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明國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6章 執掌京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6章 執掌京營

除了盧象升和袁崇煥,李雲崖要的後兩個人分別叫曹變蛟和吳三桂。

沒錯,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漢奸吳三桂,這時候吳三桂才十八歲,他是錦州總兵吳襄的兒子,祖大壽的外甥,如果不看後來的事,他英勇善戰,又極有天賦,在帶兵打仗方面,確實是個極難得的人才,而且人又極為孝順。

崇禎死後,李自成佔據北京稱帝,吳三桂本來要投降李自成,李自成卻要大肆處置明朝的文武官員,吳三桂才投降了滿清。後來他又造大清朝的反,打得康熙節節敗退,如果不是他提前死掉了,說不定真的把滿清攆出關外。

李雲崖對於未來堅持抗戰的將領,自然是萬分尊敬,對於投清的,又有大才能用的,他都決定要用,譬如祖大壽,曾經被滿清困住,假意講和逃回錦州繼續抗清,後來二次被抓,才投降。再比如洪承疇,也是松錦戰役失敗被擒住之後投降的。

李雲崖自認為,如果自己被抓住,未必能夠慷慨赴死,以己度人,把這個道德標準線調降了很多,只要不是像孔有德那種主動去投靠的,都不會刻意排斥。

這次永定門之戰,吳三桂和曹變蛟都立下汗馬功勞,帶兵衝擊敵陣,跟八旗軍一刀一槍地血拼,李雲崖都看在眼裡,所以把他們調來軍校,打算好好培養,也不問他們自己願不願意,直接讓皇上下旨,直接從兵部把人調過來。

戰爭過後,最重要的是善後工作,李雲崖把新軍,現在叫青龍軍戰死的士兵都地焚化,每個人的骨灰裝進特地燒得白瓷罈子裡,裡面放上刻有人名和籍貫的木牌,帶回軍校。

李雲崖請風水先生選了一塊風水寶地,買下來修做烈士陵園,因天寒地凍,不能動土,暫且先行寄存,等來年開春再下葬,對於死亡家屬的撫恤金,李雲崖一致定為一百兩銀子,在這年頭屬於天價了,李雲崖還給烈士軍屬每家分了十畝地,擁有一百年使用權,當然,只能耕種,也可以轉租,但是不可以改做其他用途,比如建房子搞養殖什麼的都不可以,而且也不能買賣。

在新一期的大明侯報上面,李雲崖親自撰文祭奠在這場戰役中犧牲的戰士,不只是青龍軍,也包括京營和各地來的勤王軍,他上學時候作文寫的不錯,看過很多課外書,這回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先描寫了這場戰役的慘烈,然後敘述軍人的偉大:“我們可能一生都見不到一次慘烈的屠殺,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用生命把屠殺阻擋在國門之外!我們每天可以安靜地吃飯讀書,不用面對敵人血腥的屠刀,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用血肉之軀將敵人的屠刀擎在空中……”

後面闡述軍人這幾百年來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被人歧視,被人糟蹋,被人作踐:“一個國家的軍人,沒有被敵人踩在腳下,卻被自己人踩在腳下,沒有死在敵人的刀劍之下,卻死在自己人的刀筆之下,這個民族是可悲的,這個國家是要滅亡的……”

這篇文章一出來,再次引起滿朝譁然,重文抑武,以文制武,是開國以來留下來的傳統,甚至這份傳統從宋朝時候開始了,同樣級別的官員,武將遠不如文官來的尊貴,見面先要低頭,很多辭官在家的士大夫們坐不住了,紛紛發聲痛斥妖道禍國,連後宮的周皇後都諫言,說不可以讓李雲崖繼續執掌兵權。

朱由檢犯了中二病,他原以為李雲崖打完這一場勝仗,相當於狠狠扇了那些辭官大臣以及反對李雲崖那些人的臉,能夠讓他們徹底閉嘴,沒想到剛消停幾天又來了,這次北京保衛戰他先後兩次登上城頭,親眼看見了三軍將士拋頭顱灑熱血,被八旗軍殺得手腳亂飛,腸破肚爛仍然奮力抵抗,他也被深深地震驚,終於理解了當初李雲崖在軍校時候跟他說過的那些話,從他心裡也認為,過去軍人的待遇實在太低了,應該予以增加,這次不管是犒賞還是撫卹,他都是加倍了的。

再說,朱由檢深深地認為,後宮不可干政,周皇後卻一再觸及他的底線讓他很不爽,不過周皇後第二胎臨盆在即,他也不好深責,只讓她安心養胎,不要管前朝的事。

第二天,朱由檢下旨,讓李雲崖接管京營,全權處置三營七十二衛大軍。

其實朱由檢並不僅僅是要跟朝臣較勁,這次北京保衛戰,他看出來,現在大明除了李雲崖的青龍軍以外,最能打的當屬遼東軍,然後是如宣大等地的九邊軍,再是各地趕來的勤王軍,最後才是京營軍隊,戰鬥力之弱,簡直令人髮指,京營滿編應該是三十多萬到四十萬人,但這次參加戰爭的明軍總共也才二十萬左右,朱由檢不是傻瓜,他知道京營已經徹底糜爛了,他要李雲崖幫他整飭京營,打造成都跟青龍軍一樣的強軍,他還傳旨六部,不管李雲崖有什麼要求,都要全力配合。

聖旨一下,軍校外面來了許多送禮的,什麼總兵、參將、遊擊等等,都帶著禮物來拜見李雲崖,李雲崖讓李小海幫他甄別,凡是少於五千兩的一概不見!國師的時間寶貴的很,陪你們喝一碗茶拿五千兩銀子,李雲崖自己覺得並不過分,他一面收銀子,一面放出風去,說他準備徹底整頓京營上下一干人等,遇到不順眼的,要用那柄皇上指定的白劍將其斬首,這幫京營裡的官,這些年欺上瞞下,貪贓弄權,買房置地,也撈了不少身家,這回咬著牙變賣家產,不夠五千兩的還要去借錢,只為見上李雲崖一面求他高抬貴手。

李雲崖也不著急,搭不理的,打算等過完年再動手。

遼東方面,朱由檢詢問了他的意見之後,還是派了孫承宗去,有他坐鎮寧錦一代,已經元氣大傷的皇太極三五年之內都打不過來,孫承宗年底啟程趕往遼東,李雲崖親自去送行,特地從中研院調來一位醫生,專門負責孫承宗的飲食起居,日常養生,老頭過完年六十八歲了,在這時代算是很高壽了,在外面領軍,遼東又是苦寒之地,說不定哪天有個頭疼腦熱起不來了。

李雲崖當著孫承宗的面告訴那大夫:“從今年開始,只要孫先生健健康康地活一年,我給你二百兩銀子,他生一次病,扣掉十兩,大病扣掉五十兩,全部扣完把你調回來我再派別人。”

孫承宗聽完十分感激,但也有些哭笑不得:“我這身子骨還算硬朗……”

“哎。”李雲崖擺手,“我們中研院裡的幾位院士都是這個待遇,孫先生跟他們一樣,都是國寶級別的,你們是大明的寶貝,都好好保護起來,如非迫不得已,我一定不讓皇上派你去遼東。好在現在建奴也元氣大傷,這回入寇也搶了不少東西,短時間應該不會再犯邊,孫先生也能輕省些,等我把京營的事忙出頭緒去遼東看望孫先生。”

孫承宗是個比較隨和的人:“國師若真為我著想,不如把你們那火炮調撥遼東一些……”

“等夏天的,我帶上火炮,還有那迫擊炮,掌心|雷,都給你帶點。”李雲崖又告訴負孫承宗的管家,“我給你們帶來的這輛車東西,有羊毛氈子,有大毛毯,有軍大衣,還有火爐,到了那邊給孫先生房間裝修起來,千萬注意避寒保暖。”

目送孫承宗在紛飛的大雪之中漸漸遠去,李雲崖心裡很不舒服,大明朝最終還是要靠這樣一位本該頤養天年的老人去戍邊,可見是年輕人不爭氣啊!

轉過年來,李雲崖開始正式整頓京營,明朝京營在朱元璋建國時候有四十八衛,共二十多萬人,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增加到七十二衛,這時候的京營戰鬥力相當強悍,打仗的時候,以京營為主,地方軍為輔,朱棣屢次暴揍蒙古,是以他們為主力。

明英宗時期,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幾十萬大軍土崩瓦解,死傷狼藉,于謙保留三大營的同時,挑選精銳重新組建十營團。到了成化年間,十營團開始*,變得孱弱,於是從十營團裡挑出精銳,組成十二營團。到了正德年間,十二營團也不行了,朱厚照下令掉邊軍入衛,設立東西官廳。嘉靖年間,又把前面的裁撤掉,重新恢復三大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到了崇禎朝,京營賬面上的軍隊數量有十幾萬,但實際上,軍戶大量逃亡,一個本該有五百人的官手下只有二三十人,在這不到三十人當中,又有大大小小的軍官……官比兵多,而且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缺少衣甲兵器,一年不曾訓練的都是常事,還被剋扣軍餉,兵部積欠半年,好容易發下來被軍官截留,下邊要積欠一年,甚至更多。

這種軍隊,已經徹底打不了仗了。二月二龍抬頭,李雲崖帶著五千青龍軍唱著精忠報國的軍歌來到京營,把這裡的軍官上到總兵,下到把總全都叫到一起,先清查賬務、軍庫,錢糧軍械全都大量虧空,又讓他們把士兵拉出來,結果稀稀拉拉只有不到三萬老弱病殘,原本還有點青壯的,不過這兩年被李雲崖先後挑走了六千多,後來又在保衛戰時死了不少,現在只剩下這些了。

李雲崖下令把當官的都綁了,有名有姓的,共一千七百六十二人,全部押往兵部,並親手寫了一個摺子,這是他來到大明朝之後寫的第一封奏摺,用鋼筆寫的,他不會寫毛筆字,但鋼筆字還是很靈秀的,滿滿地寫了十摺紙,密密麻麻,詳細列了京營現在的情況,並講了自己在大方向上要如何改革,寫完之後,不經過內閣,派人直接送進宮裡。

朱由檢看完了大發雷霆,他原以為京營已經很爛了,沒想到事實情況比自己事先想的更爛!他把兵部尚書叫過來,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讓他一定要從嚴、從重處罰!

這次被建奴打到家門口,幾乎要攻破北京城把自己捉住當俘虜,對壯志勃勃的朱由檢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他做夢都想李雲崖給他練出一支像青龍軍那樣的軍隊,三千人敢力抗建奴一萬騎兵!不需要多,只要李雲崖給他練出三萬這樣的軍隊,能橫掃建奴,平定遼東,收服瀋陽,把當年因為薩爾滸戰敗丟掉的土地拿回來!

一想到這些,朱由檢很興奮,他寫回信告訴李雲崖,除了銀子之外,你要什麼我給什麼,你說用誰用誰,你說廢誰廢誰,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一定要把兵給我煉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