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這個三國有點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八章 天子養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八章 天子養成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禁宮之中,楚驛在給劉協講《孟子·梁惠王下》:“依陛下之見,若有臣下不能盡到自己的責任,上難匡君輔國,下難除賊安民,該當如何?”

“這個……呃……”劉協雖然年幼但也不傻,猜想定是楚驛在挖坑讓他跳,眼睛向兩邊亂撇,有些心虛,“……那個,先原諒他一次?”

楚驛笑了笑,他本來也不是想懟皇帝,劉協這樣的回答在他意料之中:“陛下仁慈!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人都會犯錯,臣下如此,君王亦然。”

“所以孟子說,不合格的友人當舍之,不合格的臣子當棄之,不合格的君王……額,總之,孟子此言甚善!然陛下宜應明鑑,無論是臣子還是君王,犯幾次錯誤很正常,不能因為他的一些錯誤和缺點而否定他整個人。”

“臣嘗讀史書,一個士卒要升到將軍,定然要經過沙場百戰的淬鍊。然而僅僅因為一場戰爭的失敗,將軍就要削為平民乃至變成階下囚。而士子官員亦是如此,有的官員經過了幾十年的兢兢業業,終於身居廟堂,然而卻常常因為小小的錯誤或者他人的誣陷,惹得君王大怒,輕則免官削爵,重則斬首誅族……”

劉協恍然:“楚愛卿是想告訴朕,大漢對於官員的罰太重,賞太輕?為君者,當賞罰分明,不當因為自己的一時之恨,而做出衝動的決定?”

楚驛滿意地點頭:“然也,但臣還想勸諫陛下的是,聖人之言當聽之,但不可囫圇信之,定要學而思之,有自己的想法。”

劉協點點頭,心裡默默記下。

現在的劉協就像一張大白紙,楚驛想怎麼調教就怎麼調教,非常熱衷於皇帝養成,心中為此還有點淡淡的得意。

劉協亮晶晶的眼睛滿是八卦:“對了,楚愛卿,朕最近聽他們說你遇到了不少麻煩。”

“他們”是指其他的黃門侍郎,能進宮伴駕,自然全是世家子弟。除了荀攸之外,大部分對楚驛也很不爽。

楚驛笑笑:“不過名聲壞了些罷了,勞煩陛下關心了。”

“他們說你慫恿董卓遷都,讓雒陽百萬人口流離失所,乃是諂諛之奸臣。現在整個雒陽城的百姓都恨不得啖汝之肉,可是事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這話的時候,劉協眼中帶著好奇和一絲不懷好意。

楚驛雖然只比他大了幾歲,但是對於儒法道兵等各家典籍都能侃侃而談,而楚驛也經常教導他許多道理,所以劉協潛意識裡視楚驛為師。

如今要是能見到楚驛的窘態,劉協心裡還是有些期待的。

但是讓劉協失望的是,楚驛依然神色平靜,淡淡地道:“他們說的實話,的確是我勸董卓遷民於長安,也是我提醒他將來可能要遷都。因為而揹負罵名,臣也無話可說。”

劉協疑惑道:“是嗎……愛卿為何要這麼做?”

楚驛眼睛微一閃爍,問道:“臣‘禍國殃民’,陛下不生氣嗎?”

劉協並不知道遷都的概念,只覺得不過是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

雖然現在是一月,但氣候依然寒冷,大寒天的強制讓百姓遷民,劉協也覺得不妥。但是不知為何,劉協總是認為對方定然有什麼不得已的理由。

劉協搖頭晃腦:“愛卿不是教過我,眾人皆惡之,必察焉嗎?為君者,不可聽信一面之詞,不把事情來龍去脈弄清楚,就不能妄下結論。”

楚驛微微一笑:“陛下聖明。”

劉協道:“那愛卿能夠告訴朕原因嗎?”

楚驛開口道:“陛下知道關東諸雄已經起兵了嗎?”

劉協點頭。

楚驛輕聲道:“關東諸雄起兵,聲勢何其之浩大?雒陽地處平原,無險可守。就算臣不提,董卓也定然會遷都。但是那恐怕得一個多月以後,關東大兵逼近之時,董卓才會想起來。可是,到那時候就太晚了!”

“匆忙遷都,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會一片混亂,更別提其中的軍痞再趁火打劫。最重要的是,由於遷都匆忙,一路上的糧食衣物定然也來不及提供,而百萬民眾中餓死者、凍死者,加上死於軍痞手上者恐怕要十去其九!”

說到這,楚驛神色一正,一字一句:“所以臣寧可冒著天下人的唾罵,也要提前佈置。這樣至少能讓雒陽七成以上的百姓活下來!”

劉協呆了片刻,隨即感慨道:“楚愛卿寧可被天下人唾罵,也要保全百萬百姓,真是讓朕汗顏……你放心,等朕掌權之後,定當為你平反!”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楚驛心裡大喜,但是臉上仍是一副寵辱不驚:“臣的名譽無足輕重,只要陛下將來能對內能愛民如子,對外能開疆拓土,臣雖九死也不悔矣!”

“愛卿……”

劉協深受感動,眼中泛著淚光。這才叫國之棟樑啊,假使父皇之時有這樣的臣子,又豈能有董卓之亂?

楚驛看著劉協眼淚嘩嘩的模樣,低下頭,很無恥地笑了起來,心道:“這演技不得不給我自己滿分啊……”

太陽西斜,已是黃昏,楚驛講了一天的孟子,如今也要下班了。

“……愛卿,關東諸雄,真的能打進來?”

就在楚驛準備告退之時,劉協輕聲問道,眼中帶著一絲期待的神色。

楚驛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勾,淡淡地道:“陛下還是不要指望關東那群人為好。他們殺不了董卓,臣,也不會讓他們殺了董卓!”

劉協眼神頓時黯了下來,不滿地咕噥著:“為何?”

“要殺董卓,十步之內,臣的阿姊呂奉先也可以。但是,董卓一死,他手下十數萬兵馬便無人可以節制,屆時京都必亂!十數萬精兵鬧將起來,陛下恐怕也要慘遭毒手……”

“至於關東群雄,他們不能擊敗董卓還好,萬一真的擊敗了董卓……陛下想想,一幫外臣打進京都,那麼朝廷威嚴何存?到時,就算朝廷不會像東周王室那般疲弱,恐怕也相差無幾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