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成極品老太太后,我成了全村的頂樑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蘇家何止一個三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五章 蘇家何止一個三郎?

蘇三郎把茶放在陳瑜面前,坐在對面:“是兒子看出來的,他和謙修親近,應該是想要把謙修放在身邊,兩個孩子投脾氣,謙修知道禮讓,想事周全,膽大心細。”

陳瑜點頭,要說瞭解家裡的幾個孩子,肯定是蘇三郎。

“紹禮讀書不錯,但志不在此,反倒對經商很有天賦,他們僱傭同窗做事的點子就是紹禮出的,獎罰分明頗有章程。”說到這裡,蘇三郎忍不住搖頭笑出聲來:“娘,該培養他們了,咱們蘇家的孩子們比我們兄弟幾個要強很多。”

陳瑜沉吟片刻,才說:“有些好處代價很大,成則一飛沖天,若敗的話,咱們蘇家是承受不住的。”

“娘,謙修這個孩子心機城府都是頂尖兒的,在兒子看來放在祈玉身邊最好不過,再者祈玉對蘇家情份不一樣。”蘇三郎微微的眯起了眼睛:“無根浮萍這根是在蘇家扎下的,旁人想要拔只會適得其反。”

陳瑜沒接話兒。

蘇謙修和蕭祈玉說的那些話也證明了蘇三郎說的沒錯。

把這個孩子放在蕭祈玉身邊,不管以後到了哪一步,蕭祈玉不會忘記文武雙全的蘇家是他要的。

“三叔。”蘇謙修在門外恭敬出聲。

蘇三郎看了眼陳瑜:“娘,不如您聽聽?”

陳瑜點頭,起身到了內室門裡,偏身坐在臨窗的椅子上了。

蘇三郎讓蘇謙修進門來,叔侄兩個人相對而坐。

蘇謙修目光從兩隻茶盞上移開:“三叔,昨日祈玉和我說了一些話,謙修拿不定主意,想要問問三叔。”

蘇三郎打量著蘇謙修:“謙修怎麼想的?”

“三叔,奶奶想要為蘇家夯實基礎,用整個蘇家村某咱們一門興盛繁榮,謙修不敢懈怠,一直都想為奶奶分憂。”蘇謙修說到這裡,緩緩地吸了口氣:“蘇家窮過,是謙修這輩子都無法忘記的場景,謙修也看到了過去一年來奶奶的每一步走的艱難,所以……。”

“你想答應祈玉?”蘇三郎問。

蘇謙修重重的點頭。

蘇三郎給蘇謙修倒了一杯茶送到手邊:“那你要先告訴三叔,你知道了多少?”

“能讓南學道大人追隨,祈玉的背景太深了,而且易夫子授課與三叔不同,有些習慣是在高位上養出來的,就算時刻掩藏,也會不經意的就露出一二分來。”蘇謙修看著茶盞,緩緩地說:“尋常富貴人家落難子,又何須要下這麼大工夫培養自己人呢?”

這一番話讓陳瑜坐不住了,站起身走了到了門口就要出來。

“那謙修可想過退路?”蘇三郎問。

這話讓陳瑜止住了腳步,看到好處先想想最壞的後果,想明白了再伸手,這叫謹慎。

“我昨兒試探祈玉,問他蘇家一門能文武雙全嗎?他說蘇家是蘇家,別人家是別人家。”蘇謙修抬頭:“若只有我一個,全身而退不難,不能全身而退也敢用這一條命保全一族,再者謙修不是一個人,我還有竹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蘇三郎容色一沉,冷聲:“你倒想得周全,我蘇家就照著現在的路子往下走,何須要折損誰?”

“三叔。”蘇謙修急得站起來了:“三叔聽謙修說完,竹隱讀書好,聰慧不說,性子內斂,做事周全,我更願意做竹隱的臂膀,祈玉不動竹隱,我便跟著他,總歸逃不掉我們兄弟三人中要出一個了。”

這話一出,蘇三郎無話可說了,抬起手拍了拍蘇謙修的肩膀,輕聲說:“好了,我們知道了,這件事先放一放,回頭再說,切不可答應。”

蘇謙修恭恭敬敬的給蘇三郎行禮,退到門外轉身的時候笑了,三叔在提醒自己奶奶在,希望她老人家也能明白,蘇家沒有全身而退的路,這樣的安排是最好的。

陳瑜退了幾步坐下來,閉上眼睛平復心情,古代的小孩!這就是古代的小孩!

蘇家窮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揹著簍子去挖野菜的樣子還歷歷在目,生活的苦難遮掩了他們身上的光芒,紹禮和竹隱姑且不說,謙修是個有志氣,有著尋常人不具備的眼界,這樣的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啊。

明知道人生一世不過百年,自己未必能看得到謙修他們如何執掌蘇家,可聽到謙修的話,就忍不住激動,激動在於沉甸甸的家族希望和未來後繼有人,這就是老奶奶的心態吧?

“娘。”蘇三郎在門外出聲。

陳瑜揉了揉額角起身出來,桌子上放著三隻茶盞,看了眼蘇三郎:“你是故意提醒謙修,我在?”

“不是提醒,是試探這孩子夠不夠仔細,他看出來了。”蘇三郎扶著陳瑜坐下:“咱們蘇家底蘊淺,根基更淺,真要讓謙修他們跟世家大族子弟去比,欠缺太多了,不起眼兒的小事上著手,得訓練了。”

陳瑜當然明白,祈玉有所圖,蘇家也是有所圖,就連自己不也從沒有把祈玉當成尋常孩子看嗎?

有一句話蘇三郎說的很對,祈玉的根是在蘇家扎下的,而且自己一定會在可能的情況下,讓蕭祈玉的根在蘇家扎的更深。

“釀酒的買賣我送給了祈玉,老君山裡發現了釀酒的好泉,眼跟前看咱們損失一些,但長遠來看利大於弊。”陳瑜說:“咱們家內裡有你二嫂掌家,外面暫時沒人能支撐起來,我和你說這些並不是讓你分心顧家裡的事情,而是心裡有底,做事不慌。”

蘇三郎點頭:“是,兒子此番定會全力以赴,娘為兒子鋪墊到這一步,若我還不爭氣就退下來,全力培養謙修兄弟幾個。”

陳瑜知道蘇三郎說的是最壞結果,想他多年來鬱郁不得志的經歷,這一次只怕都有了孤注一擲的心了。

“你是讀書人,該知道兩害取其輕的道理。”陳瑜離開蘇三郎的院子,去了後院。

後院,鄭月娥正指揮著婦人們把洗乾淨的豆子浸泡在大缸裡,看到陳瑜便迎了過來:“娘,三嬸兒剛才來過,種七星椒的事定下來了。”

陳瑜問:“巧娘沒過來嗎?”

“巧娘忙著開荒呢,這眼看著就下種了。”鄭月娥看陳瑜要走,跟上來:“娘,咱們開荒的地還沒地契呢。”

陳瑜看鄭月娥:“你是惦記著老五吧?”

鄭月娥趕緊拉住陳瑜的衣袖:“娘就是聰明,開荒的地契拿下來能三年免稅,這事兒得去衙門辦,順便去看看老五吧,我這心裡總是不踏實。”

“你啊,也是個操心命。”陳瑜笑著戳了鄭月娥的腦門,這媳婦兒真好,有長嫂的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