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夢戀之姻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歌會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 歌會6

林靜、楊依林出場了,兩人並排站到了臺前。

國之棟、厚中華,穿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農家孩子的裝束,他們隨著楊依林、林靜身後出場,站在楊依林、林靜兩人,偏點兒左右的身後面了。

林靜看一切就緒,她帶著微笑對臺下說:“顧客觀眾朋友們,這首《鄉親情》歌曲,是我媽媽的好朋友,也是我媽媽的同鄉,馬阿姨親自對我說的,她記憶中的小時候的事。

“馬阿姨的家鄉在黃河邊的青山裡。黃河裡有很多的魚,青山上有良田,還有很多種果樹,而且,滿山遍野花色美麗花香遠飄。所以,這首歌裡有捕魚和養蜂的歌詞。

“馬阿姨的父親會很多手藝,會木工,會打鐵,會軋花,會養蜂。父親捕魚的罩網,就是父親自己打鐵,自己織網做成的;養蜜蜂需要很多蜂箱,蜂箱也是父親自己做的;收蜜時候用的搖蜜機,也是父親組裝做成的。這些副業和莊稼農活,相互之間都不會耽誤。

“馬阿姨小時候,父親編織捕魚罩網的時候,她會站在旁邊仔細地看。父親做木工活的時候,她會站在另一邊幫父親拿墨斗。父親做搖蜜機,她也是站在一邊仔細地看。父親到黃河裡捕魚回來,母親做好魚,就會讓她往左鄰右舍端。

“夏天收蜜的時候,她會跟著父親、母親一起忙碌收蜜。她拿著蜜坯,用割刀割下來一塊兒帶著蜂蜜的蜂蠟蓋,先送到嘴裡嚼嚼,她總是會說:嗯,這蜂蜜吃著好甜,好香,味道好美啊!

“每年收蜂蜜的時候,把蜜坯放入搖蜜機裡搖出蜂蜜,母親就會在院子裡的石桌上先放上一大碗蜂蜜,還放有調羹勺,再用紗布罩住,以防蜜蜂飛到碗上吸蜜。然後再燒開一大鍋開水放涼,等著直接來家的鄉親們,或是路過家門口的鄉親們,喝上一碗涼甜蜜茶。

“父親每年都要到外地‘放蜂’一次,收到的蜂蜜隨時就賣了。每年一到棗花蜜花期過後的夏天裡,家裡就會常來一些買蜂蜜的客人。這些客人都是從外地來的,每人都是挑著兩隻空桶,到家裡把蜂蜜裝滿桶,付過錢,就都帶著微笑,快快樂樂地離開了。

“馬阿姨對她的家鄉十分懷念,她每次對我講起她的家鄉親人,講起她的家鄉鄰居,講起她小時候的玩伴,她都會流露出無盡的眷戀。我把馬阿姨對我講過的,她的父親、母親與鄉親們來往的事,我寫成了這首歌曲《鄉親情》,現在,請大家欣賞鄉親情!”

臺下一陣歡呼聲、掌聲……

楊依林看臺下的歡呼聲落下來了,他朝樂隊點了一下頭,音樂響起。

林靜、楊依林、國之棟、厚中華,四個人即刻跟著音樂同時起舞,一時間,兩個青年的現代新潮服裝,伴著兩個少年的五十年代的樸實服裝,他們走著舞步,展現著舞美身姿,整個舞臺上顯現著:翩翩青少年活潑而優美的舞動畫面。

一段舞曲過後,舞臺上的男聲、女聲、童聲,一齊歡快地唱起了這首歌的前奏曲……

接下來的主題歌曲唱段,會變換成排練好的:領唱、二重唱、四重唱、合唱。他們邊舞邊唱道:

青山青呀黃河黃黃河長,青山裡面黃河邊有我故鄉。

父親在黃河捕魚拋罩網,鮮活鯉魚蹦跳進了小包裝。

父親高興回家走得忙呀,母親趕快下廚準備蔥蒜姜。

清燉清蒸過油炸噴噴香,左鄰右舍你們大家都嚐嚐。

青山青呀黃河黃黃河長,青山裡面黃河邊有我故鄉。

父親養的蜜蜂五層極箱,蜜蜂嗡嗡飛出飛回採蜜糖。

花季到來人心多歡暢呀,那棗花柿花槐花蜜甜又香。

新鮮花蜜鄉親們嘗一嘗,夏天裡喝個甜蜜喝個清涼。

青山青呀黃河黃黃河長,青山裡面黃河邊有我故鄉。

為供我兄弟姐妹把學上,父母種田織布養蜂軋花忙。

村裡我家輩分比較長呀,鄉親找父親理髮從不協商。

鄉親坐下笑笑對父親講,爺爺爺爺給我剃個葫蘆光。

青山青呀黃河黃黃河長,青山裡面黃河邊有我故鄉。

故鄉的人們個個都難忘,故鄉土地塊塊畝畝散芬芳。

人人都說月是故鄉明呀,我心中的故鄉月啊故鄉月,

故鄉月千年萬載長明亮,故鄉太陽千秋萬代照四方!

舞臺上,四個人舞到、唱到最後一句的時候,國之棟、厚中華唱著、舞著,舞到了林靜、楊依林前面,四個人做了一個非常優雅的,歌曲結束造型動作,圓滿完成了這首歌曲的演唱和舞蹈。

臺下的觀眾們,隨著臺上唱、舞的結束,熱烈掌聲立時響起,那暴風雨般的鼓掌聲音響徹了歌會大廳,響到了廠院,響到了空中,響到了黃河邊的青山上……

臺下的顧客在校生們,個個都在熱烈鼓掌並議論著臺上四個人的唱詞、歌聲和舞姿。

“哇!第一次聽描寫鄉下的歌曲!第一次看時代感這麼強的唱舞場景,好歌詞,好歌聲,好舞姿,好新鮮啊!”

“玫瑰!風信子!國之棟!厚中華!你們的唱,你們的舞,簡直是太順耳、太招眼、太引人,太優美了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謝謝玫瑰!謝謝你給我們講了、給我們唱了,這個真實的好故事!”

“我們好多在校生都沒有去過農村,這個真實故事讓我們瞭解到了,農民們的勤勞智慧,鄉親們之間的淳厚情感!”

“五十年代的純美故事,一樣能吸引我們這一代的人!”

“哎,哎,誰能講講什麼是葫蘆光?”

“就是剃了個光葫蘆頭,懂了吧。”

“哎呀,原來是葫蘆光頭呀,玫瑰真會用詞兒,哈哈哈哈!”

“罩網?誰知道什麼是罩網啊?”

旁邊的一個大伯接了話,他說:“我在黃河裡罩過魚,我知道。罩,就是約有四五尺直徑的一個鐵條大圓圈兒,鐵條約有三四公分高,大半公分厚,上面隔著差不多一寸就有一個小孔,小孔是穿連漁網用的。

“鐵圈上還有兩根弧形圓木棍兒,也就是像弓一樣的,手正好能抓住的圓木棍兒,交叉著固定在鐵圈上。木棍那個交叉點連著魚網的中心,起著魚網中心的固定作用。

“去黃河裡罩魚,那可不是隨便就下河的!第一,必須得認識黃河的水流,還要有一定的看魚眼力和拋罩技術!在河裡罩魚的時候,看準稍大一點的魚,把罩網拋過去,罩住魚就行了。如果罩的魚太大了,你就是按住罩網,魚也會把罩網撲騰個窟窿的。”

“呀,大伯您這一說,看起來拋罩網還得有力氣、有技術啊!”

“那當然啦,要是不用力氣,又不用技術,也不用看水流,想吃黃河鯉魚,那黃河裡面,那不是到處站的都成人了?嘿嘿嘿嘿!”

“哎喲,那可不敢隨便下黃河啊!聽說黃河水很深、很深的!到處都是急流漩渦!不識黃河水,可不敢亂下黃河!”

“對,對,你說得對。不過,黃河那麼寬,水面那麼美,站在近處觀賞就行了。哦,聽說連岸邊都不敢站的!因為岸邊隨時都有被河水沖塌的可能!”

“記住了,記住了,要是去黃河邊旅遊,咱們就站得遠一點!”

臺下年紀大的顧客觀眾們,有很多人是從鄉下來到城市的,他們聽了這首歌、看了臺上的舞蹈,從心底裡就有一種親切感。他們等到歌聲一落下,抬起雙手激動的掌聲更是響亮,一邊鼓掌一邊隨即就開始議論起來:

“是呀,玫瑰寫這歌詞太對了,太好了,農村的鄉親們,大事小事都是呼來喚去的,有點稀罕東西也是端來送去的,可親熱了。”

“咳呀,這城裡和鄉里就是不一樣,我搬這個家都住了幾年了,離鄰居的家門只有三米遠,直到現在和鄰居走個碰面,還是只用點頭打招呼,鄰居家幾口人,姓什麼,叫什麼,還是一點點都不知道。”

“就是,就是,我們和鄰居也是這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