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仙武位面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年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在一間滿牆滿壁皆系著劍、畫、書法等物的房間中,正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放著寶硯和各色筆筒,而郭意正揮舞著毛筆,寫著李太白的這首《俠客行》來。

只見郭意落筆如雲煙,行雲流水,這字帖上的這首《俠客行》每一句每一字都是筆力勁挺,有的好似一條騰飛的巨龍即將躍然紙上,字形正倚交錯,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

有的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給人一種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的感覺。

還有的則像一隻凌空飛行的雄鷹,在廣闊的天地之間翱翔,好似神仙般的飄逸,來去無蹤。

這首詩的每一個字型看起來都樸實無華,但卻又兼納乾坤,似是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在西首的牆壁上,同樣掛著一副《俠客行》,只不過那牆壁上的“俠客行”和郭意現在縮寫的這首俠客行卻是完全不同的。

他們雖然都是李太白的那首俠客行,但是這兩幅字帖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詩蘊含著不同的韻味。

掛在牆壁上的那副“俠客行”是郭意照著俠客島中那二十四間石壁上的“俠客行”來寫的,那套俠客行上的武功便是俠客島上那二十四建石壁上的武功。

而郭意現在縮寫的這首“俠客行”同樣也有武功,甚至有的甚至是一個字就是一套武功,拳法、掌法、指法、劍法、刀法、槍法、輕功身法、內功心法、暗器手法等諸多武學,都融入了郭意現在所寫的這首“俠客行”中。

可以說,郭意的這首俠客行比之俠客島上的那首俠客行,其前者的武學價值已經超過了後者了。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郭意寫完這首俠客行之後,最終唸唸有詞。

郭意念的這兩句,是元初的趙孟頫所做的一副對聯,這趙孟頫不僅是書法家、畫家、詩人,還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更是與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未“楷書四大家”。

之前郭意將一方面心思放在學武之上,倒是沒有那麼太多心思放在其他事物上。

現在走完了前人的路,郭意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時候,便也開始練起書法,畫起畫來。

以郭意這個先天武者的實力,之前又服用過“明神丹”和“開竅丸”,學習這些東西對於他來說也不算什麼難事。

而此時,距離郭意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近八年的時間。

在這八年時間裡,郭意不僅在調查著俠客島上那首“俠客行”的線索,也在增進著自己的實力。

也在學習書法、繪畫詩文等諸多東西,以開拓眼界,畢竟人如果只侷限於某一個領域的話,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式的。

待自己剛寫完的這首俠客行的筆墨幹了之後,郭意便將其編裱起來,掛在了牆壁上。

之後,他又走到書桌旁,翻出了一本《還真集》出來,翻看了幾眼之後,又將其放回了原處。

“煉氣化神需要在煉精化氣的基礎上,將氣與神合煉,使氣歸入神的煉修階段。據說一些內丹術的書籍上記載,這需要意識調整內氣之分佈和執行,補離中之陰而成乾。

這似乎是提升精神力的,我雖然的確感覺到自己這幾年精神力有所增長,睡覺時間更短了,但是精力卻不見有何衰弱的,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煉精化氣’?”郭意的心中又是如此想道。

先天之後的境界郭意想了這麼多年,也一直往前走了這麼多年,但他始終都沒有如之前後天返先天那般的脫胎換骨之感,所以在想了想之後,郭意也沒有在繼續在這間事情上多想。

而是又開始思索,關於俠客島上“俠客行”的事情來。

在這八年時間裡,俠客島上關於“俠客行”的事情,郭意利用整個中原武林和“俠客島”的勢力,再加上他的卜卦之術,倒也真的查出了一些東西來。

郭意他們花費八年時間查詢出來的這個線索,那就是俠客島上那二十四間石室上的俠客行所刻年代至少也是在元代之前。但是具體是唐代,還是在五代十國,亦或者是在宋代,這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俠客行的事情查處了這麼一點線索之外,關於蝌蚪文的事情,郭意也查到了一點線索。

在江浙行省的仙居縣淡竹鄉中,有一座千峰疊嶂、萬壑崢嶸的韋羌山。

那裡溝谷交錯、古木森森、竹林幽幽、流水潺潺,四季風景如畫,在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絕壁上,佈滿了呈現人工鐫鑿的日紋、月紋、蟲紋、魚紋等奇異圖案符號,這些符號與俠客島上已經被毀,那刻有二十四句“俠客行”詩句的最後一首“白首太玄經”的蝌蚪文有些相似。

不過,相似程度卻也不是很大,至少郭意沒有從那上面找到與俠客島上的蝌蚪文一模一樣的字出來。

除此之外,刻在你蝌蚪崖千仞絕壁上的蝌蚪文具體是什麼意思,郭意也不得而知。

據淡柱鄉當地的傳說所述,這絕壁上的蝌蚪文均是大禹治水時留下來的,但是這個傳說的真假卻無從得知,因為並沒有任何可供辨認的文字記載這件事。

畢竟就連史書上就連大禹治水的事情在不多,又更何況是淡竹鄉的這件事呢!

除了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之外,當地還有其他傳說,但這些也都僅限於人們口口相傳的傳說,並沒有任何文字記載。

這些年來,郭意手下也集結了不少專門研究歷史和文字的人,這些人中,有的人認為這仙居縣的蝌蚪文是古畲族留下的文字,也有的人認為是天仙下凡所留的,裡面記載了成仙直到。

雖然關於蝌蚪文的傳說很多,很多都沒有什麼可信度,但也好歹有了一些線索,不至於像剛開始的時候那般,什麼都不知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