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動力王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7章 捐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27章 捐贈

“陳董,歡迎歡迎,”外交部辦公室梅主任的一張臉都要笑爛了,握著陳耕的手就不肯鬆開:“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咱們部的趙副部長。”

梅主任的話音一落,趙副部長就上前一步,面帶微笑的伸手用力和陳耕握了握:“陳耕同志,非常感謝潤華實業對我們外交工作的支援,我代表外交部以及外交戰線上的同志謝謝你們。”

說話的時候,趙副部長飛快的掃一眼陳耕背後的那10輛金鳳凰轎車:真漂亮、真大氣啊。

今天是潤華實業向外交部捐贈10輛鳳凰轎車的日子。

雖然婚禮才剛剛過去一個星期,丁若煙應該享受的婚假還沒有結束,也就是說現在還是兩人的蜜月期,但對於陳耕來說,以他現在所處的地位、他的身份,想要享受一個純粹的蜜月是不可能的,享受了一些,就要放棄一些,這個道理在任何時候都行的通,這個道理陳耕懂,丁若煙也懂,所以對於這個她倒是沒有什麼排斥,之前陳耕和她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丁若煙就很善解人意的表示:就當是來首都度蜜月,順便參加個小活動好了。

倒是外交部方面,也不知道是考慮到陳耕與自家老大的關係,還是考慮到這次捐贈的物品的價值比較巨大,他們竟然還特意弄了這麼一個捐贈儀式,不但專門搭建了一個臺子,還請來了多家媒體來對這次的捐贈活動進行宣傳——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人家潤華實業真金白銀的拿出來了,外交部總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否則以後誰還會繼續“支援”外交部的工作?

陳耕客氣的道:“領導您太客氣了,說起來我也是咱們外交系統的女婿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咱們外交展現做點貢獻也是應該的。”

“哈哈……既然這麼說,那我可就不客氣了,”趙副部長笑的合不攏嘴,可不是嘛,不說丁若煙的父親的身份,就說她丁若煙本身,也是外交部的幹部不是?說陳耕是外交部的女婿,那完全能說得通。

略略一頓,趙副部長轉過頭,親切的對站在陳耕身旁、一直沒怎麼說話,就是微笑著站在這兒的丁若煙道:“若煙同志,真是不好意思啊,打擾了你們的蜜月,不會怪我吧?”

丁若煙脆生生的、笑眯眯的道:“部長,瞧您說的,外交部可是我的家,您見過回家還嫌這嫌那的嗎?”

“好,好,是我的錯……”趙副部長笑的越發開心了。

一旁的記者們立刻抓住時機,將這和諧的一幕拍了下來。

客氣了幾句,陳耕正色道:“趙副部長,對於這幾輛車的使用,我個人能不能提一個小建議?”

“當然,”趙副部長連連點頭:“不知道陳董有什麼想法?我洗耳恭聽。”

“您客氣了,”陳耕擺擺手:“對於這批車,我知道咱們外交部的設想是讓他們承擔國家的外事接待工作,不過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抽調幾輛送給國家在一些比較重要國家的大使館,作為大使館的用車?比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這些國家,也可以彰顯一下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技術嘛。”

趙副部長當然知道陳耕說的有道理。

對於任何一個能夠自產汽車的國家來說,他們的駐外使領館的工作和接待汽車都一定是本國的產品(當然,阿三除外),但咱們國家的情況比較特殊,雖然咱們國家也有自己的汽車工業,但無論是產品的質量還是設計感、檔次,都無法滿足駐外使領館用車的要求,畢竟這些車不單單是工具車,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門面和形象,在這種情況下,共和國也就成了所有有汽車工業的國家當中唯一一個在駐外使領館中使用外國汽車品牌的國家。

他誠懇的道:“陳董,不瞞你說,你們可能不知道,其實對於我們這些搞外交工作的人來說,我們其實是一點都不願意用外國的車,如果有可能,我們更希望用自己國家生產的汽車。”

“哦?”對於趙副部長的這個回答,陳耕有些意外:外交部不願意用外國的車?

對於陳耕的表情,趙副部長一點也不意外,他苦笑一聲,道:“你可能不理解我們為什麼會這麼想,可如果你做一段時間的外事工作就知道了,當你去和某個國家的領導人、某個國家的部長談合作的時候,你說我們國家在某項技術、某項產品上的實力如何如何強、如何如何厲害的時候,人家一句‘你們國家這麼厲害,怎麼你的車子還是XX牌的?你們國家不是能夠生產汽車嗎?’的話就懟的你無言以對,這個時候,你發自內心的希望自己國家的汽車工業能夠發展起來,能夠生產的出來能夠滿足外事工作需求的車。”

還有這樣的事情?陳耕下意識的轉頭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媳婦。

“這樣的情況我見的多了,”迎著陳耕的目光,丁若煙點點頭:“每當這個時候,我心裡總會罵一汽、上汽的那些廢物,成立這麼些年了,國家給予了你們那麼大的支援,可這些廢物連一輛像樣的車都造不出來——雖然我也知道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歸咎到他們身上,可很多時候就是忍不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丁若煙以前可從來沒跟自己說過這些,這個回答大大出乎了陳耕的意料,他下意識的揚了下眉毛:還有這樣的事?

趙副部長金接著把話給接了過去:“咱們國家駐外大使館的用車都是清一色的外國品牌,這確實不是什麼有面子的事,也就這幾年好點了,你還不知道吧,我們從你們潤華實業採購的A6L,有相當一部分都被送到了國家的駐外使領館。

按照部裡的規劃,這十輛車國內只保留四輛作為接待用車,其他的六輛全都送到國外去,分別是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和日本的大使館……”

外交部其實已經打算將大部分車子都送到國家的駐外大使館了?再看看這六輛車的使用情況,首先是四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其次就是德國和日本這兩個汽車工業技術最強的國家,這分明就是彰顯國力、同時替潤華實業打廣告的意思麼。

明白了這一點,陳耕有些慚愧,他之前還以為外交部打算把這十輛車都留在國內呢,現在看來,倒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陳耕的脾氣向來直爽,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出了偏差,他略一沉吟,當即道:“既然咱們外交部對我們這麼支援,那我也不能對不起這份支援,這樣,每輛車我再配備一個維修保養包,裡面會有各種日常維護和保養使用的配件,保證足夠每輛車兩年用的,絕不讓車子在國外掉鏈子。”

趙副部長頓時一喜,連忙道:“不瞞陳耕同志你說,之前我摩恩還真有些擔心這個問題,萬一車子壞在了國外可該怎辦?有了這個維修包,咱們的同志可就放心了。”

……………………

“記者那邊都安排好了嗎?”抽了個空,陳耕低聲向廖茜問道。

這次的捐贈活動,對於潤華實業來說意義重大,為了能夠打響鳳凰的這塊牌子,不但陳耕和丁若煙來了,連廖茜這位銷售公司的負責人也來了,目的就是應付好在場的記者們。

“都安排好了,”廖茜點點頭,應聲道:“按照您之前說的,每個記者都有一份紅包,除了300元的超市購物券之外,還有一隻派克鋼筆,一支採訪錄音機……”說到這裡,廖茜忍不住肉疼的道:“boss,這一下子可就是100多臺採訪機啊。”

現在的媒體們做採訪活動的時候,可沒有2000年以後廣泛採用的錄音筆,而是磁帶錄音機,這個磁帶錄音機也不是普通的隨身聽大小的錄音機,而是專門針對記者採訪進行最佳化的錄音機,不但續航時間長,而且聲音也更清晰、體積也更小,專用的磁帶只有一個火柴盒那麼大,可這麼一個索尼的採訪專用錄音機,一臺就要1000多塊,好一點的甚至要2000多,哪怕是新華社、人@民日報這樣的單位,也不是每個記者都能買得起,都是在有外出採訪活動的時候向社裡申請。

既然是送人,肯定不能買一般的,潤華實業採購的這批採訪專用錄音機的市場價高達2400多元,即便是這種大客戶形式的集中採購,單臺的採購價也高達2100元,這100多個記者,每人一個價值300元的購物券紅包也就罷了,每人一臺採訪專用錄音機,這既是二十多萬,再算上紅包、派克鋼筆,為了這麼一個活動就扔出去三十多萬!

廖茜覺得,這個採訪任務本來就是官方形式的採訪活動,這些記者每人有個購物券紅包就行了,至於搞出這麼大的陣仗嗎?

“你啊,女人的小氣毛病又犯了,”陳耕很清楚廖茜為什麼會這麼說,所以他笑了:“我問你,鳳凰這個品牌對咱們集團的意義有多大?”

“要多大就有多大,”廖茜下意識的道:“只要鳳凰這個品牌做起來了,得到大家認可了,哪怕這個品牌年年都賠錢,但對於品牌形象的整體提升也是巨大……啊,老闆,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鳳凰這個品牌,只能成功,絕不允許失敗!

這個成功,不是意味著這個品牌每年要賣出去多少輛車、每年要有多少盈利,而是要在民眾的心中樹立一個“臥槽!這車真尼瑪貴啊,老子買不起!可將來老子有錢了,說什麼也得買一輛!”的形象,將鳳凰與“成功、身份、形象”掛上鉤,一旦鳳凰轎車成功的樹立起了這個形象,哪怕一年只賣幾百輛呢,這個品牌也算是成功了。

一旦鳳凰這個品牌做起來了,潤華實業旗下的其他產品都跟著沾光,就像是陳耕前段時間說的“只要鳳凰這個品牌做起來了,咱們就可以買標送車了”那樣,也正因為這個品牌絕對不容有失,所以現在在記者身上多花點錢絕對沒壞處。

“嗯,”陳耕點點頭:“那和各家媒體的廣告合同呢?”

如果說現場的紅包是拉攏記者的話,那麼與各家媒體的合同就是拉攏媒體了,廖茜立刻道:“我跟他們簽訂了一個月的廣告合同。”

“一個月?”陳耕有點驚訝。

廖茜笑道:“我讓人跟他們打了招呼,看這次他們幫咱們宣促的效果,宣傳效果最好的十家媒體,一個月的合同到期後就可以跟咱們簽訂一個‘1+1’的兩年合同,下面的十家媒體可以拿到一年的合同,上下的10家媒體可以拿到半年的合同,如果有人拿了錢不辦事,以後就甭想再從潤華實業這裡拿到任何一份廣告合同……”

這下子,不等廖茜說完,陳耕也笑了,大拇指一挑:“厲害!”

有了這個分級制度,陳耕還就不信這些媒體為了廣告費,會不努力的幫潤華實業做宣傳?潤華實業在廣告宣傳方面願意大筆投入,這可是全國都出了名的,潤華實業取消合同,就意味著單位少了一大筆收入,這些媒體怎麼可能不急?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某些原本打算拿了潤華實業的錢還要“堅持媒體的良心”的媒體,立刻就急眼了:誰跟前有仇啊!沒有了潤華實業的大筆廣告費,領導屁股下面的車子從哪裡來?車子的油錢從哪裡來?手下的獎金從哪裡來?甚至……宿舍樓的建設經費從哪裡來?

在潤華實業搞的這個“宣傳績效”的威脅下,各家媒體頓時就急眼了,立刻將本單位的筆桿子拎出來,總編親自盯著,任務只有一個:幫潤華實業說好話,能有多好就說多好。

但更讓陳耕驚訝的是,國內少數的幾家汽車雜誌,在還不到下一期雜誌發行日期的情況下,竟然乾脆推出了一集鳳凰轎車的特刊——為了這份“1+1”的為期兩年的廣告合同,各家媒體也真的是拼了。

這種情況下,潤華實業的鳳凰轎車瞬間火遍了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