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仙武位面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剛宗(為本書首個投月票的粉絲‘小林哥哥’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剛宗(為本書首個投月票的粉絲‘小林哥哥’加更)

郭意離開已經汝陽王的房間,來到範瑤的所居住的地方後,汝陽王房間內的大火也終於被發現了。

呼喊之聲一下子便傳遍了整個汝陽王府,而在汝陽王的兒子王保保和趙敏搜查整個王府,不準任何人進出的時候,郭意、韋一笑與範遙已經離開了這裡。

“你果真是光明右使?”在郭意向範遙說明自己的身份,並說出了範遙的真是身份之後,韋一笑見到範遙驚訝的表情後問道。

“沒錯,我的確就是範遙。可是,我之前從未見過郭教主,郭教主是怎麼知道我的身份的?”範遙說道。

郭意笑而不語,韋一笑則說道:“我們的郭教主料事如神,能掐會算,你的這點事算什麼,之前光明頂的事情,還有紫衫龍山黛綺絲的事情,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過,郭教主沒有說你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你快和我說說。”韋一笑又說道。

“韋蝠王和教主今日怎會來汝陽王府?難道是特意來找我的?”範遙卻是沒有回答韋一笑的問話,反而也問了一個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嘿嘿,你現在看看汝陽王府那邊。”韋一笑嘿嘿一笑,目光看向了他們剛離開的汝陽王府那邊。

範遙順著韋一笑的目光看過去,見到汝陽王府那邊隱約有火光,這火場火雖然還不大,但現在是深夜,天上又沒有月亮,所以那火光範遙也能看到很清楚。

“這是?你們幹的?”範遙問道。

“沒錯,我們殺了汝陽王,教主用一個叫打火機的東西把那個房間的被子和窗簾都點著了。”韋一笑說道。

“這裡距離汝陽王府不遠,我們殺了汝陽王,燒了汝陽王府,估計他們很快就會找到這裡來,我們還是先遠離這裡再繼續聊。”郭意說道,說完之後三人便奔出十餘里,來到一處山坳,倒是很難有人特意找來。

來到這裡之後,範遙終於向韋一笑說起了自己的事情。

“當年陽教主突然間不知所蹤,明教眾高手為爭教主之位,互相爭鬥,以致四分五裂。我認為教主並未逝世,便獨行江湖,到處尋找他的下落。

就這樣匆匆數年,我都沒有發現陽教主的一絲蹤跡。

……”範遙從自己為何離開明教,離開明教之後又是如何混進汝陽王府,混進汝陽王府的時候又為何要毀容的事情都一一說了出來。

原來,範遙在江湖之中遊蕩的時候碰到了加入汝陽王麾下的成昆,並且還和他交過手。最後兩人也是以傷換傷。

範遙為了防止自己混進汝陽王府後成昆認出自己,所以才會毀容,並始終不說話,扮做啞巴。

“那你可知到趙敏身邊的武人都是哪些門派的?”在範遙說過自己的事情之後,郭意便向其詢問關於趙敏的事情。

“現在趙敏身邊許多人都換了,之前有西域金剛門的阿二、阿三,那兩人都是西域金剛門的人。那阿三最厲害的就是大力金剛指了,其威力不比少林四大神僧空性的龍爪手差。,而阿二則有著深厚的內功,其實力在阿三之上。

還有阿大,這阿大並不是西域金剛門的,阿大原名叫做東方白,原是丐幫長老之一,號稱‘八臂神劍’,一手劍法也是精妙無比。

還有神箭八雄、剛相、成昆等。不過這些人都死了,聽說成昆是死在光明頂上的,而其他人則都是死在武當山上的。

趙敏手下中只有我和玄冥二老算是之前的老人,現在還在趙敏手下的其他武林高手都是趙敏再次召集的。

現在趙敏的身邊除了玄冥二老外,既有全真教的人,也有金剛宗的蕃僧,還有一些從西域武林那邊挑選過來的高手。”範遙向郭意說道。

“金剛宗?這金剛宗和金剛門有什麼關係?”韋一笑問道。

“金剛宗和金剛門沒有任何關係,金剛門是一百多年前由中原少林的燒火僧叛逃到西域去開創的,而金剛宗卻是早就有了,這兩個門派只不過是名字相似罷了。”範遙說道。

“範右使可知那金剛宗的武功是什麼?是以劍法出名還是以掌法出名?亦或是其他的兵器?”郭意問道。

“聽說這金剛宗最厲害的功法叫做《龍象般若功》,據說這是金剛宗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其外功掌力強悍兇勁,每一層都有一龍一象之力。不過,我看那幾名蕃僧的樣子,也見過他們出手,好像不是很厲害,那《龍象般若功》應該也是他們吹的,估計沒多厲害。”範遙說道。

“你是說那個金剛宗的護法神功叫做龍象般若功?”郭意有些驚訝地問道。

“沒錯,教主知道這門功法?”範遙見到郭意的反應,便知道郭意肯定是對“龍象般若功”這門功法有些瞭解。

“這‘龍象般若功’可不是吹牛皮的功法,那可真的名副其實。而且這門功法循序漸進,絕無沒有練不成的道理。”說到這裡,郭意卻是淡淡一笑。

“既然這門功法真的名副其實,那為何練此功法者實力一般?我看那幾名蕃僧也不是很厲害的樣子啊!”範遙問道。

“雖然這‘龍象般若功’什麼人都能練。但是卻需要花費時間。

龍象波若功共分十三層,第一層功夫十分淺易,就算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兩年的功夫即能練就。而第二層,所耗費的時間比第一層要加深一倍,需要三、四年的時間。第三層又要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要七、八年的時間。

如此這般成倍遞增,越往後越難進展。現在你們該知道,為何那幾名蕃僧功夫平平了吧?他們年紀不大,肯定只練到了五六層。”郭意說道。

“這世上怎會有如此奇怪的功法?按這麼算的話,想要練成到第十三層大成,豈不是需要數千年之久?這世上又哪裡會有人能活上數千年?難道創出這門功法的人活了數千年之久?”韋一笑和範遙都對這門需要耗費巨量時間的功法感到很奇怪。

“其實也不是真的需要耗費這麼多時間,要耗費這麼多時間的是下愚之人,若是天資聰穎之人,自然也不需要這麼長時間。五絕時期,便出現了一位將這門功法練至第十層的人,其實力不輸五絕。”郭意說道。

“難道這個人有千歲高齡?”韋一笑問道。

“我拿這個人舉例子,不是說他年齡很大,而是說並不一定需要靠年齡才能將這麼功法練成。”郭意有些無語地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