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西遊:開局錯把李二當親爹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

李修道神魂當中的那粒功德道種越發凝實圓滿不說。

令他驚訝的還遠不止於此。

紅繡球撞上玄黃之氣的同時,他體內某道潛伏許久的法力忽地生出共鳴。

李修道把手一指,就有根紅線飛出。

紅繡球一擊得手,就要回返到女媧化身當中。

紅線輕輕一震,綿延不知許長,徑直沒入紅繡球當中。

繡球通體放出紅光,想要阻礙紅線入內,卻又哪裡能夠。

只能眼睜睜看著紅線沒入其中。

繡球去勢頓時停滯,就那樣定在空中。

女媧化身臉上頓時浮現奇異神色,雙手連續掐訣,想要將繡球召回。

毫無作用。

李修道心中一動,反手拈起紅線,小乘魔力毫不吝惜地順著紅線注入繡球當中。

如果沒有這番變化,李修道還不敢這樣施為。

雖說小乘魔法最擅汙染他人法力。

但六聖化身,本來就是無天用大小乘魔法祭煉而成。

以用小乘魔法對付她,實在太也不自量力。

但是現在,可是不同了。

紅繡球乃是姻緣功德重寶,又天然與李修道手中這根紅線道法相合。

事實上,這個繡球本就是用無數紅線聚攏而成。

兩相加起,已是壓過了無天對其的掌控之力。

隨著李修道法力湧入,繡球顏色數變,由原先的粉紅,先是變為烏紫,接著化為鮮紅。

最終,在青紅二色來回轉化,竟是隱隱呈現出陰陽太極之形。

李修道食中兩指拈起紅線,將其繃直,右尾指試著勾彈其上。

登時,就有一種奇異的無形波動擴散開來。

大唐,某處頗見繁華,但又明顯有著衰敗之相的宅第後院。

一個少女忽然抬頭。

明明不過豆蔻年華,但是鳳目龍準,眉宇之間湧動著股與年紀不同的威嚴之意。

如果四海龍王在此,就會駭然發現少女身上透射著股本不屬於她的真龍氣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此時,少女心中卻是忽然生出股莫名其妙的情愫異動,侵襲全身上下,說不出的酥麻受用。

長安。

楊戩、三聖母相互而坐,法力氣機連在一起。

寶蓮燈懸於兩人頭頂,播撒無量光輝,融入兩人體內。

得此之助,楊戩原本蒼白的臉色修煉恢復幾分血色。

他既然向金蟬子挑戰,拼著大道根本被傷的代價也要承受下後天十大殺伐之道。

自然是早有打算計較。

楊嬋與他是血親兄妹,又有寶蓮燈這件異寶在手。

有他們在,楊戩肉身與神魂所承受的傷勢,用不了多久就能復原。

“可惜……”

緩緩運練自己接受殺伐之道後修成的嶄新法力,楊戩暗暗感慨。

經過這場情劫之後,楊嬋法力雖然越發圓融高明,但畢竟沒有恢復到巔峰狀態。

而後天十大殺伐之道的狠厲同樣也略略超出他的預計。

傷勢恢復速度,比他想象得慢上不少。

照這樣,最起碼也得花費三兩年時間才能徹底復原。

如果放在平日,這也不算什麼。

畢竟幾千年時間,他都已經這麼過來了。

但是現在,顯見得三界之中將有場不輸封神之劫的大變。

上一回,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兩者合一壓制了通天教主,三人早早擬定了封神榜名單。

楊戩不在榜上,自然是得天應命,無往而不利。

但這回情況可不一樣了,如果不能在到來之前修成更高境界的法力,難保不會有隕落之嫌。

這也是他寧願拼著身受重傷的代價,也要接金蟬子一刀的根本原因。

楊戩正自想著,元神猛地生出警覺。

他對面的三聖母,原本雖然略顯弱小但無比平順的氣機忽地紊亂起來,蛾眉緊緊皺在一處。

連帶著與她神魂相連的寶蓮燈也是一陣不穩,燈光忽明忽暗。

帶動著楊戩體內氣血也是翻湧如浪,說不出的難受。

“三妹,你這是怎麼了?”

緊咬牙關,壓下體內氣血,楊戩急忙渡過去道法力幫助楊嬋平復下來。

長長呼出口氣,楊嬋眉毛舒展開,輕輕睜開一對美目,素手輕按心口,也是有些疑惑。

“我也不知道……”

話音未落,楊嬋突然想到了什麼一樣,空閒的那只手掌輕招,將寶蓮燈招至手中。

兩人凝目看去,立刻發現了端倪。

原本充作燈芯的那道煞氣青絲,得了李修道人道之火之火洗練之後逐漸複本還原,重新被楊嬋吸收。

現在,卻是不知怎麼地,比起先前還要更加強盛凝練。

只不過……

以前這道清煞是因劉彥昌而起,但是現在,楊嬋試著閉上眼睛。

就感覺心頭滿滿的,被李修道的身影所佔據。

同樣的情況,不止發生在大唐。

極東近海之地。

新羅,金城。

一場朝會正在舉行。

新羅地處偏僻,文化不應,落後中土不知凡幾。

哪怕建國不知多少年頭,但是依舊有著部落議事的影子在其中。

國主威嚴,遠遠比不上一言九鼎的中土王朝。

此刻,端居在王座之上,頭戴王冠的年輕女子就深深意識到這點。

“春秋王子已然前往長安,大唐國主居然還想納吾王為妾室,此舉萬萬不可!!!”

新羅距離長安,不下萬里之遙,中間又隔有浩淼煙波。

至於從陸地取道,又非得經過世仇的百濟、高句麗兩地。

本來往返極難,但東海龍王一聲令下,簡直是順風順水,輕而易舉地就將使臣送還歸來。

現在,就是在圍繞著這件事進行討論。

當然,政治一事,遠遠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尤其新羅國主,善德女王登臨王位的過程,本就是暗湧無數。

當下慷慨激昂,滿臉正氣,言必稱國體的,其實正式當初爭鬥失敗的一方。

他們根基深厚,就算善德女王作為勝利者,也不便追殺到底。

她向大唐呈遞國書,懇請建交。

除去想著利用大唐國力殲滅百濟、高句麗,一統三韓半島。

亦是存了藉此壓制國內反對勢力的打算,只不過她也沒有料到李二居然會是如此回覆。

借兵,可以。

但必須得師出有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