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七十年代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十一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十一章

家裡三個孩子自從有了電視機,每天吃住都在爺爺奶奶家,大的趙嘉紅就跟著趙桂芝睡,倆人男孩子趙大海和張金鳳一人帶一個,家裡有空床,就沒必要擠在一張床上。張金鳳能幹,家裡被子也多,年年都有種棉花,前些年管的嚴的時候,她也會偷偷摸摸在山裡開些荒地種。

前些年鬧的是過分,不過柳城地區還好,一些偏遠的山區更是沒人管,鬧的厲害的都是城裡,村裡這些人也不懂什麼政治不政治,更不懂這個運動那個運動,他們的願望很簡單,能吃飽飯就好。

任何一個年代都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張金鳳也是壯著膽子這麼做,一直小心翼翼倒是沒有被被人發現。這事她連幾個兒子都沒說,只有趙大海和她一起上山種地才知道這事。

爺爺奶奶家有各種好吃的,還有電視看,三個孩子樂不思蜀,連寒假作業都不記得做。趙大海和張金鳳是不懂這些,可孩子父母也不管孩子學習,還是趙桂芝看不下去,逼著孩子們學習寫作業,又每天規定看電視的時間,才讓三個孩子不再每天守在電視機前。

趙紅軍和林曉玲回家越來越像做客,家裡什麼事都不用他們操心,自己家只晚上睡覺,白天吃飯都是和公婆一起。趙大海今年種了西瓜,手裡有了閒錢,家裡條件好,小兒子又只過年在家裡呆個十天半月,他說什麼也不同意他們單獨開火。

至於老大和老二會不會有意見,一年到頭三個孩子跟著他們兩老也沒少吃,趙紅軍每次買回來點什麼好東西,也是三個孩子吃了大頭,兄弟回來吃兩老幾餐飯,又沒吃他們家的飯,這都要有意見,這還算什麼兄弟!

老大和老二要是真有什麼閒話說,趁他們兩個老的還在,叫上本家長輩,擺明車馬把這事說清楚,不能讓老三難做人。

林曉玲不用做飯,家裡女人多,張金鳳和趙桂芝兩人都在家。快過年,家裡的豬也早就殺了,雞鴨也只留了幾隻,除了做飯也沒有其他家務,林曉玲想幫忙做飯都插不上手,因為張金鳳嫌林曉玲做菜太費油。

林曉玲在家連衣服都不用洗,趙紅軍在家就不讓她沾手。冬天的衣服本來就厚重,入水後更是一件件提都提不起來,趙紅軍力氣大,幾件衣服的重量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林曉玲每天在家也能享受到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幸福生活,她插手不上家務活,就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學習上。

過完年她就要大四,還要準備考研,同時還在學日語和西班牙語,她每天只有嫌時間不夠用,之前做家務都是被逼無奈,如果現在有鍾點工,她一點會請一個回家幹家務,而把自己解脫出來。

林曉玲手上還有一個沒有完結的小說連載,她決定等手上這個故事完結後就不再寫新故事。時間不夠用,她每天十二點睡覺,六點起床,就這樣還是有忙不過來的感覺,要學習的知識太多,要看的書太多,還要浪費時間做家務。

吃年夜那天晚上,家裡人守在電視前直到節目全部放完,林曉玲不喜歡看電視,家裡做飯的事情又插不手,今年連張金鳳都不用插手,由趙大海來掌廚,順便叫上老大和老二倆兄弟打下手。

趙紅軍三兄弟都會做飯,只是手藝一般,林曉玲結婚幾年,還是第一次見公公下廚,聽到訊息當時就愣了愣才反應過來。別說林曉玲是第一次見,蔡德美和高芳都是第一次見,趙紅軍他們三兄弟倒是見過趙大海做飯,趙桂芝隱約還記得點。

張金鳳年輕的時候要帶孩子還要出工做家務,幫不過來的時候趙大海也會做飯,隨著家裡孩子長大,漸漸能幫上忙,家裡又再沒有更小的孩子出生,趙大海也就不再沾廚房的事。

趙國富和兩個弟弟都記得父親做飯手機還不錯,只是張金鳳一般也不肯讓他做飯,嫌棄他做飯大手大腳,費油不說還浪費嚴重。林曉玲聽了趙紅軍的話,倒是心裡不再擔心公公做出來的飯不好下筷子。

大過年一家人都圍在火邊看電視,她一個人坐在火邊打瞌睡,趙紅軍還得時不時注意著她,免得她一不小心摔進火裡。

張金鳳林曉玲犯困,喊她去床上睡,可是林曉玲又不習慣睡其他人的床,只能搖頭拒絕婆婆的好意。趙紅軍不放心,乾脆讓她趴在自己腿上睡。張金鳳見林曉玲寧願趴著睡,也不回床上睡覺,她也是弄不懂現在的年輕人,只得搖頭不管。

年夜飯從零晨就開始吃,一直吃到天亮,父子四人一起去山上給祖宗送火才散。趙桂芝也跟著去上山謝祖宗保佑,她今年已經分配工作,就在實習的機械廠子弟學校,離家近福利好。

林曉玲倒是知道以後這些國企都會被市場經濟淘汰,但是現在至少還有十幾年好日子過,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十幾年以後的事誰能說得好。

正月初二林曉玲回孃家吃了餐飯,一大家子難得聚在一起,兄弟姐妹大了,過年也都各有各的事。最忙的就數林建業,他升職了,也越來越忙,過年都不能好好休息,還要跟著領導後面忙前忙後。林建軍夫妻倆還是老樣子,雖然不思進取,可是一個正式工,一個臨時工,家裡孩子又少,比起大多數人的日子都要好過。

林富保也不再出去幹活,是在林建業的強烈要求下才辭掉這份工作,劉冬梅則更閒,每天大把的時間花在玩牌上。林富保回家後每天把做飯的事情也接手過來,劉冬梅除了洗兩人的衣服,家裡的事情不用插手。

林曉玲回家也沒有久呆,大哥要忙工作,二哥也是沒空在家,只有父母還是和以前一樣,兄妹之間似乎有些漸行漸遠。

倆人除了回孃家,就是跟著張金鳳一起走親戚,趙大海則單獨行動,趙紅軍奶奶那邊還有一些親戚在,每年都是趙大海單獨一個人上門拜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紅軍這次上舅舅家,倒是受到熱情的招待,遠遠只出現在村口,還沒進門,張家舅媽就給打好了荷苞蛋,張金鳳和林曉玲都有,往年來別說荷苞蛋,連歡喜坨都沒有一個,一杯冷茶就打發了他們。今年舅媽家裡幾個孩子都外出工作,張家舅舅和舅媽則在村裡種地,順便照顧張家老太太。

張家幾個表兄弟過年都沒有回家,只匯了錢回來,張家舅媽手裡有了錢,家裡來了親戚臉色也不再那麼難看,往日裡刻薄的臉都略帶笑,只是笑得難看,還不如不笑。張家老太太也沾了幾個孫子的光,日子也跟著好過不少,雖然吃不了什麼東西,也不能四處活動,但是每次張家舅媽伺候她的時候不會再嘴裡罵罵咧咧。

趙紅軍第一次在舅舅家感受到熱情的招待,受寵若驚的接過舅媽手中的碗,張金鳳第一次覺得兄弟媳婦給她長臉,可惜家裡其他人都沒看到。林曉玲把不愛吃加了豬油的雞蛋,她直接把自己那碗推給了趙紅軍。

雖然舅媽一起留趙紅軍一行人吃飯,但是他還是拒絕了,能在舅媽手裡吃到雞蛋,他覺得已經夠了,再留下吃飯,怕是舅媽嘴上不說,心裡也要肉疼許久。

張老太太比上次張金鳳回來又蒼老一些,手上長滿了老年斑,人也老糊塗,見到趙紅軍一會嘴裡叫“紅軍”,一會又叫“大海”,甚至還把他當成沒回家過年的孫子,對張金鳳反倒不認識,嘴裡不停的問“你是誰?”

張金鳳看著老太太糊塗的樣子,抹了抹眼淚,最後哭了半天,老太太還問她“你哭什麼?”,倒是讓她哭不下去。林曉玲見狀趕緊拿出手帕給婆婆擦眼淚,勸她不要再哭。

張金鳳和老太太說再多都沒用,老太太記不住了,一秒前說過的話,下一秒就忘記,她最後只得黯然和老太太告別。

除了舅舅需要走動,其他親戚倒是主動上門拜年的多,都想和趙紅軍聊天說話,他大部分時間不得不在家裡招呼客人。在家晨迎來送往,每天還要部著喝酒,他要是不想喝,往往就會被一個從小到大不怎麼熟悉的長輩拍著肩膀說“出息了,看不起人,連酒都不願意和老家的窮親戚喝!”

趙大海也對這些多年不聯絡的親戚頭痛,但是趙紅軍還可以一走了之,他老頭子肯定要老死家中,怎麼也不能得罪這些親戚朋友,只得把趙國富和趙民強一起叫上陪客。

有了兩個哥哥的加入,趙紅軍喝的又是自家釀的低度米酒,想要喝醉還是有點難度,林曉玲也隨之松了一口氣。

在家過了元宵節,吃了油炸元宵之後,倆人也終於離家返回省城。回家的路上,能明顯感覺到外出的人比往年多了很多,趙紅軍還是提前託戰友買了票才有位置。

到了學校,趙紅軍把各種土特產帶去和同學們分享,他們這個學期是最後一個學期,夏天就該畢業了。趙紅軍上的是三年制本科,他還能在省城呆半年上,林曉玲要比他晚半年畢業。

趙紅軍也收到一堆土特產帶回家,各種堅果為主,還有水果和地瓜幹之類特產。趙紅軍帶的零食依舊最受歡迎,林曉信今年回家特意找柳師傅配了一鍋滷水藥材,在中藥店抓好藥,直接帶到省城,這是她熬煮了整整十二個小時之後才滷的各種肉。

有柳師傅的手藝做保證,林曉玲當天在家裡煮各種肉,香味是飄散了兩條街,還好是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吃肉,最多是覺得這家手藝好,並不是引起其他人嫉妒。

林曉玲把家裡滷好的牛肉和豬肉送了一些到老師辦公室,請師兄師姐們嘗味道,班上也拿了一些過去,當然寢室也沒少,再不好也在一個寢室只了幾年。

進入大四後,有人學習更努力只為了考研,有人像是突然醒悟過來,不願意學習整天往外跑,也有人四處跑關係,想實習的時候能分到一個好單位。

林曉玲不為所動依舊每天在學校和家之間來往,最後一學期寢室裡的人更鬧騰,王成桂似乎到了最後一年才著急,每天早出晚歸的泡在圖書館裡。其他人也被王成桂影響,連最不愛學習的人都花時間認真看書,還以為學校會有什麼考試。

王成桂大三上學期終於在學生會混到了一官半職,平時不好好讀書,把時間倒是花學生會的工作上,工作之餘又努力和學生會的人拉關系。她一認真學習,大家都以為她有什麼內幕消息,找她打聽也沒得到一句實話,幾個人幹跪跟著她認真學習。

林曉玲中午才在寢室出現,她每天倒還是不慢的該睡覺就睡覺,一點都沒受寢室同學的影響。其他人倒還好,潘小梅忍不住就問了出來:“林曉玲,你不用複習嗎?”

“複習什麼?我每天都有看書學習,期末考試都不會特意複習,現在才剛開學不久,你要我複習什麼?”

“大家都在書,你不看書?”潘小梅一臉控訴的盯著林曉玲,好像她做了什麼對不起人的事情一樣。

“你們愛看就看,為什麼還要管看不看書?”林曉玲可不是那麼順從的人。因為不是一個專業,林曉玲每次考試完又從不在寢室說成績,所以在一起住了三四年,大家都不知道她成績如何,更不會知道她還拿過獎學金。

“我是好心提醒你,你沒見大家都有看書,王成桂知道內幕消息,她都主動看書,肯定是有什麼好處!“

經過幾年的相處,王成桂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無利不起早的性子,雖然不小氣可也不充大頭,每次有了什麼好事還藏著掖著,偷偷摸摸不讓其他人知道。

林曉玲不相信王成桂有什麼內部消息,即使有她也不想和其他人一樣這麼拼命學習,她把節奏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好。

潘小梅和林曉玲是各自覺得對方有問題,倆人的談話最後不歡而散。林曉玲還是我行我素,潘小梅和寢室其他人說起這事,其他人還怪她事,誰讓她去說的,人家和她們又不是一個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