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夢戀之姻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六章 麥田風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六章 麥田風光

楊依華格格就笑了,極小聲地說:‘你是小孩子,還是個男孩子,你當然不知道了。

‘姐姐這會兒就對你說,康熙爺時候,就下令不許纏足了。可有的人,不怕走路不方便,還纏。大楊村就有幾戶富家的女孩纏腳,疼得她們都不敢走路。她們要想走路,就得扶住牆走。

‘小弟,你沒有看見,我娘都沒纏腳,娘也不讓我纏腳。娘還說,好好的腳裹成那樣,一輩子都別想好好走路了。那要是身後有一隻狼在追趕,那,可是沒跑了!’

楊依華說完就捂著嘴格格笑了,鄭曉文也跟著笑起來。楊依林、楊依山,他們兩人都在注意鄭村的街道、房子,都沒有聽到這兩人說了什麼,他們也都沒有笑。前面趕馬車的鄭守業,一直和楊志業說著話,他兩人更是沒有聽到。

大馬車一出城門,鄭曉文不再說話,她的眼睛忙活得左右看起來,心裡還隨著眼睛的看,說著心語:啊!好大,好寬闊的麥田啊!

鄭曉文正看著近處、遠處已經成熟了的,廣闊的淡土黃色小麥田野,忽然,一陣清風在麥田裡拂過,她心裡又說:啊!麥穗連著麥稈起伏的波浪,這才真叫一個壯觀呢!城市裡的同學們,都趕快來村兒裡看成熟的麥子田野吧!

鄭曉文又往四周的遠處望望,她看到渾渾的遠處,隔很遠就有一片樹林,心裡說:哦,這景緻我在華元郊外,在羊頭山都看見過,這就是十幾裡外,或是二十幾裡以外的村莊。

鄭曉文收回目光,她看著這寬闊的麥田,看著這豐收的景象,她就知道這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年景,心裡說:

看來這乾隆時期的農民生活,還挺安生、挺安寧的啊。

那是啊,現在正是乾隆在位的興盛時期,那也一定是國泰民安了。

哎呀,不得了了,再有二十年,那乾隆弘曆就開始老朽昏庸了!他一昏庸,朝裡那些官吏們也不講政績了,作風也敗壞了。他還施行閉關鎖國,他對世界的先進技術風潮不聞不問,他都拉了中華的倒車,他還像沒事人一樣呢!

這事兒我不知道是不說,這讓我知道了,那就是不行!趁這會兒,他還沒有犯下這個超級大錯誤,我得趕緊上朝去說服他!他要是不聽我的勸告,我也沒辦法,那就聽憑各地群雄起義吧!

喲,喲,且慢,且慢,憑你個小小女子,你就能說服一個大清皇帝?

那,我要是說服了他呢?喲,鄭曉文,就算你說服了那乾隆,那也是乾隆他的魂魄在後悔!歷史已經過去了,已經記載下來了這個朝代的大事,那些起義的,和國軍打仗的,勞軍傷財的事兒,誰還能抹掉啊……

楊依林見車都停下了,鄭曉文還在發愣,他拍一下鄭曉文,說:‘到咱家的麥地了,大家都在下車,你還愣著幹什麼?’

鄭曉文回過神兒,趕快給自己打圓場,說:‘這麥田風光,我還沒有觀賞夠呢,走,下去車再繼續看!’

鄭守業看看這四個孩子,他朝著那三個年齡小的說:‘來之前,我就說不讓你們三個來,你們還不樂意,鬧著要來,還非得讓給你們準備鐮刀。行,行,不說了,這樣吧,我現在就給你們分配怎麼割麥。

‘依山割過麥子了,你割三行。你們這三個人,每人割一行麥子。你們都得記住,麥茬要留得低一點。一會兒,你們看大人怎麼割麥子,你們再學著點,就會了。’

這六個人剛割了一會兒麥子,有兩個打短工的,手裡拿著鐮刀,都過來了。

鄭守業迎上去說:‘還是你們兩人的消息靈通啊,這不,剛下鐮割麥,你們兩個就到了。其實,我是怕你們忙,事先才沒有對你們說。’

其中一個短工說:‘我們兩個都操著收麥的心呢,麥子熟了,就怕下雨,還是快些割下來,打完場,把糧食拿回家,我們兩個才會放心。’

鄭守業心裡很感動,也很高興,他說:‘真是太感謝兩個兄弟了,那咱就一起下鐮割麥子吧。’

鄭、楊兩家人,加上打短工的兩個人,幾個人忙著割麥子、曬麥子,石磙碾壓、揚場,一連忙了八九天,總算把麥秸垛起來,把麥粒運回了鄭家。

鄭曉文實踐了收麥全過程,她心裡說:整天吃的白麵饃,原來就是經過這麼多細節得來的啊。哦,還有細節呢,還得把麥子磨成麵粉,再做成饃,才能吃。真的是細節多多啊,種莊稼的人太累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哦,還有呢,我知道了,‘浪費’一詞,可能就是從莊稼人的汗水裡提煉出來的。以後,做飯做菜,就做得正好夠吃,再也不能吃不完扔掉了。

鄭家的新麥面磨出來了。鄭曉文吃著稍微發點黑的新麥面饃,說:‘嗯,這饃饃可是真鮮香啊,太好吃了!’

楊依林不解地看看鄭曉文:‘吃個饃,你也能發發感慨?’

鄭曉文說:‘我是真的第一次吃這麼原味兒的,這麼鮮美的小麥面香,我能不感慨?我能發感慨,就證明我這個人有感情嘛。有感情的人,才懂得珍惜、報恩。’

楊依林聽著這話,看他那樣子有點迷糊,他沒有接鄭曉文的話。

鄭家幹淨利落收完麥子,就該種秋莊稼了。

早上,楊志業看看鄭守業,建議說:‘哥,該犁地種玉米了。咱家有那麼多麥秸,養三頭牛也夠吃。要是咱兩個一起犁地,那幹活多快啊。我看,咱就再買一張犁,一頭牛吧。反正我還要買地呢,這買犁、買牛的錢,我出。’

鄭守業說:‘今天咱鄭村是集,停會兒咱就去牲口市場上看看,看中了,咱就把牛買回來,再買張犁。你還得買房,買地呢,你就不用買了,這錢我出。以後你用上了,就只管來家裡牽牛、拿犁就是了。’

楊志業聽著這話,心裡也是感動得不得了。只是,男人都把感動藏在心底深處了,一般都不會流淚。到了有能力回報的時候,一定會把實物心意拿出來。

楊志業把買回來的犁,他把犁面擦得光亮。他又拿梳騾子的大梳子,梳過牛毛,讓牛吃飽喝足,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哥倆帶著孩子們,又朝地裡去了。

田地裡,楊守業教著孩子們,怎樣朝剛犁過的虛土地溝兒裡,撒玉米種子。

鄭曉文拍著手說:‘我學會啦,撒種子這麼簡單,我已經學會啦!’她從爹的手中,接過放玉米的小竹筐,在犁過的地方試著撒種子,她邊撒邊說,‘爹,你快看,我和你撒玉米的位置、種子稀稠都一樣,這樣撒就可以了吧?’

鄭守業高興著說著:‘對,對,就是這樣。’可他心裡在說:曉文要真的是個兒子,那該多好啊!

剛進入農曆八月,鄭守業就去請了接生婆。

鄭守業在上房門口守了半天,他聽到房裡的小孩哭聲,又聽到接生婆說著:‘男孩兒,男孩兒,恭喜!恭喜!’

他高興得下來上房門臺,叫著鄭曉文:‘曉文,曉文,你娘給你生了個弟弟!’

在中房屋候著的鄭曉文,聽到娘生了個男孩,高興得她從中房屋跑出來,直說:‘太好了!太好了!我有弟弟了!我有弟弟了!’

鄭守業接著又感嘆了一聲:‘感謝老天,讓我四十歲,又當第二個孩子的爹了!’他心裡還在喊著:我鄭守業總算是有兒有女了啊!

這個時候,鄭守業很想對鄭曉文說:曉文,你不是男孩,你是個女孩子!他又一想:別說,別說,可不能說。等閨女再長大一些,她自己會問,她自己會說的。

鄭守業給兒子起名:鄭曉武。

鄭家做滿月酒席這天,家裡太熱鬧了,親戚、朋友、鄉親們熱鬧著鄭家的三個宅院。送來的米、面、雞蛋之多不說,只銀首飾就收了一籃子,這也是鄭家以往給別人送禮的結果。

鄭曉文這下可是有活幹了,她一下學,就忙著抱弟弟,對弟弟親得呀,那簡直是太親了。

楊依林看鄭曉文抱小孩子的動作那麼熟練,他抱小孩子的手臂很生硬,他怎麼學都比不過鄭曉文。他思想裡突然就出奇地閃念了一下:嗯?曉文她,她一定是個女孩子!

楊家買房子的事兒,經鄭守業從中說合,楊家在鄭村買了一處,大半新的兩進院子的房子。價錢還不貴,楊志業心裡十分滿意、高興,他也非常感謝鄭守業。

秋收季節到了,鄭、楊兩家人又一起忙活著收玉米、收穀子,收豆子。鄭曉文和楊依林,都參加了秋收。

鄭曉文吃著秋季下來的新糧食,她又感慨了一陣子:這玉米糝,這小米,這綠豆,煮出來的稀飯,怎麼這麼香啊,難道這十七世紀的糧食種子,比幾百年以後糧食種子還優質?

哎呀,你鄭曉文就別奇了怪了,讓你在帝王時代和依林在一起,享樂一下古代生活,又讓你嘗試著扮男的樂趣,你美還沒不完呢,你還嘟囔什麼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