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這個三國有點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要變天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九章 要變天了

楚驛只說了兩句話,但賈詡片刻之間已經讀懂了他透露的五層意思。

第一,楚驛篤定關東群雄會打著“勤王”的名義起義。

第二,當今天子其實聰慧過人,並非無知小兒。

第三,楚驛是忠於大漢天子。

第四,楚驛不想救弘農王,甚至巴不得他死,但是天子難以割捨手足之情。

第五,楚驛已經想好了怎麼算計董卓。

賈詡嘴角微抽,淡淡地道:“既然是天子旨意,那麼自然不能違背上意。”

楚驛不滿道:“我以誠待賈校尉,而賈校尉這麼糊弄我就沒意思了!”

賈詡低頭笑了笑:“楚侍郎無非是不想給天子留下隱患,但是當今天子正式拜了宗廟,便是我大漢的皇帝。就算關東群雄能殺了董相國,誰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和董相國一樣廢帝重立?”

“更何況當今天子聰慧,又看重骨肉感情。楚侍郎若是不救弘農王,日後天子年長,定會起疑甚至對楚侍郎有所猜忌……”

楚驛一悚,深深地看了賈詡一眼,果然是老狐狸,一眼便看穿了事情的本質。留著劉辯,對於楚驛來說只是個隱患罷了。只要稍稍留心,對方便翻不了天。海昏侯和漢宣帝的例子又不是沒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劉協和劉辯畢竟是親兄弟,若是楚驛此時不出力,放任劉辯被董卓殺害,或許可以騙過劉協一時。但是隨著劉協的成長,天威日重,定會對這件事產生懷疑,倒時他的心裡會怎麼想?就算他知道楚驛是為了他好,但心中也會留下一個疙瘩!

楚驛行了一禮:“多謝賈校尉指點!”

賈詡黛眉微彎,淺淺一笑:“楚侍郎何必如此客氣?我可不記得我曾經指點過你什麼。”

楚驛會心一笑,想了想,又問了最近一直在煩惱的問題:“在下想要董相國手下的三萬幷州軍,可是最近董相國一直在招兵買馬,對於幷州軍的忌憚越來越小,這該如何是好?”

這個問題楚驛本想求教荀攸,可惜荀攸最近病了,正好趁此機會問賈詡這個老狐狸。

雖然楚驛這個問題問的虎頭蛇尾,但賈詡還是能知道楚驛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心裡驚訝於楚驛的大胃口,臉上卻平淡地道:“楚侍郎之前為何確定董相國會將三萬幷州軍交出來?”

“當然是因為……”楚驛脫口而出,但話說到一半便愣住了,眼中隨即露出些許恍然:“賈校尉是說……”

賈詡打斷楚驛的話,狹長的眼睛微微一彎,笑道:“楚侍郎是不是誤會了什麼?我還什麼都沒說呢……”

楚驛點點頭,笑而不語,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半個時辰也快到了,楚驛主動告辭。

走到門口,楚驛突然回頭問道:“對了,若有機會,賈校尉可願到我阿姊手下助她牧守一方?”

賈詡微微抬頭,臉上浮現出一絲慵懶的笑容:“如果呂將軍願意要一個能力平平的刀筆小吏,我倒是願意為其效勞。”

“兩日之內,《伏羲算經》和《孫武兵法》定會派人送到賈校尉府上。”得到賈詡的肯定答覆,楚驛滿意地走了。

如今雒陽就是一個大泥坑,看似繁華高貴,但是在賈詡這等人看來,這繁華之下卻危機四伏。這也是賈詡願意將來跟著呂布去幷州的原因,當今之時遠離朝堂才是最安全的。

“母親怎麼會和楚侍郎識得?”

楚驛離開沒多久,賈訪走了進來。

賈詡伸手將小女兒摟入懷中,笑了笑:“只是在董相國的宴席上見過一面罷了。”

賈訪咯咯一笑:“那母親可真厲害,女兒聽說不少人願出千金請楚侍郎到府裡一敘,楚侍郎都沒有搭理他們。如今卻眼巴巴地來拜見母親,可見母親的面子可真大呢!”

賈詡輕笑著搖了搖頭,慈愛地撫摸著賈訪的小腦袋,輕聲嘆道:“如果可以,我寧可他別來找我。這要變天了,時局又混沌不明,能置身事外才好啊……”

……

楚驛離開賈府,由於解決了困擾了數天的問題,他的心裡輕鬆了不少。

“以後一定要多來賈府串串門。”楚驛暗下決定。

楚驛又去了荀府看望了荀攸,對方的病情有所好轉,楚驛也就放下心來。畢竟這個時代生病的死亡率還是很大的,楚驛可不想見到一代謀主會因為區區風寒就黯然退場。

幷州軍那邊還需要謀劃,楚驛現在做夢都在想把那三萬幷州軍收歸己有。

但除此之外,楚驛現在要做的只有等待。等待關東群雄起義。等待董卓打算遷都。

不過這個世界的白波軍被呂布擊敗了,不像原本歷史中那樣在董卓屁股後面流竄。所以這一世的董卓少了一份後顧之憂,遷都之事未必會像原先那麼急促和堅決。不過真的要這樣也好,還可以給楚驛更多的安排的時間。

……

青州,平原國。

北風呼嘯,月色如洗。

一位年輕的男人在院中漫步,他的眉宇之中藏著憂愁和感傷。

府中的家僕們看到了這一幕都不禁疑惑以及好奇,這位年輕的國相大人到底在憂慮著什麼呢?是擔憂城外依舊流竄的流民?還是在擔憂城中的貧民沒有禦寒的衣物?

兩個月前,平原國迎來了它新的國相,那是一個年輕而又溫雅的男子。

但是當初,幾乎沒有任何人對他有所期待,因為這地方太亂了,尤其在黃巾之後,流寇橫行,官吏不法。

但是,這兩個月來,這位年輕的男人卻演兵修文,整飭弊病,教化百姓,用賢嘉善。他還開倉賑糧,發放禦寒之物,並親自帶人前往流民中游說,使他們成為安民。

故兩個月來,原本混亂的平原國開始穩定下來,已有政教大興之相!百姓對這位名叫“荀彧”的年輕的國相歌功頌德,並傳唱著“朝無食兮身無衣,國相來兮今安居”這樣的童謠。

可是這荀彧心中卻沒有半點自得,他雖然處理著平原國一郡的政務,心中卻始終懷揣著整個大漢。

荀彧仰天幽幽一嘆,眸中對映著月光:“難,難,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