趙土,一直打到了中牟城下,離趙國都城邯鄲近在咫尺。”

江寒點了點頭:“沒錯,此時我與孟勝先生正在楚國,趙章向楚國求救,楚王派遣吳起為大將,北上出兵救援。”

“吳起並沒有正面發起攻擊,而是繞過黃河,直接進攻魏國本土,魏楚兩軍在州西展開了大戰,吳起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大梁,危及魏國的國都安邑,楚國猶如一把尖刀,將魏國的國土割開。”

“趙國此時也發起了反擊,摧毀了魏國的棘浦城,攻入黃城,而齊軍見事不對,果斷退出了戰場。”

田布的老臉一紅,齊軍退出的事情背後,少不了他們的出謀劃策,坐山觀虎鬥。

“四處交戰的魏國,陷入了一片焦土之中,魏國第一強國的地位在戰爭中慢慢消磨,已經搖搖欲墜。”

“而且被魏國滅國的中山國,國君姬恆已經在暗中積蓄力量,趁著魏趙火拼,無暇顧及的時候,率領鮮于遺民一舉復國。”

“中山國的復國,讓趙國感覺如芒在背,魏趙的三年戰爭,讓兩國的國力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此時楚國後院起火。”

“楚王薨,吳起回國弔喪,被楚國貴族殺死。”

“中山復國,楚王薨逝,魏趙三年戰爭,最終以各國疲弱告終。”

“但魏擊並沒有選擇休養生息,為了彰顯國力,依舊不斷的攻伐。”

“可見魏擊是好武之君,魏國與齊國經靈丘之戰,結怨甚深,此番,齊候能夠折身朝拜,不僅能滿足魏候的虛榮心,還能化解魏齊兩國的宿怨。”

“齊候可知,魏國對齊國是怨,對趙國是恨,怨言可解,恨意難消啊!”

“哈哈哈。”田午笑著點了點頭:“江先生果真是快人快語,妙人妙語,天下大勢,盡在先生胸中,田午佩服。”

“齊候過獎了。”江寒謙虛的拱了拱手。

……

正當午時,逢澤北山坡上的總帳在初夏的陽光下血紅鮮亮。

三十六面牛皮大鼓隆隆雷鳴,六透過後,兩國君臣的各色車輛依次到達總帳行轅之外。

總帳前橫排四輛兵車,車上甲士各持一方紅色大木牌,組成“魏齊會盟”四個大字,兵車左右各有一面大纛旗。

東側是紅色的魏旗,西側是紫色的齊旗,兩面大纛旗之外,二百餘輛兵車組成環形車陣圍繞著行轅總帳。

環形兵車的中央,由八輛兵車排成一個巨大的轅門。

轅門入口處,兩排持戈甲士列成縱深甬道。道中紅氈鋪地,直達總帳深處。

總帳入口處有一方樂隊肅然跪坐,守鍾抱器,端嚴異常。

大鐘轟鳴六響,正是午時首刻。

轅門入口處,紅衣司禮大臣悠揚高宣:“大魏國魏候到——齊國齊候到——大魏國丞相到——”

鍾鳴樂動,禮賓官引導著魏武侯步入轅門。

精神飽滿的魏武侯身著一領大紅披風,頭戴一頂前後流蘇遮面、鑲嵌一顆光芒四射寶珠的天平冠,臉色凝重,目不斜視。

禮賓官連忙趨前引導魏武侯進入正北王座,其後是年輕英挺的田齊桓公田午,他身披紫色大披風,頭戴沒有流蘇的天平冠,腰繫長劍,大步穿過甲士甬道。

帳口禮賓官未及引導,他已徑自走到南側王位入座,將長劍摘下,橫置案頭。

兩國的大臣,則是坐在了東西兩側。

座中的眾人一齊向魏武侯拱手:“參見盟主魏候。”

魏武侯自信平淡地點頭受禮,環視全場有頃,右手一伸:“本候宣佈,大典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