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明國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83章 南人北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83章 南人北調

朱由檢把自己那一攤事務也都暫時託付給李雲崖,李雲崖真正掌握了大明帝國的一切軍政大權,比當年的魏忠賢權利還要大,魏公公當初雖然能夠任免上層軍官,但未能紮根基層,而當今明朝軍隊,除了像秦良玉等少數幾支以外,可以說全部都是李雲崖一手帶出來的,他當初在軍校裡親自調|教出來的人,現在都在軍中當到團長、師長級別,並且蔓延到公安系統,教育系統等等,可以說,如果他現在要有些許壞心,把朱由檢軟禁起來,狹天子以令諸侯是輕而易舉的事,甚至把朱由檢廢掉,自立當皇帝也不是沒有可能,即便有人敢反抗,糾結起來的軍隊也打不過他,哪怕盧象升、孫傳庭等人反對也沒有用,因為下邊的軍隊都聽李雲崖的。

不過李雲崖當然不會這麼做啦,他並不想當皇帝,他只想讓這個國家在他的努力之下,蒸蒸日上,從病入膏肓成長為制霸全球的超級帝國。

由於總理軍政事務,李雲崖沒有回南海的昭和殿,而是直接到中海的崇智殿,將各部會人員都叫到這裡來辦公,首先處理的是朝鮮的問題,他將朝鮮一分為二,北邊三道為北朝,分拆成鏡城、咸興、寧邊、平壤、黃州、海州六座州府;南邊的五道分拆成漢城、原州、忠州、清州、全州、羅州、慶州、尚州八州。

東北劃分成四省,分別是遼寧、吉林、黑龍江、北山四省,將大興安嶺以東全部劃給遼吉黑三省,北山省為黑龍江以北的地區,包括整個東西伯利亞,以及勘察加半島,直至白令海峽,如今那邊只有很多原始野人在艱苦度日……

北方的漠南蒙古分為居延省跟察哈爾,李雲崖讓孫傳庭率軍回京修整半年,之後再度率領五萬騎兵遠征漠北,直搗烏蘭巴托,殺得漠北蒙古土崩瓦解,這時候的蒙古人可不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年頭那麼牛比了,尤其漠北蒙古戰鬥力遠不如漠南蒙古,三大部投降了兩部,剩餘一部逃向漠西蒙古的所在地葉尼塞河流域,孫傳庭率兵越過貝加爾湖,殺到葉尼塞河,又將漠西蒙古滅掉。

至此,從明朝開國困擾大明的韃靼、瓦剌兩夥全部被明朝消滅掉,這一仗又持續了兩年,直到崇禎十年秋天才結束,明軍帶回來大量的蒙古俘虜,以及牛羊皮毛等物資,雖然說是秋天,但北地已經下起了白毛大雪,也多虧了明軍現在後勤保障能力大大增強,明軍又能吃苦耐勞,只有少量的人馬被凍死,到底是圓滿完成了任務。

李雲崖將大明朝的版圖向北畫到北冰洋,向東畫到太平洋,向西畫到鄂畢河,拿下了東西伯利亞和中西伯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再加上蒙古地區,地區空前遼闊,李雲崖將其分成六個省,北面太冷、一到冬天徹底看不到太陽的地方,被古書上成為不毛之地的,地盤大些,南邊這些人口多些的,畫的範圍小一些,李雲崖讓工業部的工人進駐開始築城,像是在西伯利亞地區的,每個省只築一個城好,各部會相關人員都進駐,然後開始大移民政策。

李雲崖為了徹底解決北方異族入侵的問題,想到的唯一辦法是把他們徹底融合到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裡邊來,中國歷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從黃帝炎帝戰蚩尤的時候,在不停地融合,到後來什麼契丹、鮮卑等族都不見了,只有一個中華民族,於是他不顧反對開啟了大移民時代。

首先,他將這些地方土地全部收歸國有,然後以國家的名義把土地承包給農戶,租稅比私人地主要少得多,國家只要三成的公糧,其餘都是農戶自己儲存,然後開始南人北調,北人南遷,將蒙古、滿清、朝鮮三地百姓,以兩丁抽一的方式,帶到中原地區,全部都是精壯的勞動力,送到幾大工業區裡面去做工,滿三年之後給落戶,並且要求每兩年抽丁一次。

北人南遷是強制性的,必須執行的,而南人北調則用利誘,各州府建成之後,擁有大面積的閒置土地,只要有人過去安家,開多少荒地都可以直接承包三十年。

然後是國企帶頭,到蒙古,到東北,到西伯利亞去採煤,採鐵,伐木,鍊鋼,帶著大量的漢人勞工過去,國家給補助在當地安家落戶。

再次,從南方軍戶裡面徵招軍人,組成生產建設兵團,到東北去開荒種地,到草原上去放牧養羊,共組建了多達一百二十萬的生產建設兵,這些士兵不用打仗,負責種地,不但能夠自給自足還能盈利,不需要國家負擔糧餉,三年之後可以選擇回鄉也可以在當地安家,安家的自然又有許許多多的優惠政策和好處。

然後緊隨其後的是各種基礎建設,公路鐵路的修建,哪怕成本高,沒多少人做,政府砸錢也得把路修出來!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宗怪事,那是皇太極率領滿清殘餘勢力向北逃竄,盧象升在後面緊緊追趕,後來天降大雪,明軍後勤給養是在跟不上,退回哈爾濱駐紮,等到第二年又往北去尋找,只是不管他怎麼找,連孫傳庭在西邊也幫著尋找,但是毫無蹤影,一直找了兩年,找到不少山野中的土人、野人,但皇太極所率領的滿清殘兵始終沒有發現一點蹤跡,好像憑空蒸發了一樣,無奈之下,只得暫且放下,反正以滿清現在所剩的實力也不足對大明產生太大的騷擾了。

幹掉了滿清,幹掉了蒙古,還把所有土地都劃入國界,北方的異族問題已經被徹底解決,許多人都覺得應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有不少位大臣聯名上書朱由檢,說所養新軍日耗太多,請求裁撤,並恢復太|祖時候的衛所制。

李雲崖鼻子差點氣歪了,告訴朱由檢:“這種鼠目寸光的傢伙,簡直是尸位素餐,顢頇誤國!該讓他們捲鋪蓋回家種地去!”

朱由檢虛心納諫,第二天讓那幾個官員滾蛋了。

忙忙碌碌來到崇禎十年,年底又要開大朝會,今年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收官之年,還未進入臘月,中央各部都開始忙碌起來,查賬的查賬,盤點的盤點,李雲崖跟朱由檢也分開了,一個回北海,一個回南海,各自打理各自的那一攤事務,忙得腳打後腦勺。

崇禎十年的臘月二十一,李雲崖早早起來,依舊按照平時的習慣,先到昭和殿外晨練,這崇智殿位於南海,類似於湖心島,即後世的瀛臺,將太液池改做內閣辦公地點之後,這裡也經過數次改建,但大體上仍然保持了原有的風貌,雖然用了混凝土玻璃窗,通上了水電,外貌依舊是琉璃瓦,硃砂牆,經有國內最好的園林大師設計,其美如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晨練之後,吃過警衛員給打來的早餐,然後洗漱更衣,開啟自己的大衣櫃,裡面掛了將近一百套衣服……不是李雲崖太奢侈,而是他身份太多,到各處辦事經常要穿不同的衣服,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正裝,他自己在封緣服裝定製的便服只有三十多套。

明朝人相對後來的清朝來說,整體上是輕快的,明亮的,服裝方面也出了很多新式樣,髮型也很多遍,女生的髮髻自不必說,什麼桃心髻,爽螺髻,貴妃髻等等。

男生的髮型也不少,並非簡簡單單地在頭上挽一個髮髻完了,當然也不會像後是那種,這留一綹那留一綹的,那樣會顯得很邋遢,而是分成挽發結髮等不同方式,然後或是配上發冠,或是配上巾,或者戴帽子,而不論發冠、巾、帽子都有無數種材質、樣式可以搭配。

服裝種類也很多,而且不論男女都會帶香,各種類型的香放在香囊裡,隨身攜帶,還有玉飾,玉佩,玉璧,玉玦等等,還有各種各樣的荷包,年輕的男孩子有的會在身上塗一些膏脂護膚,甚至塗一層薄薄的口紅,跟後世男生畫淡妝一樣,女孩子更不必說了。

等到了清朝,這一切幾乎全部戛然而止了,變得呆板,低調,灰沉沉……男人腦後是一條比筷子還要細的辮子,跟影視劇裡演的不同,頭髮必須全部剃掉,只在後腦勺上留下小小的一塊,不許超過銅錢大小,用這點頭髮編個小辮,哪怕到了清朝末期,辮子也不像後世演的那種只剃前額,從很多外國人對當時請超人的描述可知一二。

由於李雲崖的到來,明朝從上到下,從北到南,處於一場思想上的大變革之中,裝飾方面也呈現爆發式地推陳出新,當下到正式場合都要穿正裝,即傳統的長衫,今天是開大朝會,而且是年底總結性質的朝會,要穿黑色正裝,李雲崖猶豫了下,先換上裡面打底的雲錦白色中衣,外面穿黑色長袍,雖然顏色深沉,但袖子比裡面中衣縮短一寸,露出中衣的銀絲盤龍繡邊,領口也分兩層,裡面是白色的中衣蟠龍紋領邊,外面退半寸是外套的金線雲紋領邊。

腰帶亦有很多講究,在某種意義上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領帶,李雲崖挑了一條金黃色的玉扣腰帶,將腰身收緊,下面配一把特地請人雕琢的天神之怒老坑玻璃佩,加上藏著茉莉香的錦囊,腳上穿黑色內襯羊絨的膠底麂皮靴。

站在穿衣鏡前面,李雲崖滿意地看著鏡子裡面那個寬肩窄腰,人高腿長,不怒自威的青年。

帶著厚厚的文件袋,精神抖擻地來到中海太和宮,已經有不少人提前到了,在一樓喝茶水,官職小的都在大廳,資格老的都在裡面的單間裡,一見到他來,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國師!”

李雲崖擺擺手:“你們都來的這麼早啊?皇上到了嗎?”

“已經到了,在一號房裡跟高行長說話呢。”

李雲崖無奈地拍了拍額頭,朱由檢真的是窮怕了,喜歡管銀行的事,當然他並不會不懂裝懂指手畫腳,每次都擺出一副謙虛好學的樣子,問這問那,什麼利率跟貨幣的價值關係,什麼叫槓桿化和去槓桿化,什麼叫劣幣驅逐良幣……讓自己狠不下心來拒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