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臺城遺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揭傷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四章 揭傷疤

蘭子義稱病數日,今天被人硬抬過來自然便要受人“好生”招待,蘭子義對此相當清楚,與其受制於人,不如乾脆搶先手,致人而不致於人。

蘭子義剛來便把這筆陳年舊賬翻出來說事,屋內眾人無不側目。不過章鳴嶽可非等閒之輩,他聽著蘭子義問話只是笑了笑,並未作答。倒是剛和蘭子義一起進門的杜畿聞言說道:

“衛侯,解宣明的事情早有定論,衛侯一次又一次的提及此事究竟是何居心?”

蘭子義坐下後魚公公便派人端過茶水來,只是茶水送到的當口正好是杜畿發難的當口,蘭子義哪裡有心情去喝茶。

只見蘭子義一把推開遞到面前的茶碗,扭頭看向杜畿便道:

“早有定論是何定論?我怎麼不知道有定論?橫遭妖賊禍患,我大正江南江北已經遍地餓殍,而直接造成這後果的解宣明,他的家人卻在府中安枕無憂,吃喝無恙,解宣明背後的罪魁禍首現在還高舉內閣首輔之位。我倒想問問杜大人,您所說的定論是什麼定論,又有什麼定論能給在野地裡無人收屍的百姓們一個交代?”

蘭子義說道“遍地餓殍”時本想說“陣亡軍士們的家屬衣食無著”,但轉念一想今天章鳴嶽把他找來就是為了問他隨意賞賜的罪,要真是說出“軍戶衣食無著”這種話來,怕是會被章鳴嶽抓住話柄,所以蘭子義改口江南江北餓殍遍地。反正在外打仗那幾個月,沿江諸道都已經民不聊生,現在說餓殍遍地也八九不離十,不會說錯。

蘭子義說得義正言辭,所據論點又都有出處,杜畿聞言一時都找不出反駁的話來,他只得道:

“朝廷抄家自有法度,衛侯不必著急。倒是衛侯你,口口聲聲說首輔大人與解宣明有牽連,你倒是拿出真憑實據來?

戰時衛侯入京面聖之時,朝堂之上便有定論,解宣明之事乃是解宣明自作主張,與首輔無關。結果在為眾將士接風的時候衛侯又拿這件事情出來說事,當時便被駁回。現在衛侯再提此事我就不知道衛侯是想幹什麼了。“

蘭子義聞言看著杜畿,一字一句的答道:

“我只想為死去的將士百姓討一個公道。“

杜畿聽聞此言起身對坐在章鳴嶽對面的魚公公、隆公公拱手道:

“公公,解宣明之事早有定論,公公當時都在場,現在總不能放著蘭子義在這裡撒潑打諢吧?“

內閣裡面幾位閣老都有自己的文案和文員,兩位公公並沒有,他們只是在一眾內廷太監的簇擁下坐在章鳴嶽他們几案對面喝茶品點心罷了。

時值初夏,地處江東的京城雖有梅雨降溫,卻也顯得悶熱。內閣擠了這麼多人早就讓人覺得透不過氣,坐在人群中的兩位公公各自穿著紫紅的內廷袍子,一身上下整整齊齊,即使有人在旁扇風,也難以降溫。

魚公公也不知是被惹得還是被煩的,反正他臉上全是不耐煩,聽到杜畿發問,他剝了一顆荔枝塞進嘴裡,含著一口汁水咕噥道:

“杜大人說我在場,那我哪次在場啊?“

魚公公說話的樣子可謂無禮至極,杜畿不傻,他自然能讀出魚公公無禮背後打算食言的意思。再看隆公公,乃是一副風輕雲淡,事不關己的樣子。

杜畿心知不妙,看這兩個公公的樣子,搞不好蘭子義就是受他二人指使。不過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並不出人意料,章鳴嶽和杜畿他們等人從來就沒有把賭注壓在兩個公公身上。

情況雖然不妙,但杜畿該問的還是要問,該說的還是要說,他得打頭陣替章鳴嶽把局面撐開。只聽杜畿問道:

“當時魚公公兵敗江北,帶殘兵渡江之時,在朝堂上當著眾臣的面說解宣明所謂乃其一人所為,大半月前在將士們的接風宴上魚公公也說過類似的話,怎麼現在就不記得了?“

魚公公聞言把臉撇開,把荔枝核啐到地上。然後他接過旁邊伺候著的太監遞過來的手絹把嘴擦乾,慢慢悠悠的說道:

“那兩次我都軍務繁忙,沒時間多調查裕州的事情,現在我有時間了,仔細勘核當時發生之事,我覺得事情很是蹊蹺。

解宣明區區一個郎中,哪來的膽子奪衛侯軍權?“

說著魚公公便眯縫著眼看向了對面的章鳴嶽。

魚公公既然已經表態,那就剩下隆公公了,於是杜畿問道:

“隆公公當時也都在場,難道隆公公也要食言?“

隆公公聞言放下茶碗,搓著手上扳指說道:

“我記得我兩次都只是勸阻衛侯,並未說過解宣明與章大人無關,杜大人所言食言之事,從何談起?“

隆公公這樣說,意思就很明顯,不用杜畿多追問,大家都明白內廷兩大太監的意思了。

杜畿與章鳴嶽換了個眼神,然後便道:

“公公,當日東軍在前辛苦抗賊,勝負未分。身為主帥的德王卻率先逃命而歸,私自叫開城門不說,還沿途擅傳前軍已敗的訊息。德王此番作為不僅無德還無膽略才氣,就這模樣兩位公公還要整日讓德王率軍入城,受皇上獎賞,這叫什麼道理?“

蘭子義聽聞此言知道今次兩位公公放他出來死咬章鳴嶽乃是開劫爭,下了這手棋可就不知道兩邊要殺到何時才能把手,估計只能等到斷氣了吧。

魚公公聞言笑了一聲道:

“前幾日章首輔只說國庫空虛,不便嘉獎將士,今日杜大人又說德王無德,我看兩位大人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呀。“

接著隆公公則說道:

“我與魚公公何德何能?有什麼資格讓德王去讓德王率隊?這都是皇上的意思,皇上寵愛德王,想讓德王立功,杜大人你又為何要忤逆皇上?“

隆公公說完後杜畿還未來的及說話,章鳴嶽便開口了,他道:

“皇上若是言之有理,為國為民,我等自當奉旨而行;皇上要是僅憑一己寵愛,便空耗國庫,為德王立威,這是獨夫所為,我身為大正首輔,理應封還此敕,請皇上三思。這點道理都不懂,我還做什麼內閣首輔?“

章鳴嶽此番言論一出,魚、隆兩位公公臉色都不好看,尤其是隆公公,臉色可用鐵青來形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著,章鳴嶽又道:

“此次出征,勞民傷財,死傷將士無數,還讓妖賊入寇京畿。妖賊本是小股流寇,硬是被德王放到最後,養成龐然大物,這番罪責,德王可該怎麼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隆公公聞言問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章首輔怎麼就把罪責扣在德王頭上了?“

章鳴嶽笑道:

“自出兵以來,軍中消耗的糧草銀錢都是我在內閣居中調撥的,各道各府上報給朝廷的奏章我全都看到,大軍動向我知道。

德王出征之後一路走走停停,遊山玩水,圍場射獵,玩的不亦樂乎,就是不去前線剿匪。前線真刀真槍和妖賊拼命地,在江南時只有衛侯率領的五千輯虎營和戚侯率領的三千神機營,過了江北才得到禁軍接濟。就這種打法如何剿匪?若非有衛侯與戚侯壓陣,妖賊估計不用渡江,早就擊潰德王順流而下來京城了吧?“

蘭子義聽到章鳴嶽說自己,心頭一緊,精神一驚,章鳴嶽這番話明顯是在褒獎蘭子義。雖然蘭子義覺得章鳴嶽早就在他心中死掉,但士林魁首怎麼說都是蘭子義的榜樣,哪怕是被壓在心底。現在能當眾得其褒獎,那種興奮,足以令蘭子義意亂神迷。

隆公公自然聽出章鳴嶽話裡的弦外之音,他趕忙說道:

“我不知首輔大人從何處聽到這種沒緣由的訊息。江南自開春大雨,一直至今,大軍出行困難,走得慢也屬正常,怎麼就能扯上德王圍獵?“

章鳴嶽笑道:

“怎麼能叫沒緣由?沿江府縣的奏章現在都在庫裡存放著呢,公公要不要親自看一看?“

隆公公聞言皺著眉頭道:

“之前怎麼沒聽大人提起?“

章鳴嶽笑道:

“之前我忙於軍務,沒時間細看公文。“

隆公公聞言嘆了口氣道:

“那是州縣籌措糧草不及時,推卸責任的一派胡言。魚公公和衛侯都在前軍,他們可以作證德王絕無圍獵逗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