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獨立電影開始的最佳導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夜·店》收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 《夜·店》收益

第二天,李浩接到了經紀人的電話。

“什麼,我試鏡透過了?!”

他又驚又喜,恨不得大喊幾聲宣洩心中的激動。

自從《逐夢人》上映之後,裡面的所有演員都遭了殃,幾個主演本來是看在吳紹林的面子上,拿著友情價的便宜片酬出演,結果不僅沒攀上吳紹林這顆大樹,還被吳曉飛連累得人氣大跌。

他們這些二線明星都是如此了,李浩這個小演員就更不用說了,若不是方泊給了他這次機會,說是前途盡喪也不為過。

眼看自己的演員生涯出現了轉機,李浩興奮得趕忙給方泊打去了電話,不停地說著一些感激的話語。

在人生的低谷掙扎了這麼久,如今終於看見了一絲曙光,說到後面他都忍不住喜極而泣了,哽咽著向方泊保證,自己一定會珍惜這次機會,盡全力把角色演好。

有了他這句話,方泊也就放心了,讓他安下心好好準備,趁著開機前的時間,將劇本瞭解透徹,有什麼疑問的地方可以直接來問自己。

李浩自然是再三答應,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機會,再不把握住,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

李浩算是開了一個好頭,《一出好戲》接下來的試鏡工作都進行得很順利,男主角、女主角等重要角色接連被確定了下來。

不過這倒也正常。

當初寫劇本的時候,方泊就已經在為試鏡做打算了,在家裡待的那一個多月時間裡,他不知看了多少演員的資料,這才制定好了一份完整的試鏡名單。

經他挑選出來的演員,本身就是比較符合角色需要的了,就像一開始的餘鵬那樣,即便有些缺點,但再怎麼說也是水平線以上的,不會差到哪兒去。

這種情況下,凡是最終透過試鏡的演員,都是相當合適的。

只是礙於成本限制,演員們的名氣都不是很大,李浩就不用多說了,實際上就連男主演也沒有太大的知名度可言。

這位男主演曾經是演文藝片出身的,還拿過一個國外電影節的影帝,可文藝片的受眾群體確實不大,就算拿了影帝,他也沒有火起來。

其實方泊原先還有些擔心。

雖然從形象、演技等各方面來說,這人都很適合出演男主角馬進,但人家以前是演文藝片的,又加冕過影帝,會不會自恃身份,瞧不起《一出好奇》這樣的商業片?

而且電影中還有一些喜劇元素,他能放下身段去逗觀眾笑嗎?

直到試鏡時兩人見面的那一刻,這些疑問才終於被打消了。

這位影帝給方泊留下的印象非常不錯,壓根沒有端什麼架子,接人待物很是隨和,為他引路的工作人員都會得到一聲感謝。

並且他的性格也不沉悶,偶爾還喜歡開些小玩笑,跟早年間在文藝片裡的深沉形象很有反差。

於是幾場戲試下來,方泊當場就拍板把角色給他了,然後籤合同的時候才發現選他當男主演,不僅在戲內有好處,戲外更是好處多多。

最關鍵的就是,他的片酬格外便宜。

別看他頭上有影帝光環,但文藝片的影帝賣不出票房,又沒有流量加持,他的片酬自然提不上去,平時一部電影的片酬對外報價僅僅只有200多萬。

方泊身為電影的投資方之一,籤合同時自己都覺得挺不好意思的,畢竟這麼一位演技精湛的好演員,200來萬的片酬實在不多。

電影的試鏡工作進展順利,幾天時間就把主要的演員陣容定下來了,正好這時馮述明也把劇組籌建得差不多了。

方泊便把其餘配角的試鏡任務交給了副導演他們,自己則是專心於其他的籌備工作。

……

時間進入8月末。

在方泊為《一出好戲》的前期籌備而忙碌時,《夜·店》也迎來了下映的時刻。

其實從8月中旬開始,《夜·店》的票房潛力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電影的上座率一降再降,院線方也跟著一再縮小放映規模,單日票房逐漸下跌到了幾十萬,跟上映初期的情況完全沒得比。

這樣的狀況,也沒什麼好說的。

一般電影的正常走勢就是如此,依靠上映前的宣傳積累熱度,在上映的開頭幾天就拿到大量票房,之後隨著熱度迅速下降,上座率和單日票房同樣會大幅滑落。

因此,一部電影到了放映期的後半段,往往十來天的票房加在一起,都比不過開頭的一天。

院線方向來是“喜新厭舊”的,如今《夜·店》也走到了這一階段,為了將排片挪給別的電影,院線方當然不會有延長放映期的想法。

等時間一到,《夜·店》就如期下映了。

截止8月29日下映當天,電影一共收穫了1億3670萬票房。

根據合同,其中屬於華瑞影視和方泊的可分賬票房約為5500萬,扣掉墊付的1000萬宣發成本,以及華瑞百分之二十五的分成,留給方泊的還剩3400萬。

這麼多錢,就算還要交稅,剩下的也足夠支付他給《一出好戲》投資的1500萬了。

與此同時,華瑞影視還賣出了幾個國家的版權,這部分錢華瑞只能收一點代理費用,大部分都是歸方泊的,還有電影上線網路播放平臺等後續收入。

零零碎碎的全部加在一起,起碼還能為他賺個兩三千萬,當然,這是稅前的。

這樣一來,《夜·店》帶給他的稅後總收益大機率是會超過3000萬了。

電影從2月籌備到8月下映,只有短短的半年時間,方泊投資進去的40萬就變成了3000萬,足足翻了75倍!

怪不得那麼多人拼命往娛樂圈裡擠呢,原因無他,實在是名利誘人啊。

一想到自己以小博大,憑藉一部電影就賺了幾千萬,方泊難免也會激動。

只是電影才剛剛下映,票房回款還得等上幾個月。

這些錢說起來多到令人咂舌,可在沒打到他的銀行卡裡之前,僅僅是一個虛幻的數字罷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他的激動很快就平息了,打電話給父母報了個喜,緊接著便繼續投入到《一出好戲》的籌備工作當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夜·店》下映過後,華瑞影視就將其報名了金牛獎。

作為華夏乃至整個世界數一數二的電影獎項,《夜·店》的成績肯定是不足以在金牛獎上拿到什麼大獎的,但最佳中小成本電影和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等小獎還是有機會的。

總歸就是報個名的事情,又不費事,所以就試一試唄,說不定就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