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黑科技:開局攻克I5晶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建造太空電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六章 建造太空電梯

想要在開普勒上建立殖民基地其實並不困難,。

就算陳淵現在去要求主星幫助他一起在自己的星球上給別人建立基地,或許也會因為陳淵的武力而不敢拒絕。

但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那就是陳淵需要在開普勒星的大氣層外建立一個中轉站。

供給所到達附近太空的人類向開普勒星轉載。

“我的設想是在太空中建立一個空中浮動站,作為一個主要的基地。可以供我們往返開普勒星坍縮過程做一個短暫的停留區域。”

陳淵將這個想象告知給魯劍一行人。

這個想法很不錯,但其中有一些問題。

“我想知道如果空中浮動站建成,那我們怎麼往返地面呢?難道是靠飛行器?那樣或許對資源消耗太大了,也很麻煩。”袁東海說道。

他說的倒也完全不是沒有理由。

加入陳淵現在要去太空之外,要麼就是讓航天器把他送上去,或者是讓母艦下來接他。

小型飛梭還只能在太空中活動而已。

每次往返就發射一次飛行器的話,以後人要是多了,不知道要耗費多少資源。

所以他們必須要想出一個非常完美的辦法。

陳淵腦海裡已經有了一個想法。

“人類在整個宇宙中,和嬰兒相同,但嬰兒不可能永遠留在搖籃裡,所以人類也在努力探索太空。然而無論是送人上太空或是送探測器上太空,現在唯一的方式就只有火箭,它是人類目前唯一能把有效載荷送上太空,甚至是太陽系邊緣的運載工具。”

但所有人都知道,火箭絕無可能把人類文明帶進太空時代,因為它的效率和運載能力都太低了,雖然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能降低相當大一部分發射成本,但想要把數十萬噸甚至數百萬噸的有效載荷送上太空,依然是不可能的事。

歸根結底,火箭發射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綜合性技術,涉及火箭推進技術、控制和制導技術等多種高精尖科技,而且艦體、發動機等裝置都十分昂貴,所以現有的大部分火箭基本都是一次性運載火箭。

早在前幾年把兩顆通信衛星送上太空同步軌道的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在當時的報價為每次發射任務1.78億美元。德爾塔五型重型火箭是州國現役的最大型號運載火箭,能夠將11噸有效載荷送上月球,8.8噸有效載荷送上火星軌道。如此強大的能力下費用也極其高昂,每次發射高達4億美元。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有一種足夠簡單,運載能力也足夠大的新型裝置,用於取代笨重的火箭,讓人類得以大規模進入太空。

比如太空電梯!

1895年,一位中年人正在參觀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在當時埃菲爾鐵塔還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看著高聳入雲的塔尖,這位中年人突發奇想:能不能在赤道上建造一座直通太空的塔,像聖經裡的巴別塔一樣,這樣一來人們乘坐升降梯就可以到達太空。

這個中年人就是現代航空航天之父,俄羅斯火箭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若干年後,科幻小說大師阿西莫夫在他的長篇小說《天堂的噴泉》中詳細闡述了太空電梯的建造過程:

“在赤道上空36000公里的同步宇宙空間站裡,把一條纜索和地面上巨大的軌道塔連結,由於該空間站和地球同步,所以相對於地球來說空間站就是靜止的,如此一來就可以不使用火箭也能進入太空,有效載荷也可以大幅提高。”

任何人在看到太空電梯後,都會驚歎於它的簡單明瞭,因此在科幻作品中,高聳入雲的太空電梯成了人類文明未來往返近地軌道的標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問題是,太空電梯對材料的要求太高了,想用太空電梯連線地球與太空,就必須準備若幹條長達10萬公裡的纜繩,而且要把保證這些超級纜繩不會被星球引力壓垮撕碎,同時也不會被自己的質量壓斷,最重要的是這些纜繩的造價必須足夠便宜,唯有如此,太空電梯才能逐漸在全球開枝散葉。”魯劍一陣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

這倒是不算什麼大問題。

近幾年來,納米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碳納米管的發展,已經讓人們看到了一絲建成太空電梯的曙光,因為這種材料的抗拉強度是鋼的100倍,但是密度只有鋼的六分之一,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材料:足夠輕,足夠堅韌。

而現在陳淵就掌握了碳炔C2的技術,完全可以應用在碳納米管上。

完全可以用其製造成電纜。

很快,行星防禦組放言要在一年的時間裡建成太空電梯,它們將從開普勒上丟擲一條長達96000公里的碳納米管電纜,為了穩定塔身,自身還有12500噸的配重,預計可承載100噸的乘坐者或太空探測器。

在用計算機模擬了建造資料後,製造組認為建成太空電梯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

不過要建造這些數量龐大的碳奈米電纜大概需要20年,然後先在地面部署20噸的電纜,再進行大約510次加固,在十八年內連續上升高度。主體電纜部分完工之後,在一年內就可以完成其他部分的建造。

太空電梯一旦建成,預計每次升空所消耗的能量不及火箭的百分之一,利用車廂將貨物送往太空站或空間基地,將大大節省人類探索太空的成本,同時還可以發展太空旅遊業,遊客可以不經任何訓練就可以登上太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去太空“旅遊”。

雖然可能價格不會太便宜,但相比動輒上千萬美元的私人太空遊,太空電梯為普通人實現太空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如果能在開普勒星上完成試點應用,那陳淵完全可以將這個技術帶給地球。

但是問題也擺出來了,那就是製造電纜,正常來說是二十年,陳淵等不起。

“這麼龐大的工程量,我們怎麼能夠在短時間實現,我覺得不太現實。”魯劍嘆息一聲,倒也是顯得無奈許多。

陳淵絲毫不在意,“嗯,需要很多材料不說,也要大量人力,不過咱們不是有現成的人力可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