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黑科技:開局攻克I5晶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磁懸浮科技大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三章 磁懸浮科技大賽

浮舟,

顧名思義,懸浮著的載人工具。

陳淵將設計好的模型送到了,國內的一家機械結構研究所請那裡的專家給予指教。

機械結構研究所算是國內機械行業的龍頭老大,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並且裡面的研究員都是頂尖人才。

甚至還有一大批人當初也被緊急抽調進了行星防禦系統。

當所長黃有才見陳員拿著浮舟的圖紙找上門後,其本人已然是意外到不知該說什麼好。

“我現在是以學生的身份來見您的。”陳淵無比謙虛道,“黃老,您看能不能在磁懸浮汽車這塊指點我一下。”

但這謙虛在黃有才看來卻更想是一種發自靈魂的拷問,“老陳你這不是開我的玩笑嗎?論起國內最頂尖的人才,你陳淵已經是當知無愧,我黃有才何德何能又有什麼智慧可以來指點你呢。”

黃有才的無奈被陳淵悉數看在了眼裡。

他搖了搖頭,覺得此話非以,“黃老我並不這樣認為,或許我在航天方面算有獨到的建樹,但在其他的技術層面上我並不太瞭解,而您才是這方面的專家,這也是您可以教導我的原因所在。”

正如陳淵說的一樣,他能夠將華夏航天發展的如此壯大,是絕對離不開技術的積累的。

從玄女實驗室建立開始就已經讓華聲科技基定了是一家航天企業的事實。

或許全世界沒有哪家航天企業可以比得過華聲科技,但一定有企業在其他方面完全領先華聲科技。

人是需要謙虛的,更是要敬畏未知。

黃有才看到陳淵如此抬高他的身份,不高興那是假的。

畢竟能夠教導老陳,那是任何學者的榮幸,甚至是一種認可。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比你還強的人,或許就是你的老師吧。”黃有才接過圖紙。他自然知道陳淵完全是憑藉個人的能力在科技路上不斷走遠。

當黃有才細細看過浮舟模型之後,深深被陳淵的超前意識震撼到了。

他發動自己的人脈資源,將行業內的一些大牛全都召集了過來。

他們聞訊趕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視起了關於浮舟的詳細設計圖稿。

這些人的臉上慢慢從平靜轉化為震驚,甚至臉上的笑容都凝固了起來。

“了不起,這真是可以實現的嗎?”

“浮舟的設計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超前,至少以目前的技術來說是這樣的。”

當他們得知浮舟的圖稿設計是出自陳淵之手,很快就釋懷了。

“對嘛,這才合理,如果不是看到老陳的名字,我還以為這是誰從國外帶來的樣桉呢。”他們松了口氣。

“但是考慮到技術層面上卻有很多的問題。”黃有才這時說道。

“什麼?”

“我們大家都知道,磁懸浮列車是透過列車與軌道,無接觸的懸浮和導向,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來牽引的列車運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這樣就有一個缺點。”

黃有才這時看向了眾人,而後目光落在了陳淵身上。

陳淵微微點頭,黃有才確實說的比較中肯,“缺點就是要大費周章的去修建成套軌道。我們的浮舟不可能要在預定軌道上執行,那樣還不如開汽車來的方便。”

“所以必須要做到真正的磁懸浮,能夠不接觸任何二次裝置,直接懸浮在地面。”有人一陣見血地說道。

“在這方面我或許知道有家海外的公司做出了成績。”陳淵身邊的一個地中海男人說道,“聯邦加州的一個名叫‘Hendo’公司,就製造出了磁懸浮汽車,不過只能懸浮地面大約2.45釐米。”

聞言,其他人都下意識搖頭。

2.45釐米那能幹啥?

只能證明在磁懸浮汽車領域取得了進展,但並不能代表磁懸浮汽車就可以落實下來。

如果陳淵要研製的浮舟也只能達到這個高度,那還不如趕緊斃掉專案拉倒。

但是無疑,陳淵確實在這次的探討中,意識到了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聯邦,也得知了陳淵準備研究磁懸浮汽車的打算。

不知為何,這一次他們罕見的產生出了自信。

“他們居然試圖製造磁懸浮汽車,這豈不是在開玩笑嗎?要知道我們聯邦本土的企業對磁懸浮的應用是最早的,其中最值得一談的便是Hendo公司。”波爾克無比自豪。

斬龍研究院在當初是為了制約華夏才成立的,但是現在大勢已去,而斬龍研究院現在的任務成為了分析華夏的發展目的,並且儘可能的跟上腳步。

只是如今斬龍研究院重新搬了個總部,面積也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大。

沒辦法,當初丟掉的土地實在是太多了,現在很多地方乃至市政大樓都重新搬遷進行了縮小改制。

而波爾克的意思也很見簡單。

華夏既然要研究磁懸浮汽車,那他們也要搞,並且搞的比他們更加漂亮。

“航天重工我們或許比不了,但在高新輕工業上說不定我們還有超車的機會。”不知為何,波爾克總感覺這話說起來奇怪。

要知道彎道超車,一直是當初華夏絞盡腦汁去做的事,現在居然也輪到他們來想辦法彎道超車了。

或許這就是天道有輪迴吧。

而Hendo公司也是臨危受命,抗起了大旗。

至於其他國家也自然加入了進來。

因為他們也想發展國際化的未來科技都市。

為了能彰顯更大的影響力,他們還專門在扭約即將舉辦關於未來科技車輛的設計大賽。

其中的重點便是磁懸浮汽車,

同時也向華夏發出了邀請。

而為了在磁懸浮汽車上取得進展,陳淵放棄了以夢為馬仗劍天涯的悠閒生活,選擇與枯燥無味的資料作戰。

而玄女實驗室裡的眾人,也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時光,只為能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正是這些人的無私奉獻,才有我們現如今唾手可得的方便與快捷!”

“我們在享受這些技術的同時,不應該忘記在幕後默默努力的人們。”

網路上,民眾們無疑在默默支援著。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華夏其實逐漸擺脫之前的落後形象,以大國形象讓世界有了新的認知。

而逐漸興起的詞——華夏速度。

除了暗指華夏的創造力和執行力驚人之外,也表明了在科技發展上的成就。

然而這些成就,離不開那些艱苦奮鬥的工人和科學家們。

雖然我們所熟知的只有極少數的名字,但是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與奉獻,讓我們在科技領域可以領先一頭,也正是他們的刻苦攻關,才讓祖國在科技封鎖的階段可以揚眉吐氣。

而這些從小鎮中奮發圖強走出的大國工匠們,才是最該值得被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