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6 演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 演講

夜晚,二人談到了最近的事情。

公主對沈三問帶隊的小組也十分上心,詢問到了幾個人的情況。

沈三問據實相告,特別提了一句吳勝宇這個遠大的夢想。

沈三問:“公主,你說什麼人會想著去種田,這是多麼違反社會潮流。如今天下這麼安定,富貴一些的人都想著混吃等死,他為什麼偏偏想著自給自足。”

一個人不會難受和無聊嗎?

選其他的也好啊,可種田真是太苦了,四季勞作,所得只能夠基本的衣食,年復一年的勞累,被捆綁在土地之上,這樣的日子沈三問看來真是太恐怖了。

公主莞爾一笑,“這也不難理解,這些小家族內部也複雜。享受族裡的供給,便要有相應的付出。若是他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心甘情願付出。若是不能,那每一份供給,都會成為他的負擔,他拿著不想要的,還需要付出勞動,其中的苦,比起勞動苦上百倍。

只是如果他真的有你說的才幹,這樣消極未免可惜了。”

沈三問自然是沒吃過這些苦的,不懂也懶得去懂這些。不過他懂得,在社會的囚籠中想要一個人簡簡單單的生活,有多大的難度。

若是吳勝宇的付出配得上這份法外的恩典,他還是能成全的。

這樣的日子,得到後,真的能夠忍受嗎?或許哪一天到了,不出幾日,他又會懷念如今的日子。

沈三問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想太多,人都是要自己先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才會有朋友來幫你,這是吳勝宇該仔仔細斟酌的事情。

他在思考狀元榜單的具體實施步驟。

為了這個名,肯定會有許多老師願意放棄現有的學生資源,到官辦學堂教書。名聲,是對付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利器。

就算是為了謀生,有這麼個機會證明自己,也有很多人會來。

以後這個榜單成了教育界的權威檔案,那些大家族請人也只會想請榜單上的人。

沈三問親自去了洛陽幾家私塾,聽了幾堂課,瞭解了一番如今的教師。

有的私塾,是一個先生帶一批學生,一個人教所有,從啟蒙到文章詩詞。

還比不上皇室的學堂,至少分了幾個老師,這些老師還各有側重。

他高估了如今的教育水平。

這些年大家為了科舉讀書,以往推崇的武藝騎射都懈怠了,哪裡還會分出精力學音律棋藝,自然這些老師也不會在授正科的學堂出現。而夫子們對於科舉的內容必然是相當熟悉的,一個先生帶一二幫手就能搞定全部人,自然也不會再分出多的人來教了。

果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沈三問聽了兩堂啟蒙課,兩堂講授聖人言行的課。

然後有了主意。

啟蒙課相對於講授進階課程難一些,不過句式朗朗上口,背誦識記也不太難,只是講授的方式枯燥,學生偶爾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犯錯。先生糾正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體罰--罰站、抄書、打手心。

許是沈三問在一旁,他聽的課堂,學生感受到了些許溫暖,罰站少了,有不注意聽的,只是被罰抄書而已。

他的主意便是重新聘用或者培養手下人,讓他們進行各地的演講,先宣傳出去教育的理念和好處,將學堂的態度擺出來,吸引所有人的付出。

這麼做還有個好處,若是演講人能夠吸引大人的注意,讓這些大人都恨不能拜入這些先生名下學習,自然會想著將自己的孩子送入學堂。

後世那些成功的名師必然也是天才的演講家,一場講座能引來無數家長的追捧,沈三問親眼見過一個教育品牌的創始人舉行招生演講會之後,平日裡冷靜異常甚至參會初期帶著反感的人,慢慢放下芥蒂,為了買他出的書,絲毫不在乎禮節的哄搶,為了給子女報名甚至險些打起來。

若是能有這樣的人才,提前讓演講、路演這樣的活動登上舞臺,讓這些人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學堂能夠教育好他們的後代,很多事情都會很順利。

就算沒有這樣的人才,準備好稿件,選一些肺活量足夠、比較自信、颱風還不錯的人,背下發言稿,然後進行演講,同樣的內容反覆的講,也沒問題。

他是小說家啊,怎麼把這個忘記了。文字都能引發人悲傷喜怒的情緒,語言比文字更容易走進人的心底,引起共鳴。

當人們對某一事物心懷巨大的希望和強烈的興趣的時候,就容易被調動起來,一段簡單的道理,輔以生活中的示例就能證明一個偽真理,雖然事後人們會忘卻和醒悟,但是當時,幾百上千人靜聽一個人講話,唯一的聲源刺激下效果突出。

沈三問叫來了三人,讓他們嘗試一下,整理出合適的能說服大多數人的語言,然後在舞臺之上表演。

內容不是絲竹不是音樂,只是單純的說話?

幾個人摸不著頭腦,有人來聽嗎?

沈三問瞪了他們幾眼,“只要有用,只要你們能說好,達到我的要求,這個名師狀元我頒給你們都行。”

“真的?”王成欣喜的問道,這要是收幾個資質好的弟子,以後他們考上狀元,這個狀元師的名頭,簡直讓人瘋狂啊。

沈三問微笑著點點頭,想要就加油啊。

給了三人一段時間準備,然後讓人帶來了三十個配合的農民,他們家中都有適齡兒童,他並未向這些介紹大家的身份,只稱是官府的人,請他們來幫忙,誤工費都有補償,這些人就來了。

給三人介紹了這些人的身份和他們的任務。

能不能讓這三十個人中的大多數選他們當老師,就是沈三問給他們的考驗,如果都不能而且都沒有希望能,那就直接培養這三個人判斷能力,能判斷什麼樣的老師能夠讓家長瘋狂就好,也不是一定要他們親自上陣。

準備了半響,大家都寫好了稿子,王成照例第一個衝上臺,打算先聲奪人。

他上去講了一大段道理和理論,讀書的重要性,科舉的躍龍門,教師和學堂改變人生成就未來。不過說來乾癟,底下人沒什麼反應,沈三問聽的格外反感,大道理誰都會說,具體是要怎麼做,突出學堂的作用,說這些有半毛錢用啊,底下這些人不懂。

沈三問揉了揉眉心。

然後是歐陽林上臺。

他說:

我三歲的時候,第一次踏進學堂,那時候夫子對我們說了一句話,孩子們,你一定要好好讀書,以後保國安民,光宗耀祖。

保國安民是不敢奢求的,所以光宗耀祖成為我的志向。

年輕的時候以為好好讀書,就能做大官,讓父母臉上增光,成為他們的驕傲,所以我拼命的去學。我讀書的時候,每次別人提到夫子都要提到我,瞧,那個是歐陽林,一表人才,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

每到這個時候,我就特別開心,家裡人也是一樣。

我在書院讀了十年書,幾年前科舉開了,後面幾年的學習一直在備戰科舉。

人們常說是科舉是躍龍門,只要跳的夠高,就有機會用文武藝真正的保家衛國,成為人上人。

父母對我的期望很高,我以前也一心想著科舉,想著我高中狀元,高頭大馬在洛陽街一騎當先佔盡風流。

不過這道門哪有那麼容易越過去,在書院不過是與一些師兄弟的比試,是從師父那裡學到些皮毛,然後進行可笑的較量,贏了不值得驕傲,輸了也不值得氣餒。

我們的師父也沒有跨過那道門,我們這些只學得師父一二的人就更難了。

那是與全大周的學子進行競爭,老的少的,年輕的神童,年老的從第一屆考到如今的。書院與書院也不一樣,可能別人一個大書院的才子就能碾壓我們小書院的所有人,從學識談吐,到作詩作賦,再到時勢分析天下格局,比不過,也爭不過。

本人不才,只在小試中拿過名次,學問也未曾入得廳堂。

我曾經失望過、沮喪過,甚至猜疑過,為什麼在天子堂前奏對的、騎馬遊街的人不是我,是不是那段言辭被考官不喜了,或者他們閱卷太急,根本沒有仔細看我的答卷。

所以我考了三年,三年落第。

也是在這挫敗的三年,我想通了許多事,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到了如今能夠欣然接受現實。

讀書,不一定就要做官,而是學習做人,提升個人的修養,由內而外的做個好人,能夠在鄉親街坊中立足,運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父母和鄉鄰,就是報效國家了,這樣就是對得起我的父母,讓他們臉上增光。

就算我不能透過科舉做官,我也學到了聖人的道理,學到了那些做官的人學過的東西,聽得懂那些才子說了什麼,能與他們平等和睦的交流。

因為這些學習的經歷,還有不懈的努力,現在我一樣找到了為國盡力的途徑,那就是投身到教育改革的事業中來,幫助全天下無力讀書的貧苦家庭的孩子讀書。讓他們能學習先輩的道理,以後的生活更富足和快樂。

這次教育改革,也是國家給所有貧苦人的機會,讓他們的後代日後能改變家庭貧苦的狀況,能夠用智慧的頭腦解決問題,獲得更多的回報。甚至像我一樣,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為國服務,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如果你們願意讓我成為你們孩子的夫子,請放心的將他們送來,我不能保證他們一定能在科舉中出仕當大官,但是我一定會盡心盡力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他們,同時,也會關注和解決他們成長中的問題和疑惑,讓他們不會走錯路,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謝謝大家。

沈三問照例撫了撫額頭,還可以。

感染力是有了,觀點也很對,但是差了許多火候。

不過這是三人裡面最好的一個。

吳勝宇上臺念了一遍大周教育政策,然後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

現在大周打算讓每個人都能讀書,錢財國家補貼,如果想讓你們的孩子能夠有入仕做官的機會,等到學堂開辦後就把他們送去讀書,讀的好,經過層層選拔後他們就可以做官,享受國家的俸祿,不用種地也不用賣力氣,只要辦好皇帝陛下交代的事情,在一地做好本分,他們的人生從此會變得不同。

我不是夫子,以前也從未做過夫子,但是我們這裡的人是負責整個教育制度施行的人,若是有幸教授各位的孩子,一定讓他們能安心讀書,不會讓各位有後顧之憂,同時我也會盡心盡力學習做一個夫子,將做官和科舉要學的知識交給他們。

願意相信我的,請選擇我作為他們的夫子。

完。

沈三問揉了揉眉心。

明目張膽在拉票嗎,兄弟。這些等到教育改革的事情傳出去這還能作為一個優勢拿出來說嗎?有什麼用?而且你都說了這裡的人都是骨幹,這群人為什麼要選你。

王成假大空臺下站的是領導還行,可現在下面是農民。那些話寫總結報告可以,面對面說服人是行不通的。

歐陽林結合自身經歷,談的事情也很符合這些鄉民的認知,科舉是能做官,但是科舉哪有那麼容易,所以他將側重點也改了,讀書可以增加機會,他還能保證嚴於律己,來影響學子做一個有德行的人,這番話應該是很得這些淳樸農民的人心的。

吳勝宇側重機會主義,瞄準的是那些想大富大貴的人,畢竟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可是後半段挑自己的缺點說,看似實誠,實則有擺脫俗事的嫌疑,當然,可能也有人會以為這是肺腑之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總體而言,各有優缺,但是距離演講大師的風采算是差遠了。

說這是一場演講都言過其實了。

演講需要的是什麼?

一個明確的中心,富有感染力的肢體動作和看似隨意實則考究的語氣用詞,最好再配以幽默而堅毅的風格。時而真情流露,時而談笑風生,讓人既如沐春風,又能在春風中看到演講人豐富的人生閱歷,久經世事的人生智慧。

用簡練的語言描述生活中暗藏的智慧,一句話發人深省,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臺下的人看到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然後再幾個幽默的例項,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塑造一個完美的形象,一個高高在上卻有平易近人的形象,讓人忍不住去接近。

歐陽林的話顯然沒這個作用。

那麼,沈三問只能自己親自上場給他們示範了。