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開局成為墨家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公子田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公子田午

殿外,有齊國紫衣宮衛數十人直立守護,他們一個個燕頷虎頭,魁梧雄健。

椎髻戴冠,穿披精美皮甲,手持雀弁,執惠,立於畢門之內;又有十餘人綦弁,執戈上刃,夾於兩階。

根據五行德性而論,齊國的旗幟皆為紫色。

因為齊國對國命五行的定論較為微妙,論發端的姜齊,並非周室的王族諸侯。

而且春秋中期以前的天下諸侯,尚沒有自立國命的僭越行為,所以姜齊仍然以天子德性為德性,旗幟服飾皆為紅色。

即使稱霸天下的齊桓公,也是尊王的,自然也是紅色。

但到了田齊時代,戰國爭雄,齊國既不能沒有自己的天賦德性,又不能從傳承的意義上接受火德,於是齊國推演出“火德為主,金德為輔,金煉於火,王器恆久”的火金德,旗幟服飾變成了紫色。

邁步進了殿門,只見內部陳設斧紋屏風,兩側靠門窗的位置,鋪設著雙層莞席供卿大夫跪坐,莞席飾著紫白相間的絲織花邊,前置無飾的几案,陳設彩玉、漆器。

禮官傳言:“趨。”

齊國六貴及大夫們即手持玉圭,整齊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東西向分班排列。

坐在最前面的是田午與高氏的族長高伯。

在一片鐘鼓禮樂聲中,國君由內侍們簇擁著,從側殿乘輿臨朝。

只見年輕的齊侯剡穿袞衣,戴冕冠,紋飾九章,乘坐墨輿,輿後的豎寺持有交龍圖飾的旗幟。

落座後,齊候剡的目光在位列前排的上卿高伯、鮑伯、慶伯三人身上一一掃過,最後目光停在了田午的身上。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日齊國六位上卿與諸位大夫齊聚,不光要祈求消除邦國封地中的疫疾,減少荒年帶給民眾的飢餓死亡,還要共同商議明年攻打燕國之事。”

田午和國懿伯對視一眼,果然如此。

欒氏族長欒伯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不語。

“君侯,今年攻打燕國,大齊出兵二十萬,奪得了桑丘,但燕國向趙國求援,魏、韓、趙三國一同攻打我大齊,兵至桑丘,迫使大齊退兵,桑丘一戰,勞民傷財,明年若是再打燕國,燕國一定還會求援,老臣建議,不宜再戰,需要休養生息。”

國伯手持玉圭,向前邁了一步,用洪亮的聲音說道。

“國伯老成持重之言,臣弟贊同。”田午也上前附和道。

“哈哈哈,國伯不必多慮,這次不會再有人幫助燕國了。”高伯站出來回答道。

“為何?”

“因為君侯已經見過趙候派來的使者了,齊國攻燕,趙國攻魏。”高伯眼中閃爍著寒光。

田午聽到這個訊息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色,趙國竟然答應攻魏。

說起來趙國和魏國之間的恩恩怨怨剪不清理還亂,實在是複雜不堪。

公元前382年,剛剛穩定了國內政權的趙敬侯攻打魏國的附屬國衛國,這是公然向魏國挑釁,也是報幾年前魏國支援公子朝叛亂之仇。

衛慎公不能抵擋,急忙向魏武侯求救。

魏武侯本就是一個超級打架王,沒有與趙敬侯客氣,直接出兵在兔臺幹淨利索擊敗趙國軍隊。

魏武侯以為趙敬侯兵敗後就會消停,結果趙國鐵著心要進攻衛國,趙敬候在衛國附近修築了剛平城,決定對衛國再次出手。

於是魏武侯聯合齊侯剡共同抵擋趙軍,衛慎公仗著有魏國與齊國撐腰,甚至出兵攻取趙國的剛平,一直打到趙國故都中牟城下,奪取了趙國河東的大片土地。

趙國與魏國、齊國、衛國的矛盾升級,魏國大有聯合齊國、衛國消滅趙國之勢。

次年,趙國組織兵力反擊侵略到本土的衛軍,魏武侯立即派軍隊大舉攻打趙國。

趙敬侯知道自己不是魏國的對手,只好派遣使臣向楚國求救。

楚悼王派名將吳起率軍救援趙國,吳起提出直接出兵攻打魏國後方威脅其首都安邑,讓魏國腹背受敵。

楚軍連戰皆勝,魏國腹背受敵節節失利。

趙國乘機反攻,奪取魏國棘蒲邑,不久又佔領了黃城。

魏武侯終於明白自己扛不住趙楚兩個強國的群毆,只好放下架子向趙敬侯求和。

趙敬侯也知道魏國雖然戰敗,那主要是因為楚國而不是因為趙國,何況楚悼王薨逝楚軍班師回國,趙國單挑不是魏國的對手,也就欣然接受魏國的求和。

而這個時候魏國的盟友齊國竟然轉頭進攻了燕國,奪取了燕國桑丘。

燕簡公向趙敬侯求救,趙國深知自己打不過齊國,立即向已經握手言和的魏國求助。

魏國也惱怒齊國背信棄義的作為,於是趙魏韓三晉同盟再次聯合反擊齊國,連續擊敗齊國軍隊。

三晉聯軍攻入齊國本土,直至靈丘,方才退兵。

剛剛重歸於好的趙魏兩國,正處於蜜月期,趙國怎麼會答應齊國攻魏。

田午的瞳孔一縮,這其中一定有詐。

田午第一想法就是稟丘,那原本是齊國故土,被趙國佔據,齊國一直無力收回。

因為晉國崛起後就是打遍周邊無敵手,只有楚國還能抗衡。

三卿分晉後更是只要三晉抱團,依舊是打遍周邊無敵手,齊國竟然想收復趙國控制的廩丘甚至在“三晉”眼皮底下進攻燕國,毫無懸念會遭致“三晉”的圍毆。

這說明只要三晉同盟存在,周邊任何國家無論是強大的楚國還是齊國,都只能低調。

趙敬候這個時候鼓動齊國進攻燕國,只不過是為了消耗齊燕兩國的國力。

燕國與趙國爭奪中山國土地,齊國與趙國爭奪稟丘土地,都有紛爭。

齊、燕兩國發生戰爭,對於趙國而言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君侯,趙國不可輕信,這些年趙國反覆無常,不斷背刺盟友,如果趙國不率先起兵攻魏,我大齊決不能進攻燕國。”田午站出來勸阻道。

鮑伯冷哼一聲:“公子做事如此畏首畏尾,齊國何時才能復霸?”

“並非田午畏首畏尾,而是趙國本來就有背棄盟約的先例。”

高伯臉上露出了冷笑:“就算趙國背棄盟約,我大齊難道還怕他不成?”

“不是怕他,而是空耗國力,魏趙韓三國不會看著大齊佔據燕國的國土而坐視不理的,一定會出兵阻止,到時候就是得不償失。”

“那公子的意思是,我大齊空有百萬帶甲之士,不求攻佔他國土地,學習宋國做一個聖賢君子,坐以待斃嗎?”慶伯臉上滿是不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田午的臉色陰沉了下來:“不發動戰爭不是坐以待斃,大齊需要整頓吏治,設立學宮,廣攬賢士,讓大齊百姓富足,人才濟濟,底子打牢,才有爭霸的資本。”

高伯又站出來辯駁道:“大爭之世,軍隊才是爭霸的資本,只有把其他國家打敗,他們才會臣服。”

大殿裡不斷的進行爭論,田午和國氏與高、鮑、慶三氏各抒己見。

然而齊侯卻一言不發,冷冷的注視著這一切。

兩撥人誰也說服不了誰,高伯對王座上的齊候拱手行禮。

“一切都由君候做主,君候的命令,我高氏自當奉行。”

“由君候做主。”鮑伯和慶伯也都嚷嚷著讓齊候下令。

齊候剡看著吃癟的公子午臉上露出了笑意。

“田午啊,你還太年輕,不懂國家的根本,土地人口才是國家的重器,只有不斷的兼併小國,佔領土地,齊國才能強大。”

“君侯,操之過急了。”田午倔強的說道。

齊候剡臉上的笑意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憤怒。

“這齊國你是國君還是我是國君?我意已決,明年春耕過後,起兵二十萬,攻燕。”

田午環顧大殿之內,發現高伯、鮑伯、慶伯都站在齊侯的一方,而一向與他親近的欒伯,竟然也一言不發。

看來四卿對於此事,都明白得很,從他踏入大殿那一刻起,就不是商議,而是通知。

田午怒火中燒,要不是國懿死死拉著他,性格剛硬的他幾乎就要當場發作了。

“公子,他是國君,不可以下犯上。”

國伯輕輕的搖了搖頭,小聲提醒道。

他是國君,這句話如同一個刺一樣死死的扎在田午的心裡。

坐在王位上的那個人,論學識,魄力,哪樣都不如自己,只不過是嫡長子罷了。

田午眼中閃爍著寒光,不就是國君之位嗎?我自己來取。

知道此時不是發作的時候,田午低下了頭。

“田午領命。”

“哈哈哈,好。”齊候剡張狂的大笑。

“明年開春,高氏、國氏、鮑氏、慶氏、欒氏,各自出兵三萬,我們田氏出兵五萬,攻打燕國。”

“臣等領命。”

“此戰由高伯領兵,公子午為輔。”

……

窗扉天色昏沉,房間內燭光閃爍,在裡面服侍的豎寺們都匍匐在地,頭緊緊貼在地板上,一動也不敢動,生怕觸怒了正在氣頭上的主君。

田午的臉色陰沉,正在用絲絹擦拭寒光刺目的青銅佩劍。

“權力,只有得到齊國的國君之位,才能一展胸中的抱負。”

田午的眼睛中燃燒著熊熊烈火,他第一次對齊國國君的位置如此嚮往,而擋在他身前的是他那個志大才疏的兄長。

“既然我們田氏代齊,國君怎麼能交給一個廢物去當。”

田午一劍揮出,斬斷了青銅燈架上的燈燭。

“攔路者,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