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集中在山背面,馴獸員風笑生和他千辛萬苦集聚起來又馴養成功的邪獸們打頭陣,每次都跟邪獸一起出生入死,讓他感覺自己都有點同情邪獸了。
在他們以前的團體裡,有人不理解他所做的事情,比如斡闊臺,覺他他就是給阿弗雷當牛做馬,每天任勞任怨,不得歇息。
而在理解他的則報之一笑,比如長袖善舞的雲朵兒,那個女人能夠理解,音樂對一個人來說便是全部,每日彈琴,即便是對牛彈琴也無所謂,那是一種樂趣,怎麼會累呢?
但阿弗雷那個莽夫,這兩者都不管心,他只管心數量,每天的任務是否完成,至於是否辛苦,是否有樂趣,呵呵……累死一個再找另外一個接替便是。
他們的隊伍散了,兩個死了,活著的一個在城裡,身陷囹圄,一個在城外,浴血拼殺,如果做得好,他可以進去就他,畢竟他們也曾公事過,最重要的是她理解他。
如果打得不好,要死的人可就多了,草原之王得死,許許多多的草原之民都得死,而他他得死在前面跟邪獸一起。
有的時候,他甚至會想,若是從救出雲朵兒的角度出發,他們戰敗才是最好的方法,兒攻城救人則不切實際,誰敢保證城裡的英雄們不輸紅了眼,找個墊背的。
號角齊鳴,大軍集結。
草原之王的迎風飄揚的旗幟,左右搖擺三次,那是全面進攻的旗語。
他收回視線準備撥弄琴絃,大軍的後方……
大軍的後方升起濃煙,一股,兩股,三股……
顧頭不顧尾。
但那不是他的戰場,會有人報告這件事的,不需要他操心,即便沒人報告,片刻之後,便會有爆炸聲,傳來。
你炸人家的城牆,人家便炸你的糧草,那位斬殺阿弗雷和斡闊臺的王者守護可不是好惹的。
他轉身。
琴聲錚錚響起,這是屬於他的世界,既是殺戮,又是令人心境平和,陶醉其中的美妙人生。
邪獸衝鋒。
不是一隻邪獸,而是全部。
花了這麼多天的時間,三千邪獸的目標,沒有達成,但兩千還是有的,兩千邪獸抵得上二十萬騎兵的迎面衝擊,而對面半塌陷的城牆上,只有兩萬守軍。
煙塵瞞過田野。
轟鳴的蹄聲,如奔雷咆哮。
邪牛衝擊進連弩車的射程範圍之前,一個小兵跑來,告訴了他後方遭到襲擊,他轉頭,看著大營後方升起的道道煙柱,神情愕然。
“吾王,是糧食輜重的位置,我們需要分兵。”霍雷都急忙說道。
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吃不飽肚子怎麼打仗。
道理如此,可是卻不是那麼容易操作的,分兩萬軍馬去救火,剩餘的三萬去攻城。
敵人真是太狡猾了,一下子便猜中他們會藉著城牆倒塌,趁勢攻城,那麼他是否也會猜中,他是怎麼選的呢?
阿穆爾搖頭苦笑:“我們的輜重在城裡,攻不下城池,要輜重做什麼?不要理他們,全力攻城。”
他側臉望向封鐸。
這時去就糧草輜重已經來不及了,而且他們還有十五萬大軍在路上,糧草自然也在路上,應急的時候勻一下也是可以的。
那個讓人看不透想法的黑臉漢子,他輕輕地點了點頭,道:“糧草應該沒救了,但是既然敵人的英雄離開了城池,那麼我們除了攻城,便需要阻擊他們回城。”
草原之王滿意地點了點頭,封鐸的考慮總是周全,這次又比他多想一層,他回頭對北苑大王拓跋宏冷冷地道:“出城的英雄都必須死。”
北苑大王拓跋宏右手撫心,馬上行禮道:“遵命,吾王。”然後率領自己的四個部下和為數不多的兵馬,朝煙柱升起的地方奔去。
草原之王轉頭,冷冷的目視前方城池,鞭梢前指,大喊一聲道:“勇士們,你們的糧草在城裡。”
這一首手,破釜沉舟,雖是吳新志作品,但大軍怒聲吼叫,殺氣騰騰。
“被你說中了。”城牆上,目睹對方巋然不動的騎兵方隊,羿九央微笑道,“阿穆爾果然,不要糧食輜重,直接攻城,這一局,老夫賭輸了,大人真高明。”
前面是由衷的佩服。
高明猜對敵軍集結的時機不算,趁勢把後路給斷了,當他拍胸脯保證阿穆爾不會理財糧草被燒一事的時候,以羿九央的老謀神算也將信將疑。
現在事情果然如此發展,這位年輕的王者守護,居然料事如神。
老英雄也也禁不住搬出了守護大人的手下們經常用來拍馬屁的一句口頭禪,“大人真高明。”
高明對老英雄的幽默感報之一笑。
邪獸已經衝至連弩車的射程之內,前如同潮水卷湧,中如波浪起伏,整個烏壓壓一片平鋪原野之上。
蹄下塵土如煙,順風飄起來。
“預備!放!”老將霍克,發號施令的聲音傳來。
弩箭密集如飛蝗。
這只是開端,談誰戰勝誰和誰擊敗誰都太早,雙方還處在消耗階段。
阿穆爾希望邪獸能夠消耗乾淨,城牆上的弩箭,並撞開城牆一角,供騎兵馳騁而入。
而城頭上,城裡的人,卻希望城池固若金湯,不要放進一隻邪獸,一個騎兵。
“但是,下一步計劃風險太高!即便如大人所願,我們也需要付出血的代價,很難說有勝算,兩敗俱傷倒是很有可能。”
羿九央小聲對高明道。
他也不是個笨蛋,不會隨便對人說這不行那不行,高明的計劃他看不出勝機,而他自己又難以貢獻妙策,所以聲音便有點低。
高明笑了笑,“戰場上從無絕對勝算這回事。大家都需要以命搏命。我們位於上位的幾個傢伙,不能保證誰生誰死,只能想方設法,讓更多地人活下去,哪怕這個前提是要許多的人去先去死,我們也只能以少換多。”
“就像對面的阿穆爾,魔女帝國打他,他便打我們,為什麼,因為我們比較弱,打贏我們可以少死很多人。這也算一種以少換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