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開局成為墨家鉅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墨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二章:墨匠

田午與江寒一同來到了營寨門前,秦海領著一眾工匠等在那裡。

這些工匠都是臨淄城中的鐵匠,

臨淄城中有一個鐵工作坊的聚集區,也是齊國最大的鐵器製造所。

但官營的只有一家,其餘的六家鐵工作坊都是墨家開設。

齊國的鐵礦不多,生鐵奇缺,而且只有齊候有權開採鐵礦,冶煉鐵礦,鐵礦可是農具和兵器的重要材料,抓住了這兩個,就抓住了錢袋子和槍桿子。

墨家所用的礦石,一小部分是從齊國收購的,大部分都是從楚國購買的。

臨淄城的鐵工作坊在墨家加入後,便振興了起來,兵器、農具、菜刀這三樣基本商品竟總是供不應求。

官府鐵坊廣求鐵工,私人鐵坊也求鐵工。

鐵工作為戰國時代最寶貴的“百工第一才”,各國都盡力蒐羅,要想大批招募,談何容易。

但僅僅在臨淄城中的六家私人鐵匠作坊中,就有墨家鐵匠四百人。

其中兩百人已經跟隨玄機入秦,建造墨家西院,剩下的兩百人都在這裡。

這些工匠們腰間一邊別著一把小錘子,一邊挎著一柄長劍。

他們既是技藝純熟的鐵工,又是墨家的神殺劍士。

“見過鉅子,見過公子。”

秦海帶著工匠們齊齊拱手行禮。

江寒抱拳回禮:“秦師兄,諸位師兄弟辛苦了。”

“事情緊急,江寒就不過多的寒暄了,你們現在有兩個任務,第一是把西營馬廄中的戰馬全都安上馬蹄鐵,第二是連夜將弩車安裝好,加固營寨的防禦。”

秦海點了點頭:“沈妙,你帶一百人去馬廄安馬蹄鐵,其他人隨我加固營牆。”

“是。”

工匠隊伍一分為二,一部分在徐弱的指引下去了西營的馬廄,一部分就地取材,伐木固營。

田午不由得稱讚道:“墨家匠人,果然是雷厲風行。”

他與墨家工匠一共合作過兩次,上次是製造龍骨水車,這次是並肩作戰,兩次的效率都是驚人的高。

墨家子弟是在和強國軍旅的對抗中錘鍊出來的,素來有團體行動的極高素質。

江寒微微一笑:“還得請公子派人幫著伐木,還有山中藏匿的物資也要運回營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田午重重的點了點頭:“傳令,即墨大夫帶領三千士卒幫助墨家大匠加固營防,高唐大夫帶領三千士卒運回物資。”

“是!”

紫衣傳令兵轉身回到了營中。

不多時,三千士卒在高唐大夫的帶領下,跟隨墨家弟子扎進了山林中。

最後帶回了二百駕弩車和三十大車箭矢。

……

江寒來到了西營中,全軍所有的戰馬集結在一起,共兩千匹。

大日當頭,但是初夏的天氣也不可能有人覺得熱。

兩千人就這麼盤坐在西營的校場上,沒有人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從營房裡提出來,默不作聲地坐在原地。

這一坐就是一個多時辰,直到他們看到一個人影不急不慢地從軍營的門口走了過來。

那人穿著一身黑色的麻衣,懷裡抱著一柄厚重的黑劍,看起來很年輕,二十多歲的模樣,眉清目秀的。

江寒緩緩走來,最後站定在兩千人的面前。

他掃視了一遍眼前的眾人,每一個人身上都帶著一些不解和迷茫。

“看來是人齊了,知道你們為什麼會在這裡嗎?”

這一問把這些人都問愣住了,他們怎麼會知道。

“公子命我組建一支新軍,一支騎軍,一支只屬於公室的禁軍,而我選擇了你們。”

話音落下,一雙雙震驚的眼神投向了江寒。

江寒選擇的標準並不複雜,第一點,身在奴籍的;第二點,會騎馬的;第三點不超過三十歲的。

“公子有言,一旦入了新軍,解除奴籍,恢復民身重入祖籍,享禁軍俸祿,可計軍功。”

短短的一句話,下面粗重的呼吸聲,士卒們的眼睛瞪得很大,甚至充斥著一些血絲。

解除了奴籍,就代表著他們可以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國人,有地可種,子孫後代也不用生出來就是奴僕了。

“將軍,此話當真?”有人發出了疑問。

江寒微微一笑:“我這個人一向都是非常講誠信的。”

“願為將軍效命。”

“願為將軍效命。”

群情激憤,江寒的神情依舊沒有什麼變化,拿起了一卷竹簡。

“願入新軍者,登名造冊,去領取兵器鎧甲,再去馬廄中挑選戰馬。”

江寒沒有練過兵,也沒有人教過他。

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他參加過無數次軍訓,該如何行事心裡還是有數的。

兩千年前人總結的經驗與方法還是能用得上的,他不指望著自己能練出什麼天下強兵,練出一支像模像樣的騎兵就好。

……

魏軍的營帳中。

衛鞅正捧著從相府帶出來的有用之書,細細的研讀品味。

今日他正在重讀李悝的《法經》,讀到酣處,不禁吟誦起來:“善為國者,使民無傷而農益勸。國當善糴糶。”

“小飢則發小熟之所斂,中飢則發中熟之所斂,大飢則發大熟之所斂而糶之,則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而民不散,取有餘而補不足也。行之善者,國以富強也!”

慷慨之中,他拍案思忖,竟是深為感慨。

李悝號稱“以法為教”,不想於商道治國卻也如此精通,魏國安得不富?安得不強?

他日自己若在一國為政,李悝的《法經》當是不朽之師……

正在深思遐想,忽聞門外腳步聲,他便警覺地將《法經》捲起插入木箱,擺上一卷《陰陽家》竹簡刻本,未及坐定,公叔痤已經掀簾而進。

“丞相深夜來在下的營中,可有什麼事?”衛鞅起身謙恭的說道。

公叔痤點了點頭:“君上聽從了我的建議,準備放齊國援軍入城,可誰知齊國的援軍根本就沒有入城的打算,而是在靈丘城東十里處安營紮寨。”

衛鞅眯眯起眼睛,沒有入城?齊軍主將不是不懂兵法的人,就是心機深沉之輩。

當然,衛鞅心中更傾向於後面那點。

衛鞅突然深鞠一躬:“還請丞相立刻稟告君上,趁齊軍立足未穩,馬上對齊軍營寨發起突襲。”

公叔痤臉上露出了難色。

“聯軍中雖然魏國最強,卻也不是一家說了算的,想要出兵,還要請其他三國的君主磋商。”

衛鞅嘆息一聲道:“出兵越快越好,不要貽誤戰機,時間越久,對聯軍越是不利。”

公叔痤點了點頭:“鞅啊,老夫知道了,但是為何要急著對齊國的援軍突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