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這個三國有點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二荀論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二荀論政

蔡邕知道楚驛想要揚名,便有意對外誇讚,所以楚驛現在在各世家中也是小有名氣了。

一聽到荀文若這三個字,楚驛頓時精神大震,道:“沒想到荀文若也能聽說過在下微名,真是甚幸啊!”

荀彧微微苦笑道:“足下著實謙虛了,原本應該是由家父接待二位,然而家父近來年事已高,已經久不管府中之事,便由在下代為之。”

楚驛自無不滿,反而求之不得:“在下常聞潁川多奇士,而荀文若更是有王佐之才!早已是心折已久,今日得見也算是一償夙願,無憾矣!”

三國時期有兩個忠臣名垂千古,一個是諸葛孔明,另一個則是荀文若。諸葛亮曠世奇才,為劉備父子鞠躬盡瘁,雖知不可為但仍欲與天命抗爭,最後客死異地,長使英雄落淚。荀彧有王佐之才,乃曹操之張良,一生所學只是為了挽漢室之傾,但造化弄人,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漢室一步步衰落,最後無奈落幕,讓後人嘆惋。

荀文若自是不知道楚驛為何對他如此推崇,謙讓了幾句。這時,在一旁的呂布忍不住了。

“子璋路上染了疾病,荀公子還是先讓他在府上休養一下吧!”

荀彧微驚,觀察楚驛臉色果然一副病容,賠禮道:“這是在下考慮不周了,請兩位跟我來。”

又吩咐家僕道:“快去將戲先生請來!”

荀彧領著二人來到一間客房,裡面燒好了木炭,倒也算是暖和。

楚驛在被褥中躺下,問道:“不知荀公達可在府上?”

荀彧微怔,沒想到對方還知道荀攸:“公達尚在府中。”

楚驛一喜:“好極,可否將公達找來,在下有事想向二位請教!”

荀彧笑容微微一凝,答應了下來,起身去喚荀攸。

在找荀攸的路上,荀彧一直在思考楚驛的用意。

荀緄與蔡邕都為天下大儒,兩人偶爾也會通訊,他是一年多前從蔡邕寄給荀緄的通訊上知道楚驛的。

蔡邕在信中盛讚楚驛的才華,還附上了楚驛寫的一篇文章——《阿房宮賦》,荀緄看完之後感嘆楚驛之才雖項橐、甘羅再世亦不及也!還將之分發與荀家眾子弟觀閱。

荀彧本人對《阿房宮賦》格外喜愛,在他看來,這篇文章的作者眼光雖然不夠深遠,但是極為貼合當今朝廷!

荀彧時常悲嘆朝廷日益腐敗,政教混亂,甫一見到如此文章,心中頓生知己之感。後來當他得知作者做此文章只有九歲時又驚又喜,對楚驛也是神交已久,心中也未存過小覷之意。

荀彧的異能是能置身事外,分析全域性。他思考了一會兒,對楚驛的來意心中也有了些結論。

荀彧敲了敲房門:“公達!”

荀攸開門,見來人是荀彧,行禮道:“見過世叔。”

其實荀攸比起荀彧還要年長幾歲,但宗法制在中國根深蒂固,長輩就是長輩,別說荀彧只是比荀攸小了幾歲,就算是荀彧現在只是個三歲孩童,荀攸見了也要恭敬行禮。

“有客人來了,想要見你。”

荀攸微怔:“見我?不知是哪位尊客?”

荀彧道:“楚子璋!”

“楚子璋?”荀攸微皺眉頭,他印象中貌似沒有這麼一個人,“啊……莫非是那蔡伯喈的弟子?”

荀彧笑道:“正是,蔡大人在給家父的信上說已經給他賜字為子璋了!”

“子璋啊……”荀攸微微皺眉,這“璋”和“驛”貌似沒什麼關係吧,這蔡伯喈怎麼給他起這麼一個表字呢,但蔡伯喈是當代大儒,肯定不會胡亂賜字,其中必有深意……

荀彧催促道:“好了,快隨我來吧,別讓客人久等了……他一路趕來,還感染風寒。”

荀攸愣了愣神:“這才剛剛過了年……他年前一路趕來?”

荀彧點了點頭,神色複雜,荀攸見狀心中也猜到了大概,默默地穿了鞋跟在荀彧身後。

荀彧推開楚驛房門:“子璋,公達來了。”

楚驛連忙起身,與荀攸互行了一禮。

荀攸外貌不及荀彧英俊,甚至看上去有些呆板木訥,四肢也比較瘦弱,但楚驛清楚的知道此人的可怕,心中也沒有半分小覷之意。

“可否屏退左右?”

荀彧神色凝重,讓幾個侍女全都退了出去。

楚驛微微一笑:“在下請教二位,天下將有大變,二位既有經天緯地之才,為何不肯出仕而坐上壁觀?”

荀彧二人臉色微變,對視一眼,楚驛說的太過籠統,他們還不能確定楚驛說的是否是他們心中所想的。

不過楚驛就此也確定了,此二人絕對察覺到了太平道一事!

楚驛接著道:“奉先是我阿姊,此處也並無外人,兩位請教我,太平道一事,兩位是怎麼想的?”

荀彧倒是沒怎麼在意呂布的事,聽見楚驛說起太平道,臉色不由得變了變,嘆道:“原來子璋真是為了此事而來……實不相瞞,我與公達推演了數遍,太平道不可能成功……”

“但朝廷必然會因此解除黨錮,大赦天下!有三成可能會罷免宦黨,還有一成可能會使天子明悟,重民輕賦,重啟賢良之輩!所以我觀之,太平道若是真的揭竿而起,那麼對天下利大於害。”

楚驛雖然現在有些頭昏腦脹,但是仍然聽懂了荀彧的意思,緩緩地道:“可文若公達,太平道若是真的造反,也有可能會如陳、吳一樣,導致天下崩潰不是嗎?”

荀彧輕聲道:“各大家族根深蒂固,與漢室的利益是綁在一起的,怎會容忍大亂,除非……”

荀攸介面:“除非兩者之間利益關係有所轉變,但縱使這樣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矛盾暴露。更何況,如今天下有識之士皆心向漢室,天下幾乎不可能崩亂。”

楚驛知道荀家叔侄絕對早就推理過天下形式,以他們的無雙智謀,定然推測過各種結果。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縱使是荀彧荀攸此刻也想不到,漢靈帝會在五年後病重駕崩,外戚和宦官互相奪權不死不休,新皇幼小難以掌控大局並被裹挾出逃,然後董卓會篡權奪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此天子的權威開始被一遍又一遍的qiang奸,原本忠心的志士都漸漸心灰意冷,天下開始徹底崩亂!

可以這麼說,僅僅削弱中央的集權,擴大地方自治權並不會使偌大的漢室江山立刻崩潰,甚至如果後期皇帝勵精圖治,那麼反而會實現中興!

但是,一旦中央的威嚴被眾人徹底踐踏到泥裡,而天下各地又有高度自治權,那麼誰還會控制住自己的“問鼎”的慾望而在乎漢室?東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但楚驛也不能說出來,因為這一切的發生目前還沒有任何徵兆,總不能對別人說“我來自後世,知道皇帝快不行了,臨死之前還坑了他兒子一把,新天子還比較廢,皇室要被**了!天下要亂了!”

恐怕這話說出來就連荀彧也會當成楚驛是生病燒壞腦子了!

就在楚驛斟酌怎麼開口時,只聽門外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文若,今天怎麼這麼急著請我過來?”

荀彧聞言笑道:“是志才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