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七十年代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二章

春節前趙紅軍帶回家一個好消息,他們單位正在新建一棟宿舍樓,按分配方案,他應該也能分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等建成他們就能搬新房,不用整天考慮買房的事情。

林曉玲聽了先是高興,之後也是憂愁,搬家之後她上班不方便,小七上學也不方便。趙紅軍單位附近的學校還不如林曉玲這邊的附中附小,甚至連幼兒園也有,學校的配套設施做的好,從託兒所到高中全有。林曉玲是教職員工還有優惠,小七要上學肯定是在學校的託兒所上學比較好。

趙紅軍笑林曉玲是想的多,幾年之後的事情現在就想,離小七上學還早著,關鍵是新房子都還在建設中,還不知道哪天能搬進去。林曉玲認真的真紅軍分析,過完年小七就能託兒所,然後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再到學前班,小學快的很。

新房子的事有了著落,林曉玲暫時也就不急著去買私人的房,這種私下交易還是有風險,市場沒有規範,她暫時不買,手上的錢也可以去投資,房價要漲起來還有十幾二十年,一點都不用著急。

林曉玲想再多也沒用,一切都還沒有發生,她現在最重要的事是過春節。趙紅軍還沒放假,她要帶著小七先回老家,趙紅軍要晚一點走,不過有劉媽和她一起回,也不用擔心路上照顧小七的問題。

劉媽辛苦工作一年,暑假回來一次,再然後就是春節,一年兩次,能回家比林曉玲更激動。林曉玲一家三口在一起,只是父母不在身邊,但是結婚後她也不能天天見到父母,公婆和父母相比總是缺少那一份血脈相連的感覺,所以林曉玲高興歸高興,但是並不是很激動。

小七一上車就睡覺,都不用哄,車剛發動就閉上眼睛睡,一路睡到家,倒是省心省事。下車之後,林建軍會來接她,她先回孃家住兩天再回自己家。

林建軍騎著腳踏車來接她,小七被安排坐在前面腳踏車槓上,林建軍找鄰居借了個小孩子用的座椅固定著,林曉玲坐在後座,座位都用舊衣服包過,不會硌人。

“姑,你怎麼回?要不要我先送你回去?”林建軍隨著李霞叫姑。

“不用,不用,我家裡有人來接,你們先走!”劉媽趕緊擺手拒絕林建軍的好意。她一個也不著,林曉玲帶著小七才要趕緊回,外面冷別凍著。

林曉玲也沒和劉媽客氣,該給劉媽的工資和獎金都已經給了,她還把單位發的過節福利也給劉媽分一份帶回家,約好年後回去的時間當場和劉媽告別。小七被林建軍抱在懷裡,還特意擺手和劉媽再見,最後還給了一個飛吻,這是他從林曉玲這新學到的技能。

“那行,姑,我們先走啦!”林建軍說完一腳蹬開騎著腳踏車就往家裡跑。

回到孃家,溫暖的火爐邊,林曉玲什麼都不用做,劉冬梅早就把各種吃的準備好,讓她先吃點熱東西暖和身體。小七也跟著有份,他雖然在林家住過一段時間,但不記得此事的他,只以為是第一次到林家,好奇的打量著一切,和家裡大不一樣。

家裡只有倆老在,李霞和林家棟去了林建軍單位上分的那套房子裡。林建軍單位上一直有房子分,只是位置一般,面積也小,原本林建軍和李霞都不想要,林曉玲知道後勸他們要一套房子,這又不要錢,要著放那裡也不礙事,主要是林建軍單位上的宿舍有多,很少人去申請。

這套房子離林家棟學校近,平時倒是林家棟住在那邊多,林建軍最多加班或者午睡用一下。林家棟住這邊方便很多,晚上上晚自習走兩步就到,比住在學校的大通鋪條件好多了,吃飯每天照樣回家吃,只有早上這一餐在學校食堂或者林建軍單位食堂解決都可以。

林家棟每天少跑一個來回,節約出來的讀書時間至少四十分鍾,李霞把這事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她完全誤會林曉玲,以為她勸他們要宿舍,是想給林家棟一個好的學習條件,心裡越發感謝她,更是幾次三番和林家棟唸叨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後要好好謝謝姑姑。

林曉玲知道後倒是意外還有這麼個美麗的誤會,不過她也沒解釋,就讓哥嫂這麼想,反正房子都拿到手,結果最重要,至於過程就不用太在意。

林曉玲抱著一碗小餛飩吃的正午,小七也任由林富保抱著,劉冬梅負責喂他吃。母子倆吃著熱氣騰騰的小餛飩,這一路上吹風受到的寒氣都被從身體裡驅走。林建軍也端著一碗小餛飩吃,但是他的待遇可就比不上林曉玲母子倆,他得自己動手才能吃到嘴裡。

家裡一共五個人,他排第六,排第五的是家裡養的看家狗,現在林曉玲母子回來,他的排位又要降兩個位置,在父母眼裡他永遠都是排在最後。

林曉玲倒是有些不忍心,於是吃完東西之後,特別把給林建軍的禮物找出來,讓他先高興一下。林建軍拿到給他買的自動釣魚杆,果然很高興,忍不住當場就要開啟試試。這一根杆子可不便宜,他看到別人用,想買想了好久,但是身上的私房錢不夠,只能一直羨慕的看著別人用。現在好了,他也能鳥槍換大炮,成功進級,以後出門釣魚也不用羨慕別人。

林曉玲不理解有什麼釣魚有什麼樂趣,但是送人禮物就要送心頭好,她這個二哥只喜歡釣魚,她選禮物的時候也只能選他喜歡的。

“曉玲,這個肯定很貴吧?”林建軍雖然心裡高興,但是還沒忘記問林曉玲價格,太貴的東西收著就不合適。

“不貴,我託朋友買的,反正比外面賣的便宜。”林曉玲說的不是假話。這是她無意得知羅老師也是個釣魚愛好者,而且還認識很多這方面的人,他買便宜釣魚杆的時候請他幫忙多帶的一根。

“那就好,要是太貴,你嫂子肯定要罵我!”林建軍釣魚歸釣魚,卻不想因為一點小愛好引發家庭矛盾。

林曉玲對林建國也是相當無奈,這麼些年不求上進混日子,現在雖然舒服,過幾年國企大批倒閉工人下崗,他要怎麼辦?夫妻都沒有什麼文化,林曉玲既然想幫也幫不上,特別是現在看起來國企工人這樣的鐵飯碗,不是誰想端就能端。林曉玲再厲害,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她能做的就是儘量讓他們多投資多存錢,萬一真到工廠拖欠工資那天也不會生活困難。至於下崗之後的路子怎麼走,還得等到那一天才知道,現在她要是說國企工人會下崗,只怕所有人都會經為她瘋了。

在孃家林曉玲也沒久住,待了兩個晚上,她就被林富保催著回到趙家,林建軍和劉冬梅一起送她們母子回的。家裡的房子一年到頭都沒有人住,張金鳳再幫忙打掃衛生,她現在回來住也還是需要徹底做一次大掃除。帶著小七她一個人根本沒辦法做事,劉冬梅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主動提出來要幫忙,林家的衛生李霞一個人就能負責做好,太能幹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的忘記她的付出。林家年年過年的衛生,來個客人做飯下廚這些事都是李霞做,上完班回來做這做那,輪到吃飯還總是最後一個。

林曉玲也提醒過李霞,可是老實過分的她謝過林曉玲之後,居然說這一點活不算什麼,比在孃家種田下地的活要輕鬆多了,女人幹這些不就是應該的,總不能讓男人天天做家務,公婆年紀大,她更不可能讓老人幹活。林曉玲聽得目瞪口呆,她還能說什麼,當事人都願意,她說再多隻會讓人覺得她有壞心眼,見不得孃家好,回孃家還要挑撥嫂子和父母哥哥做對。

李霞雖然老實過分,但是林家人也不是那種欺負人的家庭,平時劉冬梅和林富保在家,能幫忙的事也會做,不是那種非要等著兒媳婦上班累一天還要趕回家做飯的老人。李霞確實算不是特別累,但是和陳青青比起來卻累許多。陳青青一家人每天最多隻做晚上這一餐,而且三天兩頭還是林建業負責做飯,哪天都沒空做飯或者不想做就直接去食堂吃。過年回家陳青青更是幾乎就是做客一樣,什麼都不沾手,能進廚房幫忙端個菜都算好的。

林曉玲也問過劉冬梅這事,結果劉冬梅理直氣壯的說,他們現在和林建軍住一起,以後就歸他養老,家裡的房子什麼也歸他,這家業就是林建軍的,他們夫妻不幹活,誰幹?林建業和陳青青回來過年那是看在他們倆個老的份上,等他們兩眼一閉,回不回來誰知道,難道誰家還有讓客人幹活的道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林曉玲聽了劉冬梅說的這番道理,決定孃家的事她以為還是不要摻合,幸好李霞沒有聽她的勸,不然她罪過大了,鬧出矛盾來全都是她的不是。

林曉玲回來的事,趙家這邊還沒人知道,見到林曉玲母子和送他們來的劉冬梅母子,趙大海讓張金鳳趕緊割肉招待客人。林曉玲是自家人隨便吃什麼都可以,可是劉冬梅母子卻是難得一見的稀客,林曉玲常年待在省城,林家的人難得有機會登一次趙家的門。

“老嫂子,你這是上哪去!”田裡有人挖馬蹄,看到張金鳳往外跑順嘴問上一句。

“買菜!”張金鳳嘴裡和人說話,腳可沒停。

“這個點還去買菜?”有看熱鬧的人聽到後好奇的問。

“家裡來客啦!”張金鳳還不忘記解釋,要不然讓人知道平常日子也吃太好,沒出幾天就會有人傳閒話,再等上一個月說不定就有各種親朋好友明裡暗裡想辦法上門借錢。財不露白,這話張金鳳可記了一輩子,任何時候她都不會忘記,所以對林曉玲大手大腳花錢,還請保姆的事才會一直看不習慣。

“這麼晚還來做客,這是誰啊?這麼不懂規矩?”一般人都不會下午上門做客,就是怕主人家沒有準備,像現在趙大海想留客吃飯,家裡沒有什麼菜,臨時去菜市場買菜也不一定能買到什麼好菜。

“別亂說,是親家幫忙送我們家曉玲和小七回來!”張金鳳人再糊塗,面對外人說這種話的時候還是知道反駁。哪怕不是劉冬梅母子上門做客,這話也不能傳出去,不然以後有點什麼事誰還敢上門,下午上人家家裡做客的也不是沒有,人有急事哪裡還管什麼時間。退一步說沒有急事下午來家裡做客,主人家也不能無禮說這樣的話,傳出去老趙家還要不要做人!

“張大娘,你這光買肉還不夠,得買點豬蹄、牛肉之類,還要趕緊殺一隻雞,去池塘裡打條魚上來!”有那年輕的小夥子就取笑張金鳳得多買一點菜。

“就是,張大娘,你這孫子也一年到頭難得回來一次,你還不得多花點錢多買點!”馬上有人附合小夥子的話,鄉裡鄉親的誰不知道趙家的情況。

“你們這些扯懶談的,趕緊去幹活,多挖點出來,等會我也買一點,今年家裡沒種,小七回來都沒有水果吃。”張金鳳根本就不接這個話茬,反而開始打趣小夥子們。

“張家嬸子,行,你要多少我這有多少!”主人家聽到張金鳳要買馬蹄,忙出聲答應下來。

下午的菜市場裡確實沒有什麼好東西,還好到了臘月,因為春節的原因,張金鳳還是買到足夠的菜回家。拎著菜回家的路上,她順便叫去了兩個兒子家,讓他們都一起過來吃飯,順道喊蔡德美和高芳去幫忙做飯。每次家裡有點好東西,來客之後買點好菜,張金鳳都不會忘記兩個兒子和孫子,當然兒媳婦就是順帶的。

蔡德美和高芳到是沒意見,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去公婆家幫忙做飯就能混到一頓大餐,家裡又能省下幾把米,張金鳳一開口倆人馬不停蹄的跑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